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葛根素作用前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和结肠癌SW-620细胞生长情况及其作用前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对结肠癌SW-620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分离健康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多种细胞因子诱导为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收集培养第8天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不同浓度葛根素分别作用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和结肠癌SW-620细胞48小时,CCK8法检测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增殖率;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结肠癌SW-620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葛根素作用前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穿孔素、颗粒酶B、CD107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葛根素作用前后结肠癌SW-620细胞表面MICA/B分子表达;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测定葛根素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杀伤结肠癌细胞株SW-620的活性影响。结果:葛根素在0.8~100μmol/L浓度范围内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对SW-620细胞生长无明显促进作用,浓度≥100μmol/L葛根素可抑制SW-620生长;经浓度为0.8~100μmol/L的葛根素诱导后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穿孔素、颗粒酶B、CD107a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结肠癌SW-620细胞的杀伤活性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浓度为3.1~50μmol/L的葛根素作用48小时后的结肠癌SW-620细胞,其表面的MICA/B的表达不同程度增加,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葛根素能够促进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增殖,并增强其对结肠癌SW-620细胞的杀伤活性,其机制可能与上调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表面穿孔素、颗粒酶B、CD107a的表达有关;葛根素上调结肠癌SW-620细胞表面MICA/B的表达可能增加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对结肠癌SW-620细胞的杀伤活性。

  • 标签: 葛根素 结肠癌细胞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MICA/B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成人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接受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32例患者,将这32例入院诊疗的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按奇数、偶数诊疗的先后顺序分组,一组使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标准方案(参照组,共有16例),而另一组使用强化方案治疗(研究组,共有16例).结果使用强化预处理方案治疗的研究组,其复发率、死亡率与参照组比较显著降低,而生存时间相较于参照组则显著要长,p<0.05.参照组与研究组两组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在ANC的重建时间、PLT重建时间、RRT的发生率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使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强化预处理方案治疗成人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比参照组的标准方案的临床效果好,能够有效减少白血病的复发几率,帮助患者延长生存的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成人;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73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625-01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脏功能衰竭患者的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治疗的102例慢性肾脏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则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结果干预组的治疗依从性、积极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护理干预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依从性、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慢性肾脏功能衰竭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慢性肾脏病的营养干预护理模式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收治的30例儿童慢性肾脏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5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的护理模式,研究组接受儿童慢性肾脏病的营养干预护理模式。出院后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蛋白尿、血肌酐水平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尿蛋白减少率以及血肌酐下降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护理干预模式的构建,拓展了优质护理的内涵,提高慢性肾脏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具有借鉴。

  • 标签: 儿童 慢性肾脏病 营养护理
  • 简介:目的:了解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颈动脉病变特点,探查CKD患者颈动脉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CKD1-5期非透析患者80例,测定其血浆25-羟维生素D(25-OH-D3)、1,25二羟维生素D[1,25(OH)2D3]水平并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将CKD患者分为颈动脉内膜增厚组和颈动脉内膜非增厚组,并进一步将颈动脉内膜增厚组分为斑块形成组和无斑块形成组;分别比较上述组间维生素D、肾功能、血钙(Ca)、无机磷(IP)、甲状旁腺激素(iPTH)、肌钙蛋白T(TnT)、脑钠肽(BNP)及相关临床资料差异。采用多因素分析CKD患者颈动脉内膜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CKD患者颈动脉内膜增厚的发生率63.7%(51/80),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发生率45.0%(36/80),其中颈动脉内膜增厚患者中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发生率为70.6%(36/51),CKD患者颈动脉狭窄发生率为12.5%(36/80);将CKD患者分为颈动脉内膜增厚组和颈动脉内膜非增厚组,组间发现年龄、高血压、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C反应蛋白(CRP)、心脏瓣膜钙化及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发现高血压可进入方程(β=1.67,OR=5.29,P=0.004)。将CKD颈动脉内膜增厚患者分为斑块形成组、无斑块形成组,组间比较发现年龄、红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KD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形成以内膜增厚为基础;高血压是CKD患者颈动脉内膜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CKD颈动脉内膜增厚患者其斑块的形成可能与年龄和红细胞下降有关。

  • 标签: 肾疾病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血栓栓塞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肾脏生化检验中应用分级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肾脏生化检验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4年1月~2015年1月。按照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将这2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在检验过程中施行常规检验法,观察组施行分级检验法。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CysC)、尿素氮(BUN)以及血肌酐(Scr)的阳性检出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尿素氮以及血肌酐的阳性检出率均明显更高(P<0.05)。结论在肾脏生化检验中应用分级检验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肾脏生化检验各项指标的阳性检出率,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减少漏诊的发生。

  • 标签: 肾脏生化检验 分级检验 血清胱抑素C 尿素氮 血肌酐
  • 简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enalangiomyolipoma,RAML)是由成熟脂肪组织、厚壁血管和平滑肌组成的良性肿瘤,占肾脏肿瘤的3.9%,绝大部分具有特异性CT表现,少数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1-2]。搜集我院1999年10月至2014年7月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RAML30例的临床和CT资料,以提高RAML的CT诊断水平。

  • 标签: 肾肿瘤 血管肌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脂肪 诊断 鉴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今天是个晴朗的日子,太阳露出了灿烂的笑容。都快到冬天了.可是天气仍然这样温暖。中饭后,我又开始了一天一次的钢琴练习。“milasido……”优美的旋律从我的指间流淌出来。忽然,一只蚊子飞了过来,“嗡嗡嗡”的声音骚扰了正在弹琴的我。

  • 标签: 蚊子 细胞 音乐 钢琴练习
  • 简介:我没什么运动细胞,从小体育成绩就差,体育课也一直是我最怕上的课,跑步、仰卧起坐、跳远之类的都是我的弱项。运动时表现不好,常常让我觉得很丢脸。集体运动项目比如篮球、排球之类我也很不喜欢,因为我不擅长,总感觉自己在拖班级后腿。

  • 标签: 运动项目 细胞 体育成绩 仰卧起坐 体育课 跑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IK细胞免疫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成两组,分别进行化疗和CIK治疗联合化疗两种方案的治疗,通过比对生存曲线,对患者生存率进行观察。结果CIK治疗联合化疗组的生存期明显长于化疗组。

  • 标签: CIK 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