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肾病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内瘘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选取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诊治的23例糖尿病肾病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参照组患者12例,实验组患者11例,参照组患者施以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83.0%,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50.0%,前者相较于后者优势非常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肾病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优质内瘘护理效果非常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因此这种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维持性 血液透析 内瘘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自理、营养状况心理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110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评估自我管理教育前患者的生活自理、营养状况、做家务、心理障碍的情况,自我管理教育后6个月,再次评估患者的以上四个方面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进行自我管理教育后患者的营养状况、做家务、心理障碍的情况得到有效改善,P<0.05,有显著意义。结论自我管理教育能够进一步提高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自我管理教育 血液透析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筛选2013年8月—2016年9月期间我院100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细节护理,对照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内瘘失功的发生1(1.23%)例相对于对照组发生7(12.16%)例来说较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21%,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8.12%,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舒适度都比对照组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引起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原因多样,应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加强这类患者的个性化护理干预,提升动静脉内瘘使用的安全、有效,为患者的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失功 临床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N-末端脑钠肽(N-terminalbrainnatriureticpeptide,NT-proBNP)运用于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干体质量的评估并分析临床意义。方法48例行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分为干体质量组(Ⅰ组,24例),容量超负荷组(Ⅱ组,24例)。治疗前比较两组年龄、平均动脉压、心胸比例、左室射血分数、左室容积、NT-proBNP、血肌酐、尿素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两组常规透析前后检测NT-proBNP、血肌酐、尿素氮,计算尿素清除指数(theureaclearanceindex,Kt/V)值,并于下次透析前检测NT-proBNP、血肌酐、尿素氮。结果Ⅰ、Ⅱ两组患者间性别、年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容积、透析之前血肌酐、尿素氮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平均动脉压[(88.10±10.16)mmHg、(93.92±8.03)mmHg]、心胸比例[(48.80±6.11)%、(53.25±2.72)%]及NT-proBNPE(3827.67±712.12)ng/L、(5793.58±945.20)ng/L],Ⅰ组小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透析后两组问NT-proBNP[(1847.77±802.54)ng/L、(3023.58±876.56)ng/L]、血肌酐[(287.26±62.86)μmol/L、(298.86±74.57)μ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下次透析前测NT-proBNP、血肌酐值,与上次透析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Ⅰ、Ⅱ两组NT-proBNP值远高于正常值范围。结论在非显性水肿的维持血液透析的患者中,NT-proBNP增高提示容量超负荷普遍存在。NT-proBNP可用来评估非显性水肿的维持血液透析的容量负荷,但具有局限性,可辅助调节干体质量。维持血液透析干体质量的确定需要查体及多项检测综合判断。

  • 标签: 血液透析 N-末端脑钠肽 干体质量
  • 简介:目的了解滁州地区维持血液透析(maintenancehemodialysis,MHD)患者的矿物质和骨异常(mineralandbonedisorder,MBD)现状。方法调查2014年4~6月滁州地区7家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的MHD患者情况。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人口学特征、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及用药情况等。分别以。肾脏疾病患者生存质量指导(KidneyDiseaseOutcomesQualityInitiative,KDOQI)和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idneyDisease:ImprovingGlobalOutcomes,KDIGO)指南为标准,观察血校正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素(immunoreactiveparathyroidhormone,iPTH)达标情况,将其达标率与透析预后和实践模式研究(thedialysisoutcomesandpracticepatternsstudy,DOPPS)4比较;并比较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MHD者血校正钙、血磷、iPTH达标率。结果①入选病例1021例,平均透析时间(46.6±37.3)月。原发病前3位是慢性肾小球肾炎(512例,占50.1%)、糖尿病肾脏疾病(206例,占20.2%)、高血压肾病(144例,占14.1%)。②以KDOQI指南为标准,滁州市MHD者血校正钙、磷、iPTH达标率分别为40.5%、37.4%、21.3%,低于DOPPS4的56.7%、52.6%、29.6%(均P〈0.01)。③以KDIGO指南为标准,上述指标达标率分别为51.5%、19.8%、46.2%。④以KDOQI指南为标准,三级医院患者血磷、血iPTH达标率高于二级医院(P〈0.05),而血校正钙达标率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⑤MBD治疗状况:以KDIGO指南为标准,低钙、高磷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不当治疗分别占47.5%、47.6%、32.5%。结论滁州地区MHD者血钙、血磷及iPTH达标率低。三级医院MHD患者MBD控制情况较二级医院好,加强检测和管理有望提高相关指标的达标率。

  • 标签: 血液透析 肾衰竭 慢性 矿物质和骨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维持血液透析(MHD)患者脂质代谢紊乱与心脑血管事件相关。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行维持血液透析患者46例作为观察组,同期身体健康的46例体检人员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及载蛋白(APOB)的指标,同时观察两组人群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情况。结果MHD患者的脂质代谢紊乱与健康人群相比表现在TG、TC、LDL和APOB的显著升高上,同时MHD患者中合并心脑血管事件的患者其血脂水平也较非心脑血管组高,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的血液透析会导致患者体内蛋白质流失,出现营养不良继而导致脂质代谢紊乱,心脑血管的发生率也会随血液透析时长升高。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脂质代谢 心脑血管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维持血液透析患者35例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维持血液透析35例死亡患者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生存患者35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年龄、透析开始时Ser水平、BUN水平、Ca×P以及P3一、Alb、TG、TC以及透析3个月时Ser水平、BU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当中,心脑血管疾病是是主要的死亡原因,糖尿病、年龄、低总胆固醇以及低血浆白蛋白是患者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维持性血液透析 死亡原因 危险因素 低总胆固醇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血常规、钙、磷、甲状旁腺激素检测指标,作为医学临床治疗疾病的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2月到8月收治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12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透析前空腹采血,对他们的血常规、钙、磷、甲状旁腺激素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男性患者的血常规检测中Hb<135g/L的患者有61例,占83.6%,女性患者的血常规检测中Hb<120g/L的患者有32例,占68%。血清钙平均浓度是2.25±0.26mmol/L,达标患者占81.7%。血清磷平均浓度为1.71±0.39mmol/L,达标22.5%。甲状旁腺激素达标15%。结论低钙患者更容易出现贫血,钙、磷代谢乘积与甲状旁腺激素有一定的相关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常规、钙、磷、甲状旁腺激素检测对于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意义。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血常规 甲状旁腺激素 检测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理护理干预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5年12月间60例进行维持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同时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治疗依从。结果观察组患者SCL-90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评价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治疗依从评价有效率为73.3%,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升患者治疗依从

  • 标签: 心理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 心理健康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维持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探析。方法选取动静脉内瘘患者5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调查对象,其中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为36~73岁,平均年龄为(60.5±5.3)岁;对照组中男16例,女9例,年龄为38~70岁,平均年龄为(62.3±4.9)岁。其中慢性肾病肾炎有15例,糖尿病肾病16例,多囊肾10例,不明原因9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行优质护理。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发现,观察组显效15例,显效率为60%,有效为9例,有效率为36%,无效为1例,无效率4%;对照组显效10例,显效率为40%,有效为8例,有效率为32%,无效为7例,无效率28%。观察组的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结论维持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能帮助患者较快的恢复身体,医疗效果明显,有助于患者的病情好转,能有效的达到医疗目的。

  • 标签: 动静脉内瘘 维持性血液透析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低分子量肝素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5年4月于我院进行维持血液透析治疗的肾功能衰竭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透析时静脉推注普通肝素,观察组患者35例,透析时静脉推注低分子肝素钙,于治疗前和治疗半年后对患者的血脂指标进行检测并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和三酰甘油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高密度脂蛋白和胆固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相比,治疗前各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低密度脂蛋白及三酰甘油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及胆固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用于维持血液透析治疗不会加重患者的高脂血症,并可以一定程度恢复患者脂酶的活性,缓解脂质代谢的紊乱,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低分子量肝素 维持性血液透析 脂质代谢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原因,并总结其护理对策。方法选取从2014年7月到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行维持血透内瘘失功的患者3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其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原因,并提出相对应的护理措施。结果①急性内瘘闭塞共11例,6例患者发生于透析结束后,患者均存在透析后低血压,回家后发现内瘘震颤减弱或消失,瘘口处有疼痛感;3例患者由于低血糖反应、腹泻后发现内瘘闭塞;2例患者由于造瘘侧肢体受压时间较长而发生闭塞;经溶栓治疗以及介入取栓、球囊扩张、支架等措施,有9例患者内瘘再通,2例患者处理无效,给予内瘘重建术;②20例为慢性闭塞,由于内瘘吻合口狭窄或血管瘤形成导致血栓形成。17例患者再行动静脉内瘘吻合术,再次动静脉内瘘手术则在同侧肢体更高位置行动静脉吻合10例,另外2例行对侧肢体动静脉吻合术。3例患者因为局部血管条件差,无法再次行造瘘术,改为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2例患者改为腹膜透析。结论维持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影响因素众多,护理人员应分析原因,针对原因采取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保证动静脉内瘘的质量,提高患者透析的效果。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原因分析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