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血液灌流单独或联合血液透析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血液灌流单独或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中毒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脓毒症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危重症患者。结果本方法能显著提高急性中毒及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无明显副作用。结论目前此疗法已成为抢救急性中毒的常用方法,具有疗效好,设备简单,操作容易等优点。

  • 标签: 血液灌流 中毒 急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低血压的判断、先兆症状、原因及护理措施,以降低透析的风险,提高透析的质量,延长患者生命。方法对我院165例次血液透析并发低血压现象进行观察。结果加强透析间期健康宣教及透析过程血压的观察等措施,对预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有显著成效。结论早发现、早处理,及时调整透析处方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 标签: 血液透析 低血压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帮助诱导期透析患者维护有效的血管通路,更好的接受透析治疗,达到满意的透析效果。方法对6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诱导期使用的临时血管通路进行正确有效护理和对患者进行自我护理指导。结果64例患者能接受规范的血液透析治疗,从诱导期平稳过渡到维持血液透析治疗。结论临时血管通路是诱导期透析治疗过程中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 标签: 诱导期血液透析 临时血管通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方式透析方式及不同的透析通路合并肺动脉压的比例以及其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住院及门诊透析病人,透析后第2天行心脏超声检查测肺动脉收缩压(SPAP),以SPAP大于35mmHg为肺动脉高压(PAH)。结果入选血透患者40名,其中动静脉内瘘患者25名,长期中心静脉置管病人15名。入选腹透患者14名;血透组平均SPAP为38.8±13.5mmHg,腹透组平均SPAP为30.9±7.8mmHg,P值为0.02,具有统计学意义,血透组PAH比例为55%,腹透组PAH比例为14.3%,其P值为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透患者较血透患者发生PAH低,其平均SPAP较血透患者低,血透患者中行动静脉内瘘与静脉置管患者相较无明显差异。

  • 标签: 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肺动脉高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救治阿维菌素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11年10月因阿维菌素中毒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A、B及C组,其中A组(22例)给予常规治疗,B组(2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血液灌流,C组(2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方法。结果C组对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的时间,心肌酶谱,肾功能及K+的改善都优于A组及B组。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是救治阿维菌素中毒患者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阿维菌素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中毒 治疗
  • 简介:摘要总结16例急性重症中毒患者进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护理。认为加强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的监护,做好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前后护理,可保证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结果16例患者全部抢救成功,治愈出院,没有留任何后遗症。

  • 标签: 中毒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洋地黄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1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纯药物治疗(患者拒绝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的临床改善情况及心电图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迅速改善,对照组中毒症状改善不明显或延后,1例死亡。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是治疗洋地黄中毒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洋地黄中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现代血液净化设备的不断更新及技术水平的显著提高,使慢性肾衰竭患者生存时间大大延长。然而,在临床上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极易由于饮食控制不合理,导致水潴留、高钾血症、充血性心力衰竭,甚至死亡。为此,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合理准确的饮食护理,不仅可以达到或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防止或减轻并发症,还可以改善透析效果(体重、心胸比率、血压、血生化、贫血),从而增强患者适应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的能力。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报告下。

  • 标签: 血液透析 饮食
  • 简介:摘要儿童血液透析患者相对于成人的而言,在心理、营养等方面均有自己的特点。本文作者总结了儿童血液透析患者的特点,作为一名血液透析科护理人员,在对儿童进行血液透析护理时,应针对这些特点采取一些护理措施,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 标签: 血液透析 特点 儿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血液透析中的监护和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心率,每小时监测生命体征一次,认真作好记录。对于超滤量大、年老体弱的重症患者应增加监测次数,当患者出现不适症状时应及时通知医生,并给予必要的处理。

  • 标签: 血液透析中 监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护理的风险管理策略。方法这次研究选取我院在2008年1月到2011年1月收治的900例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所有患者都自愿接受调查并服从所有准则),在观察组中,对450例患者将采用护理中的风险管理策略,在对照组中,对另外450例患者不采用风险管理。观察在采用护理中的风险管理策略后,对患者的作用是如何,并将所得这些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研究。结果通过对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采用护理中的风险管理策略后,大大的减低了护患的纠纷,提高的患者的满意的程度,以及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的质量,提高了医院的整个护理的水平。结论通过对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采用护理中的风险管理策略后,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明显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临床疗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护理 风险管理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浅谈血液透析的抗凝技术。方法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结论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应密切观察体外循环中有无血液凝固,必要时作相应的凝血功能检查;对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应观察有无出血或出血加重情况。常用的抗凝方法有全身肝素化、局部肝素化、低分子肝素、枸橼酸盐抗凝、无肝素透析等。

  • 标签: 血液透析 抗凝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血液透析过程存在的风险问题及针对于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如何护理。方法从医院设备医疗条件、护士护理理念及业务水平、患者防病治病意识等各方面综合分析血液透析过程中的风险问题,针对不同的风险医院及护理人员应当采取什么护理手段可以预防风险的发生。结果提高病人防病治病的卫生保健意识,增强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优化医院透析设备及治疗环境等,这些对策都可以有效的预防血液透析过程中的风险问题,减少医患纠纷。结论规范护理人员操作在血液透析整个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风险分析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血液滤过(hetmofiltration,HF)是一种在治疗原理上不同于血液透析血液净化技术。其通过模拟肾小球的滤过原理,主要以对流的方式清除血液中的水分、代谢产物与毒素,因此血液滤过比血液透析更接近正常肾小球的滤过生理功能的一种肾脏替代疗法。目的讨论血液透析滤过技术及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记录、通路情况、机器运转,注重患者的自诉,及时处理不良反应和机器报警。

  • 标签: 血液透析滤过技术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