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9 个结果
  • 简介:  满族有敬犬之俗.不准杀狗,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子、套袖,不铺狗皮褥子.烧香祭祖期间,汉族等其他人穿戴与狗皮毛有关的都不准进入祭祀场地,就是平时去满族人家办事串门,进院先将狗皮帽子套袖等放在屋外窗台上,才能进屋.……

  • 标签: 崇狗习俗 满族崇狗
  • 简介:<正>任何一个少数民族都有非常丰富的文学创作。这些文学创作,多半都是先有口头文学,然后才有记录下来的书面文学。口头文学又必是先有本民族语言的口头文学,以后发展成为用汉语讲的口头文学。书面文学最早是口头文学的记录,就满族来说,这种记录又有满文记录和汉文记录两种。著名的《尼山萨满传》就是口头文学的满文记录。至于书面文学发展到作家文学,那是大以后的事。八旗或满洲著名作家的文学名著,如《红楼梦》、《儿女英雄传》等书,在京旗下层特别旗兵中没有市场,他们喜欢听的是《康熙私访》、《乾隆下江南》(当时叫做“打江南围”)、《永庆升平》和各种“侠义”、“公案”小说,但这些不一定都是八旗或满族人作的。

  • 标签: 满族文学 民歌 书面文学 皮裤 姑娘 腰刀
  • 简介:由中国舞蹈家协会研究部、沈阳市舞蹈家协会共同主办的“孙玉秋满族少儿舞蹈作品汇报展演及少儿舞蹈理论研讨会”是少儿舞蹈工作者的又一次盛会,也是一次极好的交流和学习机会。我有幸参加,十分高兴。孙玉秋老师多年献身于少儿舞蹈教学、创编工作,童心未泯,追求不已,勤勤恳恳地耕耘在少儿舞蹈园地里。从而在少儿舞蹈的教学、编导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尤其是她对满族舞蹈文化的挖掘、整理、继承,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更重要的是通过她的少儿舞蹈创作,给满族舞蹈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

  • 标签: 少儿舞蹈 舞蹈文化 中国舞蹈 编导 展演 舞蹈家
  • 简介:<正>我对京旗满族性格和思思的观察,要比郊区满族深刻得多。这是因为我生长在京旗之中,四十岁以前,没有较长期地离开过。而书本中记载京旗的事,也比写郊区满族的材料为多。我把前人所记和自己见闻综合起来,自清初至清末民初以迄现代,做一系统、轮廓的叙述,阐明京旗下层性格和思想情况,希望能够起到补史之缺,正史之讹的作用。如果能够做到,则京旗满族在地下者有知,也会欢欣鼓舞,执笔者也会兴高采烈,如释重负,终于有这一天,能使全国同胞对他们有一个实事求是的了解。拨开几十年重重误解和偏见的烟雾,看到他们的真实面目,使他们的优点、缺点如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以待历史的公正评论。

  • 标签: 满族 清末民初 公正评论 思想情况 性格 正史
  • 简介:<正>首先,需要说明、廓清几个问题。因为这几个问题不但是阐述满族歌舞民族特点的“前提”、“视点”,同时,其本身也都是满族歌舞的重要民族特点。1.做为中国歌舞的一个组成部分,满族歌舞与我国其他兄弟民族(除极个别少数民族)共同的特点——中国特点,中国风格而有别于外国歌舞。中国传统民族歌曲是以“宫、商、角、徵、羽”(1、2、3、5、6)为基础形成五声性音乐的“五声音阶体系”,而不同于外国的七声音阶、六声音阶、十二音体系等。中国传统舞蹈,重点在

  • 标签: 满族 歌舞 民族乐器 太平鼓 女真 民族特点
  • 简介:我今年在东北育才中学读高中二年级了.只有在节假日才能由沈阳回到丹东的家里.在今年寒假期间,头脑中忽然跳出这个题目.题目一摆出来,自己也觉得挺新鲜.说明此前对满族了解的很少.

  • 标签: 满族后代
  • 简介:<正>满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它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过重大的贡献。在沈阳的历史发展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一、沈阳满族的历史满族的先世生息繁衍在“白山黑水”之间。可上溯到先秦古籍中的肃慎、汉和三国时代的挹娄、南北朝时期的勿吉、隋唐两代靺鞨、辽宋元明时期的女真。他们都是满族的先人。16世纪中叶以后,建州、海西女真各部之间互相残杀,频繁争战。建州左卫的首领努尔哈赤此肘崛起,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于1616年在赫图阿拉(今新宾县老城)建立了“大金”(史称后金)。于1621年迁都东京城(今辽阳市郊)。又于1625年迁都沈阳城,成为第一个在沈阳城称孤道寡的统治者,沈阳城一跃为帝王之都。

  • 标签: 满族 东陵 新城子区 盛京 满洲 沈阳地区
  • 简介:  满族妇女讲究穿木底鞋,这是因为满族先世有"削木为履"习俗的反映.直到清初已发展成为高底女鞋,清宫贵族妇女穿得普遍,民间妇女只有结婚时才穿,平时跟男人同样劳动时,穿旗鞋就不方便了.据《黑龙江外记》记载:"夏日妇女跣足,或划袜行,然野花满鬓,无老少分,故有‘修头不修脚'之谚".满族女子自幼不裹足,从小就与男孩子们一起学习骑马射箭,长大后也上山下河渔猎,故称"天足".平常穿着宽大的旗鞋是绣着花的,浅帮、短脸、尖口,称高底鞋和寸子鞋.鞋底用木制作,其木底高一至二寸,鞋脸尖端突出上翅,其形状似船底,所以又称"船底鞋".……

  • 标签: 妇女旗 旗鞋 满族妇女
  • 简介:<正>“旗香”歌舞的内容。铁岭市文联王国兴同志1988年深入到法库县山村采访“旗香”仪式歌舞传人陈俊清、房国忠等老人,记录、整理了全部“旗香”仪式歌词,删掉明显的重复段落约一千句,剩下约三千多句,以《萨满神歌》(仪式歌专辑)为名,以民间文学集成资料本的形式问世,这是迄今为止最完整的一部汉军八旗祭祖的萨满仪式歌——“旗香”歌词专辑。从《萨满神歌》的“词目”看,共分十三个程序,每个程序又分若干项目。其“词目”如下:

  • 标签: 满族特色 歌舞 萨满神歌 祭神 宫廷 萨满教
  • 简介:<正>也有的地方,《笊篱姑姑歌》别具特色,如:笊篱姑姑本姓白/戴朵花,背捆柴/扭扭达达下山来/你也拍,我也拍/拍着手儿跳起来……。这是一首流传在吉林省东部地区的《笊篱姑姑舞》歌词。如果说前者富于浪漫色彩,这首歌词则更具现实性和真实感。不但点明了“笊篱姑姑”的姓氏,同时,“成仙”后并未超凡入圣,仍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一位勤劳、纯朴、俏丽、活泼,甚至有点顽皮的农家女儿形象,一位可亲可爱的劳动人民自己的神祗。歌词中把表演者的动作也揉和进去,带有更鲜明的游戏歌舞特色。

  • 标签: 满族 歌舞 劳动人民 浪漫色彩 吉林省东部 现实性
  • 简介:<正>满族是一个姓氏繁多的民族。满族称姓氏为哈拉,共有哈拉679个。其来源不一,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其一、沿袭金代女真旧姓。如:完颜氏、钮祜禄氏等。其二、以部族名称为姓氏。如:纳喇氏、辉和氏等。其三、以所居地名为姓氏。如:宁古塔氏、董鄂氏等。其四、赐与姓氏。如:吴拜本姓瓜尔佳氏,纳木泰本姓舒穆禄氏,努尔哈赤以军功皆赐姓觉罗氏。其五、以名为姓氏,也叫“随名姓”,即

  • 标签: 姓氏 满族 颜氏 宁古塔 赐姓 居地
  • 简介:满族说部的收集和整理是在满族民族特征日渐淡化的时代中开始的,说部作品本身就体现着强调民族特征和不断受汉文化影响的事实之间的矛盾。单纯从文学和历史价值研究满族说部是不够的。满族说部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在于构建满族的共同文化回忆,保留民族特征,建立满族人民的民族认同感。

  • 标签: 文化回忆 东海女真 窝集 传承人
  • 简介:萨满教是一种世界性的原始宗教,在满族的历史、文学艺术、思想意识等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萨满神歌是满族萨满教的经典之作。本文对萨满神歌中的神灵名称进行分类,然后从生态环境、生产方式、信仰观念等方面阐述满族萨满教信仰的内容和意义。

  • 标签: 满族萨满神歌 满族先民 萨满教 祖先神 宗教信仰 萨满文化
  • 简介:<正>本文所指区域性为宏观区域性,它即包括由气侯、土地、物产资源组成的自然环境因素,也包括与之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文化环境因素。区城性制约着民族民间文学的发展与演变。白山黑水为满族发祥地;承德是清朝建立后满族新兴的迁徙地,两区域间自然环境的不同,使两地间流传的满族民间文学作

  • 标签: 满族先民 承德 民间故事 区域性特征 东北区域 部落
  • 简介:李白是我国唐代最著名的大诗人,他的“醉酒退番书”的传奇故事几乎家喻户晓。据说,古时候,“番邦”致书唐朝.结果满朝文武无人能识。后由贺知章推荐,李白进宫,让宫中太监大总管高力士脱靴,当朝宰相、国舅杨国忠砚墨,方才破解“番书”。

  • 标签: 满族天书 斑吉柱 中国 民俗文化 图腾谷
  • 简介:满族是长白山区的主要民族。其所创造的灿烂文化,对东北乃王时整个中华民族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满族人的居住从定居、半穴居一直到泥墙草房的满最老屋,其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他们所积累的丰富经验一直到今天仍为包括其他生活在东北地区的民族所采用。遍布在长白山区的满族草房.代表了奉地区基皋的民居建筑风格,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它既是满族居住习俗的载体,也是满族风情的主要表现形式。满族草房以草苔盖。以泥砌墙,火炕、锅灶、烟囱、门窗等独具特点.因其在长白山区特殊的自然环境中,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所以一直连续至今。对满族草房有效的加以保护和利用,可以丰富长白山文化的内容,同时也是一项很具潜力的资源。

  • 标签: 长白山 满族民居 草房
  • 简介:满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之一,有着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满族传统体育文化主要表现为狩猎民族性、军事传承性、宗教信仰性、民族融合性等文化特征。针对满族传统体育发展历程及其体现出的文化特性进行研究,对于推动满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弘扬优秀民族体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满族 传统体育 发展历程 文化特征
  • 简介:满族的习俗是西为大,南次之,北为小,炕有尊卑之别。南炕向阳、温暖,长辈尊者睡南炕。晚辈、卑者睡北炕,西墙供有祖宗匣、“佛陀妈妈”等。西炕不准放置东西什物,更不准人住在西炕上。同一铺炕也有尊卑之别,长辈、尊者住炕头,晚辈、卑者住炕梢。睡时,头朝炕沿,脚抵窗。

  • 标签: 满族 礼仪 禁忌 尊卑 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