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临床上药物性肝病屡见不鲜,但尚未引起患者和医师的广泛重视。据报道,药物性肝病约占黄疸住院患者的2%~5%,占成人肝病患者的10%,在老年肝病中可达20%以上。在欧美国家约30%~40%的急性肝功能衰竭由药物引起,在我国药物性肝炎大约占急性肝炎住院患者的10%。

  • 标签: 肝疾病 药物毒性 治疗
  • 简介:摘要近年来药物性肝损害在临床上越来越多见,由药物引起的肝病占非病毒性肝病的20%到50%,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机制因药而异,有些药物具有直接毒性作用,由其引起的肝损害是可以预见的,有些药物是由于机体对药物的过敏反应或药物的特异质反应,这些药物仅发生在敏感的个体引起肝损害。药物性肝损害诊断有一定难度,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患者被误诊或漏诊。探讨我院近年来收治的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发病情况及治疗,总结丰富经验,取得满意效果,以避免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病率增多。

  • 标签: 药物 肝损害 诊断 发病机制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药物性肝病临床护理的内容,为药物性肝病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护理方法。方法:选择在 2004年 01月至 2016年 11月进入医院进行治疗的药物性肝病患者 140例,将其平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对比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而研究组在对比组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分析护理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比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超过对比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进行治疗药物性肝病的时候,使用优质的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也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药物性肝病 常规护理 优质护理
  • 简介:储层物性参数处理技术是根据双相介质理论,使用地震、地质数据提取储层的孔隙度、密度、层速度、视渗透率、流体密度等物性参数的一种处理方法。这些物性参数剖面比常规地震剖面更细致地反映了地下各种地质现象,揭示地质体的岩性变化及油气聚集规律。多年来该技术已在海上、陆上许多油田使用,并得到完善和发展。文中重要介绍在南海北部不同沉积盆地应用该技术进行油气预测的实例及认识。

  • 标签: 储层 物性参数 双相介质 油气预测 地震勘探
  • 简介:患者男,64岁.因确诊肺癌3个月、胸闷半月,于2001年9月7日入院.查体:T37.4℃,R20次·min-1,BP145/100mmHg,神志清晰,精神尚佳,中度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无肿大,气管居中,左胸廓饱满,左肩胛下线第5肋以下呈实变征,左上肺、右下肺可闻及中、小水泡音,心、腹检查无异常,双下肢无浮肿,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Hb79g·L-1,WBC5.3×109·L-1,L0.70,肝、肾功能、血糖、心肌酶谱无异常,Na+130mmol·L-1,Cl-90mmol·L-1,ECG正常.既往有高血压病、前列腺增生症.诊断:1左下肺癌并胸膜、肺内转移,阻塞性肺炎,小细胞未分化癌.2高血压病Ⅱ期.3前列腺增生症.入院后给予舒他西林(舒氨新)3.0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滴,bid,依那普利5mgbidpo.入院第3天午后,患者出现精神恍惚,表情呆滞,回答不切题,自言自语,行为异常.

  • 标签: 依那普利 药物性脑病 药物不良反应 肺癌 合并症 高血压病
  • 简介:这里所说的“人物性格”是指文章中所描写的各种人物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独有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特征,对文中人物的性格有了真切的体会,才能更为深刻地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阅读时,同学们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去感受人物性格。

  • 标签: 人物性格 感受 学会 思想感情 文章 描写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临床上引发药物性肝炎的常见原因、临床分型及对药物性肝炎的预防。方法回顾分析本院88例药物性肝炎的病因、临床分型及预后,用相对数来描述定性资料。结果本文导致药物肝炎的原因以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最为常见,占29.5%;临床分型以肝细胞损伤型最多,占56.8%。结论抗结核药物是引起药物性肝炎的主要原因,药物性肝炎的主要临床类型为肝细胞损伤型。

  • 标签: 药物 药物性肝炎 肝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性肝炎的护理。方法对33例药物性肝炎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药物性肝炎病人经过治疗后得到治愈。

  • 标签: 药物性肝炎 护理
  • 简介:本文运用"家园空间理论",对《聊斋志异·婴宁》篇进行分析,论述转换的家园空间对婴宁性格的转变起到的重要作用。在远离人世的山谷家园中,少女婴宁保有纯真自然的天性,是蒲松龄理想中的完美女性形象。进入世俗社会后,在温暖的家庭中婴宁知礼守节,晋升为合格的妇人。而越界出墙的行为突破了家园的薄弱保护,使得婴宁惹祸上身,"矢不复笑"以至于"转笑为哭",完成了从自然人到所谓"全人"的转变。

  • 标签: 婴宁 家园空间 性格 转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药物性肝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随机抽选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30例药物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经诊断、治疗后,受损肝脏均获得一定修复,疗效较满意。结论对药物性肝病患者早期明确诊断,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可获得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药物性肝病
  • 简介:<正>药物在肝脏中的代谢受药代动力学、遗传因素、肝细胞酶等各方面的因素影响,一些药物因肝功能减退、肝药酶活性较低,在肝内氧化、还原、水解结合缓慢。半衰期明显延长,引起肝毒性作用。由于药物损伤肝细胞或增加肝脏负担而出现的主要症状有:药物性肝炎,黄疸,肝功能异常,肝脂肪变性甚至肝硬变,肝萎缩。可导致肝功能

  • 标签: 药物性肝炎 肝损害 肝功能异常 药代动力学 两性霉素B 肝细胞
  • 简介:引言:动物性食品中的药物残留(含其他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残留,下同)人体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如何才能有效地控制药物残留,保证消费者的健康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专程采访了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的朱蓓蕾老师。她建立了我国动物毒理学学科、第一个兽药药学专业和动物毒理学实验室,在兽药残留研完领域有很深的造诣:采访前,朱老师虽然被车撞伤,身体不便,但她还是坚持协助我们完成了这次访问、这似乎能证明着什么。

  • 标签: 动物性食品 食品安全 人类健康 兽药残留 危害 政府职能
  • 简介:肾脏是体内药物代谢和排泄的重要器官。肾脏血流丰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积很大,近端小管细胞对多种药物兼有分泌和重吸收作用,肾脏髓质的逆流倍增机制使髓质和乳头部的药物浓度明显增高,肾脏排泄药物时,肾内多种酶的活性可被各种毒性物质抑制和灭活,以上肾脏解剖、生理

  • 标签: 药物性肾损害 防治 发病机理 临床类型 急性肾小管损伤 急性间质性肾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异物性食道穿孔伤患者在接受护理之后的恢复情况。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接收异物性食道穿孔伤患者,从中选取30例,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分别采用基础护理方式、综合性护理方式。每组15例。结果经过实验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恢复情况较好,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护理异物性食道穿孔伤患者时,需要时刻关注患者情况,若发现患者不适,需要及时采用有效的方式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同时有效降低食道穿孔伤引发的并发症。护理人员在开展基础护理基础上,施以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消除心理压力。并利用健康教育方式帮助患者提高知识水平,进而提高医院护理水平。

  • 标签: 食道异物 穿孔 护理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致肝脏损害的有效防护方式。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疗程1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3.3%,二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通过健康教育、饮食护理、皮肤护理、心理护理等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药物性肝损害 护理
  • 简介:摘要药物性肝病简称药肝,是指由于药物或/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可以发生在以往没有肝病史的健康者或原来就有严重疾病的病人,在使用某种药物后发生程度不同的肝脏损害,均称药肝。目的分析中药引起药物性肝炎的原因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4年60例中药引起的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特点;结果中药引起的药物性肝炎表现多样性,可有明显临床症状,也可无临床症状,也可引起重型肝炎;结论提醒大家重视中药引起的药物性肝炎;

  • 标签: 肝炎 中药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药物性的肝病在临床护理方面进行探讨分析。方法以在我院进行药物性肝病治疗的患者共有102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常规的护理方式,研究组的患者采取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更精细的护理干预,收集数据,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患者在治疗的整个过程对护理工作满意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距显著,P

  • 标签: 药物性肝病 临床护理 效果 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