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近年来,随着对该病的病因及致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出现了多种骨质疏松药物,许多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但是,在临床应用中发现,没有任何一种药物可以完全替代其他药物而取得满意的疗效,且每种药物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 标签: 骨质疏松 抗骨质疏松药 病因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通过阐述深部真菌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的具体进展,推动临床医药学的可持续发展。深部真菌感染,主要指的是除了表皮、毛发、甲床之外,真菌直接侵犯人类体内的内脏、皮下组织、皮肤角质层、黏膜所致使的感染。这几年来,深部真菌感染的现象与日俱增,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这种现象实际上是与21世纪以来,人类平均寿命的增长、肿瘤化疗、器官移植等等免疫性缺陷的患者数量愈来愈多,以及一部分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等药物的广泛应用有非常大的关系。根据相关研究报道称:在患者接受心肺移植、肝移植、这类手术后,感染深部真菌的人几率要更大。实际上,深部真菌感染主要发生在患者较为严重疾病基础的患者身上,并且一旦发生感染,整体的预后性较差、死亡率非常高。

  • 标签: 抗深部真菌感染药物 临床应用 实际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对70例慢性心衰患者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阿托伐他汀联合药物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疗效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慢性心衰竭疾病患者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和阿托伐他汀联合药物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慢性心衰 药物治疗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药物治疗管理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合并心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我们希望通过药物治疗,使患者的心脏功能得到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方法:1. 药物治疗:针对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针对性的药物进行治疗。主要药物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β受体拮抗剂等。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需要使用其他药物,如洋地黄类药物、硝酸酯类药物等。2. 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的同时,我们也强调患者的生活方式调整。包括控制饮食,保持适当的体重,增加运动,减少钠盐摄入等。3. 定期监测: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结果:实施上述药物治疗管理策略后,我们观察到以下结果:1. 患者的心衰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提高。2. 大多数患者的心脏功能得到恢复,能够重新参与社会活动。3. 患者的死亡率降低,生存期延长。结论:综上所述,针对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的药物治疗管理策略是有效的。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我们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然而,这需要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患者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因此,我们应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公众对冠心病合并心衰的认识,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冠心病 心衰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化心力衰竭治疗在心力衰竭易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0例心衰合并弯曲性呼吸困难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高于对照组的68.57%(P

  • 标签: 标准化 抗心力衰竭治疗 心衰,弯腰 呼吸困难 应用
  • 作者: 叶小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1
  • 出处:《药物与人》2023年第4期
  • 机构:重庆市忠县人民医院,重庆 400000
  • 简介:什么是微生物药物微生物药物是一类有效的抗菌、抗病毒、滴虫原虫、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等多种抗生素,它们可以有效地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但不能用于治疗寄生虫病。

  • 标签: 抗微生物类药物;药物使用
  • 简介:摘要诺如病毒(Norovirus, NoV)属于杯状病毒科诺如病毒属,是引起非细菌性急性和散发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针对NoV感染的治疗药物主要是以NoV复制的各个环节、宿主细胞因子以及免疫调节因子为靶点设计的抗病毒药物。本文以NoV药物为重点进行综述,旨在为NoV防治提供新思路。

  • 标签: 诺如病毒 小分子抑制剂 药物靶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血小板药物药物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64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应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30例应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双联治疗,对比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心脏左室射血分数、E/A以及心输出量、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双联血小板药物治疗急性冠脉动脉综合征效果显著。

  • 标签: 阿司匹林 抗血小板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高血压类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治疗相关病症的药物使用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随机选取医疗所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间处方,从中筛选出使用高血压药物的处方共计3368份,统计分析各类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对比并分析。结果钙离子拮抗剂类药物(CCB)2010年至2013年处方量百分比为44.5%,为五类血压药物最高。结论钙离子拮抗剂类药物是一类临床上治疗高血压病症的有效药物,从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成本上更容易使患者接受,值得临床广泛借鉴和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抗高血压药物 钙拮抗药
  • 简介:目的: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抵抗是神经介入术后缺血事件再发的重要因素,本文旨在探讨可能导致药物抵抗的风险基因和位点。方法:以神经介入常用的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为研究对象,对遗传因素导致的阿司匹林抵抗和氯吡格雷抵抗相关研究进行了整理。结果与结论:阿司匹林抵抗的研究结果间存在争议,目前没有公认的基因位点变异与阿司匹林抵抗相关;CYP2C19弱代谢是氯吡格雷抵抗的重要因素,但CYP2C19仅能解释约12%的药物抵抗,因此临床并不推荐常规进行该基因的检测,氯吡格雷抵抗的主要因素仍在研究当中。此外,当前的研究多集中于心血管病患者,在脑血管病患者中药物抵抗的研究有待加强。

  • 标签: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药物抵抗 基因变异 CYP2C19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新型癫药物对皮肤结缔组织、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和代谢等多系统均可产生药物不良反应,甚至可能影响认知功能,致畸,加重癫症状。本文对新型癫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综述。

  • 标签: 癫 抗癫药物 药物副反应报告系统 综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抗感冒药物中的成分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几种常用的感冒药品种,对其药物成分进行分析,回顾性分析临床用药情况。结果我国的感冒西药以复方制剂为主,其中的成分包括解热、镇痛、止咳、组胺和减轻鼻充血等。在感冒药西药的临床应用中,应坚持对症用药、避免重复用药,以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在应用感冒中药时,需对风寒和风热感冒给予辨证治疗。结论临床药师需要熟练掌握每一种感冒药的药物成分、功效、适应症、不良反应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并结合患者的实际病况选择药物,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 标签: 抗感冒药物 药物成分 临床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国内外资料经验,指导房颤患者合理选用药物,预防血栓并发症。方法搜集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欧洲心脏病学会(ACC/AHA/ESC)房颤治疗指南(2006年)、大型临床实验荟萃及小样本的前瞻性研究结果资料,分别从性别、合并症、年龄等方面对慢性房颤患者提出凝目标。结果高危CAF患者必须使用华法林,中危CAF患者可以选用华法林,也可考虑使用阿司匹林,低危CAF患者则可仅使用阿司匹林。华法林的服用剂量,可接受华法林剂量模型指导。同时,还须对房颤患者实施华法林凝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才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论房颤凝治疗虽然经国内外多个大型临床实验对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了肯定,从国内外的临床统计结果来看凝治疗临床应用并不规范,需要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慢性房颤 抗凝治疗
  • 简介:摘要肺栓塞是临床上的急危重症,肺栓塞的凝治疗至关重要。传统的凝药在肺栓塞的治疗中起着很大作用,随着新型药物的出现,直接口服药物日益走进人们的生活。本文对肺栓塞直接口服药物做一系统综述,对新型药物的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了讨论。

  • 标签: 肺栓塞 抗凝 直接口服抗凝药物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