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磷脂胆碱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西安医学院附属宝鸡医院进行诊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观察组采用磷脂胆碱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指标:天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转肽酶(γ-GT)、总胆汁酸(TBIL);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甘油(TG);肝纤维化指标: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IV型胶原(IV-C);并进行上腹部CT平扫,计算肝/脾CT比值。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1.4%(53/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4%(42/58)(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的AST、ALT、γ-GT、TBIL、TC、TG水平均明显降低,肝/脾CT比值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的LN、PCIII、IV-C和H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磷脂胆碱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可以明显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降低血脂。

  • 标签: 复方丹参滴丸 多烯磷脂酰胆碱 非酒精性脂肪肝 肝功能 血脂 肝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磷脂胆碱与异甘草酸镁在治疗脂肪肝中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2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分别应用磷脂胆碱、异甘草酸镁进行治疗。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肝功能。  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比,观察组肝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脂肪肝 多烯磷脂酰胆碱 异甘草酸镁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磷脂胆碱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作用。方法:从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间收治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中,随机抽选70例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实验组给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磷脂胆碱,两组各35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TBA、ALT、AST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治疗中,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和磷脂胆碱治疗,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 多烯磷脂酰胆碱 妊娠期 肝内胆汁淤积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磷脂胆碱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作用。方法:从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间收治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中,随机抽选70例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实验组给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磷脂胆碱,两组各35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TBA、ALT、AST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治疗中,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和磷脂胆碱治疗,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 多烯磷脂酰胆碱 妊娠期 肝内胆汁淤积症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简称ICP)患者接受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简称SAMe)联合磷脂胆碱(简称PPC)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主体为ICP患者200例,随机分A组(SAMe+PPC治疗)和B组(常规治疗)。对比内容是血液生化指标、瘙痒症状与妊娠结局等。结果:两组经上述指标对比后差异显著,示为P<0.05。结论:为ICP患者行SAMe+PPC治疗的效果佳。

  • 标签: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 多烯磷脂酰胆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磷脂胆碱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作用。方法:从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间收治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中,随机抽选70例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实验组给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磷脂胆碱,两组各35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TBA、ALT、AST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治疗中,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和磷脂胆碱治疗,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 多烯磷脂酰胆碱 妊娠期 肝内胆汁淤积症
  • 简介:选用磷脂酶D作为工具酶,在异辛烷、正丁醇和水构成的微乳体系中,进行了蛋黄磷脂胆碱的精制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工艺条件为:卵磷脂浓度为0.24g·mL^-1,卵磷脂与氯化胆碱质量比为7:1,加酶量为11.0mg·mL^-1,反应温度为40℃,反应起始pH为4.0,在该工艺条件下得到磷脂胆碱的转化率达84.5%。

  • 标签: 蛋黄磷脂酰胆碱 氯化胆碱 磷脂酶D 催化精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中重度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实施磷脂胆碱对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择本科室2015年7月到2017年7月间80例老年中重度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数表分组传统组(n=40)、联合组(n=40),传统组实施肌苷片联合非诺贝特片治疗,联合组实施磷脂胆碱联合非诺贝特片治疗,对比不同方案的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传统组明显升高(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ALT、AST、TG、TC水平较传统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老年中重度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实施磷脂胆碱可改善患者生化指标,提升疗效。

  • 标签: 老年中重度非酒精性脂肪肝 多烯磷脂酰胆碱 临床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化滞理气护肝汤联合磷脂胆碱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以磷脂胆碱胶囊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化滞理气护肝汤,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4.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86%(P<0.05),且实验组治疗后AST、AL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滞理气护肝汤联合磷脂胆碱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效果明确,可促使肝功能明显改善,且用药安全性高。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肝 化滞理气护肝汤 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磷脂胆碱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同期进行健康检查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指标。结果研究组基线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基线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指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磷脂胆碱可以减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

  • 标签: 多烯磷脂酰胆碱 酒精 脂肪 肝病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剂量308nm准分子光联合磷脂胆碱注射液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本院确诊的19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均接受磷脂胆碱注射液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B组、C组分别以1倍最小红斑量(MED)、3倍MED、6倍MED为初始剂量实施308nm准分子光治疗,D组不照射,连续治疗8周后,比较4组患者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临床疗效、照射次数、照射剂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4组患者PASI和DLQ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ASI和DLQI评分方面,D组>A组>B组>C组,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和D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58.33%、77.08%、91.67%、3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平均照射次数、照射剂量方面,A组>B组>C组,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采用不同剂量308nm准分子光治疗的3组中,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4组综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大剂量308nm准分子光联合磷脂胆碱注射液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效果较佳,能减轻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提高临床疗效与皮肤生活质量,但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临床应加以注意。

  • 标签: 银屑病 308nm准分子光 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中应用磷脂胆碱联合护肝片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给临床治疗提高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依据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磷脂胆碱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护肝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肝功能的改善程度和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中应用磷脂胆碱联合护肝片,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肝功能指标,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多烯磷脂酰胆碱 护肝片 药物性肝损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磷脂胆碱联合双环醇片对脂肪肝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与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脂肪肝患者120例,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磷脂胆碱胶囊治疗,研究组应用磷脂胆碱联合双环醇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以及肝功能。结果研究组治疗后ALT、AST以及TBIL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TG、TC、LDL-C以及HDL-C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磷脂胆碱联合双环醇片治疗脂肪肝患者效果理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指标以及血脂指标,有利于患者肝功能恢复,同时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多烯磷脂酰胆碱 双环醇片 脂肪肝 肝功能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对磷脂胆碱联合还原性谷胱甘肽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2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磷脂胆碱治疗,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磷脂胆碱联合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共治疗2周,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脂指标和肝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的三甘油、血清总胆固醇、总胆红素、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酯胆碱联合还原性谷胱甘肽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具有良好的疗效,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式。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还原性谷胱甘肽 多烯磷脂酰胆碱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联合用药(阿托伐他汀+磷脂胆碱)对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019年12月~2020年12月作为研究时间段,选取在研究时间段内,本院接诊的76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38例,对照组38例,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磷脂胆碱治疗,以及阿托伐他汀联合磷脂胆碱治疗,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肝功能、血脂指标对比。结果:对实验组患者实施阿托伐他汀联合磷脂胆碱治疗后,患者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ALT、AST、GGT、TC、T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实施阿托伐他汀联合磷脂胆碱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降低患者ALT、AST、GGT、TC、TG水平,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多烯磷脂酰胆碱 酒精性脂肪肝 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磷脂胆碱(PPC)对胃癌耐奥沙利铂(L-OHP)细胞株BGC823/L-OHP的增殖抑制、逆转耐药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PPC(0、0.5、1.5、3、6、12、24、48、64、86μmol/L)处理BGC823/L-OHP细胞的增殖率,并检测不同浓度PPC(1、5、10μmol/L)联合不同浓度L-OHP(1、5、10、20、30、40μg/ml)处理BGC823细胞和BGC823/L-OHP细胞48h的增殖抑制率,检测L-OHP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和逆转耐药作用,同时选取IC50最小时PPC浓度作为后续实验浓度。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Westernblotting检测Toll样受体-4(TLR-4)、Nanog和ABCF2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0.5~48μmol/LPPC能促进BGC823/L-OHP细胞增殖,64、86μmol/LPPC可抑制BGC823/L-OHP细胞增殖。经PPC处理,L-OHP作用48h的IC50由28.54μg/ml下降至6.63μg/ml,逆转倍数为4.31。5μmol/LPPC能显著增加L-OHP对BGC823/L-OHP细胞的敏感性,选取该浓度用于后续实验。与BGC823组比较,BGC823/L-OHP组中ABCF2、TLR-4和Nanog的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上调(P〈0.05);经5μmol/LPPC处理后,BGC823/L-OHP组中ABCF2、TLR-4和Nanog的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下调(P〈0.05)。结论PPC联合L-OHP能够增加BGC823/L-OHP细胞株对L-OHP的敏感性,抑制细胞生长,从而逆转耐药。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TLR-4、Nanog和ABCF2表达来发挥逆转耐药的作用。

  • 标签: 胃癌 BGC823/L-OHP细胞 奥沙利铂(L-OHP) 多烯磷脂酰胆碱(PPC) 逆转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