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2
/ 2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疗效观察

张燕

陇西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甘肃省陇西县 748100

【摘 要】目的:分析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简称ICP)患者接受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简称SAMe)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简称PPC)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主体为ICP患者200例,随机分A组(SAMe+PPC治疗)和B组(常规治疗)。对比内容是血液生化指标、瘙痒症状与妊娠结局等。结果:两组经上述指标对比后差异显著,示为P<0.05。结论:为ICP患者行SAMe+PPC治疗的效果佳。

【关键词】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多烯磷脂酰胆碱

ICP是妊娠期的罕见并发症,症状大多是皮肤瘙痒,胆汁酸水平升高与肝酶指标异常等。分娩后症状缓解,对产妇无严重影响,但会影响胎儿预后[1]。临床对于该病病机没有统一化定论,且无特效药,及时且合理治疗可改善妊娠结局。本研究选取ICP患者200例,用于分析SAMe+PPC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就诊时间介于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主体为200例ICP患者。随机分A组(例数是102)和B组(例数是98)。A组年龄位于22-41岁,中位值为29.54岁;孕周位于27-35周,中位值为30.74周;孕次是1-4次,中位值为1.25次。B组年龄位于23-40岁,中位值为29.86岁;孕周位于28-34周,中位值为30.14周;孕次是2-3次,中位值为2.01次。经统计后确定两组资料有可比意义,P>0.05。

1.2 方法

B组选用常规治疗,治疗前2d,口服醋酸地塞米松片,每次剂量为3毫克,每隔6小时用药1次。同时接受能量合剂、维生素与高渗葡萄糖等治疗,必要时实行吸氧治疗。加用SAMe治疗,剂量为1000毫克,将其加入至500毫升的葡萄糖溶液(5%)中,行静脉滴注治疗,每日1次。1个疗程为14d,连续治疗2个疗程。

A组基于B组,口服熊去氧胆酸片,每次剂量为1000毫克,早晚分次口服。加用PPC治疗,剂量为15毫升,加入至250毫升的葡萄糖溶液(5%)中,行静脉滴注治疗,每日1次。1个疗程为14d,连续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白细胞介素-17(简称IL-17)、胆汁酸(简称TBA)、肿瘤坏死因子-α(简称TNF-α)、丙氨酸转氨酶(简称ALT)与谷草转氨酶(简称AST)等血液生化指标。瘙痒症状评分为:无瘙痒感记0分;无需抓挠记1分;抓挠可缓解症状记2分;持续抓挠缓解症状记3分;抓挠难以缓解症状记4分。观察宫内窘迫、剖宫产、羊水污染与早产等妊娠结局。

1.4 分析统计学

所有数据经SPSS21.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数据表达是[5f9f9f70db003_html_6cb76f141547d6a.gif ±s],对比检验是t值,计数数据表达是[%],对比检验是x2值,有统计学意义记作P<0.05。

2结果

2.1 对比血液生化指标

经血液生化指标对比,P<0.05。

表1 对比血液生化指标[5f9f9f70db003_html_6cb76f141547d6a.gif ±s]

分组

例数

IL-17(ng/L)

TBA(mmol/L)

TNF-α(ng/L)

ALT(U/L)

AST(U/L)

A组

102

24.15±2.62

15.32±0.48

17.21±1.35

60.34±1.55

53.11±2.21

B组

98

42.15±2.78

20.48±0.56

24.51±1.44

82.14±1.69

70.35±2.26

t

-

47.139

70.054

37.000

95.129

54.542

P

-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2 对比瘙痒症状评分

治疗后,A组与B组的瘙痒症状评分为(1.01±0.20)分与(1.29±0.24)分(t=8.977,P=0.000)。

2.3 对比妊娠结局

A组出现1例宫内窘迫,2例剖宫产,2例早产,不良妊娠结局率为4.90%(5/102),B组出现3例宫内窘迫,4例剖宫产,2例羊水污染,4例早产,不良妊娠结局率为13.27%(13/98)(x2=4.269,P=0.040)。

3讨论

ICP高发于妊娠中晚期,病因不明,发病机制多为:细胞膜原有的流动性发生改变;胆管通透性增加;雌激素代谢异常等[2]。其治疗原则是减轻症状,恢复肝功能,改善血液生化指标,治疗目标是预防不良妊娠结局,确保母婴安全。SAMe是其常用药,可调节肝细胞膜的生物流动性,借助巯基反应加快硫化产物的有效合成,起到解毒作用。但其会减少牛磺酸与谷胱甘肽等合成量,降低肝脏的解毒能力,因此有治疗局限性[3]。PPC含有大量的2-二亚油酰磷脂酰胆碱(简称DLPC)物质,可修复肝细胞膜,提高膜功能,可取代内源性磷脂,改善细胞膜流动性,利于组织器官的膜功能提升。药物可以减少自由基量,增强多种酶的具体活性。此外,它可以稳定细胞膜,使胆汁尽快排泌,对于细胞色素的活性或是含量都有抑制功效,远期疗效很好[4]。两种药物同时用药的作用机理是有差异的,但是可以提高疗效,经由多个途径修复胆损伤,避免胆汁过量淤积,所以备受青睐。

结果中,A组的血液生化指标优于B组(P<0.05)。说明联合治疗能够改善胆汁淤滞等异常表现,可降低胆汁酸对于宫内胎儿的毒性作用。A组的瘙痒症状评分低于B组(P<0.05)。说明联合治疗可改善瘙痒症状,原因是两种药物有协同机制,见效快,症状缓解用时短。A组的不良妊娠结局率低于B组(P<0.05)。说明联合治疗可改善妊娠结局,原因是药物治疗可减轻胆汁酸等物质对于胎儿的影响性,可保证妊娠安全性。总之,SAMe+PPC治疗ICP的效果理想,可作为一线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秦利,张京京,折开娥, 等.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的疗效观察[J].肝脏,2019,24(11):1326-1328.

[2]柳学芳,张莲萍.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疗效[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15):129-131.

[3]杨德红,邵庆华.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疗效观察[J].肝脏,2018,23(4):357-359.

[4]蔡奚梅,陆丽丹,蒋廷旺, 等.Th1/Th2平衡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影响[J].中国处方药,2018,16(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