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藏传佛教或称西藏佛教,俗称喇嘛教,但藏族自己则不这样称呼,而是称作“桑结登巴”、“却”或“登巴”,意为佛教、佛法。西藏佛教是在公元7世纪中分别由印度和汉地传人西藏的。7世纪至9世纪中叶是佛教在西藏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藏传佛教称其为“前弘期”;10世纪后半期,也即从公

  • 标签: 前弘期 文殊菩萨 仓央嘉措 藏族人 登巴 噶玛噶举黑帽系
  • 简介:文化是多种文化融合的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其主要是佛教文化,核心是文殊信仰。文殊是般若智慧的化身。般若智慧是一种圆满的彻底的辩证的理性的自我超越思想,是中国人民乃至东方人的一种生存智慧和高级的理论思维,也是沟通中西文化的一个法宝。因此说,文殊精神就是大智无我、平等自由、圆融和谐、创新发展。简言之,就是智慧、和谐、创新、发展。

  • 标签: 五台山文化 文殊信仰 智慧 和谐 创新 发展
  • 简介:物种丰富,野生花卉繁多,目前尚未被人们充分认识和利用。如果能够将现有野生花卉进行移植栽培,用于旅游区宾馆、街道、寺院等处的美化,则会给这块胜地增添不少光彩。为此,笔者将几种主要野生花卉简述于下,供有关方面参考。木本花卉1、照白:半常绿灌木,生于落叶松树下或灌木丛中。可用于街道、庭院绿化。2、绣线菊:花序总状,花白色,花期

  • 标签: 野生花卉 半常绿 绣线菊 照山白 庭院绿化 蓝紫色
  • 简介:,是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它左邻燕境,右接秦关,南枕太行,北连紫塞,磅礴千里,峻拔峰,高插云汉,杰立苍天,加上景物奇异,气候凉爽,自古以来吸引了多少天下游客。在遍布岩岫的名刹古寺里,至今留存着历代帝王宰臣、文人名士、高僧大德以及其他朝

  • 标签: 五台山 碑文 文选 山西五台山 儒释道 中国佛教
  • 简介:般若,原为梵语,也是佛教对智慧的特指。通常,佛教信徒将大智慧者称为般若智慧。是《华严经》中记载的文殊道场。而文殊菩萨则是智慧第一的四大菩萨之首,并被尊为七佛之师、诸佛之母。文殊菩萨在演教说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传承,留下了许多奇闻趣事。一、慧潜诵读《金刚经》般若泉涌智慧水说的是唐朝,有高僧名曰慧潜,在

  • 标签: 奇闻趣事 文殊菩萨 殊像寺 《华严经》 佛教信徒 《金刚经》
  • 简介:十二、金阁浮空杰阁倚雄峰,霜月挂寒空。帘卷千山雨,窗含万壑风。——释镇澄这首描写金阁寺的诗是明朝撰修流传最广的《清凉山志》人称诗僧的镇澄写的,从中可以看出金阁寺所处的地理环境。金阁寺是最早建于唐代历经毁损又修葺的地区最大的观音菩萨的道场。金阁寺地处高峻,

  • 标签: 金阁寺 镇澄 清凉山志 杰阁 撰修 诗僧
  • 简介:由天台智顗(538——597)系统化的天台学,以浙江省天台山国清寺为中心得到发展。但是,智顗在他的晚年为报答自己的出身地(荆州颖川)创建的湖北省荆州玉泉寺,作为天台学另一圣地盛名远扬。智顗圆寂后,天台宗以江南东西二处——天台山国清寺和荆州玉泉寺为中心弘扬发展。荆州玉泉寺的教化,仅仅持续了两年左右(593年2月——595年春)。时间虽短,但在此进行了三大部《摩诃止观》和两大部《法华玄义》的讲说,是特别值得铭记的史实。在天台宗历史发展中,荆州玉泉寺所占据的位置确实是十分重要的。

  • 标签: 五台山佛教 五台山研究 天台宗 大正藏 浙江省天台山 《佛祖统纪》
  • 简介:阜平群是一套巨厚的遭受普遍混合岩化的变质岩系,厚度达近万米。它分布在古老山地的轴心部分,是忻州境内出露最古老的地层。其同位素年龄值告诉我们,早在二十六亿年前的太古界,这里已经开始蓄势,准备着一番华北地质史上无与伦比、直指天外的隆起。此后,经历了太古界、元古界、古生界、新生界诸多地层的孕育和演变,到了距今近两亿年前,华北地的活化期到来了。在漫长的一

  • 标签: 雁五台山 雄雁
  • 简介:唐中宗李显(656—710),高宗第七子。高宗崩,他即泣,旋即被武后废为庐陵王。圣历二年(669年)召还。神龙元年(705年)复帝位,景龙四年(710年)被韦后、女儿毒死。他在位期间,信用韦后,宫闹靡烂,刑政错乱,官员冗滥,政绩平庸。但他之于佛道二数则是表面上平等相待,实质上护持佛教。这是因为,他从小就随玄奘法师出家,法名“佛光王”,又“受三归戒”,披着“袈裟”服装,俨然是一位小沙弥。及长又受父皇、母后崇佛敬僧的影响,所以刚一即位便于诸州置寺观各一所,赐名“中兴”,后改为“龙兴”。神龙二年(706年)七月又下诏曰:初太宗以老子为皇宗,升于释氏之上。至则天朝,复在释氏之下。今此以往,遂为正式,令齐班

  • 标签: 佛教史 玄奘法师 文殊 佛光王 佛道 三归
  • 简介:1955年9月27日为千余个将军授衔,洪水被授予少将军衔,这一年他47岁.他出生于越南河内,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唯一一位被授衔的外籍将军.

  • 标签: 洪水 中国人民解放军 越南 生平 陈玉英
  • 简介:慈觉大师,俗姓壬生氏,名圆仁,日本下野国都贺郡(今枥木县)人。桓武天皇延历十三年(794年)生,清和朝贞观六年(864年)入寂,终年七十岁。圆仁自幼诵读经典,倾心佛乘。十五岁去比睿,师事天台宗创始人最澄,勤学苦修,成绩卓著。三十岁时承师遗业,在比睿设立大乘圆顿戒坛,弘扬佛法,成为日本佛教天台宗的一位高僧。四十五岁时,携带延历寺未决天台教义三十条入唐,先后到杨州、、长安等地求法请益,

  • 标签: 慈觉 比睿山 天台宗 圆仁 延历寺 日本佛教
  • 简介:第四部分佛家偶像是佛教教义的符号。诸多文殊菩萨圣像,不仅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佛教教义,而且体现了汉地佛教和藏传佛教在教义、教理、教规上存在的种种差别。藏传佛教的文殊菩萨成像是文殊菩萨形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佛家言讲,文殊菩萨“顶结髻,以表大日之智;手持剑,以表智慧之利剑;驾

  • 标签: 五台山 文殊 菩萨 五台山研究 吉祥寺 汉地佛教
  • 简介:“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古往今来,从官方高层到民间百姓,过大年都是中国人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那么在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

  • 标签: 五台山 平常心 春节 僧尼 中国佛教 中国人
  • 简介:2001年7月18日—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丁关根一行至视察工作期间,他向陪同他视察工作的省、市、县区领导说:“历史悠久,建筑宏伟,彩塑精美,有五十来座寺庙组成的一个庞大的寺庙群。那么,偌大的一个

  • 标签: 五台山 中央政治局委员 视察工作 书记处 丁关根 中宣部
  • 简介:我的目的地不是寺庙云集的台怀镇,那里人声鼎沸、潮水般的游客与进香居士让本来布清静的佛门吵闹不堪,小镇的物价自然也水涨船高。为了躲避盛夏的酷热、和一份越来越难寻的清静,我们准备用两天的时间,用徒步的方式朝拜个顶峰。

  • 标签: 朝台 台怀镇 文殊菩萨 黛螺顶 翠岩峰 文殊信仰
  • 简介:碑是刻有文字、图画,纪念事业、功勋或作为标记的石头.但是中国古代最早被称作碑的东西,却是一块竖石,不刻文字.其作用有三:一是立于宫庙前视日影,称之测影碑;二是宫庙大门口、公卿大夫家门口拴牲畜,称之系畜碑;三是用以引棺木入墓穴的木柱,后用石,称之为吊棺碑.

  • 标签: 五台山 石碑 卿大夫 文字 牲畜 墓穴
  • 简介:自北魏佛教传入以来,由于历代统治者对佛教采取的不同政策,寺庙几经兴废,僧侣亦随之几经增减。现将其演变情况做一简介,供研究参考。北魏孝文帝时,修建了大孚灵鹫寺(今显通令),并环绕鹫峰(今菩萨顶)置12院。第四诚信公主也出家于为尼。当时,丛林已初具规模,僧侣亦为数不少。北齐诸帝亦多好佛,曾割恒、定等八州之税以供僧尼香火之需。当时全

  • 标签: 大孚灵鹫寺 佛教传入 北魏孝文帝 演变情况 八州 华严
  • 简介:八思巴是萨迦派的教主,萨迦派特别尊奉文殊菩萨,而又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所以八思巴对情有独钟。出于这种宗教上的倾慕,也为了给忽必烈祈福消灾,于公元1257年,八思巴亲往朝礼文殊圣容,并用“千金铸为佛像,奉祀于”。

  • 标签: 八思巴 五台山 文殊菩萨 道场 忽必烈 萨迦派
  • 简介:日僧成寻的著名入宋旅行日记《参天台记》中,有许多关于语言的记载,包括对一些汉语词汇的日语注释.访日记不仅史料价值极高,而且还是研究语言、尤其是研究宋代语言以及中日语词比较研究的宝贵资料.

  • 标签: 宋代 语词 《参天台五台山记》 成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