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造血生长因子通过与其受体的相互作用调节血细胞的增殖与分化。造血生长因子与受体结合后激活JAK,JAK发生自我磷酸化的同时也使受体磷酸化,继而通过SH2蛋白激活ras通路。JAK还可以使STAT磷酸化。STAT磷酸化后移到细胞核内,启动有关基因的转录。

  • 标签: 血细胞生成 信号传递 造血调控 造血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gamma,PPARγ)是一种配体依赖的核转录因子,在脂肪形成、糖代谢、炎症反应、肿瘤及内环境稳定等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关于PPARγ翻译后修饰对机体调控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多。研究发现PPARγ有多种翻译后修饰,主要包括磷酸化、泛素化、小泛素相关修饰物化(smallubiquitin-relatedmodifiermaterialized,SUMO)、乙酰化、亚硝基化与硝基化等。本文主要对翻译后修饰对PPARγ功能的调控作一综述。

  • 标签: PPAR&gamma 磷酸化 泛素化 SUMO化 乙酰化 亚硝基化与硝基化
  • 简介:脊椎动物骨骼的形态与大小因功能各异而相差悬殊,但多数骨骼却是以相同的生长方式-软骨内成骨-长成的.位于骨骺与骨干交界处的软骨生长板(growthplate)-即骺板(epiphysealplate)-不断增生、增厚,间质发生钙化,软骨细胞凋亡,继而新骨沉积,形成骨干的纵向生长.在幼年时期,软骨的增生、退化与新骨生成的速率保持平衡,从而保证了在骨干长度增加的同时,生长板能够保持一定的厚度.当软骨生长板发育到成熟阶段,软骨增殖与成骨活性中止,生长板完全被骨化,骨的纵向生长也随之停止.因此,软骨生长板调节控制骨的纵向生长速度与骨的最终长度.骨的生长与分化受局部因素(如骨形态发生蛋白、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与全身因素(如生长激素、性激素、甲状腺素等)的调控.本文就近年来局部因素对软骨生长板基因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软骨细胞凋亡 生长板 纵向生长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骨形态发生蛋白
  • 简介:动态贝叶斯网络(dynamicbayesiannetwork,DBN)是一种基于时序表达数据构建基因调控网络的重要方法。然而目前的DBN方法因计算时间太长,结构不稳定,准确度低,对有效性有很大影响。根据动态贝叶斯网络的度量可分解性质,将动态贝叶斯网络分为初始网络与转移网络分别进行结构寻优,在寻优时将基于静态贝叶斯网络的最大权重生成树算法与贪婪搜索算法相结合,移植入动态贝叶斯网络中,建立基因调控网络模型。提出了一种从时序数据中构建基因调控网络的方法,克服了贝叶斯网络不能描述循环调控的缺陷,也从规模上简化了网络构建问题。通过与相关实验文献的对照,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网络学习时间明显缩短,网络结构更加稳定。

  • 标签: 时序表达数据 动态贝叶斯网络 度量可分解 最大权重生成树算法 贪婪搜索算法 基因调控网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严重程度的手足口病患儿的血清炎症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变化。方法检测手足口病患儿的免疫球蛋白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并与健康同龄儿童进行比较。结果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成正比;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成反比。结论手足口病患儿的炎症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的水平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可以作为该疾病的诊断、病情判断和治疗的参考指标。

  • 标签: 手足口病 炎症因子 免疫球蛋白
  • 简介:摘要将多株光合细菌从土壤中分离出来,使用室内静态试验的方法以及现场试验的方法研究其调节水质的功能。根据最后的研究结果可以知道,光合细菌能够对水体中的pH值进行调节,其中室内静态的试验结果在6.97-8.01之间,现场的试验结果在6.82-8.52之间,光合细菌使水中的含氧量增加,同时也降低了水体中有害的氨氮的含量。本文主要研究了光合细菌调节水质的机理,希望能够提供一点参考价值。

  • 标签: 光合细菌 水产水质
  • 简介:心理应激又称心理紧张或心理压力,是个体“觉察”到环境刺激对生理、心理和社会系统过重负担时的整体现象,所引起的反应可以是适应或适应不良的^[1]。在心理应激状态下,大多数人会出现心身的紧张性反应,即一般的适应综合症^[1]。由于精神科护士长期在充满“应激源”的环境中工作,经常面临着危急、突发、多变等情况,应激水平较高。持续的高应激状态危害其心身健康,帮助精神科护士了解常见的心理应激源,掌握调控心理应激的方法,能有效提高其身心健康,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心理应激 心理应激源 自我调控
  • 简介:摘要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影响患儿的学习和生活。到目前为止,其发病机制尚未明了,治疗效果有限。神经调控技术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手段,有一定疗效。文中阐述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神经调控技术相关进展,便于更好发展新技术用于该类患者的治疗。

  • 标签: 抽动秽语综合征 神经调控 神经发育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观察血压调控对急性期预后的影响,从而验证指导急性期血压处理原则。方法选择65例脑梗塞病例,随即分组,分为药物降压组和不主动降压组,观察两组患者一周内血压变化及一周后预后改善情况。结论从疗效观察结果中发现,不主动降压组有效以上病例31例,有效率93.94%,药物主动降压组有效以上病例22例,有效率68.75%。经X2检验P<0.01。通过我院病例来看,不主动降压组在发病第二、第三天血压自动下降至140/90mmHg以下者14例,这14例临床疗效均为显效或基本痊愈。也验证支持早期血压增高为保护性良性血压,可有效的保证脑灌注。通过实验病例证实脑缺血急性期(7天内)不建议降压。

  • 标签: 脑梗塞 急性期 血压调控 预后
  • 简介:肿瘤的发生是一种复杂的生物学过程,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基础。1997年不同的研究小组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发现了抑癌基因PTEN(geneofphosphateandtensionhomologydeletedonchromsometen)[1-2],该基因是继p53基因后,另一种与多种系统肿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的基因[3-5],被认为是未来基因治疗的潜在途径,自发现以来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近年来研究发现,PTEN基因的功能不仅局限于抑癌作用;针对该基因及蛋白的基因型和非基因型调控研究,亦有更深入的发现。本文现对PTEN基因功能及其调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肿瘤 肿瘤抑制蛋白质类 PTEN磷酸水解酶
  • 简介:摘要骨折发生后断端间组织修复程序的启动和运行对于骨折愈合至关重要,该过程经历血肿炎症机化期、原始骨痂期形成期和骨痂改造塑形期等三个相互交织和逐渐演进阶段,并由骨髓腔内多种组织、细胞、细胞因子等参与完成。在研究骨折愈合的机制中发现有许多信号通路及分子调控骨修复,包括骨形成、骨重建以及新生血管形成,而在细胞层面上则是对成骨细胞、软骨细胞、破骨细胞以及内皮细胞的调控。Hippo信号通路是一条维持器官体积大小和细胞增殖与凋亡平衡的信号通路,而在维持骨稳态以及骨代谢中也有着重要作用,在其调控骨发育和修复过程中,通过蛋白激酶级联反应和转录辅助激活因子作用下调控微环境下细胞的生理活动。Hippo信号通路上下游效应分子直接或间接调控骨代谢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多个过程,且与Wnt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等相关骨修复过程重要通路的交互均表明,Hippo信号通路在调控骨折愈合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能成为促进骨折愈合的治疗的新靶点。故综述Hippo信号通路的调节机制以及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发挥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以其为靶点促进骨愈合的研究前景。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0-20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0期
  • 机构:来自美国的华人科学家WeilanYe在国际著名期刊《自然》上发表了他们的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了影响内皮细胞迁移的一条新的信号通路,该发现对于调控肿瘤等疾病中病理性血管生成具有重要意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微小RNA(miRNA)是真核类生物中具有调控功能的一类非编码RNA,其长度约为22~24个核苷酸。大量的研究证实,miRNA与恶性肿瘤密切相关,因此研究miRNA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调控机制,不仅有可能为肿瘤的的早期诊断、预后提供标志物,还有可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候选靶分子和新策略[1]。中草药及其提取物的使用历史悠久,具有作用广泛、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小及患者易于接受的特点,近年来采用中药调控miRNA的差异表达来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已成为研究热点。

  • 标签: miRNA 中药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  掌握护患关系中的角色互换和调控技巧。方法  从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选择我院收治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取护患角色互换的护理方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其中,男85例,女65例,平均年龄26.9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医疗失误情况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结论 护患角色互换的护理方式具有较大的优势,能够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减少医疗失误发生率。

  • 标签: 护患关系 角色互换 调控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  掌握护患关系中的角色互换和调控技巧。方法  从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选择我院收治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取护患角色互换的护理方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其中,男85例,女65例,平均年龄26.9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医疗失误情况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结论 护患角色互换的护理方式具有较大的优势,能够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减少医疗失误发生率。

  • 标签: 护患关系 角色互换 调控技巧
  • 简介:摘要利用卫生系统宏观模型的分析框架,从结构、过程及结果三个角度,分析2021年我国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出台的流感疫苗政策文件,为完善流感疫苗应用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建议在继续强化宣传动员和组织保障的基础上,通过探索多渠道筹资机制、结合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大规模接种经验,以提升流感疫苗接种便利性、科学设置接种率目标的措施,从而推进我国流感疫苗的应用政策,提高对流感大流行的应对准备能力。

  • 标签: 流感疫苗 卫生系统宏观模型 政策分析
  • 简介:由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神经调控大会暨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2012年会拟定于2012年9月21—23日在北京世纪金源香山商旅酒店隆重召开。会议以“神经调控在中国的发展”为主题,以世界神经调控技术的发展为背景,届时将邀请神经调控界的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专题讲座,全新展示神经调控技术的临床应用与基础研究的发展。

  • 标签: 中国医师协会 专业委员会 神经调控 征文通知 年会 专题讲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ADAMTS1属于含I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thrombospondin motifs,ADAMTS)家族成员,广泛参与生物体内的炎症反应、组织纤维化等病理生理过程。卵巢在女性生殖系统中最为关键,是产生类固醇激素和雌性配子的场所。而ADAMTS1与卵巢功能正常发挥关系密切:ADAMTS1参与卵巢整体形态结构的维持;在卵泡发育阶段,ADAMTS1参与颗粒细胞的功能调控,并介导卵母细胞-颗粒细胞“对话”,对于促进卵母细胞的成熟至关重要;在卵泡发育后期的排卵阶段,ADAMTS1通过裂解多功能蛋白聚糖和聚集蛋白聚糖等细胞外基质,影响卵丘细胞扩展,调控排卵的顺利进行;此外,ADAMTS1对排卵后的黄体生成、功能维持及退化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ADAMTS1的表达异常也与卵巢功能异常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等密切相关。本文就ADAMTS1参与卵巢功能调控方面做一综述。

  • 标签: ADAMTS1 卵巢功能 卵泡发育 颗粒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