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神经调控技术作为一种不破坏神经组织的可逆性神经外科疗法,在疼痛、帕金森病、癫痫、强迫症等功能性神经疾病和精神疾病的治疗上有显著疗效,应用前景广泛。文中介绍了脊髓刺激器、脑深部刺激器,迷走神经刺激器和骶神经刺激器为代表的神经刺激器技术和应用现状,结合脑深部刺激器,迷走神经器和骶神经刺激器的国产化进程,分析了神经刺激器的未来发展趋势。

  • 标签: 神经调控 核磁相容 闭环调控 远程程控
  • 简介:摘 要:大脑中不同节律的神经振荡不仅与认知、注意、记忆、情绪等功能有关而且与多种神经精神疾病的临床症状密切相关。通过外部施加节律性刺激可以调制神经活动。异常的神经振荡会导致多种神经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学者们以神经质量模型(NMM)为研究对象,通过不断研究、改进方法,对异常脑电信号进行实时监控,调制。本文对神经振荡调控方法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神经质量模型 神经振荡 神经调控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食障碍因其易慢性化、高致死率、社会负担重而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其治疗手段主要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既往研究认为进食障碍患者存在前额叶相关的脑功能异常。近年来兴起的神经调控技术,尤其是无创性调控技术,因副作用少、使用方便成为研究的热点,在抑郁症、强迫症、物质成瘾等精神疾病中已得到运用,在进食障碍中也有少量的研究。本文章综述了这些神经调控技术在神经性厌食和神经性贪食中的相关研究,介绍了深部脑刺激、经颅磁刺激、直流电刺激等工作原理以及其对进食障碍的疗效。已有研究显示神经调控技术对进食障碍有一定的疗效,但现有研究结果不尽相同,最佳治疗方案还有待于进一步明确。在今后的研究中,尚需综合认知、神经影像学、生物标志物等数据来识别进食障碍不同的内表型,方能有助于阐明疾病机制,帮助进食障碍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改善临床症状,为未来研究和应用提供依据。

  • 标签: 神经性厌食 神经性贪食 深部脑刺激 重复经颅磁刺激 经颅直流电刺激
  • 简介:品驰脑起搏器的最新刺激模式——变频刺激,由清华大学和品驰医疗研发团队提出,并申请专利,转化为临床医学成果。变频模式将有效改善患者的冻结步态症状,有望帮助到更多的帕金森病患者。2015年11月14日,北京脑科学研究论坛暨北京神经调控技术创新中心启动仪式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邓卫、北京市科委副主任郑焕敏、

  • 标签: 技术创新中心 北京会议中心 刺激模式 脑科学研究 帕金森病 脑起搏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骶神经调控(SNM)治疗神经源性膀胱(NB)患者的疗效,并对疗效的预测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康复研究中心2012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91例接受SNM体验治疗的NB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3例,女48例,中位年龄36.5(28.0,52.5)岁。所有患者体验治疗前均记录排尿日记,监测残余尿量,评估肠道功能,并进行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及盆底电生理检查。91例中60例有储尿期症状(尿急-尿频和/或尿失禁),24 h排尿次数中位值13(11,18)次,次均排尿量(123.0±45.9)ml,尿急程度评分(3.5±1.0)分,24h漏尿量100.0(50.0,231.5)ml;78例有排尿期症状(慢性尿潴留),残余尿量200.0(132.3,300.0)ml。91例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评分(NBDS)为11.00(6.25, 13.00)分。影像尿动力学检查显示膀胱最大测压容量(MCC)250(117,369)ml,充盈期最大逼尿肌压力(Pdetmax)33(17,72)cmH2O(lcmH2O=0.098kPa),膀胱顺应性8.275(4.540,20.307)ml/cmH2O。盆底电生理检查示,39例体感诱发电位(SEP)正常,19例异常,33例未检测到;39例球海绵体反射(BCR)正常,23例异常,29例未检测到。体验期末重新评估,以下至少一项获得>50%的改善,定义为体验治疗有效:24 h排尿次数、次均排尿量、尿急程度、24 h漏尿量、残余尿量。体验治疗有效者,行脉冲发生器永久植入术。对于体验治疗后上述评估指标改善未>50%的患者,但患者自觉症状明显改善,达到患者预期,也进行了永久植入。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SNM体验期治疗是否有效的预测因素。结果本组91例体验期治疗(18.7±6.7)d。体验期末43例(43/60,71.7%)储尿期症状至少一项指标获得>50%的改善;21例(21/78,26.9%)排尿期症状获得>50%的改善;NBDS评分下降至3(0,8)分(P<0.05)。19例复查影像尿动力学,MCC从术前173.0(98.0,326.0)ml增加至300.0(201.0,386.0)ml(P<0.05),Pdetmax从术前40.0(27.0,84.0)cmH2O下降至22.0(15.0,60.0)cmH2O(P<0.05),膀胱顺应性从术前6.84(3.75,11.79)ml/cmH2O增加至19.23(4.95,32.00)ml/cmH2O(P<0.05)。体验期末,91例中50例(54.9%)治疗有效,其中45例选择永久脉冲发生器植入;另有9例评估指标改善未超过50%,也进行了永久植入术。永久植入术后中位随访25.5(11.5,60.5)个月。4例疗效丧失,2例出现输尿管2级反流,1例行膀胱扩大成形术。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慢性尿潴留症状是患者体验期治疗无效的预测因素(P<0.05)。结论SNM不仅能改善NB患者的下尿路症状,也能改善尿动力学指标和肠道功能。体验治疗前仅有慢性尿潴留症状的患者体验治疗有效率低。

  • 标签: 骶神经调控 神经源性膀胱 疗效 预测因素
  • 简介:摘要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影响患儿的学习和生活。到目前为止,其发病机制尚未明了,治疗效果有限。神经调控技术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手段,有一定疗效。文中阐述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神经调控技术相关进展,便于更好发展新技术用于该类患者的治疗。

  • 标签: 抽动秽语综合征 神经调控 神经发育障碍
  • 简介:由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神经调控大会暨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2012年会拟定于2012年9月21—23日在北京世纪金源香山商旅酒店隆重召开。会议以“神经调控在中国的发展”为主题,以世界神经调控技术的发展为背景,届时将邀请神经调控界的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专题讲座,全新展示神经调控技术的临床应用与基础研究的发展。

  • 标签: 中国医师协会 专业委员会 神经调控 征文通知 年会 专题讲座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比,深入研究星状神经调控技术在面神经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总结其在面神经炎康复治疗中的潜在益处,并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于2021年1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6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3个病例作为实验组,3个病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式;实验组在传统治疗方式基础上采用星状神经调控技术,本组中三个病例均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术一疗程共十次。结果: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在疼痛缓解、面部功能改善、感觉功能恢复等方面表现出显著的优势(P<0.05)。结论:本研究初步证明了状神经调控技术在面神经炎康复治疗中具有潜在的治疗优势。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数据分析,我们将能够更全面地评估星状神经调控技术在面神经炎康复治疗中的实际效果。

  • 标签: 星状神经节 面神经炎 康复治疗 神经调控。
  • 简介:从分子中医学论人经络系统对神经系统调控与反调控,是指从人经络系统仅有的二种干细胞之一——胶原干细胞所组成的脂密度蛋白因子的密度质量和活性决定的其磷脂酸化的占有比率和铅铜元素结合的铜兰蛋白来决定神经胶质细胞从磷脂酸化成神经元和神经元去磷脂酸化慢性突触传递的神经系统功能的正常体现。从物质基础上决定人经络系统对神经系统调控作用,以及神经系统对经络系统反调控作用。因此人经络系统对心理暗示中起主导作用。一、人格、情绪及应激状况与癌症发生密切相关,从而说明人体经络系统对心理调节起主导作用。①客观社会调查,在200多篇医学文献中均表明大批癌症病人发生他们过去曾有过长期内心压抑。②性格影响免疫功能,癌症患者多具有紧张、压抑、多虑易怒、多疑善感及不稳定等个性特点。③好心情有助于防病防癌,好的情绪状态可使大脑及下丘脑等神经系统通过激素、神经肽、神经递质等信息分子影响免疫系统增加免疫力。④人类部分癌症由基因遗传所致,但基因组与经络系统存在反调控调控的平衡关系,通过经络系统来调控基因组,可由人们饮食环境和心理状态密切影响。⑤自身个性缺陷的应激障碍症。二、七情似洪水猛兽,经络系统与神经系统、免疫系统之间二二或为调控与反调控,或为协调关系的平衡态被破坏,使这三个系统新陈代谢极度紊乱而致病,有的甚至致命。三、慢性突触传递:①任何形式的生物遗骸中含有5种元素;②慢性突触传递;③骨髓来源基质细胞分化成神经细胞;④神经干细胞培殖;⑤神经胶质细胞与神经纤维细胞间信息传递的相互转换。四、脑、循经感传现象机理,胶原干细胞及脂密度蛋白因子与铜元素结合:①“三焦”是人体在胸腔与腹腔的大脑;②�

  • 标签: 分子中医学 经络系统 神经系统 调控基因
  • 作者: 刘冲 孟凡刚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9-05
  • 出处:《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21年第09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100070 神经电刺激研究与治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70,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100070 神经电刺激研究与治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7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100070 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 102206
  • 简介:摘要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疾病类型,具有发作性、反复性的特点,是临床难以攻克的难题之一。对于不适合手术治疗、药物控制不佳的难治性癫痫,神经调控技术是一种有效治疗手段,其中以神经电刺激应用最早、也最为广泛。本文结合最新的神经调控基础研究,旨在更加充分地了解神经调控技术的治疗机制和未来发展方向。

  • 标签: 癫痫 神经调控
  • 作者: 常海刚 孙涛 王峰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1-10-24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1年第37期
  • 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卫辉 453100,宁夏医科大学颅脑疾病重点实验室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银川 750004,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杭州310003
  • 简介:摘要药物成瘾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脑疾病,目前治疗方法有限,且复发率极高。神经调控技术,包括重复性经颅磁刺激(rTMS)、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和脑深部电刺激(DBS),在治疗药物成瘾方面具有很好的治疗前景。岛叶是药物成瘾的关键脑区,其作为神经调控靶区在药物成瘾中的价值需要进一步探索。本文介绍了岛叶在药物成瘾中的作用的临床前和临床证据,探讨了其作为脑刺激靶点治疗药物成瘾的前景。

  • 标签: 物质相关性障碍 岛叶 神经调控 脑深部电刺激
  • 简介:摘要:Wnt通路是胚胎早期神经发育的关键调控通路之一。该通路在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和迁移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Wnt通路主要包括Wnt蛋白家族、Frizzled受体 family、β-连环蛋白等重要因子。Wnt蛋白通过结合Frizzled和LRP受体形成受体复合体,引导β-连环蛋白信号转导进入细胞内,影响下游基因的表达调控细胞功能。Wnt通路失调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Wnt通路失调易导致神经系统发育异常。Wnt通路调控胎儿期赖氨酸水平也影响神经细胞的增殖分化。本文为进一步阐明其在神经疾病发生机制中的重要参与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Wnt通路 胚胎 早期神经发育 神经干细胞
  • 简介:你在电影中可能见过这样的情境:想干什么的时候,只需要想一下.机械就会替你完成你想做的事情。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可能会成真.因为已经有研究者成功地让猴子学会用脑电波控制机械手臂,并替自己完成简单的动作。

  • 标签: 机械臂 神经调控 动物脑 研制 脑电波控制
  • 简介:摘要意识障碍为一种特殊的大脑疾病,目前科研及临床工作者正致力于探索其科学有效的调控方式,从而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意识。重复经颅磁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等无创神经调控方式目前已经应用到意识障碍领域并产生了积极的调控效果。笔者现围绕近些年无创神经调控在意识障碍中的干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总结出不同调控方式的有效刺激参数,以期为将来的无创神经调控作用机制的科学研究以及无创神经调控方式的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意识障碍 无创神经调控 重复经颅磁刺激 经颅直流电刺激
  • 简介:神经炎症贯穿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整个发病过程,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神经炎症有助于神经系统损伤的修复,而当炎症反应过度时则会造成细胞的损伤,加速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恶化。对神经炎症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系、神经炎症影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作用机制,以及中药天然药物治疗神经炎症这一新的研究热点进行综述。

  • 标签: 神经炎症 小胶质细胞 致炎细胞因子 神经退行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氧调控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移植治疗急性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可行性并观察脊髓损伤后的功能修复情况。方法以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为载体构建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制备SCI动物模型3 d后将氧调控神经生长因子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到脊髓损伤部位作为AAV-5HRE-NGF-NSCs组(NGF组);另设GFP修饰的神经干细胞组(AAV-5HRE-GFP-NSCs组,GFP组);假手术组(空白组);SCI组(对照组)。在移植后第1、3、7、10、14、21、28、35、42、60 d共10个时间点采用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运动功能评分,斜板试验和脚步印迹检测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通过盒式磁带录像(video cassette recorder,VCR)图像及定量测定大鼠离地高度,错误脚步及后肢轮替动作检验大鼠的后肢支持力及灵活度。通过观察脊髓直观图粗测大鼠脊髓损伤程度。通过尼氏染色、HE染色和免疫荧光方法评价脊髓损伤区的神经元修复及形态学变化情况。通过CM-DiI追踪移植神经干细胞并用免疫荧光的方法分析干细胞的分化情况。结果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移植60 d后,NGF组大鼠的BBB,斜板测试和脚步印迹试验的功能评分均高于SCI组和GF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VCR图像分析,NGF组大鼠的后肢支持力与活动灵活度优于SCI组和GF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脊髓直观图分析,各组大鼠脊柱肉眼观对比图示NGF组脊柱未呈现明显萎缩和颜色加深,损伤程度低于SCI组和GFP组;通过尼氏染色、HE染色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相比于SCI组与GFP组,NGF组在移植部位NeuN呈明显阳性,同时在形态学水平可见明显再生的神经结构,且SCI空洞面积减小,神经元和尼氏小体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CM-DiI追踪神经干细胞,用NeuN标记神经元,用GFAP标记星形胶质细胞,发现神经干细胞可以有效分化为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GFP组神经干细胞更多向星形胶质细胞分化,NGF组神经干细胞更多向神经元分化。结论通通过腺相关病毒介导氧调控性NGF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SCI,一方面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干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可以填补损伤空洞;另一方面神经干细胞充当NGF基因治疗的载体,对邻近受损神经细胞发挥保护作用,减少神经元细胞的死亡,这有望为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同时给NGF蛋白药物的研发做出新尝试。

  • 标签: 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干细胞 脊髓损伤 动物,基因修饰
  • 简介:摘要帕金森病患者脑内存在特异性的神经环路和神经网络病变。应用神经调控技术可实现对这些神经环路上关键靶点或者靶区的精准治疗。神经调控治疗包括植入式和非植入式神经调控技术。植入式神经调控技术主要指脑深部电刺激疗法,植入时机、手术靶点及程控参数的选择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非植入式神经调控技术主要包括经颅磁刺激疗法和经颅电刺激疗法,具有安全、无创、可操作性强等优势。相比于补充神经递质为主的药物疗法,神经调控技术具有一系列优势,已经成为帕金森病精准治疗策略中的重要选项。

  • 标签: 帕金森病 神经调控 脑深部电刺激 经颅磁刺激
  • 简介:摘要对调控巨噬细胞促进周围神经再生中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周围神经损伤的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创伤中心查阅从2013年至2021年国内外调控巨噬细胞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和总结。从2013年至2021年的研究中,发现在神经损伤治疗中调控巨噬细胞相关功能可以有效改善神经损伤的预后,主要通过从M1巨噬细胞极化为M2巨噬细胞、增加胞吞作用、改变巨噬细胞表型等方面发挥作用。充分研究巨噬细胞相关特性,并对巨噬细胞功能和表型进行有益的调控,为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及重要研究方向。

  • 标签: 周围神经损伤 巨噬细胞 细胞极化 胞吞作用 表型调控
  • 简介:摘要神经调控是利用植入性或非植入性技术,通过物理性(光、电、磁、超声)或化学性(药物)手段,对中枢神经、外周神经或自主神经系统进行可逆性调控,引起神经元或神经信号兴奋、抑制或调节作用。神经调控技术在治疗慢性疼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脊柱源性疼痛作为慢性疼痛性疾病的一大类疾病总称,本文拟就神经调控技术在脊柱源性疼痛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疼痛科医师提供参考。

  • 标签: 脊柱疾病 疼痛 神经调控技术 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