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1 个结果
  • 简介:问:你改换了最开始时的方案了,为什么改方案?答:因为我看了朋友们发的朋友圈了,发现大家有的跟我想的也差不多,我就换了一个。问:然后你什么时候选择了这样一个方案?答:就是前几天,来之前。问:这个方案实施的难度就是在于怎么样请这些艺术家来……答:来互动一下。问:你在墙上刷这些颜料,先是画了一个靶子,之后画了几个色块,

  • 标签: 艺术家 朋友 王硕 马耳山艺术计划方案
  • 简介:问:请你先介绍一下自己好吗!答:我在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读研究生一年级,我是李岩老师的学生。这次参与马耳山艺术计划,我的作品是关于西游记与霍珀的一个主题摆拍。问:你的手绘方案我看过,画面中的构图和气氛表现,是和霍珀的绘画有一些关联。今天现场在实施的时候,

  • 标签: 艺术 李雪峰 鲁迅美术学院 一年级 研究生 中国画
  • 简介:问:请问这个作品是方案里的诗歌视觉呈现吗?还是把诗歌作为作品的注解?答:注解吧。问:我看在方案里诗歌里的意向在实施中差不多都有呈现,作品最后的效果有一种仪式感,有一种暗黑的气氛。答:对,有点巫术的感觉。

  • 标签: 艺术 诗歌 作品 仪式感 注解
  • 简介:制作阐释:1:具体材料及预算(单位元)发电机900、音箱200、蓄电池260、u盘125木箱30、导线、插排100、手摇漆50、路费、运输400、汽油100。主要材料属性:发电机:红色2千瓦汽油发电机发电功率2千瓦每小时约等于2度电油耗0.

  • 标签: 艺术 张鹏 发电机 发电功率 蓄电池 材料
  • 简介:“常青藤计划2017”报名于近日正式开启,丽向青年艺术家和青年策展人进行优秀作晶和方案的征集,今年展览评审委员会更注重挖掘有自主意识、视觉表现力的作品和有问题意识、学术脉络的展览方案。“常青藤计划2017”延续去年“创作新星+策展新星”同步挖掘的助推模式,采用艺术家、策展人分期报名的方式,

  • 标签: 报名 青年艺术家 评审委员会 自主意识 问题意识 策展人
  • 简介:色彩计划是产品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色彩的科学理论与产品设计实践出发,论述了色彩的要素、色彩的表示系统,提出了产品设计中的配色原则、配色分类和配置规律.对指导设计师更好地拟定产品的色彩计划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标签: 产品设计 色彩计划 色彩要素 表示系统 配色原则 配色分类
  • 简介:伊利亚·卡巴科夫是俄罗斯观念主义艺术的奠基人之一,在苏联时期,他的观念主义艺术创作只能在“地下”进行;80年代,他专注于装置创作,移民美国后,创立了“完全”装置的艺术样式,并对之做了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其作品在世界各大著名博物馆和画廊展出.备受瞩目,成为90年代国际艺坛上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卡巴科夫的作品将真实生活物品置于特定的空间,反映苏联时期的社会真实,体现出作者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关注和思考。

  • 标签: 卡巴科夫 观念主义 完全装置
  • 简介:人类学片诞生至今,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为了达到事物本质的"真实",人类学片的拍摄方法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得到提升与完善。本文主要以《北方的纳努克》、《夏日纪事》、《三节草》等经典的人类学片为例,探讨人类学纪录片拍摄的基本方法及其价值所在。

  • 标签: 人类学片 田野调查 参与观察 跟踪拍摄 本位视角 分享人类学
  • 简介:<正>一、艺术至境三美神“至境”一词,不见于新版《辞源》,其实前人已经把它创造出来。清人叶燮在《原诗》中说: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论而穷思维,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所以为至也。

  • 标签: 艺术至境 基本形态 《辞源》 不可解 叶燮 意象论
  • 简介:电影《勃沙特的长征》是由潇湘电影有限公司与黄平县委宣传部联合拍摄的一部故事影片,影片记录了瑞士籍英国传教士勃沙特在贵州黄平偶遇长征途中的中国红六军团后而发生的一系列传奇故事。影片取材于一段真实的历史故事:1934年10月,贵州镇远的瑞士籍英国传教士勃沙特在访友期间偶遇由湖南西征入黔的红六军团,此后,勃沙特被疑为“间谍”予以扣留并跟随红六军团一起长征,期间,勃沙特为时任红六军团团长的萧克翻译一张法文版的贵州省地图而与萧克将军结下了不解之缘。

  • 标签: 勃沙特 长征 电影 人类精神 红六军团 故事影片
  • 简介:如果人们首先分裂了,带来灾难性的冲突,那么一切都将化为泡影。很多时候,决定我们命运的不是自然气候和物理规律,而是我们自己的社会组织形态。

  • 标签: 人类文明 社会组织形态 物理规律 自然气候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05-28
  • 简介:  在文化人类学的视野中舞蹈是一种文化象征,  一、舞蹈形态与舞蹈文化 ,  文化人类学的舞蹈研究有其独特的立场

  • 标签: 中国舞蹈 人类学探索 探索向度
  • 简介:明亮的色调,明快的节奏,明艳的画面:鲜活的人群,鲜艳的色彩,鲜明的个性;青春的朝气,青春的魅力,青春的迷茫……这便是作者标榜“一九七四年以前,一九八四年之后出生的人,不要走近”的《台北晚9朝5》给我的印象。一上来就是蹦迪,后来还是蹦迪。灯光、架子鼓、扭动、旋转、大汗淋漓……红男绿女、帅哥靓妹,奇装异服、奇型怪状……抱着、搂着、亲着、摸着……喊叫着、喘息着、打闹着、疯狂着……“新新人类”的气息扑面而来。我不是“新新人类”,生活中对于“新新人类”的作派,虽然不作批评,但也并不苟同。我把它看作是一种社会现象,一种社会存在。存在就是存在,

  • 标签: 新新人类 小马 台北 帅哥 派对 蝙蝠
  • 简介:人类文化进化过程中,音乐被看成了文化符号的体系,在这样的体系中,各种形式被赋予比喻义,形成一种极为复杂的符号意义。音乐符号被作为符号学意义上的符号来理解和研究,除了自身就是一种可被感知的形式外,还可以在符号使用者的思想中表达其他的东西。从音乐人类学视角去研究音乐符号,音乐符号被证明具有象征、思维、功能等特征。

  • 标签: 音乐人类学 音乐符号 特征
  • 简介:面钸艺术的演进与人类社会的发展陕西/黄笙闻出几平方厘米的小小脸面,共有五官与七窍,却能以肌肉结构的部局不同与皮肤颜色的深浅差异,形成千人千面、万尊万容的奇妙景观,令人不能不叹服造物主的高超技能。然而,具有高等智能的人类,却并不满足于这种自然景观。他们...

  • 标签: 面具 人类社会 氏族部落 演进 图腾艺术 母系制
  • 简介:处于学科建设初期的中国艺术人类学,涉及学科本身的诸多问题亟待深层次的理论阐发。中国特殊研究情境中的艺术人类学研究,其理论基础的构成具有多元性的特点,主要由人类学的理论、艺术学的理论和中国的艺术田野研究实践中生发的理论三个部分组成。处于学术发展时期的中国艺术人类学,需要一批来自不同学科有志于此研究的学者通力合作,关注社会现实,扎根于田野实践,及时进行理论的总结与提升,以期更为清晰而准确地阐明学科自身的一些基本问题,生发出中国经验的理论表达,贡献给国际学界。

  • 标签: 中国 艺术人类学 理论基础 人类学 艺术学 田野研究
  • 简介:在信息全球化的浪潮里,所有一切都将无缝链接。所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由计算机科技引发的信息革命时代以及即将创造出人类与计算机科技带来的智能机器共存的前所未有的信息文明时代。

  • 标签: 美术馆 计算机 创世神话 互联网艺术
  • 简介: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艺术和美学的跨文化研究兴趣得以复苏,论著日渐增多,论题涉及艺术家、风格传统、象征主义和艺术的功能。以前相互分离的学科之间互动越来越多,学者们对于美学的比较研究兴趣日浓。对非西方美学的研究表明:每种文化都有审美原则,艺术哲学因不同的社会而有很大差异,艺术在每个社会中都表达了重要的意义。20世纪90年代,关于非西方艺术和美学体系的文献增加了,此时的研究受到后现代运动影响,更多地关注这一学科本身及其理论框架。另一方面,市场艺术的数量继续激增,就世界艺术研究而言,不应忽视对市场艺术的研究。艺术正以不同以往的速度不断发生变化,描述和理解全世界正在出现的众多艺术和艺术理论,成为摆在面前的一个巨大而兴奋的挑战。

  • 标签: 美学 文化人类学 审美体验 非西方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