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据俄《独立报》1992年6月23日报道,该书曾于1925年由C·叶热夫和E·沙姆林主编,并由《新莫斯科》出版社出版。但其中主要收录了20前15年的浪漫派诗歌。新版《20俄罗斯诗歌》是由“阿米路斯”出版社和《文学问題》杂志社重新出版的,莫斯科大学教授、文学研究家罗赞诺夫担任主编。该书收录了象征派诗人的作品,主要诗人有:弗·索洛维约夫、尼·明斯基、德·梅列日科夫斯

  • 标签: 俄罗斯 诗歌 莫斯科 文学研究 象征派诗人 浪漫派
  • 简介:<正>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外国文学教研室编撰的《20世界文学史》(王忠祥、彭端智、朱宪生主编),系湖北省教委组织的10部高校文科新教材之一,约计25万字,将由华中师大出版社出版。该书全面系统地介绍本世纪东西方文学的发展状况,评析本世纪东西方文学思潮、流派及其代表作家作品,探讨本世纪东西

  • 标签: 世界文学史 20世纪 西方文学思潮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发展状况 华中师范大学
  • 简介:18的英国戏剧集中思考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确立了典型的资产阶级戏剧伦理学,即重商主义的经济伦理、利己主义的生活伦理、感伤主义的自然伦理。这些颇具现代意识的伦理学向度,驱动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车轮,同时整合了新时代的人际关系,通向了未来的生态社会主义。

  • 标签: 18世纪 英国戏剧 伦理学
  • 简介:当今的旧体诗词研究热似乎不能摆脱虚热的病象,本该在新的历史语境中复活的本土“实学”传统被新时期以来长期盛行的“文化热”的表象所遮蔽。有鉴于此,本文认为当前的旧体诗词研究亟需提倡一种实证精神,宏观的论述必须建立在微观的剖析之上,真正意义上的宏文必须要有坚实的微观个案文章来支撑和建筑。只有建立在编年史的基础之上的历史叙述,穿插纪传体(以旧体诗词名家为砖块)和纪事本末体(以旧体诗词社团和流派为支柱),经纬交织,在时间和空间的交汇中去描述的旧体诗词发展史,才是可靠的信史。

  • 标签: 实证精神 微观个案研究 编年史 纪传体 纪事本末体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11-13
  • 简介:东方宗教文化,东方宗教文化与21人类文明人类文明是全世界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尽管以西方文明替代东方文明并未能实现

  • 标签: 东方宗教 宗教文化 文化人类文明
  • 简介:我国清代短篇小说家蒲松龄的杰作《聊斋志异》远播俄罗斯,最早可追溯到19后半期。1878年,俄国《新作》杂志上介绍了《聊斋》中的《水莽草》。1880年,老一代汉学家瓦西里巴甫洛维奇瓦西里耶夫(Bacилъeв,1818—1900)主编的世界上第一部...

  • 标签: 《聊斋志异》 蒲松龄 阿列克谢耶夫 中国文学 《聊斋》 20世纪
  • 简介:世纪"底层文学"思潮延续了20中国文学的底层关注精神。随着"底层文学"批评"史化"意识的出现,多有论者从20中国文学资源中寻找新世纪"底层文学"批评思想和理论资源,或发掘左翼文学传统与当下文学的深层联系,或借重"社会主义文学"理论资源重构底层观念和批评新体系,或以"五四"文学标准评论新世纪"底层文学",或用"纯文学"观念对"底层文学"合法性进行质疑。但是,由于对不同历史语境辨析不够,缺乏对20中国文学资源的整体性观照,甚至部分评论缺乏对现有学术研究成果的深度借鉴,以致当下"底层文学"批评潮流稍显乏力。

  • 标签: 新世纪 底层文学 批评 文学资源
  • 简介:俄国文学在《伊戈尔远征记》的辉煌之后蛰伏了500年,从彼得一起开始对西欧文学进行模仿和追赶,到了普希金时代开始表现出独立的意识,到了30年代完成了自立的蜕变,其标志就是普希金与司汤达在相近的时间各自独立地完成了本国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探索并创作出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

  • 标签: 俄国文学 普希金 现实主义 自立
  • 简介:17的多恩研究,围绕“才”和“象”这对核心观念,经历了品评、颂扬、反思三个阶段。反思预示着20的理论争鸣,而品评和赞扬则揭示了人们对16末那种典雅、细腻、优美、极富乐感的抒情诗传统的摈弃。17的研究尽管有着强烈的品评性质,但分析较为肤浅,反思也不系统,却反映了当时的英国诗坛的基本走向和一般状况,特别是琼生、卡洛、德莱顿等人的评价,更对后来三百多年的多恩研究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即便在今天,有关多恩研究的选题依据、分析方法和基本走向,连同多恩诗的类别划分和核心概念,都可见到17的影子,甚至研究重点、研究空白、争论焦点、审美关照等,都显示出对17的多恩研究的一种回应、继承与发展。

  • 标签: 多恩研究 17世纪 品评 颂扬 反思
  • 简介:"湖湘女性文学"指所有籍贯在湖湘或出生地在湖南的"文坛湘女"们的文学作为.其文化创造特征:一是20文坛湘女有其独特的存疑传统女性身份的审美形式:白话新文体;长于用日记、书信、抒情叙事体小说、诗歌、散文等浓缩女性感知世界经验的审美形态,以标识自己作为"她性"的审美之思.二是20文坛湘女的审美追求不乏"现代性"精神品格,这是对以往湖湘文化传统缺乏审美"现代性"精神的补偿.三是20文坛湘女及其审美形象的价值取向在于:竭力追求"女性-公民"身份,这是湖湘文化"经世致用"精神的产物.

  • 标签: 湖湘女性文学 文坛湘女 文化创造特征
  • 简介:中国新诗在经过2090年代的沉寂和冷清之后,在新世纪又逐渐升温,进入了一个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时期和一个多层次、多格局、多元审美的艺术空间。可以说,当下正是新诗诞生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之一,比起2080年代的辉煌和繁荣,它多了一份理智和冷静;比起2090年代的萧条和寂寞,它又多了一份温度和热情。回顾过去的十年诗歌状况,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 标签: 21世纪 诗歌 20世纪90年代 20世纪80年代 鲜花 罂粟
  • 简介:曼德维尔所著曾经引起广泛的争议.本文简要介绍出版历史和基本内容,然后联系斯威夫特、蒲柏、理查逊、菲尔丁和约翰逊等18英国重要作家的著作,探讨产生的影响或引起的反应,从中考察现代资本主义兴起时期文学作品中围绕自由思想和道德问题的讨论.

  • 标签: 《蜜蜂的寓言》 18世纪 英国文学 伯纳德·曼德维尔 自由思想
  • 简介:21初,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把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来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一系列的优势,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已越来越多的在教学中推广应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动画模拟、数字技术重现物理实景、应用软件和互联网的使用等方式,化不见为可见,化抽象为形象,化静态为动态,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出色完成传统教育所不易或不能完成的教学任务,同时开拓了师生的研究视野,促进了师生的创新意识,真正实现了“格物致知、悟物穷理、信息引领、改革创新”的效果。

  • 标签: 信息技术 初中物理教学 有效应用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5-04
  • 简介:本文试图主要从文学基本理论的突破创新(尤其是在文学理论教科书中的体现)来观照和探讨20中国文论现代转型与发展的一些问题,80年代中国文论在对既已形成的文论系统的突破解构中寻求创新发展,20中国文论现代转型与发展的理论成果

  • 标签: 中国文论 文论现代 现代转型
  • 简介:本文对20西方先锋派理论进行了简要的历史性考察,着重讨论了先锋派理论中最为突出的问题——艺术形式问题、艺术的自主性问题,艺术与技术和市场的关系问题,力图说明先锋派是一个极为复杂矛盾的现象,但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下,先锋派及其理论往往展示的是矛盾的一个方面。在现代性状况下,先锋派及其理论都强调的是先锋派坚持高雅艺术传统、否定和批判现实的一面,而在后现代状况下,则更为关注先锋派的另一面,即先锋派与技术和市场的同谋关系,先锋派也由此被宣告终结了。本文的分析表明,由于商品化和多元文化的并存,先锋派以艺术之名的反叛是终结了,但从文化政治的角度看,先锋派文化则可能随着各种边缘文化运动的掀起而找到自己存在的空间。

  • 标签: 先锋派 先锋派理论 现代性 艺术自主性 后现代性
  • 简介:本文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通过对20秦观词研究成果的检索统计和量化分析,来考察20秦观词研究的现状和格局,借以反映20秦观词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在当代词学研究中的地位。文中所列“20宋代主要词人研究成果排名表”、“20秦观词研究成果时代分布一览表”、“20秦观词研究成果分类一览表”等5项表格和数据,可为秦观词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提供参考和启示。

  • 标签: 20世纪 秦观 宋代词人 成果 定量分析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11-21
  • 简介:该书不仅为《文心雕龙》研究,无怪乎有人认为《文心雕龙》已没有什么问题好研究了,九十年代在校注译释和理论研究方面虽有《文心雕龙解说》(祖保泉)、《文心雕龙研究》(牟金)和《文心雕龙美学范畴研究》(寇效信)三部重要著作

  • 标签: 中国文心雕龙 回顾反思 文心雕龙研究
  • 简介:序:客栈与故乡人生最大的错误是企图为存在寻求一个意义,找到了这个意义使我们显得滑稽可笑,找不到这个意义则使我们陷于困惑与痛苦。这就是政治家和诗人的根本区别和共同点,他们分别扮演了把我们的生存搞得复杂化了的喜剧和悲剧角色。

  • 标签: 随想录 随笔 废墟 悲剧角色 政治家 故乡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是为了化解20人类文化系统内的价值危机和冲突,和合学 文化价值 科学技术,本文从文化战略构想的基点、价值度量与智能创造、和合学和科学技术等三个方面

  • 标签: 价值科技 和合学文化 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