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体温是临床护理监测的最基本指标之一,是机体内在活动的一种客观反映。机体的产热和散热,是受神经中枢调节的,很多疾病都可使体温正常调节机能发生障碍而使体温发生变化。临床上为患者测量体温,观察其变化对诊断疾病或判断某些疾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常见的体温测量器材主要有汞体温计、电子体温计与非接触

  • 标签: 测量时间 体温测量 电子体温计 临床护理 口腔温度 测温方法
  • 简介:在血管神经病学临床教学中,设计了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法——病案导学教学法(casebasedstudy,CBS)。CBS包括展示病案、提出问题、自学思考、讨论置疑、评价精讲等步骤。通过病例的引导和深入,学生巩固了理论课知识,培养了临床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效率。CBS是血管神经病学临床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完善。

  • 标签: 病案导学式教学法 教学方法 血管神经病学
  • 简介:高压氧在神经科疾病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卒中[1]、脑炎等,高压氧神经病学是神经内科研究生的必修课。但学生在高压氧科学习时间短,多为一两个月。如何在短期的学习中让学生掌握高压氧科常见神经科疾病,并给予合理的高压氧治疗,这是我们在临床见习带教中的难题。近年来,我院高压氧科积极探索采用病案导学教学法(case-basedlearning,CBL)给神经内科研究生授课,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病案导学式教学法 高压氧 临床教学
  • 简介:在对神经科实习医生的临床教学中,通过整合型案例教学法提高实习医师自我更新知识能力,在学习专科查体,书写病历同时提高其文献查阅的技能,结合典型病例特点总结与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其主动学习的“症候学主导思维”的建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 标签: 医院 教学 神经病学 临床实习
  • 简介:单基因遗传性脑小血管病是脑小血管病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它是一组累及颅内直径〈300μm血管的动脉血管病,以单基因遗传方式发病,病理学表现为小血管纤维素样变性、淀粉样变性、出血和狭窄或闭塞,而非粥样硬化性改变。由于临床发病率低,典型病例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实践,应用探究学习方式结合文献检索复习方法,学生能够较好掌握所学知识,同时有助于督促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有效地提高教学水平。

  • 标签: 遗传性疾病 先炙胜 探究行为
  • 简介:目的研究四合院病区环境、半开放管理与楼房病区封闭管理对慢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按入组标准随机抽取我院四合院病区半开放管理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楼房病区封闭管理50例。采用生活质量综合问卷(GQOLI)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然后对比研究。结果四合院病区环境、半开放管理中的慢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GQOL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四合院病区环境、半开放管理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高于楼房病区环境封闭管理。

  • 标签: “四合院”式病区 半开放式 生活质量 慢性精神分裂症
  • 简介:目的:总结非接触球囊标测系统指导下室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在非接触球囊标测系统指导下行室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的2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并总结临床护理方法。结果:2例患者均在非接触球囊标测系统指导下标测到心动过速的靶点,并成功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术后恢复良好。结论:非接触球囊标测系统是一种较新的技术,对疑难复杂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术中及围术期护理有其自身特点,合理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术后康复。

  • 标签: 非接触标测 室性心律失常 射频消融 护理
  • 简介:2005年卫生部下发《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之后,各省相继制订了实施细则,本刊在2006年第9期上刊出了《安徽省护理事业发展5年规划(2006-2010年)》。现((纲要》颁布执行已近中期,贯彻落实情况如何?安徽省率先对本省实施情况进行了中期评价,在肯定成绩,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现将安徽省卫生厅《安徽省护理事业发展5年规划》(2006-201O年)阶段性检查、调研的结果全文刊出,供各地参考。

  • 标签: 安徽省卫生厅 护理事业 检查 调研 中期评价 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