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高血压合并2糖尿患者不同治疗方案的护理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2糖尿患者88例,采用奇偶法的分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左旋氨氯地平与厄贝沙坦治疗方案,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毓阴化瘀双降汤治疗方案,对比两组血压指标、血糖指标与中医证后积分。结果经过调查对照组的血压指标与血糖指标高于实验组,组间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实验组的中医证后积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合并2糖尿护理工作中,采用不同治疗方案具有不同的治疗效果,其中毓阴化瘀双降汤治疗方案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2型糖尿病 不同治疗方案 护理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α-硫辛酸对2糖尿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到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2糖尿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并且在周围神经病变区注射甲钴胺;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使用α-硫辛酸,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观察的疗效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使用α-硫辛酸治疗2糖尿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效果良好,能够改善患者的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alpha -硫辛酸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 简介:目的:采用超声心动图现有各种指标全面评价2糖尿(T2DM)患者和糖耐量减退(impairedglucosetolerance,IGT)者的左心室和左心房结构、功能。方法:对26例T2DM患者(T2DM组)、18例IGT患者(IGT组)及26名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Em)及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Am)、二尖瓣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值速度(Ea)及舒张晚期运动峰值速度(Aa)、左心房最大容积指数(LAVmaxI)和最小容积指数(LAVminI)、左心房灌注分数(leftatrialflowfraction,LAFF)、左心房射血力(leftatrialejectionforce,LAEF)等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2DM组及IGT组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Em/Am、Ea/Aa比值显著降低(P均〈0.01),而LAVmaxI、LAVminI、LAFF和LAEF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的T2DM和IGT患者,部分已存在左心室舒张功能降低、左心房代偿性增大和左心房收缩功能增强。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组织多普勒成像 糖尿病 左心室功能 左心房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2糖尿临床护理路径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实习的实习生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54例,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所有实习生分为两组,即实施常规护理带教的参照组(n=27),以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带教的研究组(n=27),比较两组护理质量以及成绩评分,探讨2糖尿临床护理路径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效果。结果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后,研究组实习生的基础操作(94.52±7.59)分、病区环境(95.20±6.43)分、沟通技巧(93.56±5.25)分、护理记录(95.14±5.22)分、实际操作(95.61±7.78)分、理论知识(97.15±6.98)分均优于参照组,且最终检验结局P<0.05,具有探讨分析价值。结论2糖尿临床护理路径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2型糖尿病临床护理路径 临床护理带教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2糖尿属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通常口服磺脲类药物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和联合二甲双胍对胰岛功能进行增敏,并结合降脂等措施达到治疗效果,本例病人联合应用后降糖效果仍不理想,采用抓主症辨证施治、经方联合的方法有效控制了高血糖,并且达到理想的下降趋势,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经方 主症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化三醇治疗2糖尿亚临床大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2015年2月-2017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4例2糖尿亚临床大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就诊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联合骨化三醇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后,组间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治疗前,组间25(OH)D、sCD36以及clMT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化三醇治疗2糖尿亚临床大血管病变,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骨化三醇 2型糖尿病 亚临床大血管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在2糖尿患者的检测过程中应用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探究分析其检测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7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从我院选取50例2糖尿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其作为观察组,在同一时间段中从我院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受检人员均接受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比较各项检测指标。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糖尿患者的检测过程中应用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的效果显著,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其价值和意义巨大。

  • 标签: 2型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血脂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格列美脲联合胰岛素在2糖尿治疗上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间来我院接受治疗并已确诊为2糖尿的患者11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计算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成常规组、联合组,常规组患者单用胰岛素治疗,联合组患者另外联合格列美脲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所获得的临床效果差异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与治疗前和常规组比较皆有明显下降,胰岛素用量显著减少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3.6%、7.3%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格列美脲联合胰岛素治疗2糖尿的效果确切、副作用小、安全性高。

  • 标签: 格列美脲 胰岛素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糖尿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100例医院收治2糖尿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价下肢血管状况,根据患者有无下肢血管病变分为观察组(有下肢血管病变)与对照组(无下肢血管病变)。采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出现的危险因素。结果经超声诊断发现,100例患者中有35例出现下肢血管病变,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为35.0%。通过单因素分析法发现,年龄、病程、BMI指数、血糖控制水平、高血压是引发2糖尿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因素(P<0.05);通过多因素分析法发现,BMI指数、血糖控制水平、高血压是引发2糖尿下肢血管病变的高危独立因素(P<0.05)。结论2糖尿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较高,且BMI指数、血糖控制水平、高血压是引发2糖尿下肢血管病变的高危独立因素。

  • 标签: 2型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危险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2糖尿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价值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出我院2015年6月到2018年6月的80例老年2糖尿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降血糖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经过一周的治疗时间,对比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蛋白排泄率。结果实验组老年2糖尿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蛋白排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2糖尿肾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老年2糖尿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了老年2糖尿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 硝苯地平控释片 缬沙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糖尿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该院收治的90例糖尿合并冠心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针对患者实际病情,给予常规抗冠心病和降糖治疗,同时给予积极的个体化临床护理措施。结果通过系统的治疗及精心的护理,90例患者的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冠心病症状也明显缓解,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对糖尿合并冠心病患者采取积极的个体化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控制血糖和血压,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糖尿病 冠心病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合并糖尿患者化疗期间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该院自2016年2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62例乳腺癌合并糖尿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由于这62例患者所采取的临床护理方式不同,便随机的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1例,观察比较两种护理方法的优越性,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整体护理所产生的临床效果(有效率84%)明显的优于常规护理所产生的临床效果(有效率6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化疗后,观察组31例患者的不良反应率24%明显的低于对照组31例患者的不良反应率48%(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做好护理工作,保证化疗顺利完成,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乳腺癌合并糖尿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给予乳腺癌合并糖尿患者整体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临床化疗的耐受性,降低化疗后的不良反应率,全面有效的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乳腺癌 糖尿病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妊娠合并糖尿围产期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其所产生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该院治疗的80位患有妊娠合并糖尿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无规律分成对照组以及实验组,每组40位病人,对照组使用一般的护理方法,实验组使用围产期护理干预方法。对比两组病人血糖控制状况及出现妊娠并发症状的几率。结果对照组比实验组出现胎膜提前破裂、产后出血、早产等情况数量较多,并且治疗后实验组餐后2h血糖以及HbAlc标准显著小于对照组,两组病人在诊治之后的餐后2h血糖以及HbAlc标准均小于诊治之前,上述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围产期对于妊娠合并糖尿病人的护理,能够正确的控制血糖情况,并减少并发症出现率,值得在治疗当中进行广泛使用。

  • 标签: 妊娠合并糖尿病 围产期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尘肺合并糖尿患者接受降糖治疗对患者肺部感染所造成的影响。方法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接收了80例尘肺合并糖尿患者,将其分成了两组,一组使用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持续输液治疗,一组使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降血糖生化指标、肺部感染有效率、低血糖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持续输液组患者的血糖情况比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组优秀。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持续皮下注射组的,体温异常缓解时间,WBC异常缓解时间,WBC异常缓解时间比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组优秀,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结论尘肺合并糖尿患者的降血糖治疗必须严格按照降血糖手段,让患者的血糖平稳下降,能够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尘肺 降糖 肺部感染 糖尿病
  • 简介:摘要近几年来医学界已经对糖尿合并痛风症具有了相当的认识,而且在中西医治疗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拟就近几年来医学界对该病的认识、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依据和借鉴。

  • 标签: 糖尿病,痛风,中西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糖尿合并脑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2013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老年糖尿合并脑梗死患者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这些患者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评分,以欧洲卒中量表(ESS)为评分的标准,以及空腹状态下血糖的差异对比。结果通过研究发现80例患者在接受了护理之后,病情有了明显的改善,神经功能评分以及空腹血糖的指标有了明显的差异。结论对老年糖尿合并脑梗死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使得患者的病情更有利于控制,显著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以后的护理中应用。

  • 标签: 老年 糖尿病 脑梗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手术治疗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3月收治我院的90例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取急诊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优于后者;治疗后观察组尿糖、血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7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2.22%(P<0.05)。结论对于普外科合并糖尿的患者,及时实施急诊手术,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可以有效控制血糖,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急诊手术 常规治疗 普外科疾病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II糖尿患者给予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24例老年II糖尿患者进行对照分析,按照临床上所采取的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组患者分别为62例。研究组采取辨证治疗,参照组采取西医治疗,对比研究组和参照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58例(93.55%)显著高于参照组49例(79.03%),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几率5例(8.06%)显著低于参照组14例(22.58%),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II糖尿患者给予辨证治疗,不仅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能够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 标签: 辨证治疗 老年 II型糖尿病患者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析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对Ⅱ糖尿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济南市章丘区某街道办事处内2013年以来确诊的100例Ⅱ糖尿患者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5月-2018年4月对其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进行健康行为评价和血糖数据分析。结果和干预前相比,干预后的Ⅱ糖尿患者坚持运动率、自我管理率、遵循医嘱率以及Ⅱ糖尿知识知晓率明显更高(P<0.05),干预后的Ⅱ糖尿患者血糖水平以及BMI值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对Ⅱ糖尿患者开展社区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健康行为率,稳定控制患者血糖,有着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Ⅱ型糖尿病患者 社区护理干预 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