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Hepcidin(铁调素)是一种维持体内铁稳态的重要激素,有研究表明Hepcidin与T2D的发病有关。最新的研究显示,Hepcidin在T2D的相关性主要是基于Hepcidin通过各种旁路代谢在胰岛素抵抗方面所起的作用。可能是Hepcidin的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3)、参与铁转运的细胞膜铁转运蛋白(Ferroportin1)的表达、跨膜蛋白酶6、促炎细胞因子、白介素1、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及白介素10。体内铁过量已经证实是T2D的独立危险因素。但Hepcidin在T2D的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作用仍鲜为人知。本文主要就Hepcidin与2糖尿的相关研究中进行分析,并得出Hepcidin在2糖尿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仍需更多的数据与实验来证实。

  • 标签: Hepcidin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对2糖尿患者短期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效果分析。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2糖尿患者进行CSII治疗一星期后,将血糖达标的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进行转换治疗,使血糖达标2天后比较其血糖达标率、低血糖发生率以及日平均血糖和血糖波动幅度。结果经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血糖达标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日平均血糖及血糖波动幅度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治疗方法都能够促使血糖达标并控制,但是实验组与对照组相较实验组的血糖控制达标率更高一些,其低血糖发生率也低,在临床上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是值得广泛运用的治疗方法。

  • 标签: 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糖尿肾病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与临床血清学指标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在糖尿肾病中的临床意义以及糖尿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糖尿住院患者共计816例。将上述患者按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分为3组正常蛋白尿组(UACR<30ug/mg,n=494),微量蛋白尿组(30ug/≤mgUACR<300ug/mg,n=213)和大量蛋白尿组(UACR≥300ug/mgn=109)。分析三组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等,同时检测上述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清总胆固醇(TG)、甘油三脂(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尿素氮(BUN)、以及血清25-维生素D水平(25-OHVD)、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值,并计算体重指数(BMI)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结果UACR值与年龄、病程、SBP、DBP、BMI、TC、LDL、BUN、HbA1c等指标呈正相关,与25-羟维生素D、eGFR呈负相关(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SBP、BMI、HbA1c、TC水平升高及DBP、LDL、25-羟维生素D水平下降可能是糖尿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患者随着病程进展,血糖、血压、血脂控制不佳均可增加糖尿肾病发生风险,另外25-羟维生素D水平下降也是糖尿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糖尿患者在稳定控制糖脂代谢基础上应筛查25-羟维生素D水平,建议必要时予以科学补充治疗。

  • 标签: 2型糖尿病肾病 危险因素 25-羟维生素D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糖尿(T2DM)并发骨质疏松(BMD)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74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BMD分为观察组(并发骨质疏松)与对照组(非骨质疏松),各3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个人资料与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年龄、病程、血磷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DM合并BMD患者呈现高龄、病程长、高血磷的临床特点;T2DM患者的空腹血糖、血钙以及其它生化指标与BMD的发生没有相关性。

  • 标签: 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 生化指标 血糖 临床特点 危象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2糖尿患者踝上1~3cm局部胫周长随病程进展逐渐变短现象,证实2糖尿患者病程中客观存在“踝上瓶颈征”。研究存在机制和临床评价。方法按照病程不同,将临床上2糖尿人随机分成5~10年组、10年以上组,每组各50人,设立正常对照组50人,统计学处理各组之间胫周长有差异。结果经SPSS处理,显示正常对照组,5~10年组,10年以上组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正常组和10年以上组之间差异更加显著。结论“踝上瓶颈征”是2糖尿病程中出现的双踝上1~3cm局部胫周明显缩小的特有体征,随着病程进展,“踝上瓶颈征”更加凸显。

  • 标签: 踝上瓶颈征 2型糖尿病 体征 临床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糖尿社区规范化管理在2糖尿控制中的效果。方法采取该社区在2015年8月到2016年8月收集的80例2糖尿患者列为分析对象。将其80例研究对象分为两组,40例实行社区规范化管理的为观察组,另外40例实行非社区规范化管理的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糖尿的认知率和血糖控制率相较于对照组有明显的提升,两者的差异具有较高的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2糖尿患者实行社区规范化管理有益于患者对糖尿的认识和对血糖的控制。

  • 标签: 社区规范化管理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胰岛素泵进行连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和常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治疗2糖尿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将60例2糖尿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应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胰岛素输注组(观察组)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组(对照组)。每组30例,对比分析两组血糖,血糖达标时间、血糖达标后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血糖达标后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胰岛素注射比常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2糖尿合并肺部感染,具有见效快,胰岛素用量少,低血糖发生率低,疗效好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胰岛素泵 2型糖尿病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面神经炎合并2糖尿患者预后恢复的因素。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面神经炎患者96例,根据血糖水平分成A、B、C三组各32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预后情况,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预后恢复的影响因素。结果B组和C组FPG、TG和TNF-α、IL-6水平显著高于A组(P<0.05),且C组显著高于B组(P<0.05);C组HbA1c、LDL-C、恢复时间和预后分级显著高于A、B组(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发现FPG、TG是开始恢复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HbA1c、LDL-C是预后分级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高血糖、高血脂且高TNF-α、IL-6的面神经炎合并T2DM患者预后恢复较差,其对该病的诊疗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面神经炎 2型糖尿病 危险因素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糖尿专科护理在2糖尿患者中的应用探析。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8月—2016年11月收治2糖尿患者10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2糖尿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糖尿专科护理。对比两组2糖尿患者各项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2糖尿患者GQOL-74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餐后2h血糖(8.53±2.31)mmol/L、空腹血糖(6.34±1.23)mmol/L与对照组患者对比,观察组均处于优势(P<0.05)。结论在2糖尿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对其实施糖尿专科护理,对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有显著效果。

  • 标签: 专科护理 2型糖尿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浸润肺结核合并糖尿患者的临床诊治。方法选择我疾控中心接诊的浸润肺结核合并糖尿患者30例(研究组)与非糖尿性浸润肺结核患者50例(对照组)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他们的资料,均实施胸部X线片检查,确诊后送入医院采取抗结核治疗,且研究组还针对糖尿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与胸部X线片情况,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在急性起、咳嗽、发热、气促、咯血及咳痰等临床表现方面百分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胸部X线片显示病变性质以干酪与渗出为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播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范围来看,研究组3~4个肺野、5~6个肺野百分比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浸润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情危急、变化快,干酪与渗出比较常见,肺野数目较多,为此需尽早实施针对性处理,包括降糖与抗结核治疗,才能改善症状与预后。

  • 标签: 浸润型肺结核 糖尿病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异常合并2糖尿患者的临床诊治思路。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36例甲状腺功能异常合并2糖尿患者,分析临床诊断思维及治疗方法。结果综合治疗12周后,患者空腹血糖值由平均12.36±3.48mmol/L降为8.72±1.38mmol/L,三碘甲腺原氨酸(T3)、四碘甲腺原氨酸(T4)、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和促甲状腺素(TSH)检查均在正常范围。结论综合治疗能显著改善甲状腺功能异常合并2糖尿患者临床症状,使各项异常指标趋于正常,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甲能异常 糖尿病 合并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干预对2糖尿患者的血糖控制及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对在苏州市吴中区郭巷街道独墅湖社区已经确诊(符合WHO1999年糖尿诊断标准)并建立健康档案的48例2糖尿人为研究对象,接受为期一年的生活方式干预、运动干预及药物干预,评价其对于血糖下降、血压下降、血脂下降、体质指数的改善。结果社区干预能够改善2糖尿患者的行为生活方式,控制血糖、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结论社区干预对2糖尿的治疗有药物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社区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危险因素干预,提高患者的规则服药率,改善不良习惯,可以有效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

  • 标签: 社区干预 2型糖尿病 控制血糖 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2糖尿的心理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6例老年2糖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测定诊断为焦虑症,随机分为观察组(文拉法辛与降糖药与心理干预治疗组)和对照组(降糖药与心理干预治疗组)各63例。在降糖药及心理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用文拉法辛片,对照组患者给予维生素C。两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均为4周。采用SAS于治疗前,治疗4周各评定1次。同时测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SAS评分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于治疗4周后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改善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治疗能更有效的缓解糖尿负性情绪,从而更好的控制血糖。

  • 标签: 老年2型糖尿病 心理综合治疗 负性情绪 文拉法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患有2糖尿低血糖病症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2月到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70例患有2糖尿低血糖患者,对其进行规范治疗和合理饮食控制的方法,并且依托于良好的预后护理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规范化的2糖尿低血糖病症的治疗,对患者的病情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患者的血糖也逐渐恢复,具有显著的治疗效率。结论对患有2糖尿低血糖的患者进行规范治疗、合理饮食,以及精细地预后护理治疗,可以促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缓解,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及应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低血糖 诊断 治疗预后 观察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糖尿的饮食护理与运动指导的方法。方法随机抽取贵阳市白云区医院内科2014.1.1~2015.12.31期间2糖尿人68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病人的药物治疗,饮食护理及运动指导,所有病人均好转出院。现总结2糖尿人在饮食护理与运动指导的经验,供同行参考。结果68例2糖尿患者均好转出院。

  • 标签: 2型糖尿病 饮食护理 运动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4种用药方案治疗2糖尿的经济学效果。方法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对二甲双胍+格列美脲(A组)、二甲双胍+吡格列酮(B组)、二甲双胍+那格列奈(C组)、二甲双胍+阿卡波糖(D组)4种用药方案的成本-效果进行分析。结果A组、B组、C组、D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3.06、4.24、3.56、3.37和3.18、4.42、3.31、3.24。结论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糖尿的方案要优于其他口服药物治疗方案。

  • 标签: 2型糖尿病 降糖药物 成本-效果分析 药物经济学
  • 简介:摘要2糖尿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未明,为临床常见内分泌代谢疾病。现阶段,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经济发展迅速,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模式发生转变,2糖尿发生率逐渐升高,国内外学者大量展开研究。2糖尿影响因素多,尽管没有有效根治方法,但可通过控制影响因素达到有效防治效果。此文简单对2糖尿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作出分析。

  • 标签: 2型糖尿病 影响因素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肥胖与2糖尿的相关性。方法通过窗口接诊、待诊过程中的咨询,进而查阅病历,对2012年1月—2013年9月1年半时间150例2糖尿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收集,排除了冠心病、脑卒中、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等重大慢性疾病者。结果150例2糖尿患者中肥胖人数占总人数的82%,其中35-65岁的人数占肥胖人数的51%。结论2糖尿患病率增加与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增加有关,中青年人肥胖患者是2糖尿患病的主要诱因。

  • 标签: 肥胖 2型糖尿病 相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