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利用低剂量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技术探索儿童鼻咽部气道大小及鼻咽部顶后壁软组织厚度。方法收集2005年5月至2007年10月来我院检查鼻咽部儿童的CT扫描图像,选择其中符合条件的7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为研究其鼻咽腔形态学特点,测量了儿童鼻咽顶后壁软组织厚度(A值)及鼻咽部矢状径(N值),并计算二者比值。根据儿童年龄分为两组:A组1~7岁(n=42),B组8~14岁(n=31)。结果所有儿童正常鼻咽部气道矢状位均呈镰刀形,周围脂肪间隙清晰,后缘光整连续。A组及B组鼻咽顶后壁软组织厚度(A值)均数大小分别为9.23±4.85mm和9.56±4.74mm;MN值范围两组分别为0.2~0.58和0.21~0.6;两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低剂量多层螺旋CTMPR显示,1~14岁健康儿童鼻咽腔矢状位呈弓向上镰刀形,边缘光整,周围脂肪间隙清晰,A/N≤0.6。

  • 标签: 低剂量 多层螺旋CT 多平面重建 儿童 鼻咽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TCRαβT细胞和TCRγδT细胞在大鼠小肠上皮内各肠段间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体视学测量方法,对10只180~220g的雄性Wistar大鼠小肠上皮内T细胞的数密度、体积密度、表面积密度、平均体积和表面积体积比进行测量,并比较它们在各肠段间的差异.结果从十二指肠到回肠各肠段上皮内CD3^+T细胞和TCRγδT细胞的体积密度、数密度和表面积密度均依次降低;各肠段上皮内TCRαβT细胞的体积密度、数密度和表面积密度则依次有增大的趋势;各肠段上皮内TCRγδT细胞的平均体积大于TCRαβT细胞的;各肠段上皮内CD3^+T细胞、TCRαβT细胞和TCRγδT细胞的算术平均体积和细胞表面积体积比均变化不大,提示各肠段间同种T细胞的体积接近形状相似.结论总体上,从十二指肠到回肠大鼠小肠上皮内T细胞数依减少;而TCRγδT细胞的体积比TCRαβT细胞的大.

  • 标签: 大鼠 小肠 上皮内T细胞 形态计量学
  • 简介:目的:研究小鼠吸烟急性中毒后肺组织的形态计量改变.方法:应用图像分析技术和形态计量学方法,测量小鼠吸烟急性中毒后肺组织的形态计量学改变.结果:吸烟2组(改进型低自由基香烟)小鼠的存活时间是吸烟1组(普通香烟)小鼠的3.7倍.吸烟组与对照组比,小鼠肺泡体积密度、异形指数、等效直径及肺泡间隔厚度明显增大(P<0.05~P<0.01)表面积密度、数密度、形状因子则明显减少(P<0.01);肺小支气管内腔的形状因子明显增大(P<0.01),上皮的周长指数显著减少(P<0.01);小支气管的Reid指数则无明显改变;病理结果显示,吸烟2组病变不如吸烟1组明显.结论:改进型低自由基香烟的毒性明显低于普通香烟.

  • 标签: 急性中毒 形态计量学 吸烟 肺组织
  • 简介:通过模拟实验制作电气火灾中一次和二次短路铜熔珠实验样品,利用SEM观察两种熔珠的横截面,对其内部孔洞的微观形态进行定性与定量比较研究。找到可供区别的特征参量:气孔直径D、孔洞数密度N和面积比S/S'。结果表明:在置信概率为95%的条件下,孔洞数密度N〉50(个/mm2)时导线发生一次短路。小孔洞(直径D〈90μm)面积和与熔珠横截面之比S/S'≈0.8时,发生一次短路的可能性大。出现大气孔(直径D〉170μm)时导线发生了二次短路。大孔洞(直径D〉90μm)面积和与熔珠横截面之比S/S'≈0.7时,发生二次短路的可能性大。

  • 标签: 气孔直径D 孔洞数密度N 面积比S/S' 铜熔珠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发热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 2014 年 7 月 ~2016 年 3 月期间收治的 120 例发热患者和同期于我院接受体检的 120 例健康者分别为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接受血常规检查和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比较两组受检者的血细胞形态异常检出情况,对比各项血细胞检查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受检者的血细胞形态异常检出率( 45.83% < 0.25% )相对更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观察组受检者的 Hct[ ( 44.22±3.92 ) % >( 35.4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 (LPL/WM)骨髓细胞形态学主要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我院 2011一 2017年确诊 LPL患者 15例的骨髓增生程度,淋巴样浆细胞 (LPC)比例及分布,浆细胞比例,骨髓活检免疫标记,免疫球蛋白等指标。结果 LPL骨髓有核细胞增生较活跃占 66.6% (10/ 15),极度活跃 13.3% (2/ 15);淋巴样浆细胞可见集簇分布患者占 86.7% (13/ 15),骨髓浆细胞占肿瘤细胞比例平均为 9%; IgM免疫球蛋白升高占 93%( 14/15)。结论 LPL/WM是一种少见的惰性淋巴系统肿瘤, LPL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学有独特的特征,系统掌握 LPL临床、骨髓形态学特征可以快速、准确诊断。

  • 标签: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 骨髓形态学 免疫球蛋白
  • 简介:目的对改良切开重睑术的远期效果进行观察总结。方法以传统切开法的重睑成形术为基础,结合Park法重睑术式,保留切口下唇睑板前眼轮匝肌,并使之与睑板上缘形成牢固的黏连。结果本组共67例,术后随访1~1.5年,术后效果均较满意,无明显并发症。结论此改良重睑成形术保持了眼轮匝肌的完整性,术后消肿较快且无“台阶感”,重睑形态自然,效果持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睑成形术 眼轮匝肌 改良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所参加的全国寄生虫形态学间质评误报原因分析,找出对寄生虫形态识别能力的薄弱点,并针对性的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逐步提高对各类寄生虫及其虫卵的识别能力,最大限度的减少漏诊、误诊,为临床对寄生虫疾病的诊治提供准确的诊断信息,为本地区消灭寄生虫病做出应有的贡献。方法对2002~2014年(除2003年和2004年)所参与的全国寄生虫形态学室间质评回报成绩进行回顾分析,利用EXCEL表格对11年的135幅寄生虫图片进行统计整理,分析其误报原因。结果本实验室11年中参评的135幅全国寄生虫形态学室间质评图片中,124幅与参考答案一致,11幅与参考答案不符合,正确率为91.85%误报率为8.15%。结论从事寄生虫形态学的工作人员对各类人体寄生虫及其虫卵形态的鉴别能力不足,尤其对少见、罕见寄生虫及其虫卵形态的识别能力较差,是导致误诊漏诊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熟练掌握各类寄生虫及其虫卵形态特点、生活习性,并结合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逐步提高对各类寄生虫及其虫卵形态的识别能力,才能为临床提供重要的病原学诊断依据。

  • 标签: 寄生虫 室间质评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在骨髓形态实习带教中实施案例教学的应用。 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6月本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习学生13名,对其实施传统讲授法后再实施案例教学法进行培训,观察实习学生在结合前后实践技能考试成绩学习效果对比。 结果:结合后实习学生在实践技能操作得分明显高于结合前,有差异(P

  • 标签: 骨髓形态学 实习带教 案例教学法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就目前来看,损伤程度评定是临床法医学鉴定的主要依据,对于成伤机制的鉴定有限。但是,在一些案情并不清晰、明了的案件里,成伤机制的分析及其判断对于案情的准确定性、查明以及合理处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在成伤机制的基础上,对X光片下骨折形态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临床法医学鉴定中成伤机制分析及其判断的相关问题。

  • 标签: 成伤机制 X 光片 下骨折形态特征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463-02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形态学检查用于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及检验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3月期间于本院接受血常规检验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性诊断研究,取分段随机化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行常规血常规检验,观察组行血常规、形态学联合检验。比较两组血常规检验结果差异。结果:经比较两组血常规检验结果后可知,对照组EO、MO阳性检出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WBC、PLT、NE、LY阳性检出率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形态学检查在血常规检验中的联合应用,可在全自动血常规检验阳性报警基础上经人工镜检,提升血常规检验结果可参考性,为患者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可参考的完善检验依据。

  • 标签: 形态学检查 血常规检验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课题主要针对老年心衰患者,在进行疾病治疗期间使用心脏超声检查,对其心脏形态及功能变化的评价分析。方法:以随机选取的方式,选取2019年到2020年在我院进行心衰治疗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样本量为60名。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将其分为A组以及B组,A组患者属于收缩性心衰,B组患者属于舒张性心衰。对A、B两组患者的心脏形态以及功能进行评价,对比评价的具体内容包括患者的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心脏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及二尖瓣频谱E峰、A峰比值E/A等指标。结果: B组患者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射血分数、心脏指数及E/A水平明显高于A组患者。 A组患者左心房内径、左室内径指标高于B组患者。结论:使用心脏超声检查的方式,对老年心衰患者心脏功能以及形态进行评价,可以有效鉴别心衰的类型,从而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

  • 标签: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老年心衰 心脏功能 心脏形态
  • 简介:摘要:骨髓血细胞形态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在临床工作中也是一个薄弱环节。因此,如何提高骨髓血细胞形态学的教学效率是相关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将微课运用于血细胞形态教学中是一个重大的教学改革。文章探究了微课骨髓血细胞形态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并讨论了应用的效果。

  • 标签: 微课 骨髓血细胞形态学 教学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运动损伤中腰椎形态的改变情况及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20年5月到2021年7月间抽取82例运动损伤患者进行分析,经由随机抽签法将其分成对比组和分析组,n=41。对比组接受常规治疗,分析组增加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及功能障碍情况。结果:分析组治疗后总有效率较对比组明显更高,P<0.05;分析组治疗后疼痛程度评分及功能障碍评分均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运动损伤中腰椎形态改变情况,提高总体疗效,改善患者疼痛和功能障碍情况,值得参考。

  • 标签: 运动损伤 腰椎形态 康复治疗 功能障碍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临床检验中实施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将随机选择的77例自2021年7月~2021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发热患者归入研究组,将随机选择的85例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体检查归入对照组,比较两组受检者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结果。结果: 研究组MCV、MCHC、RDW-SD及HCT检验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能够为临床进行病情诊断提供参考,同时也能够反映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可为临床制定病情干预方案提供指导。

  • 标签: 临床检验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春季角结膜炎(vernal keratoconjunctivitis,VKC)是一种慢性、双眼反复发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多发于儿童,其发病与春季明显相关。虽然VKC有明显的季节性倾向,但有报道20%~60%的患者为全年性发生。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医学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虽然VKC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是对于VKC的病理特征、临床特点、诊断等,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 标签: 春季角结膜炎患者 眼表及角膜 形态改变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应用于临床检验的必要性。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时间段内,我院收治的血液检测出现异常的患者共72例为研究组,另选取72例同时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开展对比实验。同进行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并比较结果。结果:研究组人员的红细胞压积为(37.49±2.41)%、平均红细胞体积为(81.93±2.24)%、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为(13.94±2.19)%,而同时期健康体检人群的对照组的三项指标的数值分别为(38.94±1.65)%、(82.57±3.59)%、(14.86±2.22)%,差异显著。研究组患者血细胞阳性率为91.67%,显著的高于健康体检人群的对照组,对照组数值为9.72%,两项指标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能够提升临床检验的准确性,对于疾病的辅助诊断有重要的意义,存在临床普及的必要性。

  • 标签: 临床检验 血细胞形态学 必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Steiner和Tweed分析方法,研究Ⅲ类错颌畸形的骨骼形态和生长发育对临床正畸病例的指导意义。方法:采用骨骼Ⅲ类错颌畸形患者的头影测量图像,评估14项Steiner分析和Tweed分析3项。结果:在中国骨骼Ⅲ类错颌畸形的儿童中,下颌骨在青春期后期继续明显地向前生长和发育。结论:中国骨骼Ⅲ类错颌畸形儿童的上颌骨生长量小于中国骨骼I类错咬合儿童。

  • 标签: 头颅放射学  斯坦纳分析  中国儿童骨骼类颅面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