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老年抑郁症采用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抑郁症的患者116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116例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小剂量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为有效率94.74%(54/57),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81.36%(48/59),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3.51%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5.08%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抑郁症采用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老年抑郁症 帕罗西汀 小剂量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妥珠单抗与西妥昔单抗联合治疗鼻咽癌的临床处理方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20例,临床采用妥珠单抗与西妥昔单抗联合治疗,总结临床资料。结果20例患者经药物的配伍联合治疗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治疗,增强放化疗疗效的作用。结论药物联合抑制癌细胞再生,诱导癌细胞凋亡临床药物的配伍联合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借鉴与效仿。

  • 标签: 鼻咽癌 尼妥珠单抗 西妥昔单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心肌病患者应用左卡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6名糖尿病心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降血糖、抗心律失常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以常规对症治疗为基础加用左卡汀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两组对比,观察组在改善心功能及临床效果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常规治疗相比,糖尿病心肌病患者加用左卡汀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可明显提高临床效果的特点,值得推广。

  • 标签: 左卡尼汀 糖尿病心肌病 心功能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帕罗西汀单用及与阿普唑仑联用治疗糖尿病合并焦虑抑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使用计算机分组软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阿普唑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2周、半个月、一个月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经过数据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一共出现9例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一共出现7例不良反应,两组之间的差异经过数据分析,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阿普唑仑治疗糖尿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临床上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糖尿病合并焦虑抑郁 帕罗西汀 阿普唑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地尔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2例,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采取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观察组采取可地尔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16例,显效7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患者16例,显效5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头痛、1例胃肠道反应;对照组患者出现1例头痛、2例胃肠道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地尔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尼可地尔 稳定型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腔炎治疗中应用头孢地联合奥硝唑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80例盆腔炎患者分组。奥硝唑组应用奥硝唑进行治疗,联合用药组应用头孢地联合奥硝唑。比较两组盆腔炎治疗效果;白带正常时间、盆腔病灶消失时间、下腹坠痛消失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炎症情况、局部疼痛情况。结果联合用药组盆腔炎治疗效果高于奥硝唑组,P<0.05;联合用药组白带正常时间、盆腔病灶消失时间、下腹坠痛消失时间短于奥硝唑组,P<0.05;干预前两组炎症情况、局部疼痛情况相近,P>0.05;干预后联合用药组炎症情况、局部疼痛情况优于奥硝唑组,P<0.05。结论盆腔炎治疗中应用头孢地联合奥硝唑的有效性高,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疗程,减轻机体炎症和患者痛苦,值得推广。

  • 标签: 盆腔炎 头孢地尼 奥硝唑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伊马替在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2月~6月诊治的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30例进行研究分析,采用伊马替进行治疗,观察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并且进行对症处理。结果伊马替治疗出现的血液学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有呕吐、腹泻、恶心、肌肉痉挛等。结论伊马替在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治疗中虽然发挥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会出现很多的副作用,临床治疗中需要密切注意用药量,从而保证患者的治疗安全。

  • 标签: 伊马替尼 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不良发应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莫沙必利和乳果糖口服液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50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患者按入组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莫沙必利和乳果糖口服液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帕罗西汀联合莫沙必利和乳果糖口服液的治疗方式,连续治疗1个月,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80.0%,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耐药性良好,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用帕罗西汀联合莫沙必利和乳果糖口服液的治疗方式对于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采用。

  • 标签: 帕罗西汀 莫沙必利 乳果糖口服液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左卡汀联合他达拉非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D)为主症的迟发型性腺功能低下(LOH)的有效性、安全性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接收的90例LOH合并ED的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5例。治疗组采用左卡汀联合他达拉非治疗,对照组采用十一酸睾酮联合他达拉非治疗。治疗2月后以国际勃起功能问卷-5(IIEF-5)评分和老年男性症状测评表(AMS)评分行效果评估,用血、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PSA,B超前列腺变化行安全性评估。结果最终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IIEF-5评分、AM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及两组之间,安全性指标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在治疗LOH合并ED中,左卡汀联合他达拉非治疗有效性、安全性高,具有良好效果。

  • 标签: 左卡尼汀 他达拉非 勃起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化疗失败后晚期食管癌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晚期食管癌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结果2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均获得临床症状缓解,影像学证实肿瘤病灶缩小,临床疗效评价达PR。结论晚期食管鳞癌在放化疗后应用抗肿瘤血管生成的靶向药物联合单药替吉奥化疗,患者能够获益。

  • 标签: 晚期食管癌 阿帕替尼 抗肿瘤血管生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联合帕罗西汀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根据其住院时间的差异将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干预;实验组患者接受抗精神病药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经治疗干预后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及PANSS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几率、PANSS评分减分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抗精神病药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降低其不良反应几率,效果显著。

  • 标签: 抗精神病药 精神分裂症 帕罗西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博利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原则将8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博利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10日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发热、胸闷、气喘、咳痰、肺罗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博利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 雾化吸入 博利康尼联合氨溴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卡汀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总结临床诊疗经验。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75例,分成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左卡汀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LVEF、FS、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左卡汀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疗效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研究推广应用。

  • 标签: 心力衰竭 左卡尼汀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髓性白血病伊马替治疗的疗效及耐药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案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90例,分别给予伊马替治疗与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R)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总生存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失组与无缺失组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率及疾病进展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相比,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应选择伊马替治疗,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作为一线用药。

  • 标签: 慢性髓性白血病 伊马替尼 疗效 耐药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左西孟旦与左卡汀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40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参与实验,入选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划入两组,Ⅰ组(n=20)接受左卡汀单药治疗,Ⅱ组(n=20)同时配合左西孟旦治疗,对比评估两组的临床用药情况。结果相比Ⅰ组,Ⅱ组在临床药效(95.0%)上显著提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两组在LVEF、LVEDd等指标值上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Ⅱ组相比Ⅰ组在上述心功能指标上均显著改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左西孟旦配合左卡汀治疗,能够显著提升药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推荐。

  • 标签: 顽固性心力衰竭 左西孟旦 左卡尼汀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左卡汀在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中的治疗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5月在本市某三甲医院接受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治疗的患者7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35例,给予对照组病毒性心肌炎患常规的临床治疗方法,给予观察组患者左卡汀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5.12%,患者治疗满意度为92.13%,对照组患者整体治疗有效率为82.14%,患者治疗满意度为80.35%,对比两组治疗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患者采取左卡汀治疗能够提升治疗有效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治疗推广价值。

  • 标签: 病毒性心肌炎 急性期治疗 左卡尼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采取博利康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博利康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0%(47/50)、82.0%(41/50),P<0.05;两组患儿在各项肺炎症状改善时间之间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在临床上十分常见,而采取博利康、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博利康尼 普米克令舒 雾化吸入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急性哮喘患者采用博利康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的治疗效果。方法以间接整理的80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0例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在常规治疗同时联合博利康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的日间症状评分以及夜间症状评分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哮喘患者在临床常规治疗同时采用博利康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可促进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哮喘急性发作 博利康尼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卡汀联合抗菌药物治疗自体瓣膜心内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230例自体瓣膜心内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1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菌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左卡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1%(108/11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26%(90/1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汀联合抗菌药物在自体瓣膜心内膜炎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行应用及推广。

  • 标签: 左卡尼汀 抗菌药物 自体瓣膜心内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治疗的2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指导,疾病宣教以及基本的生活方式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监察室实施全程健康教育的护理模式,即入院健康教育、饮食健康教育、机体锻炼健康教育以及用药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空腹血糖为(4.84±0.52)mmol/L,餐后2h血糖(7.14±1.61)mmol/L,对照组护理后空腹血糖为(6.50±0.64)mmol/L,餐后2h血糖(8.87±1.37)mmol/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管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饮食管理、药物管理等自我管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效的降低了血糖水平,提高了症状管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饮食管理、药物管理等自我管理评分,值得推广。

  • 标签: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 糖尿病 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