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身多处软组织损伤致急性肾功能障碍法医学鉴定结果。方法收集1例全身多处软组织损伤致急性肾功能障碍患者,对其法医学鉴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法医学检查可显示右眼睑及颧部、颈项部可见挫伤;左腕、前臂、肘及上臂、右前臂、左小腿前外侧均可见大片状挫擦伤;右足背可见擦划伤。结论在法医学鉴定需明确损伤基础,排除既往自身疾病对于肾脏功能的影响。

  • 标签: 全身多处软组织损伤 急性肾功能障碍 法医学鉴定 法医学 鉴定 急性肾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时间肾脏替代治疗对重症急性肾衰患者的预后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2014年3月实施治疗的88例重症急性肾衰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为>12h肾脏替代治疗,观察组患者为6~12h肾脏替代治疗。对比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BUN、Scr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的BUN、SCr差异并不明显,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CO-3、K+和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R、Na+、MAP和治疗前相比,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比较也并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患者的病死率为47.7%,观察组患者则为50.0%,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患者病死率随其肾脏替代治疗时间开始时的肾外器官数量增多的逐渐加大。结论在重症急性肾衰患者临床治疗中,不同时间肾脏替代治疗对患者的预后影响差异不大,两者均具有较高病死率,为了能够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应该进一步对其临床可操作性进行分析研究。

  • 标签: 重症急性肾衰 不同时间 肾脏替代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MOS-PCR方法在临床鉴定布鲁氏菌种型的特异性和实用性。方法用常规方法以及AMOS-PCR方法对来自某医院临床诊断为布病的30份患者血样进行分型,以常规组方法布鲁氏菌种型分型标准为金标准,计算AMOS-PCR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两组检测方法分别符合理论研究值,符合率为100%。对于羊种布鲁氏菌,AMOS-PCR检测诊断的灵敏度为100%,牛种布鲁氏菌的AMOS-PCR检测诊断的灵敏度为98%。结论AMOS-PCR方法在鉴定布鲁氏菌种型的特异性和实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AMOS-PCR方法 灵敏度 特异度 布鲁氏菌种型
  • 简介:摘要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骨科创伤中心专门护理人员在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费用中的作用。方法是用回顾性表格收集住院患者未进行专职护理出院一年和进行专职护理一年后数据,表格包括年龄、性别、静脉抗生素的应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院时间等,对统计数据进行Wilcoxon/Kruskal–Wallis。护理的专科化发展成为临床实践的核心内容。医疗技术的进步,临床专业亚专科化发展已成趋势,作为医疗质量评定的重要一环,护理小组亚专科化也势在必行3。作者在原有护理小组基础上进一步亚专科化细分,设置更专科化的专职护理工作,新的形势要求不断的护理工作的改进,在改进护理质量的同时,促进护理工作朝向健康为本,疾病康复,以人为中心的方向发展也是骨科护理的目的。结论是专职护理人员明显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 标签: 专科护理 创伤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分布,评价其合理性。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调查2012年11月~2014年12月神经外科的所有手术患者,分析评价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与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性。结果神经外科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为69.1%,I类切口手术用药不合理率高,预防用药时机不合理,且术后用药时间较长。发生手术部位感染28例,感染率为2。74%。结论需加强神经外科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用药监测,促进合理用药。

  • 标签: 神经外科 患者 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应用 调查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皖北疟疾的发病率与地表温度(landsurfacetemperature,LST)、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differencevegetationindex,NDVI)的关联性,评价用LST、NDVI对疟疾发病率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integratedmovingaveragemodel,ARIMA)预测结果进行校正的效果。方法以皖北五县为研究现场,收集各县2004-2011年的疟疾疫情数据及LST、NDVI等遥感图像资料,提取、合成遥感相关指标;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ARIMA模型对2010年各月份的预测结果较报告发病率高(平均误差=0.721/10万)。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当地的疟疾发病率与近三个月的平均LST(lst_(_012),β=0.295)及之前两个月的平均NDVI(ndvi_(_12),β=0.280)有关联(P〈0.001);将二者作为校正因子(相对贡献为2∶1时)对2010年的预测结果进行校正,平均误差缩小为0.018/10万。以2004-2010年的发病率数据再次拟合并筛选ARIMA模型,并以2011年的疟疾报告发病数据为参照,再次评价lst_(_012)与ndvi_(_12)对模型预测结果的校正效果;发现校正后的预测误差(〈0.001/10万)低于校正前的误差(0.293/10万)。结论ARIMA模型能较好地用于该地疟疾发病率的拟合与预测,环境遥感替代指标LST、NDVI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ARIMA模型的预测效果。

  • 标签: 疟疾 预测 发病率
  • 简介:目的了解江西南昌市假丝酵母菌血症病原真菌构成及其药物敏感性.方法收集2015年3-10月南昌某医院住院患者送检血标本分离的假丝酵母菌属真菌,扩增真菌的转录间隔间区(ITS区)和核糖体大亚基(26rRNA、D1/D2区)对菌株进行鉴定,同时检测菌株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共收集血培养阳性标本1332份,真菌阳性标本74份,占5.56%,其中检出假丝酵母菌属52株,以热带假丝酵母菌为最常见(17株,占32.69%),其次是白假丝酵母菌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复合体(均为16株,各占30.77%).ITS区和D1/D2区的鉴定结果相同.52株假丝酵母菌对米卡芬净、卡泊芬净均敏感,两性霉素B的流行病学折点(ECV)结果显示,均为野生型.热带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29.41%、17.64%,伊曲康唑和泊沙康唑的ECV结果显示,野生型分别占82.35%、94.12%;白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93.75%、81.25%,伊曲康唑和泊沙康唑的ECV显示,野生型分别占75.00%、81.25%;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复合体对氟康唑和伏立康唑均敏感,伊曲康唑和泊沙康唑的ECV结果显示,均为野生型;光滑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均为中介,伏立康唑、伊曲康唑和泊沙康唑的ECV结果显示,野生型分别占66.67%、100.00%、100.00%.结论热带假丝酵母菌为江西南昌市假丝酵母菌血症最常见的病原真菌,其次是白假丝酵母菌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复合体,唑类和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和两性霉素B仍是一线抗真菌药物.

  • 标签: 假丝酵母菌血症 分子鉴定 抗真菌药物 假丝酵母菌属 CANDIDA spp.
  • 简介:摘要目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其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的影响。方法将本院近期(2016年3月-2017年3月)以下肢静脉曲张为诊断行手术治疗的78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常规护理的39例患者称为对照组,针对性护理干预称为干预组。将两组患者首次下床时间及SAS、SDS评分对照解析。结果干预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且护理后干预组SAS、SDS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减轻患者抑郁、焦虑心理,效果理想,有在临床上普及、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针对性护理干预 下肢静脉曲张 下床活动时间 影响分析
  • 简介:作者通过对一起利用超声技术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案件的分析,探讨相关案件违法行为的证据认定,法律适用、法律裁量等问题。提出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医疗机构的监督打击力度的相关建议。

  • 标签: 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 行政处罚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给药恩度联合全脑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确诊的肺癌脑转移患者65例,抽取其中接受血管内皮抑素联合放疗的患者31例,根据不同给药时间随机分为a、b、c三组(a、b组10人,c组11人),检测患者血清VEGF-2的浓度变化,脑水肿变化情况及发生率,按照RESICT标准评价近期疗效,按照NCICTC3.0版标准评价毒性反应。结果临床总有效率76.2%,临床获益率89.4%,1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为(76.8±8.7)%、(82.1±5.6)%、(74.5±6.7)%(P>0.05);中位肿瘤无进展时间分别为为11.0个月、11.5个月、10.8个月(P>0.05);1年生存率分别为55.2%、62.1%、52.9%(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血清中VEGF-2浓度变化分别为(0.20±0.02)、(0.25±0.07)、(0.17±0.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浓度变化与其临床疗效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396,r=0.476、r=0.378,P值均>0.05,无明显相关性。其浓度变化与脑水肿变化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相关系数分别为r=0.425,r=0.498、r=0.379,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恩度联合全脑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有较好疗效,但VEGF-2的浓度变化与临床疗效无明显相关性,尚不能作为临床疗效的观察指标。

  • 标签: 肺癌脑转移 血管内皮抑素 全脑放疗
  • 简介:目的探讨大批量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前散瞳时间点,以达到满意的手术散瞳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3月在眼科住院的白内障患者共计489例,每批患者20-30例,根据应用复方托吡卡胺散瞳后瞳孔孔径散大的规律,每位患者手术总时间、医生操作熟练度等、把每批患者术前分为若干小组,并确定每小组术前散瞳时间点。结果489例患者采用分组分段时间管理,散瞳效果均达到手术要求。结论成批白内障患者在术前实施分组分段时间,能够更加符合临床实际工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白内障 超声乳化摘除术 散瞳 时间点
  • 简介:目的应用时间序列模型分析与预测湖南省君山区血吸虫病疫情变化趋势,为湖沼型血吸虫病的控制与消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96-2016年湖南君山区的血吸虫的疫情数据,绘制湖南省君山区20年来的人群、家畜血吸虫感染率的时序图,对君山区的人群、家畜血吸虫感染率进行ARIMA模型拟合,并预测2017-2020年人群、家畜血吸虫感染率的变化趋势.结果君山区1996-2016年疫情呈下降趋势,人群感染率下降94.86%;家畜感染率波动大,至2016年家畜感染率降为0.时间序列分析显示,人群血吸虫感染率最优拟合模型为ARIMA(0,1,0)模型,家畜血吸虫感染率最优拟合模型为ARIMA(1,0,0)模型,两个模型实际值均处于预测值95%CI内,拟合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7-2020年预测值显示,人群感染率持续维持在低流行状态,而家畜感染率呈现反弹上升.结论君山血吸虫病疫情处于历史最低水平,但需持续加强传染源控制,严防疫情反弹.

  • 标签: 时间序列模型 血吸虫病 疫情 君山区
  • 简介:摘要目的气压泵在不同使用时间情况下,观察预防脑出血术后患者DVT的临床效果,以明确气压泵使用时间与DVT之间的关系,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来指导临床正确使用气压泵,科学合理地利用时间。方法60例脑出血手术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在推荐预防DVT常规措施基础上,对照组20分钟/次,实验组60分钟/次,收集患者不同时间段D-二聚体检测结果,踝上5cm、髌骨下10cm、髌骨上15cm肢体周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D-二聚体值,不同部位肢体周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出血手术患者早期使用气压泵预防DVT,在不同使用时间情况下,对DVT预防均有效,临床护士可采用单次使用气压泵20分钟进行DVT预防,节约临床护士时间

  • 标签: 脑出血 静脉血栓形成 护理 物理预防 间歇充气加压
  • 简介:目的表达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O104∶H4的融合蛋白GST-AatA,获得单克隆抗体。方法人工合成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O104∶H4的转运蛋白基因aatA,连接至pMDl8-T载体,转化E.coliDH5α,双酶切回收,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GEX-6P-1-GST-AatA,测序鉴定后,转化E.ColiBL21,IPTG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目的蛋白的表达并纯化该重组蛋白。将纯化后的融合蛋白GST-AatA免疫Balb/c小鼠,制备相应单克隆抗体;并对该单克隆抗体的纯度、亚型、效价、特异性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构建的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GST-AatA能表达融合蛋白GST-AatA;亲和层析纯化后融合蛋白GST-AatA纯度达到95%,免疫小鼠后得到相应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结论成功制备出一株抗转运蛋白AatA的单克隆抗体,该抗体为IgG1亚型,特异性好,效价高,纯度可达97%。

  • 标签: 肠出血型大肠杆菌 抗体 单克隆 抗体特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癌肝切除术后护理中不同进食时间对患者肝功能指标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营养均以脂肪、葡萄糖、维生素、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对照组给予常规进食,观察组给予早期不同时间(术后第1~7天)进食,观察患者肝功能指标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感染率为1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天两组肝功能指标(AL、AST、STB)和营养指标(ALB、TR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第7天肝功能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营养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留置胃管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开始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较对照组快。结论肝癌切除术后根据患者疾病病情给予不同类型的食物,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以及提高患者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 标签: 肝癌 不同进食时间 肝功能指标 术后恢复
  • 简介: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旁路移植术术后不同时间段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ardiactroponinⅠ,cTnⅠ)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4月于我院行冠脉旁路移植术治疗患者7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6)与对照组(n=36)。对照组常规建立体外循环进行冠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研究组于非体外循环下接受冠脉旁路移植术治疗,术前及术后以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清cTnⅠ水平,并于术后3个月进行随访,将研究组根据预后效果分为预后较差组及预后良好组,对比两组血清cTnⅠ水平,分析其表达水平与预后相关性。结果术前研究组血清cTnⅠ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小时、24小时、48小时血清cTnⅠ水平持续增高,术后72小时血清cTnⅠ水平开始降低,术后8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96小时两组血清cTnⅠ水平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8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96小时研究组血清cTnⅠ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血清cTnⅠ水平0.71±0.24μg/L低于预后较差组的4.96±1.08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TnⅠ水平与预后存在明显负相关性(P〈0.05)。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旁路移植术术后不同时间段血清cTnⅠ水平有所增高,可造成一定心肌损伤,但损伤程度较轻微,且其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效果具有明显相关性,可将其用于预后效果预测及评估,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非体外循环 冠脉旁路移植术 cTnⅠ 预后 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