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5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分析2009年对上海市城市居民所展开的问卷调查数据(n=2,910),比较网民和非网民之间的(1)人口和社会地位特征,(2)媒介使用频率和时间,以及(3)对媒体表现的评价。这项研究涉及"数码沟"、媒体间的竞争或补充关系、媒体评价等理论问题,并从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这个角度探讨这些问题。结果显示,网民比非网民拥有更多的经济和教育资源,也更年轻;网民与非网民收看电视时间相当,但网民比非网民使用其它传统媒体的频率和时间都高于非网民;网民与非网民对媒体的评价都倾向正面,但网民对网络的评价比非网民更高;网民对网络论坛或博客在体现民众利益和表达民众心声这两方面的评价高于他们对传统媒体在相同方面的评价。这些结果说明,一方面,网络媒体资源的分布体现了社会经济不平等的结构性特征;另一方面,网络媒体的普及也丰富了人们的媒介储备(mediarepertoire),并通过人们的使用经验而影响他们在评价媒体时所考虑的要素。

  • 标签: 互联网 数码沟 媒介使用 媒体评价 媒介公信力
  • 简介:为主持人定价,尤其是由独立于媒体与受众的社会第三方来对主持人的身价进行科学评估,不仅对受众、对媒体,而且对主持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内目前应该思考和改善的绝不应该是要不要社会为主持人定价,而是如何根据国情来改善主持人的社会定价机制。

  • 标签: 社会(第三方)评价 主持人管理 价值
  • 简介:本文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上海市大学生网络使用状况调查》数据,考察我国大学生接触与评价网络色情信息的实际情况。研究发现,当前上海大学生普遍接触过网络色情信息,接触频次较低,接触内容较丰富;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接触网络色情信息的频次高,内容更多;但是,年级越高的大学生接触网络色情的频次越低、内容越少;大学生对网络色情信息的评价较为复杂;随着接触频次和内容的增多,大学生们越认为网络色情信息具有"真实性";这些结果反映了治理网络色情信息的必要性和复杂性;同时,研究需引入"有用性"等其他指标来测量大学生对网络色情信息的评价

  • 标签: 大学生 网络色情信息 接触 评价
  • 简介:摘要: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要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法治国家,就必须要重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法律服 务体系建设。司法部提出《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公共法律服务是由司法行政机关统筹提供的,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我州是少数民族地区,属于欠发达地区,文化较为落后,老百姓的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农村与城市也有很大的区别, 这些现状影响百姓基本权利,也影响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影响依法治州,虽然我州在一定程度上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但我州的公共法律服务建设在规范性、意识性、保障措施等方面有待提升,如何有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切实保障 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

  • 标签: 完善公共法律服 务体系重要性 存在问题 完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 G21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0268803
  • 简介:民工进城,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突出现象,为众多社会学者关注.那么,作为占上海总人口22.7%,拥有387.11万规模的受众群[1],他们的媒介接触状况到底是怎样的?对媒介信息的评价如何?是否有不同于市民的信息需求?在帮助他们成为"新上海人"的过程中媒介是否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媒介还应该朝哪些方向去努力?这些都是本次调查试图部分回答的问题.

  • 标签: 上海 徐汇区 民工 受众研究 媒介接触 信息需求
  • 简介:编辑、记者的智力劳动能否量化?编辑记者的劳动能否用一把尺子来量化?在大众报业集团,的成功实施,用科学的考核体系作出了肯定的回答,事实证明精神产品不但能够进行量化考核,而且能做到科学到位的量化,从而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积极性.

  • 标签: 考核体系 齐鲁晚报 日报 生活 大众报业集团 新闻从业人员
  • 简介:2017年3月24日,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厦大新闻学茶座”(26)跟各位茶友如约而至。北大新闻学研究会执行会长、北大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程曼丽教授在厦门大学为校内外100来位慕名而来的热情茶友,奉上一杯清醇芳香的“春茶”——关于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思考。

  • 标签: 新闻学研究 话语体系 茶座 中国 教授 厦门大学
  • 简介:本文以上海市高校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从互联网使用时长、信息获取网络平台、公共事件关注度、信息公开评价四个层面对高校学生的政府信任度的影响进行考量,探寻公共事件关注度及公共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程度与政府信任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日均使用时长与高校学生政府信任评价呈显著负相关;对公共事件的关注程度与政府信任呈显著正相关;信息获取网络平台对政府信任评价无显著影响;对所在地政府在公共事件中对事件的“缓报瞒报”程度评价与政府信任评价呈显著负相关。

  • 标签: 互联网使用 政府信任 公共事件 信息获取平台 信息公开
  • 简介: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中的两个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教育形式,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构建中高职教育一体化培养体系,实施中高职有效衔接,构建科学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职业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全面建设现代化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笔者重点关注机械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就中高职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衔接展开相关探索研究。

  • 标签: "3+3"中高职 机械专业 课程体系 教学衔接
  • 简介:摄影教科书上说,摄影有两套评价标准:艺术的和技术的。有的时候按照技术的评价标准来看不及格的照片,按照艺术的标准来衡量就有可能是优秀作品了。比如颇有意境的剪影照片,若按照“黑的地方有层次,白的地方也有纹理”的技术标准来衡量,那就是曝光失败的照片。

  • 标签: 评价标准 新闻摄影 获奖作品 荷赛 技术标准 优秀作品
  • 简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形象由播音员主持人的形象所代表,所以播音员主持人的形象与国家的尊严和体面息息相关,因此这就要求播音员主持人对自己的形象要给予中国式形象,笔者在本文中对此进行研究。

  • 标签: 新闻主播 国格形象 价值体系 罗京
  • 简介: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推动力。教育培养模式的创新不仅有利于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同时对于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着重大历史意义。坚持实践教学、走出教室、走进生产实践有助于高等教学教育模式的创新。因此,本文在协同创新的视角下,以经济学专业的客观现状为标准,探索和研究高等教育的新模式。

  • 标签: 协同创新视角 经济学专业 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 简介:本文依托传播学5W模式理论,以传播影响力为研究视点,结合国际贸易新闻报道的客观规律,以《经济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两家媒体“中欧光伏贸易战”相关报道为案例,运用访问法和问卷调查法,不定向地获取国际贸易新闻传播影响力的特征,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采用SPSS19.0中的因子分析法构建了国际贸易新闻报道传播影响力评价模型,并对两家新闻媒体关于“中欧光伏贸易战”系列报道加以验证评价,对构建的模型的适应性和准确性进行了初步的检验。

  • 标签: 国际贸易新闻 5W模式 传播影响力评价模型 因子分析法
  • 简介:本文采取内容分析方法,对“非典”以来我国危机管理研究进行了总体回顾和评价,着重探讨了危机管理的核心概念、学科归属、研究路径与学术范式等问题。本文并未面面俱到地呈现既往五年的危机管理研究成果,而是将论述焦点投向学界的主要论争、偏差和困惑,一个新兴学科的成长方向往往恰在此处。

  • 标签: 危机管理 回顾与评价 管理的观点与传播的观点 过程模式与学术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