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白内障手术患者选择小切口位置和手术后散光情况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2010年6月-2012年4月间98例(124只眼)行白内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分为两组,一组的小切口在上方透明角膜隧道,二组的小切口在颞侧透明角膜隧道,选择的患者均在手术前后的六个月、三个月、一个月、一周以及术前检查散光值以及视力情况,术后对患者的裸眼视力以及角膜散光情况进行测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角膜散光值以及裸眼视力相比较,二组效果显著高于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颞侧透明角膜隧道小切口的治疗效果比上方透明角膜隧道小切口的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小切口 散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性白内障手术的最佳护理方式。方法选择糖尿病性白内障病人48例行超声乳化手术治疗,采用术前行心理护理,有效控制血糖,术后严密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等护理措施。结果79例病人手术均顺利,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无并发症。结论积极有效的控制血糖及正确的术前、术后护理和康复指导可有效提高病人的治愈率,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 标签: 糖尿病 白内障 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白内障患儿的护理方法。方法2009年1月到2011年12月我科收治了37例先天性白内障患儿。婴幼儿年龄小,主诉不明确,无法主动配合治疗,我们通过与患儿家长的沟通和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来观察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37例患儿无并发症的发生,治疗效果满意。结论通过积极有效地与患儿家长沟通,以及采取相关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婴幼儿 先天性白内障 护理
  • 简介:摘要先天性白内障是儿童致盲疾病中最常见的眼病,是在胎儿的发育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造成晶状体发育障碍,出现程度不同的晶状体浑浊。多部分的患儿出生后就被发现,可以是单眼或者双眼,可以伴发其它眼部异常。由于患儿的发病年龄小,不能诉说自身的病情,给住院期间的护理带来很大困难。加之,小儿白内障手术难度比较大,为了防止产生并发症,保证患儿的视力恢复到最好,必须对患儿家属进行正确指导,有针对性的做好术前和术后的护理。本文就对先天性白内障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详细介绍。

  • 标签: 先天性白内障 手术护理 人工晶体 小儿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两种粘弹剂在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临床比较。方法手术480只眼,分2组完成,术中用甲基纤维素组280眼,用玻璃酸钠组200眼。结果用甲基纤维素组术后发生迟发性葡萄膜炎18例(20眼)占本组7.14%,用玻璃酸钠组发生1眼,占本组0.5%。结论甲基纤维素的残留易导致迟发性葡萄膜炎的发生。

  • 标签: 甲基纤维素 玻璃酸钠 迟发性葡萄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化护理对老年性白内障术后患者恢复及其并发症防治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01月至2011年10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老年白内障术后患者予以眼科术后常规护理、心理护理、膳食指导、康复护理相结合的整体护理措施,观察术后患者恢复及并发症防治情况。结果8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经1年随访,未发生一例意外事故及并发症,治疗效果均较为满意,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未开展术后整体护理以前患者人群。结论整体化护理措施可有效促进老年白内障术后患者恢复,且对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患者满意度的提高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老年性白内障 整体化护理 术后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前护理方法,手术方法以及术后护理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09年2月期间,对600例白内障患者实施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为患者进行视力测试,视力<0.5者22眼(3.21%),大于等于0.5者663眼(96.78%)。患者手术后没有严重并发症产生,治疗效果令人满意。结论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能够使患者眼屈光状态保持稳定,有效恢复患者视力,手术效果令人满意。

  • 标签: 白内障摘出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手术的疗效。方法对在我院2007年11月~2011年11月间住院治疗的95例(98眼)外伤性白内障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患者在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术后随访3年,术后后矫正视力大于0.8者有8眼(8.2%),0.6~0.8者有20眼(20.4%),0.1~0.5者有58眼(59.2%),小于0.1者12眼(12.2%)。结论对外伤性白内障患者实施针对性的白内障摘除和人工植入晶体手术,选择好手术时机,可以尽快有效的恢复患者视力,减轻患者痛苦,并减少青光眼、葡萄膜炎等并发症蛋白发生。

  • 标签: 外伤性白内障 人工晶体植入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小切口手术和超乳手术两种不同手术方法对老年白内障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行小切口手术的老年白内障患者58例,作为小切口组,选取同期在我院行超乳手术治疗的老年白内障患者58例,作为超乳组,对比分析两种手术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小切口组和超乳组疗效相近,术后视力恢复好,并发症少,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切口手术和超乳手术对治疗老年白内障都有显著的疗效,且安全性高,可根据老年白内障病人自身情况选择。

  • 标签: 老年白内障 手术治疗 对比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高脂血症、糖尿病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ge-relatedcataract,ARC)的关系。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组由年龄45~85岁的360例ARC患者所组成;对照为与病例同期入住相同医院,未患与ARC有关眼病的360例患者,对照组与病例采取1:1匹配方式。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疾病既往史等,同时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生化检测资料,包括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估计研究因素与ARC关联的比值比(OR)及其相应的95%可信区间(CI)。结果:调整了年龄和性别因素后,高脂血症、高脂血症病程、TC及TG与发生ARC的危险性无关(P〉0.05),仅HDL-C下降与发生ARC的危险性升高有关(OR=1.519,95%CI:1.093~2.110,P=0.013)。在调整了多种潜在性混杂因素后,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空腹血糖受损的研究对象发生ARC的危险性升高了73%(OR=1.734,95%CI:1.102~2.725,P〈0.001),而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发生ARC的危险性升高了94%(OR=1.938,95%CI:1.293~2.906,P〈0.001)。糖尿病病程也与ARC呈显著性正相关,糖尿病病程〈10a和10~19a的病例发生ARC的危险性分别是未患糖尿病对照的2倍(OR=2.347,95%CI:1.502~3.752,P=0.010)和3倍(OR=2.683,95%CI:1.267~5.683,P〈0.001)。结论:HDL-C下降及糖尿病可使中老年人群发生ARC的危险性增加。

  • 标签: 年龄相关白内障 高脂血症 糖尿病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目的观察联合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方法78例(81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行超声乳化、折叠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及房角分离术;观察术后视力,眼压,滤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术后三月视力提高65只眼,有效率80.24%,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P〈0.05);术后六月视力提高69只眼,有效率85.19%,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p〈0.05),术后六月本组病例的眼压控制率为97.53%。术后六个月68眼形成扁平滤过泡。手术后并发症有:角膜水肿、前房无菌性炎症、前房出血等,经治疗后缓解。讨论超声乳化、折叠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及房角分离术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手术方式。

  • 标签: 联合手术 白内障 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膨胀期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的手术护理方法与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膨胀期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手术患者23例,行尽快降低眼压,心理护理,疾病知识教育,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生活指导,出院指导。结果23例膨胀期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患者出院眼压正常,视力不同程度的提高,并发症少。结论迅速有效的降低眼压可挽救视功能,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特色的专科护理可使患者很好的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膨胀期白内障 青光眼 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批量连台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术中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总结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五千余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术中护理方法。结果五千余例白内障均顺利完成,术后效果良好,无感染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充分的准备,术中系统化、程序化的护理配合,是大量连台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顺利开展的保证。

  • 标签: 超声乳化手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术中使用虹膜拉钩辅助,扩大瞳孔,使小瞳孔性白内障手术变得安全易行,为此类白内障手术探寻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对30例(35只眼)小瞳孔性白内障通过使用虹膜拉钩辅助行白内障超乳手术联合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通过使用虹膜拉钩辅助行小瞳孔白内障超乳手术联合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并发症少,术后获得良好的视力效果。结论各种病理性小瞳孔白内障手术中使用虹膜拉钩辅助技术值得推广。

  • 标签: 虹膜拉钩 小瞳孔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位置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散光的变化。方法将48例(76只眼)白内障患者,按照切口位置位于颞上方及鼻上方或最大角膜屈光力子午线轴位分为A、B两组,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比较术后角膜散光的变化。结果A组平均角膜散光度术前为(0.80±0.66)D,术后3月为(0.67±0.59)D,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平均角膜散光度术前为(0.82±0.67)D,术后3月为(0.40±0.36)D,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3月较术前平均角膜散光度减少0.13D,而B组术后3月较术前平均角膜散光度减少0.41D,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选择最大角膜屈光力子午线轴位做透明角膜切口,术后患者角膜散光度减小,视觉质量得到提高。

  • 标签: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手术源性散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75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100%,视力均恢复正常,随访3-6个月,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积极开展良好的综合护理,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糖尿病性白内障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在基层复明工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08-2011年间收治的79例白内障患者,其中,男性40例,年龄在33-76岁之间,女性39例,年龄在41-87岁之间,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白内障。将7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对照组3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法小切口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数据。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所改善,观察组43例患者中,基本治愈22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3%,对照组36例患者中,基本治愈15例,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77.8%。结论在基层复明工程中,采用手法小切口对白内障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较大的帮助,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基层复明工程 白内障 手法小切口
  • 简介:目的探讨超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植入Bigbag晶体植人术的护理。方法术前测量角膜曲率、眼轴长、人工晶体度数,术前术后有效的健康教育,术后观察手术并发症、保持玻璃体的稳定性。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5者共11眼,≥0.3者共17眼,〈O.3者5眼。术后无视网膜及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结论超声乳化联合Bigbag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通过护理干预能增加玻璃体的稳定性,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近视/并发症 白内障/并发症 晶体植入 眼内/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超声局部放大功能观察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的组织结构变化。方法对21例拟施行人工晶体置换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及排除晶状体疾病的对照组15例进行术前常规超声检查,应用局部放大(Zoom)功能对晶状体的结构变化进行细微的观察并测量晶状体后弧形光带的厚度。结果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后弧形光带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别显著(P<0.05)。结论应用Zoom功能观察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能够发现更细微的组织结构变化,以评价病变的严重程度。

  • 标签: 超声 局部放大 老年性白内障 晶状体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目前被社会所关注的青光眼白内障临床治疗的处理原则、手术的方式和时机等等热门话题,对治疗青光眼白内障的患者而采用的切口联合手术后所引起的角膜源性散光的相关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通过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结果手术后3d散光度有变化,达最大(3.09+0.59)D,主要呈现顺规性散光,相比手术前,差异有着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同切口青白联合手术前后的散光变化很大,随着时间在推移角膜散光度慢慢恢复和手术前一样,3个月后与术前就基本没什么区别了。

  • 标签: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 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