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600例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8-18
/ 2

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600例临床分析

苏芳

苏芳(山东济南明水眼科医院山东济南250200)

【摘要】目的研究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前护理方法,手术方法以及术后护理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09年2月期间,对600例白内障患者实施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为患者进行视力测试,视力<0.5者22眼(3.21%),大于等于0.5者663眼(96.78%)。患者手术后没有严重并发症产生,治疗效果令人满意。结论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能够使患者眼屈光状态保持稳定,有效恢复患者视力,手术效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人工晶体通常称为假晶体,临床又称作眼内镜,经常应用于各类白内障手术之后,将原来由于外伤或其它原因导致的自身混浊晶体进行替代。临床使用的人工晶体对材料有着严格的要求:要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并且具有水溶性,没有致癌作用,光学性能好,无过敏及变态反应,无膨胀性,不引起凝血,生物相溶性好,长期放置在眼内不影响患者的屈光力。人工晶体力求做到轻而柔软,以减少患者眼内各组织的挤压和损害。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针对2009年1月至2009年2月期间,对600例(685眼)白内障患者实施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男性患者289例(334眼),女性患者311例(351眼),年龄在41岁~9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7.5岁。术前患者平均视力为:光感0.3

1.2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由于白内障患者大多年龄偏大,行动不便,再加上视力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入院后,进入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加上不了解手术的过程,害怕手术产生的疼痛,担心手术效果,患者经常会产生情绪不稳定、恐惧、焦虑等心态,严重影响患者手术效果。为帮助患者克服恐惧心理,稳定正常情绪,我们应当采取十分必要的心理护理措施,尽可能缓解患者恐惧的心理,为患者提前讲解有关手术的治疗方法、目的、优点以及手术后患者应当注意的事项等。确保患者能够对疾病有所了解,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积极主动的配合医生治疗。并尽可能的为患者介绍有过相同病症的患者好的治疗效果,强调配合的重要作用。

2)术前观察与护理患者手术前如果发现有精神异常、感冒、经期、腹泻、发热等现象,应当马上告知医生,并给予相应的处理,将手术尽可能推迟。通常情况下,患者入院第一天做术前检查,具体项目包括冲洗泪道,眼部B超,人工晶体检测,角膜内皮检查,眼压验光,视力矫正,及全身检查,并签手术协议,并点抗生素眼水。第二天术前散瞳,术前半小时冲洗结膜囊,口服安定5毫克后进手术室手术。

1.3手术方法

人眼的晶状体位于人体眼球内部,其作用就像是照相机的镜头一样,将外部事物以光线的形式呈现在视网膜上。一旦患者晶状体发生混浊,视网膜上将无法清晰的进行成像。此时的晶状体混浊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白内障。白内障手术临床治疗方式是摘除混浊的晶状体,同时将人工晶体代替原有晶状体植入患者眼内,使事物能够清晰的呈现在视网膜上,使患者视力得以恢复。

在患者治疗前,为患者进行术前常规检查,并根据患者愿望进行相应的治疗方法。目前,作为人工晶体可选则的种类很多,包括普通硬性人工晶体、多焦点人工晶体、非球面人工晶体、可折叠人工晶体,以满足不同经济条件和不同病情的患者需求。

2结果

2.1术后视力

术后为患者进行视力测试,视力<0.5者22眼(3.21%),大于等于0.5者663眼(96.78%)。患者手术后没有严重并发症产生,治疗效果令人满意。

2.2角膜改变

手术初期,有45例(61眼)发生角膜线状水肿现象。手术3天后患者角膜呈现透明,水肿现象消失。

2.3术后并发症

患者手术后,有17眼形成滤泡,其中,9眼没有做任何处理,经过1至2周后滤泡消失;另外9眼滤泡产生前房,对4眼进行包扎处理,2天后滤泡消失,前房恢复良好,另外5眼实施伤口修复术,患者术后情况良好。

2.4术后护理

1)防止晶状体脱出(1)嘱病人安定情绪,不宜大声说笑,勿碰撞眼球。(2)术后1周内保持头部少活动,卧床休息。避免低头取物动作。(3)食用易消化吸收的软食及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酌情给予缓泻剂。(4)预防感冒、咳嗽、打喷嚏等。

2)密切观察病情,注意倾听病人主诉观察眼部情况,眼睑是否红肿,结膜分泌物,切口愈合情况,有无疼痛、流泪、出血、角膜浑浊水肿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对症处置。

3讨论

人工晶体具有前房型、虹膜固定型或虹膜囊膜固定犁、后房型(其中有悬吊式、含肝素表面式、抗紫外线式、普通式、折叠式、多焦型、可调节型等),其中后房型最常用,并且后房型人T晶体引起的像差小,为术后提供最好的屈光矫正视力,并远离角膜和避免与虹膜发生摩擦,减少术后角膜和虹膜等并发症。在选择人工晶体前应作眼球A/B超检查及角膜屈光度的洲鼍。眼A/B超检查可对眼后段疾病有所了解,并且叮准确地测量眼轴长度,以便更好地选择人工晶体度数。白内障手术治疗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患者视力,恢复患者眼部功能。其特点是散光小、切口密闭、恢复快、创伤小,具有较好的安全性。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硅微手术的普及和提高,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已成为目前手术治疗中最为普遍,最为成熟的治疗方法。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能够使患者眼屈光状态保持稳定,有效恢复患者视力,手术效果令人满意。

参考文献

[1]徐峰,梁力扬.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56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6,(06).

[2]郭淑英,郑广瑛.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方式的选择与术后视力的关系[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附眼科手术),2009,(08).

[3]李筱荣,孙慧敏,袁佳琴.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的基础研究[J].中华眼科杂志,2001,(06).

[4]冯翠萍,戴香,陈兰芳.白内障手术的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07).

[5]朱璇.白内障患者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J].中外医疗,2011,(26).

[6]李艳鸣.白内障手术后须注意哪些事项[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