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肿瘤标志检验在肺癌与肺部良性疾病诊断中的鉴别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30例肺癌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来我院治疗的3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将其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做肿瘤标志的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结果:观察组患者的NSE、CYFRA21-1、CEA、CA125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通过肿瘤标志检验,可以有效发现NSE、CYFRA21-1、CEA、CA125水平和肺部良性疾病患者之间的区别,提升确诊率,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肺癌 肿瘤标志物 鉴别效果
  • 简介:摘要吻合口瘘是结直肠癌术后常见且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应及早发现、预防及处理。近年来,关于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成因及诊治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热点,相关报道及预测指标不断涌现。现就生物标志预测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及早发现和处理吻合口瘘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吻合口泄漏 肿瘤标记,生物学 早期诊断 预测
  • 简介:摘要创伤性颅脑损伤(TBI)虽然有明确的致伤因素,但复杂的原发伤叠加患者自身存在的损伤易感性因素,发生多种病理生理进程,产生了海量生物信息及生物标志用于临床诊疗。目前基于头颅CT/MRI等宏观影像指标已不能满足临床需求,集合临床病情、神经影像及功能影像尤其是多种体液生物标记的多模态监测体系,有助于在诊疗全流程中更加深入地认识TBI的病理生理进程,从而在减少TBI死亡率的同时促进神经环路损伤修复,改善TBI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创伤性颅脑损伤 生物标记物 多模态监测 蛋白组学 代谢组学
  • 简介:摘要外泌体是一种纳米级别的细胞外微小囊泡,以往认为它是在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料,然而近期的研究发现它含有种类丰富的生物活性内容,可以进行细胞通信、疾病传递、基因编辑等多种生理活动,而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收集到的外泌体中发现其内容与健康对照相比具有较大差异。本文简要介绍并综述了外泌体及其内容作为精神分裂症标志的实用性、所存在的缺陷以及未来的发展。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生物学标记 外泌体
  • 简介:摘要溶血磷脂酰胆碱(LPC)是磷脂的一种,是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肺部损伤时其血清含量会发生变化,血脂管理是肺炎辅助治疗的重要内容,因此,LPC作为一种肺炎相关的脂质炎性因子是值得研究的。近些年来,学者们从不同病原体及疾病严重程度等方面对LPC水平的变化开展研究,但没能达成统一的观点。本文对这些研究进行综述,为LPC在肺炎中的研究方向提供思路。

  • 标签: 肺炎 脓毒症 感染 溶血磷脂酰胆碱 质谱法
  • 简介:摘要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CSVD)指各种病因导致的脑内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和小静脉以及血管周围脑实质出现的一系列临床、影像学和病理综合征,而且是导致血管性认知损害和痴呆的重要原因之一。CSVD起病隐匿,早期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文章对CSVD的不同影像学标志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病理生理学机制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脑小血管疾病 磁共振成像 认知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联合肿瘤标志检测诊断卵巢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卵巢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43例)与卵巢癌组(4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MSCT扫描及肿瘤标志[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肿瘤标志水平。分析肿瘤标志、MSCT、MSCT联合肿瘤标志诊断卵巢癌的效能。结果卵巢癌组CA125、CA19-9、AFP、CEA水平均高于良性组(P均<0.05)。肿瘤标志诊断卵巢癌的符合率为65.88%(56/85),MSCT的诊断符合率为78.82%(67/85),MSCT联合肿瘤标志的诊断符合率为88.24%(75/85),MSCT联合肿瘤标志与肿瘤标志、MSCT单独诊断的一致性一般(Kappa=0.46、0.57,P均<0.05)。MSCT联合肿瘤标志诊断卵巢癌的灵敏度为90.48%(38/42),特异度为86.05% (37/43),阳性预测值为82.61% (38/46)。MSCT联合肿瘤标志诊断卵巢癌的曲线下面积为0.887,高于MSCT(0.803)与肿瘤标志(0.534)单独诊断。结论MSCT联合肿瘤标志检测诊断卵巢癌的符合率较高,良、恶性卵巢肿瘤患者血清肿瘤标志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 标签: 卵巢肿瘤 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卵巢癌 肿瘤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舒肝解郁胶囊治疗抑郁症前后候选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分析其与抑郁症状、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寻找和明确与舒肝解郁胶囊药效相关的生物标志。方法经舒肝解郁胶囊治疗前后的27例轻中度抑郁患者(mild to moderate depression,MMD)分别使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 items 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24)评估抑郁严重程度,韦氏智力量表中国修订版(Chinese revised Wechsler adult intelligence scale,WAIS-RC)和韦氏记忆量表中国修订版(Chinese revised Wechsler memory scale,WMS)评估认知功能,然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舒肝解郁胶囊治疗前后抑郁症患者外周血候选基因的表达水平。最后,对其基因表达和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及疗效评价判定。统计分析采用SPSS 25.0软件,采用配对t检验、非参数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进行数据统计。结果MMD患者经舒肝解郁胶囊治疗后,HAMD-24评分降低[基线:14.00(9.75,18.25)分,8周:4.00(2.00,7.25)分,Z=-4.462,P<0.01],WMS言语智商升高[基线(123.00±10.24)分,8周(128.00±6.77)分,t=4.372,P<0.01];脑源性生长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基线:1.68(0.92,2.63),8周:2.30(1.47,4.34),Z=-2.781,P=0.005]、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线:0.74(0.31,1.15),8周:0.97(0.50,1.71),Z=-2.159,P=0.031]、5-羟色胺2A受体[基线:0.60(0.39,1.60),8周:0.98(0.44,2.29),Z=-1.994,P=0.046]和谷氨酸离子型受体AMPA型亚基1[基线:1.19(0.66,2.40),8周:1.76(0.86,4.13),Z=-2.756,P=0.006]基因表达升高。BDNF表达变化率与HAMD-24评分(r=-0.35,P=0.038)和操作智商(r=0.40,P=0.022)显著相关。结论BDNF可能作为舒肝解郁胶囊治疗MMD患者临床症状和认知功能的一个疗效标志,用于评估抗抑郁疗效。

  • 标签: 舒肝解郁胶囊 抑郁症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疗效标志物 药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肿瘤标志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同年12月期间来到我院接受诊治的64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良恶类别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良性病变患者为对照组,肺癌患者为研究组,每组各32例。比较两组患者体内各项肿瘤标志的检测水平,包括鳞癌相关抗原、血清癌胚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细胞角蛋白21-1。结果:研究组患者体内各项肿瘤标志的检测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临床诊断情况分析非心肌疾病患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T(TNT)检测结果升高原因,以便更好指导临床患者的诊治,避免误诊。方法:门诊及住院于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检测过CK、CKMB、TNT患者的血清样本中随机选择243例进行研究分析,结合临床诊断分析各指标升高的可能原因。结果:38例TNT假性升高的非心肌疾病患者,其中脑血管疾病及眩晕、意识障碍患者TNT轻微升高,高血压患者中TNT升高较明显;32例 CK-MB假性升高的非心肌疾病患者,其中脑血管疾病及眩晕、意识障碍患者 CK-MB 升高较明显,在胃肠炎、呼吸道疾病和中毒患者中轻微升高。结论:在非心肌疾病情况下,患者出现急性脑血管病、高血压、内脏损伤、脑缺血缺氧状态等情况,都可能导致TNT和 CK-MB的假性升高

  • 标签: 非心肌损伤患者 心肌标志物升高 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肿瘤标志检验技术应用于肺癌的诊断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1年6月我院被确诊为肿瘤患者20例与健康体检者90例进行研究分析,根据不同类型的肿瘤纳入为不同小组,病例确诊为肺癌的患者定义为肺癌组,体检结果均为健康者定义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9-9以及人附睾蛋白的肿瘤标志联合检测。结果:对照组与肺癌组患者的各项检验指标均有明显数据差异,P<0.05。两组患者指标阳性率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肿瘤标志检验方式可以作为肺癌的可靠诊断技术,多项指标均存在异常者阳性率较高,整体检验结果阳性检出率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肿瘤标志物 肺癌 检验与诊断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肿瘤标志检验用于肺癌检验与诊断的结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4月期间在我院的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3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3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再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健康组,分析对比三组研究对象血清中的肿瘤标志水平。结果:经过肿瘤标志水平检验,研究组患者血清中血清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癌相关抗原(SCC-Ag)、细胞角蛋白21-1(CYFRA21-1)、抗原125(CA125)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肿瘤标志物 肺癌检验 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甲胎蛋白、糖类抗原以及癌胚抗原三类肿瘤标志进行联合检测时对肝癌的诊断作用。方法:对济南某医院2021年7月到2022年1月收治的90例患者进行数据检测,90例患者分别表现为三种情况:一种为经过对比《原发性肝癌判断标准》进行确诊的30位肝癌患者。另一种为通过良性肝病检测标准进行确诊的肝病患者。还有一种则是例行身体健康体检并得出肝功能正常的研究对象。每类群体人数均为30例,通过化学发光免疫法对三类群体的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以及糖类抗原CA199三种肿瘤标记在血清中的含量进行检测分析,并对比单一肿瘤标记检测和三类指标联合检测的肝癌判定效果。结果:经过对三组研究对象的癌胚抗原、甲胎蛋白以及糖类抗原指标进行血清含量的检测分析得出,肝癌组患者的三项指标数据水平处于更高的层次,而且与其他两种患者之间存在明显的数据差异;其相应的血清阳性检出率会有更高的水平,比健康组以及良性肝病毒的患者数值要高。相应指标之间的数据存在明显的差异,P

  • 标签: 肝癌 甲胎蛋白AFP 癌胚抗原CEA 糖类抗原CA199 联合检测
  • 简介:摘要:肿瘤标志是一种重要的放射治疗和临床诊断药物,在我国医疗事业中占据着非常重要地位。但是,由于肿瘤标志的种类多种多样,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错误操作和失误。因此对其进行有效的筛查十分必要。本文主要探究肿瘤标志谱对常见肿瘤的筛查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肿瘤 标志物谱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此次的研究来对近几年来所发现的各种分子标志进行分析与概括,来研发出一些更有助于解决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的问题,解决诊断与治疗中所需要使用到的新技术和新标志,进而发挥出更好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选取的是在我院就诊的、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200例,其中男性的患者有120例,女性患者的人数有80例。结合当前逐渐更新与多样化的分子生物技术,对更多新发现的分子标志进行鉴定和分析,使用最新的分子生物技术来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中的核酸分子标志技能型分析与深入的研究。结果:通过研究分析了解到,结合当前最为常用的临床诊断、治疗的方法,能够在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中发挥出重要的诊断价值的自身抗体主要有6中,分别是抗磷脂抗体、抗阻蛋白、抗核小体、抗核抗体(简称ANA)、抗核糖体P蛋白、抗双链DNA(简称dsDNA)、抗Sm,其中有着抗体也已经被纳入到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国际诊断指南中。结论:随着对相关患者的研究分析以及新分子生物技术的应用,极大的辅助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更有助于在临床分析中去发现与鉴定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分子标志,为提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诊断、治疗水平提供更多的机会。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高血压 孕晚期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是口腔颌面外科中常见的感染疾病,在我国部分地区发病率较高,若未经及时且正确的处理,常易产生严重并发症,致不良预后率和致死率较高。根据文献,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多累及患者的心功能,临床中有很多心功能标志可帮助我们评估患者心功能,本综述将简要探讨两个心功能标志的机制。

  • 标签: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 心功能标志物 机制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是危及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心肌损伤的血清标志的灵敏度与特异度较高,且便捷易行,已逐步运用至临床诊断中。本文针对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血清标志的研究进行整理,探讨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血清标志物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乙肝标志在婚检孕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婚检孕检的560名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乙肝标志进行检验,包括乙肝核心抗体、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体、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从而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60名受检者中,乙肝标志检出率为19(3.39%),其中小三阳占比为6(31.58%),大三阳占比为3(15.79%);男性受检者乙肝标志检测阳性率13(4.58%)明显高于女性受检者6(2.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婚检孕检中应用乙肝标志检验,能有效检查出乙肝感染者,特别应加强女性的检验,以便及早采取治疗措施。

  • 标签: 婚检孕检 乙肝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