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氟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50例服用氟酮类药物治疗后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该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特点。结果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是促使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氟酮类药物;氟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多种多样,涉及到运动系统、呼吸系统、血液系统、循环系统、肝胆系统、胃肠系统、神经系统、皮肤及其附件等,还有患者同时会合并有多种不良反应出现;氟酮类药物静脉注射给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口服给药,差异显著,P<0.05。结论氟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表现多种多样,临床用药时,要对其适应征进行严格掌握,并且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对用药安全性进行有效确保。

  • 标签: 氟喹诺酮 不良反应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对酮类抗菌药物在临床中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方法抽取我院84例临床患者进行研究,对使用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头痛,失眠,情绪反常不良反应由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出现39例,占总例数46.43%,皮肤组织出现红斑,过敏和皮疹等不良反应24例,占总例数28.57%,酮类抗菌药物造成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居多,其次是皮肤组织不良反应。结论对酮类抗菌药物的使用,要严格遵守用药原则,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对药物的剂量和滴注速度进行合理的调整,用药前后要加强护理,同时用药时要时刻注意,并观察患者反应,保证酮类抗菌药在临床中的安全性。

  • 标签: 喹诺酮类 抗菌药物 不良反应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特点,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据某教学医院2011-2015年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的酮类药品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0例酮类不良反应涉及4个品种,其中左氧氟沙星最多,共计165例;环丙沙星64例;莫西沙星43例;洛美沙星28例。结论应密切关注酮类药物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喹诺酮类药物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综述酮类抗菌药物所致临床不良反应的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类药物提供警示,预防该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对国内外近期公开报道的酮类抗菌药物临床不良反应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酮类药物的主要临床不良反应有消化系统反应、过敏反应、光敏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心血管系统反应、肝、肾功能损害、血液系统反应、软骨毒性和肌腱损伤以及影响血糖等。结论酮类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症状多,涉及系统广泛,有的后果严重,临床医生应严格掌握适应证,高度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发现不良反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 标签: 喹诺酮类 抗菌药物 临床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酮类药物进行药学干预,分析其在实际使用中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9月——2020年3月期间收治观察,共100例接受酮类药物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比组,研究组患者50例,对比组患者50例。研究组在患者服用酮类药物治疗时进行药学干预,对比组在患者服用酮类药物时不进行任何干预。收治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耐药率、不合理用药率以及不良反应调查。结果:研究组服用酮类药物的患者在进行药学干预后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比组患者。两组之间比较存在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喹诺酮类药物 药学干预 临床应用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肺结核患者在治疗中使用酮类药物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纳入2021年2月至2022年5月收治患者50例,任意选择样本中24例,常规方案治疗(对照组),剩下25例,以酮类药物治疗(观察组)。分析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对比患者治疗过程中整体治疗有效率以及患者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喹诺酮类药物 肺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药学干预对酮类药物使用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2月到2021年2月未采取药学干预的酮类药物处方1489张设为未干预组,另将我院在2021年3月—2022年3月采取药学干预的酮类药物处方1489张设为干预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不合理用药指标值(耐药率、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联用、超适应证用药和禁忌证用药率)、药物利用指数和使用频度的差异。结果:干预组患者的耐药率、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联用、超适应证用药率均低于未干预组,经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药物利用指数、使用频度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学干预可提高酮类药物合理使用率,降低用药不合理情况的发生率,其效果显著,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药学干预 喹诺酮类药物 影响
  • 简介:摘要胺碘酮类药物均可以延长QT间期,但单用很少致室性心动过速(室速),两药联合应用更容易延长QT间期,若伴有频发室性早搏(室早)和严重心动过缓时可致持续性室速,甚至尖端扭转型室速。本文报道2例胺碘酮类药物联合应用致室速。

  • 标签: 胺碘酮 喹诺酮类药物 QT间期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 简介:分析药师在药学服务和处方干预中遇到的氟酮类药物不合理应用以及参与处理该类药物引起药害的典型病例;指出氟酮类药物对软骨和韧带具有毒性作用,会引起骨关节损害;还可引起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皮肤软组织等药害;故建议应用氟酮类药物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严格掌握适应症.

  • 标签: 氟喹诺酮类药物 药物损害 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氟治疗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获得性肺炎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应用氟药物治疗。根据氟药物的不同,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0例获得性肺炎患者。1组患者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2组患者应用环丙沙星治疗,3组患者而应用莫西沙星治疗。比较分析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局;应用莫西沙星的3组治疗效果,细菌清除率高于应用左氧氟沙星及环丙沙星的1组2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左氧氟沙星的3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其余两组低,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药物治疗获得性肺炎各有优势,临床上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从而选择应用哪一种氟药物治疗,才能更好的清楚患者体内细菌同时减少不良反应。

  • 标签: 氟喹诺酮 获得性肺炎 左氧氟沙星 环丙沙星 莫西沙星
  • 简介:氨茶碱是茶碱和乙二胺的复合物,口服后以茶碱形式在体内发挥作用,由于茶碱的有效血药浓度与中毒浓度很接近,因此,了解药物对茶碱血药浓度的影响对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酮类药物对茶碱血药浓度的影响作一阐述。

  • 标签: 喹诺酮类药物 氨茶碱 血药浓度 代谢机制 药酶抑制作用
  • 作者: 徐叶叶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22-11-24
  • 出处:《健康世界》2022年第18期
  • 机构: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医院,广西来宾545900
  • 简介:目的:探讨药学干预对酮类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促进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的120张酮类抗菌药物处方;采用药学干预,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没有实施药学干预的120张酮类抗菌药物处方进行对比,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药物利用指数、用药频率。结果:观察组不合理用药情况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处方中患者用药频度、药物利用指数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在使用酮类抗菌药物当中,开展药学干预,可以提升临床护理用药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药学;临床合理用药
  • 简介:一病史摘要

  • 标签:
  • 简介:酮类抗菌药的第四代衍生产品,口服吸收良好,血药浓度高,使用方便等诸多优点,从而在临床应用上日益广泛。通过介绍氟酮类抗菌药的临床进展、不良反应以及安全性监测现状,就合理安全用药进行了讨论和分析,以期为氟在临床上的安全有效应用提供借鉴。

  • 标签: 氟喹诺酮 抗菌药物 药品不良反应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