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跟骨关节骨折患者应用钢板固定治疗的临床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入住本院的81例(84足)跟骨关节骨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入选病例均应用钢板固定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跟骨骨折患者Bohler角为(26.2±2.5)°,跟骨宽度(30.1±0.8)mm,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经临床统计,跟骨恢复优良率为91.7%,并发症发生率为25.0%。结论为跟骨关节骨折患者应用钢板固定治疗,疗效满意,并发症发生率低,钢板固定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跟骨 关节内骨折 钢板内固定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Y”形跟骨钢板固定治疗跟骨关节骨折的手术方法、疗效及并发症。方法使用“Y”形跟骨钢板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Ⅳ型53例64足,采取跟骨外侧入路,35足采用自体髂骨植骨。结果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本组病例总体优良率达85.9%。结论切开复位“Y”形钢板固定治疗跟骨关节骨折是一个较好的方法,切口设计、植骨、准确复位及坚强固定等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跟骨骨折 骨折内固定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2年11月—2014年11月该院收治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关节骨折患者120例,根据AO原则进行分类,并按照患者病情不同,分别给予简单固定联合外固定架固定、钛板螺钉固定及单纯外固定架固定治疗。结果随访结果显示,功能满意113例、功能认可者5例及功能不满意者2例,手术治疗的满意率为94.16%,不满意率为1.67%。随访前,桡骨尺偏角平均为(28.4±3.2)°,治疗后平均尺偏角为(20.3±2.3)°;治疗前,平均掌倾角为(15.3±3.4)°,治疗后患者平均掌倾角为(8.3±2.1)°,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关节骨折患者,给予手术方法治疗,对于最大限度恢复桡骨及尺骨关节面凭证、尺偏角、相对长度及掌倾角均有重要的意义,而术后进行适当有效的功能康复锻炼,能使患者腕关节的功能得以最大程度的恢复。

  • 标签: 桡骨粉碎性骨折 关节内骨折 手术治疗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跟骨关节移位骨折的全跟距关节镜下治疗技术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市中心医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采用改良全跟距关节镜技术治疗的46例46足跟骨关节移位骨折患者的资料。其中男28例28足,女18例18足;年龄19~60岁,平均(39±13)岁。受伤到手术时间1~10 d,平均(4.5±2.2)d。术前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4~8分,平均(6.3±1.8)分。所有患者患足无其他合并损伤。所有患者均采用跟距关节镜下前外侧、外侧、后外侧入路进行跟骨骨折的复位,并采用全螺纹空心螺钉固定,术后随访检测患者足部疼痛的缓解情况及足部外观的满意情况,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与后足评分系统(AOFAS)及Maryland评分系统对手术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手术前后各指标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术后所有切口均获一期愈合,未出现血管、神经及肌腱损伤等并发症。本组46例46足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1±9)个月。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为8~12周,平均(10.4±2.3)周。末次随访时,患者踝关节、跟距关节运动理想,未出现跟距关节创伤性关节表现,跟距关节疼痛VAS评分均为0分,AOFAS评分由术前的(58±13)分提高到(96±9)分,Maryland评分(72±11)分提高到术后的(98±8)分,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t=15.958、12.496,均P<0.05)。结论跟骨关节移位骨折的全跟距关节镜下治疗技术,骨折复位精确,足部术后并发症小,疗效确切,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跟骨关节内骨折 关节镜技术 跟距关节 螺钉固定
  • 简介:摘要关节隐匿性骨折是最近十几年才引起重视的一种潜在危害较大的损伤类型。这类骨折重新被关注主要是由于CT、MRI及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以及部分关节隐匿性骨折的损伤规律和特点逐渐被掌握。尽管如此,关节隐匿性骨折的漏诊、漏治仍时有报道,残留的关节移位影响关节功能的恢复,远期可能导致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肢功能。为此,笔者总结了隐匿性骨折影像学检查要点,部分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规律和特点及其与变异解剖结构的区分,希望有助于提高骨科医师对这类骨折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 标签:
  • 简介:目的报告手术治疗跟骨关节骨折畸形愈合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3年2月至2007年12月收治并获得随访的跟骨关节骨折畸形愈合患者49例,按Sanders分型:Ⅰ型6例,Ⅱ型15例,Ⅲ型28例。Ⅰ型行单纯跟骨外侧壁截骨,Ⅱ型根据有无高度丢失行距下关节原位或撑开植骨融合,Ⅲ型需同时行跟骨体部截骨或通过移植髂骨块宽度来纠正内外翻畸形。用多枚空心螺钉固定结合短腿石膏制动,确保关节融合。结果49例获得平均18.4个月随访,距下关节融合时间平均12.8周。术后的平均距跟高度、距骨倾斜角、距跟角、跟骨携带角均比术前明显改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后足评分从术前的平均25.7±4.3分提高至最后随访时的74.9±4.8分。结论跟骨关节骨折畸形愈合的手术治疗应以术前临床和影像学评估为基础,根据患足的畸形和患者的期望值选择个体化方案,进行跟骨外侧减压、矫正后足内外翻畸形并融合距下关节

  • 标签: 跟骨 骨折 骨折愈合 畸形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固定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江阴璜土医院收治的3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固定手术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1年至4年,平均随访时间为2年。所有病例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临床愈合时间为10~16周,平均愈合时间为13.4周。根据疗效评定标准,其中优18例,良10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7.5%。结论采用固定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符合生物力学要求,且该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是治疗踝关节骨折较为理想的方式。

  • 标签: 踝关节 骨折 内固定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有限切开或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跟骨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10年3月对56例跟骨关节骨折患者采用有限切开和切开复位空心钉或解剖钢板固定。结果53例获得随诊。平均随诊36个月,除1例再次高空坠落致空心钉断裂跟骨再骨折外,骨折均获愈合。临床愈合时间14周。按Mar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手术效果,优32例,良14例,差7例,优良率86.79%。结论跟骨关节骨折采用有限切开或切开复位固定治疗,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对基层骨科医生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跟骨关节内骨折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跟骨关节骨折 CT的临床诊断 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收治的 14例跟骨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独享,除摄跟骨常规 正侧位及轴位 X线片外均作了跟骨 CT检查,并采用跟骨撬拔复位及跟骨靴固定,对跟骨关节骨折 CT的临床诊断 意义进行探讨。结果 本文对 14例跟骨关节骨折患者均用冠状位及轴位扫描,个别病理加以矢状位扫描, CT诊断跟骨骨折及复位结果的效果良好。结论 CT能够给予跟骨关节骨折准确的诊断,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依据,值得临床诊断应用。

  • 标签: 跟骨关节 骨折 CT诊断 轴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跟骨外侧入路手术治疗关节跟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2月-2013年5月间收治的跟骨关节骨折患者共56例,应用跟骨外侧扩大L形入路进行手术复位固定方法进行治疗,根据临床治疗效果,对手术细节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所有患者在伤后6-10天手术,平均手术时间80分钟,出血量95ml,手术切口皮缘部分坏死3例,切口不愈合3例,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优40足,凉16足,可5足,优良率92%。结论外侧扩大L形入路手术治疗跟骨关节骨折的效果确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外侧扩大L形入路 内固定 跟骨关节内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手术治疗跟骨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跟骨关节骨折患者,按照骨折患者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0例患者行跟骨钢板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行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效果。结果观察组总优良率达8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明显低于对照组26.7%,P<0.05。结论对跟骨关节骨折患者行钢板固定手术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 标签: 跟骨关节内骨折 跟骨钢板内固定术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跟骨关节骨折的疗效分析。方法行手术治疗跟骨骨折36例40足,其中男30例34足,女6例6足,平均年龄38岁。腰麻或硬膜外麻醉后常规先行跟骨骨折手法复位,切口取跟骨外侧L型。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至跟骨。用3枚克氏针从皮缘固定与距骨,掀起皮缘避免过度牵拉皮肤。用小骨膜剥离器自骨折间隙撬拨,复位塌陷的移位骨折块及关节面,用3-4mm骨圆针自距骨后缘插入跟骨后关节面,撬拨距下关节面,恢复贝氏角及跟骨的高度及长度,用Y型钢板、螺钉固定,放置负压引流后分层缝合伤口,石膏托固定,患肢抬高,应用抗生素7天。结果随访6-48个月,平均15天,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最短3个月,最长6个月,按Maryland评分,优良率在83.1%。术后早起并发症皮缘坏死3例,后通过换药和应用生肌长皮膏外用愈合;感染1例,后在术后2个月取出钢板螺钉后感染控制,伤口愈合。晚期并发症5例,均为距下关节炎,2例经过消炎去痛较少活动后疼痛消失,2例经治疗后疼痛减轻,1例术后2年行跟距关节融合。结论对于波及跟距关节面的骨折或无塌陷移位的跟骨骨折手术治疗疗效肯定。

  • 标签: 跟骨骨折 手术治疗 距下关节炎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应用跟骨钢板治疗跟骨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应用跟骨钢板经跟骨外侧入路,对32例跟骨关节骨折患者进行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32例骨折术后功能恢复,优23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90.6%。结论应用跟骨钢板经跟骨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跟骨关节骨折,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跟骨骨折 外侧入路 内固定
  • 简介:目的探讨跟骨外侧低位手术切口对涉及跟距关节跟骨骨折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11年2月至2012年12月在广东省东莞市黄江医院手术治疗38例40足距下关节塌陷性跟骨骨折患者,按照Sander分型,Ⅱ型20例22足,Ⅲ型15例15足,Ⅳ型3例3足。骨折手术切口采用跟骨外侧低位切口,骨折固定材料选用跟骨"Y"型钛板。结果术后随访12~18个月,平均14个月。跟骨外侧切口术后全部愈合,跟骨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0~20周。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的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定,优28足,良9足,中3足,优良率为92.5%。结论涉及跟距关节面跟骨骨折采取手术治疗可以尽可能恢复跟骨形态和关节面平整,而采用跟骨外侧低位手术切口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 标签: 跟骨骨折 跟距关节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吸收钉治疗关节骨折固定材料的临床体会。方法以内固定材料,采用PDLLA规格型号,有两种(1)全螺纹螺钉TS-5555-50;(2)拉力螺钉LS-45×55-33。由成都迪康中科生物学院材料有限公司提供,为松质骨钉,其规格有两种螺钉外径4.5mm,内径3.5mm,长度25~55mm;螺钉外径3.5mm,内径2.5mm,长度25~35mm,采用环氧乙烷消毒无菌包装。治疗关节包括(腕、膝、踝、肘、髋)骨折31例。常规下麻醉关节手术入路,选用螺钉2~3枚固定,术后关节不采取外固定,3~4天后可行肢体被动功能锻炼。结果31例获随访6个月~2年,经X光片检查,对其关节活动的情况综合判断,平均17个月达到骨性愈合,关节活动正常,优良率达到90.3%。结论可吸收钉治疗关节骨折可减少患者的痛苦,避免再次手术,获得较好满意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可吸收钉 关节内骨折 内固定
  • 简介:目的探讨桡骨远端关节骨折的临床分型及治疗。方法根据损伤机制结合治疗方法将桡骨远端关节骨折分为:Ⅰ型:矢状面骨折;Ⅱ型:冠状面骨折;Ⅲ型:复合型。分别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推拔复位固定、开放复位三种方法进行治疗。结果1993。1999年共治疗30例,经8-24个月随访,优19例、良10例、可1例,优良率96.7%。结论该分型方法合理、实用、简便,结合正确治疗选择,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 标签: 治疗选择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 分型 复位内固定 矢状面 开放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