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选取规格为3.0Y-32000的丝束,生产2700Pa×100mm卷烟普通成型纸滤时,通过对ZL26滤成型机工艺加工参数优化,降低滤吸阻标准差,稳定滤产品质量,提高滤生产过程的精准控制能力。

  • 标签: ZL26 型卷烟滤棒成型机 吸阻标准差 丝束
  • 简介:【摘 要】目的:对传统棉球擦洗和刷牙对口腔护理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将本院在2020年1月至2020年9月期间接收的40例口腔护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棉球擦洗护理,而研究组实施刷牙护理,将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统计学研究结果有意义(P

  • 标签: 刷牙棒 传统棉球擦洗 口腔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钉与AF内固定失败比较,探讨基层医院在胸腰段骨折后路手术选择内固定的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月采用后路手术治疗170例胸腰段骨折临床资料,其中采用钉系统61例,AF内固定系统109例。其中钉系统内固定失败2例,AF内固定系统失败15例。结果AF内固定系统与钉系统在内固定失败率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F内固定系统在费用低廉,操作方便上有优势,但在内固定失败尤其是断钉更易出现。

  • 标签: 胸腰椎 骨折 内固定 失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光(LightWand)在困难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术前评估为困难气道患者30例。常规静脉快速诱导肌松后,将气管导管套在光上塑型后,经舌正中位置插入口腔,当导管前端到达咽喉部后,注意观察患者颈部的光斑,并酌情调节,当光斑的最亮点位于环甲膜时,则表明气管导管的前端已对准或进入声门。此时,将气管导管插入气管,拔出光,固定气管导管。观察一次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及相关并发症。结果全部插管成功,其中一次插管成功率90%,插管时间最长2min,最短20s,插管期间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光引导下气管插管可为困难气道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插管方法,适用于大多数困难气道插管患者。此方法简单易学,成功率高,经济实用,对局部组织损伤小,适合各级医院麻醉人员使用。

  • 标签: 光棒 气管插管 困难气道
  • 简介:目的探讨可吸收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直径为1.5mm或2mm的超高分子聚-DL-乳酸(PDLLA)可吸收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35例。经肘后正中“s”形切口,游离并保护好尺神经,肱三头肌舌形切开,显露骨折端。切开复位后2~3枚可吸收交叉固定,术中C臂x线机透视,并检查稳定性是否良好,术后行长臂石膏托外固定3周,3周后拆石膏进行肘关节屈伸功能锻炼,每1~2周复查x线片,观察骨折对位及愈合情况。结果本组35例得到全部随访,术后平均随访15个月(4~28个月),术后x线片示无骨折再移位,骨折全部愈合,无伤口感染,无骨化性肌炎及继发性尺神经损伤,发生肘内翻畸形1例;按Flynn肘关节评定标准,本组优27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94.3%。结论PDLLA可吸收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固定牢靠,效果理想,不影响骨骺发育,避免了再次手术取内固定。

  • 标签: 肱骨髁上骨折 内固定 可吸收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陶瓷+自体血小板凝胶(PRP)微创保髋技术的实际使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接诊的2例接受陶瓷+PRP微创保髋技术的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于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从2例患者的情况来进行分析,患者在手术之前,均被临床诊断为2期至3期的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具有十分明显的手术适应症。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后,关节活动基本恢复正常,髋关节的疼痛感有了较大幅度的减轻,患者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的情况.结论:临床上在实际针对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之中,通过应用陶瓷+PRP微创保髋技术,不仅能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关治疗方法在安全性方面也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

  • 标签: 陶瓷棒 自体血小板凝胶(PRP) 微创 保髋技术
  • 简介:摘要随着放疗技术的发展,我国已进入精准放疗时代。医用电子直线加速作为放疗的主要设备,能否做好质量控制工作,使之可靠运行,是保证放疗精确实施的先决条件。本指南为国内医疗机构制定本单位的医用电子直线加速质控方法提供指导,范围涵盖机械性能、安全联锁、剂量学性能、图像引导、特殊照射等多方面内容。在制定指南时,以已发布的国内外相关标准为依据,旨在将国内各机构的质控项目统一化。使用医用电子直线加速进行放疗的医疗机构应配备相应的质控人员,建议每台加速至少配1名医学物理师。对于日检项目,由技师或医学物理师完成;对于月检及年检项目,由医学物理师完成。参加质控的人员须持证上岗并经过完善培训,测量结果由高年资医学物理师审核并存档。

  • 标签: 直线加速器 质量控制 质量保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困难气道中联合应用光与喉镜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且伴有气管插管困难患者64例,采取1:1比例分为对照组32例与联合组32例,对照组气管插管方式以喉镜为主,联合组气管插管以光与喉镜联合为主,对比两种方式气管插管时间、1次插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气管插管时间较对照组短,有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1次插管成功率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35%、34.38%,联合组较对照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困难气道气管插管联合应用光与喉镜可促进插管成功率提升,缩短插管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困难气道 气管插管 光棒 喉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广东省2株C. diphtheriae白喉状杆菌进行精准鉴定与分析。方法通过API Coryne状杆菌生化卡对2010年广州和2020年珠海分离的C. diphtheriae进行生化及质谱鉴定;利用Illumina平台进行测序,CLC软件拼接,JSpeciesWS线上工具进行平均核苷酸同源性识别;BLASTN进行narKGHIJ和tox基因检测,使用MEGA-X构建wgSNP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GD-Guangzhou-2010为Belfanti型,GD-Zhuhai-2020为Gravis型。状杆菌种间ANI值计算结果显示,GD-Guangzhou-2010与C.belfantii间ANIb=99.61%,GD-Zhuhai-2020与C. diphtheriae间ANIb=97.64%。BLASTN结果显示,GD-Guangzhou-2010硝酸盐还原基因narKGHIJ均为阴性且未携带tox基因,GD-Zhuhai-2020硝酸盐还原基因narKGHIJ均为阳性,未携带tox基因。C. diphtheriae的wgSNP进化树显示两个主要进化分支,第一个分支包含所有Mitis型和Gravis型以及GD-Zhuhai-2020,第二个分支包含所有的C.belfantii、C.diphtheriae subsp. lausannense分离株及GD-Guangzhou-2010。结论广东省成功分离鉴定出两株非产毒性C. diphtheriae,系统发生树提示GD-Guangzhou-2010和GD-Zhuhai-2020位于两个不同的进化分支。

  • 标签: 白喉棒状杆菌 全基因组测序 wgSNP进化树 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评价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行钉系统内固定手术前后临床体征,X线和CT检查结果。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无内固定松动及断钉断现象,cobb’s角由术前平均22.5º恢复至2.5º。椎体前缘由术前38%恢复至96%,椎体后缘由术前76%恢复至97%,伤椎高度及脊柱生理弯曲度基本恢复正常。结论钉系统内固定手术操作简单,固定可靠,早期行手术内固定减压疗效好,是一种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疗法。

  • 标签: 钉棒系统 胸腰椎骨折 内固定 治疗 临床观察
  • 简介:我院自2005年1月-2008年1月,对陈旧性腕舟骨骨折采用自体尺骨嵴骨内固定手术治疗15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 标签: 腕舟骨 骨折 尺骨嵴骨棒 骨折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生物型可吸收骨(InionOTPSTM)治疗桡骨小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5例桡骨小头骨折行切开复位、可吸收骨内固定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15例患者随访3~10月,均骨性愈合,8例优,6例良,1例可,优良率93%。结论可吸收骨治疗桡骨小头骨折,疗效满意,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可吸收骨棒 内固定 桡骨小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经皮椎弓根钉系统对患有胸腰椎骨折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2例患有胸腰椎骨折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6例。采用常规开放性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经皮椎弓根钉系统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胸腰椎骨折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胸腰椎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临床手术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经皮椎弓根钉系统对患有胸腰椎骨折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经皮椎弓根钉棒 胸腰椎骨折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柱后路钉系统内固定手术中护理问题及对策。方法本研究对2013年1月至12月35例脊柱后路钉系统内固定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寻找手术中存在的护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在2014年1月至12月的工作中实施。对比2013年和2014年脊柱后路钉系统内固定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的差异。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发现,2014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2013年,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2013年,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根据存在的问题对脊柱后路钉系统内固定手术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有助于减少并发症,提升护理工作质量。

  • 标签: 脊柱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 术中问题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椎弓根钉治疗颈椎骨折脱位临床效果的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4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进行治疗研究,选取时间为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20例)和实验组(20例),前者给予前后路联合椎弓根钉固定术,后者给予椎弓根钉治疗,观察治疗结果。结果根据对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的分析可得,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颈椎骨折脱位患者椎弓根钉治疗,可显著提升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椎弓根钉棒 颈椎骨折脱位 传统治疗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补肾固齿丸联合甲硝唑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补肾固齿丸口服,同时甲硝唑在牙周袋内局部用药;对照组30例,单纯给予甲硝唑牙周袋内局部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用药12周后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固齿丸联合甲硝唑治疗牙周病的疗效显著,是治疗牙周病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 标签: 牙周病 补肾固齿丸 甲硝唑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滑脱行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钉断裂的原因。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住院并行椎弓根钉治疗的138例腰椎滑脱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腰椎滑脱的节段、是否伴有峡部裂、植骨融合方式及是否使用横连对椎弓根钉断裂的影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生椎弓根钉断裂或连接棒断裂共8例。L4滑脱断钉者2例(2/53),L5滑脱断钉者6例(6/58),L5滑脱断钉较L4滑脱者断钉发生率明显较高(P<0.05)。伴有腰椎峡部裂者断钉5例(5/55),不伴有峡部裂者断钉3例(3/83),伴有腰椎峡部裂的病例其断钉的发生率明显较不伴有峡部裂者高(P<0.05)。椎间植骨组断钉1例(1/104),横突间植骨组断钉4例(4/25),未植骨断钉3例(3/9),椎间植骨组断钉率低于横突间植骨组(P<0.05);横突间植骨组与未植骨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使用横连组断钉4例(4/25),使用横连组断钉4例(4/113)。未使用横连组断钉发生率高于使用横连组(P<0.05)。结论腰椎滑脱内固定术后椎弓根钉断裂既与滑脱本身特性,即滑脱节段、峡部是否完整有关,也与治疗方法的选择有关,融合方式不当,未正确使用横连,过于强求复位等都会增加术后椎弓根钉断裂的风险。

  • 标签: 腰椎滑脱 椎弓根螺钉 钉棒断裂 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