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Asahara等^[1]在1997年首次报道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EPC)分离成功,并可用于体内血管生成(angiogenesis)。血管生成指从已存在微血管床上生长出新以毛细血管为主血管系统过程。近年来,血管EPC存在已经确认,其与血管生成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将讨论血管EPC来源、特性及其在肿瘤发生和治疗中可能应用前景。

  • 标签: 血管内皮祖细胞 肿瘤 血管生成
  • 简介:目的探讨异丙酚对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54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表法分为假手术组、ANP组、异丙酚组。异丙酚组在ANP制模后经阴茎背静脉持续泵输注异丙酚10mg·kg^-1·h^-1。制模后3、6、12h分批处死大鼠,取血检测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一氧化氮(NO)、TNF-α、IL-6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取胰腺组织常规病理检查并评分。结果制模后6h,假手术组、ANP组和异丙酚组血淀粉酶水平分别为(1743±370)U/L、(7745±1030)U/L和(5529±874)U/L;脂肪酶为(274.9±36.1)U/L、(1672±262)U/L和(1219±207)U/L;TNF—α为(1.110±0.276)mg/L、(3.191±0.279)mg/L和(2.361±0.281)mg/L;IL-6为(102.6±28,5)ng/L、(334.1±34.0)ng/L和(268.6±29.8)ng/L;NO为(42.2±18.1)umol/L、(120.7±22.3)umol/L和(73.6±19.3)umol/L;SOD为(120.6±20.1)U/ml、(54.1±15.3)U/ml和(85.7±17.1)U/ml;胰腺病理评分为0.333±0.408、4.417±0.665和3.500±0.707。ANP组血清淀粉酶、脂肪酶、IL-6、TNF-α、NO水平及胰腺病理评分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而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异丙酚组血清淀粉酶、脂肪酶、IL-6、TNF—α、NO水平及胰腺病理评分均较ANP组明显降低(P〈0.05),而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结论异丙酚可降低ANP大鼠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水平,减轻胰腺组织损害,对ANP具有一定治疗作用

  • 标签: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异丙酚 模型 动物
  • 简介:目的研究胺碘酮在预防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高危患者房颤中作用。方法常规体外循环下92例窦性心律、年龄〉50岁瓣膜性心脏病择期行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药物和安慰剂。试验组除常规药物外,术后加用胺碘酮。两组比较瓣膜置换术后房颤发生率。试验终点为术后第30天。结果瓣膜置换术后两组比较,试验组房颤发生率(8.5%)小于对照组(33.3%),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能降低瓣膜置换术后高危患者房颤发生率,有效预防术后房颤发生。

  • 标签: 胺碘酮 心脏瓣膜置换术 心房颤动
  • 简介:目的观察欣力胶囊对阿霉素(ADR)中毒心肌细胞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新生SD乳鼠心肌细胞做原代培养,复制ADR损伤心肌细胞模型,测定培养上清液多项生化指标,并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细胞。结果ADR(终浓度为10^-6M)可致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增加(P〈0.01),同时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下降而丙二醛(MDA)含量升高(P〈0.01),欣力胶囊(0.025~0.1mg/mL)可呈浓度依赖性地降低LDH活力,增加细胞SOD活力和降低MDA含量(P〈0.05或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欣力胶囊能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证实了欣力胶囊保护作用。结论欣力胶囊能够拮抗ADR引起自由基脂质过氧化,从而保护心肌细胞。

  • 标签: 欣力胶囊 阿霉素 心肌细胞 流式细胞仪
  • 简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是一种以记忆力减退为主要特征.伴有日常生活能力受损进行性神经变性疾病.是老年期痴呆中最常见一种类型,病理上以老年斑(senileplaques,SP)和神经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tangles,NFT)为主要特点。虽然近年来AD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其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

  • 标签: 血纤蛋白原 阿尔茨海默病 p淀粉样蛋白 凝血功能 炎症反应
  • 简介:目的观察空肠旷置术对链脲佐菌素诱发2型糖尿病(T2DM)SD大鼠治疗效果及其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经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后建立T2DM模型,选取成模T2DM大鼠55只随机分为3组,手术组20只(A组),假手术组20只(B组)和对照组15只(C组)。A组行空肠旷置术,B组行空肠切断吻合术,C组正常喂养。测定术前(0周)及术后1、2、4、8、16周各组大鼠体质量(g)、空腹血糖(mmol/l)、空腹血浆胰岛素(INR)及血浆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及对照组比较,手术组术后2、4、8、16周体质量分别下降至(3521±9.00)g、(342.84±8.90)g、(336.64±10.26)g、(330.34±9.12)g,与术前(369.14±8.05)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8、16周手术组血糖明显下降,分别为(14.62±1.10)mol/L、(12.12±1.38)mol/L、(8.75±1.06)mmol/L、(7.55±1.00)mmol/L,与术前(16.85±0.92)mmol/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尺0.05);术后2、4、8、16周手术组胰岛素水平分别上升至(14.62±3.10)mU/L、(16.12±3.38)mU/L、(17.75±4.06)mU/L、(17.55±3.10)mU/L,与术前(10.85±5.92)mU/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术后8—16周手术组大鼠胰岛素水平达到平稳状态,并与相同时间点假手术组、对照组相比较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P〈0.05);手术组术后1、2、4、8、16周GLP.1值分别上升至(11.02±0.85)pmol/L、(14.42±1.18)pmol/L、(16.02±1.59)pmol/L、(17.62±1.02)pmol/L、(18.12±0.71)pmol/L,与术前(7.61±0.70)pmol/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16周与对照组各时间点大鼠GLP-1值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时间增加,手术组大鼠GLP.1值升高越来越明显。结论空肠旷置术可有效控制T2DM大鼠血糖,降糖疗效理想并持久�

  • 标签: 空肠旷置术 2型糖尿病 血糖
  • 简介:目的:评价生脉注射液在肿瘤放射治疗中所起作用。方法:97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行常规放疗及/或三维立体适形放疗,并在此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对照组仅予放射治疗,评价两组病人肿瘤退缩情况、放疗中生活质量等指标,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病人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生活质量多项指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能减轻放疗所致不良反应,并且可能有增效作用,可作为放疗时一种修饰治疗手段。

  • 标签: 生脉注射液 肿瘤 放射治疗 生活质量 减毒增效
  • 简介:SAP为消化内科常见急重症之一,改善肠道功能,控制炎症介质释放有利于控制SAP发展。我们从2004年1月起在综合治疗SAP基础上加用了大黄、柴胡保留灌肠,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78例SAP患者,探讨大黄、柴胡保留灌肠疗效。

  • 标签: 保留灌肠 综合治疗 重症急性胰腺炎 大黄 柴胡 SAP
  • 简介:目的探讨MTT法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在胰腺癌化疗药物选择中作用。方法取156例胰腺癌患者肿瘤组织进行体外原代细胞培养,以MTF法检测吉西他滨(GEM)、5氟脲嘧啶(5-Fu)、丝裂霉素(MMC)、奥沙利铂(L—OHP)、伊立替康(CPT-11)、顺铂(DDP)对癌细胞抑制率。按照实体瘤体外敏感标准,以抑制率〉70%为高度敏感,50%~70%为中度敏感,〈50%为不敏感(耐药)。结果156例胰腺癌标本经病理证实为导管癌135例、腺鳞癌13例、黏液腺癌8例。胰腺导管癌对6种药物均高度敏感;胰腺黏液腺癌和腺鳞癌对5种药物(分别除L.OHP和GPT-11外)高度敏感。GEM对胰腺癌细胞抑制率高于MMC、L—OHP及CPT-11(P〈0.05),与5-Fu和DDP无显著差异。其他5种药物之间无显著差异。不同类型胰腺癌细胞对6种化疗药物敏感性高低排序不同,导管癌对药物敏感性依次为GEM〉DDP〉5-FU〉CPT-11〉MMC〉L—OHP;黏液腺癌为GEM、CPT-11〉DDP、5-FU、MMC〉L—OHP;腺鳞癌依次为L—OHP〉GEM〉5-FU、MMC〉DDP〉CPT-11。结论MTr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有助于胰腺癌化疗药物正确选择,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胰腺肿瘤 比色法 药物监测 肿瘤化疗
  • 简介:目的:探究γδT细胞在急性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宿主早期天然免疫中作用。方法:建立急性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小鼠模型,分别设野生对照组、野生感染组、免疫球蛋白(Ig)G感染组、抗γδT细胞受体(TCR)感染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产白介素(IL)-17-γδT细胞在肺内表达。应用抗γδTCR抗体耗竭小鼠体内γδT细胞.通过实时定量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肺内IL-17A、IL-17F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并评估肺内细菌负荷以及病理改变。结果:①在急性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8h后,小鼠肺内产IL-17-γδT细胞表达明显增加。②小鼠在感染8h后,抗γδTCR组小鼠肺内IL-17AmRNA和蛋白水平较IgG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抗γδTCR组小鼠肺内IL-17FmRNA和蛋白水平与IgG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升高:抗γδTCR组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分类提示中性粒细胞明显减少。③小鼠在感染16h后,抗γδTCR组肺内细菌负荷仍明显存在,是IgG对照组174倍.其病理提示炎症反应依然明显存在。结论:在急性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宿主天然免疫早期,γδT细胞是IL-17A主要来源细胞,且起着协助病原菌清除积极作用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ΓΔT细胞 肺炎 天然免疫 白介素17
  • 简介:Hedgehog(Hh)信号通路及上皮问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EMT)调控细胞增殖和分化,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正常成人组织中二者活性均明显下降,其异常活化往往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侵袭及转移密切相关。在胰腺癌细胞中常发现有Hh信号通路异常活化和EMT现象,本文就Hh信号通路调控胰腺癌细胞EMT作用及其机制做一综述。

  • 标签: HEDGEHOG信号通路 上皮间质转化 胰腺癌细胞 调控作用 胚胎发育过程 恶性肿瘤
  • 简介:通过研究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从而更好地对蛋白功能进行注释,甚至应用于药物开发,是蛋白组学主要任务之一.人类基因组大规模测序和其他各种高通量生物技术采用为蛋白质调控网络研究创造了条件.本文回顾了近年来生物信息学在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方面取得最新研究成果,对各种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对该领域今后发展方向做了预测.

  • 标签: 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 计算生物学 蛋白调控网络
  • 简介:目的分析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是否能作为甲状腺滤泡性肿瘤恶性诊断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于2013年7月至2016年8月之间经手术病理明确诊断甲状腺滤泡性肿瘤患者125例。根据术后病理分为良性组、恶性组。分别对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术前甲状腺球蛋白浓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良性组62例,其中男23例,女39例,平均年龄49(19~78)岁,肿瘤平均直径(3.400±1.374)(0.1-5.5)cm;恶性组63例,其中男13例,女50例,平均年龄46(15—79)岁,肿瘤平均直径(3.140±1.143)(0.3~7.0)cm;术前Tg水平,恶性组为(299.73±495.02)ng/ml,良性组为(48.20±43.68)ng/ml。2组年龄、肿瘤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Tg定于100ng/ml时,对恶性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8.7%和90.0%。结论Tg可作为甲状腺滤泡状癌(follicularthyroidcarcinoma,FTC)辅助诊断指标,术前Tg水平高应高度怀疑FTC可能。

  • 标签: 甲状腺球蛋白 甲状腺癌 甲状腺滤泡状癌 LOGISTIC回归 ROC曲线
  • 简介:人参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传统中药,其最主要活性成分为人参皂甙,主要包括Rb1、Rb2、Rc、Rg1等单体。研究发现,人参皂甙对心血管系统具有良好保护作用,它可以通过抑制凋亡和自噬、抗氧自由基、减轻钙超载、抑制中性粒细胞激活和炎症介质释放、以及参与新生血管形成等一系列多因素,多途径调节过程,改善缺血心肌功能。

  • 标签: 人参皂甙 缺血心肌 保护作用 保护机制
  • 简介:血浆高密度脂蛋白除参与胆固醉逆向转运以外,还具有抗氧化等多种重要生理功能.高密度脂蛋白含有的载脂蛋白、磷脂、二乙基对硝基苯磷酸脂酶、血小板激活因子乙酰水解酶、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以及清道夫受体BI、ATP结合转运子等其它蛋白成份,不仅具有螯合过渡金属离子、中断脂质氧化反应作用,还具有摄取、转运、酶解等清除脂质氧化产物、调节抗氧化剂作用,因而可对抗脂质氧化修饰和动脉粥样硬化发生.

  • 标签: 高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 氧化修饰 动脉粥样硬化 抗氧化作用
  • 简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肺损伤病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研究认为核因子κB(NF—κB)在SAP发病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α-硫辛酸(α-lipoicacid,ALA)属于维生素B一类化合物,是已知抗氧化剂中作用比较广泛一种,具有抑制NF-κB作用,在改善人体质、抗氧化,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和其他多种疾病方面备受关注。本实验应用ALA干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观察其对ANP并发肺损伤保护作用,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

  • 标签: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Α-硫辛酸 保护作用 肺损伤 糖尿病并发症 重症急性胰腺炎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IgR/SC)对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肝硬化患者和6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研究,抽取患者4ml空腹静脉血,采用电化学发光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检测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AFP)浓度,采用自行包被ELISA检测板和OD值半定量法检测血浆PIgR/SC。肝癌患者手术切除后1周重复检测AFP和PIgR/SC水平。结果肝癌、肝硬化和志愿者3组患者PIgR/SC和AF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两分析,肝癌患者PIgR/SC高于肝硬化患者和志愿者(均P〈0.01),肝硬化患者与志愿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患者AFP高于肝硬化患者和志愿者,肝硬化患者高于志愿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PIgR/SC诊断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敏感度为89_3%,高于AFP54.8%;特异性为84.6%,低于AFP91%;约登指数为0.751,高于AFP0.458;AUC面积为0.920,高于AFP0.761。对2种检测指标的AU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51,P〈0.05)。结论PIgR/SC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价值可能优于AFP,具有较高临床意义。

  • 标签: 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 原发性肝癌 甲胎蛋白
  • 简介:<正>9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30例。三组均进行常规内科治疗,甘露醇均为250ml静滴每6h给药1次。A组加用血肿消口服液(含三七、大黄、莪术、蛴螬、益母草、黄芩等)60ml每日2次,口服或鼻饲,或高位直肠滴注;多巴胺1~2μg/(kg·min)24h持续泵入。B组加用多巴胺泵入。治疗28天,A组基本治愈13例,显著进步11例,进步5例,总有效率96.67%,B组分别9、12、6例和

  • 标签: 基本治愈 多巴 常规内科 神经功能缺损 肾衰患者 黄荃
  • 简介:急性胰腺炎(AP)是消化系统常见急腹症,临床病情轻重不一,多数情况下为轻度自限性疾病,部分病例病情变化急剧,伴有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并可进展至多器官衰竭,病死率高。目前临床缺少早期预测病情进展血清学指标,也无针对过度炎性应答和器官损伤特效治疗药物,因此迫切需要从不同角度深化对重症AP(SAP)病理生理过程中关键分子作用认识。一般认为,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磷脂酶A2 现代认识 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病理生理过程 临床病情
  • 简介:目的评价甘氨双唑钠(希美钠)联合放疗治疗肿瘤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增敏放疗组30例肿瘤患者采取希美钠联合放疗,与采取普通放疗30例病例进行比较。结果增敏放疗组完全缓解22例(73.33%),普通放疗组完全缓解12例(40%)。两组毒副作用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增敏放疗组近期疗效优于普通放疗组,且毒副作用未见明显增加。

  • 标签: 甘氮双唑钠 放疗增敏 放射疗法 毒副作用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