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病人应用降压药出现的不良反应并提出护理的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我科室住院治疗的90例高血压病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其中包括男70例,女20例,年龄在64岁-95岁之间,平均76.8岁,按照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使用2-4种降压药对其进行治疗,统计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并对不同的不良反应进行不同的护理;结果本次参与研究的患者有3例出现低血压,4例出现电解质紊乱,8例出现咳嗽,3例出现心动过速,3例出现心动过缓,3例出现踩部水肿;结论为使老年病人得到安全、有效、及时的治疗和护理,护士应多方面地掌握老年病人使用降压药的知识,同时要细心地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 标签: 不良反应 老年病人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力咳合剂联合开瑞坦治疗老年感染后咳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感染后咳嗽的86例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平喘基础治疗,观察组采用肺力咳合剂联合开瑞坦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开瑞坦。结果治疗后主次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主次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76.74%(P<0.05)。治疗后观察组咳嗽缓解时间和消失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均无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结论肺力咳合剂联合开瑞坦治疗老年感染后咳嗽症状改善明显,咳嗽缓解和消失快,总体安全性高。

  • 标签: 肺力咳合剂 开瑞坦 老年感染后咳嗽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老年患者痰培养及药敏试验,了解当前CAP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分析2008年1月~12月我院诊断为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送检的73例痰培养的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结果:73例中共分离出病原菌60株,17个菌种.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占79%,革兰氏阳性球菌占21%,7例阳性标本中同时培养出真菌,占12%.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仍有高敏感性(95%~100%),其次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头孢噻肟、左旋氧氟沙星、丁胺卡那霉素等敏感性也较高(67%~89%),对氨苄西林耐药性最高达95%.而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高达100%,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亦高达80%.结论:引起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头孢噻肟、左旋氧氟沙星、丁胺卡那霉素等药物敏感,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呋辛、阿奇霉素等耐药性高.

  • 标签: 老年社区 社区获得性肺炎 肺炎病原菌 调查 耐药性分析 Antimicrobial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止痛解毒汤综合给药联合微波照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妇科止痛解毒汤加减口服、妇科止痛解毒汤加减汤汁浓煎取汁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妇科止痛解毒汤加减口服、妇科止痛解毒汤加减汤汁浓煎取汁保留灌肠治疗,并联合微波照射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51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9%,对照组的51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3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症状积分(5.32±1.21),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症状积分为(8.62±3.11),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慢性盆腔炎采用妇科止痛解毒汤综合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是给药较为单一,在此基础上联合微波照射治疗的效果显著,在预防和治疗慢性盆腔炎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妇科止痛解毒汤 综合给药 微波照射 慢性盆腔炎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与动态心电图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同步进行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监测24小时的98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各个时段血压与心电图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有杓型改变52例(53.1%),无杓型改变(即昼夜节律消失)46例(46.9%);无杓型组中心肌缺血性ST段改变29例(29.6%)和心律失常40例(40.8%)发生率均较有杓型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心电图的心肌缺血性ST段改变和心律失常与血压的昼夜节律变化有关;同时监测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对老年高血压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老年 高血压病 动态血压 动态心电图
  • 简介: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人复发斜疝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22例老年人复发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35~65min,随访3月~2年,1例术后8个月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满意及复发率低的疝修补术,宜作为治疗老年人复发斜疝的首选方法之一.

  • 标签: 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老年人复发疝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PDCA循环管理及核心肌群-平衡训练对预防老年病患者跌倒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治疗的老年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评估方法及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PDCA循环管理及核心肌群-平衡训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分别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住院期间跌倒的发生次数进行比较。结果两组BBS评定及跌倒发生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实验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及核心肌群-平衡训练能有效提高老年病患者平衡功能,降低跌倒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PDCA 核心肌群-平衡训练 老年病 跌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超声诊断在中老年人群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项目的中老年人200例进行甲状腺超声诊断。观察研究对象中甲状腺疾病发生情况,明确甲状腺疾病的患者接受病理诊断,比较两者诊断结果。结果200例受检对象中,发现有甲状腺异常的96例,阳性率48.0%,诊断结果为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共计11例;甲状腺占位性病变共计85例。不同年龄段之间甲状腺异常检出率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年龄层次增加,甲状腺异常发生的概率也随之增加。超声检查与化验室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两者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甲状腺超声诊断操作方便、准确率高、结果快速易得,在诊断发现疾病方面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建议常规健康检查项目中添加甲状腺超声诊断。

  • 标签: 甲状腺超声 健康体检 中老年人群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四联、三联疗法根除老年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效果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收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门诊根除Hp治疗的老年患者116例,并随机分组,分别进行含铋剂四联和不含铋剂三联根除Hp治疗2周。分析两组老年患者Hp根除率,及药物副反应发生率。结果四联组老年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均好于三联组(P<0.05),且药物副反应没有差异(P>0.05);含阿莫西林治疗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好于不含阿莫西林治疗组(P<0.05)。结论老年Hp阳性患者四联疗法对比三联疗法具有疗效高的优点,阿莫西林根除率较高,副反应无明显增加,值得在老年Hp感染患者中推广。

  • 标签: 老年 四联疗法 三联疗法 幽门螺旋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酸钠加独活寄生汤治疗老年性膝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老年性膝关节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50例)与对照组(n=50例),分别给予玻璃酸钠加口服独活寄生汤、单纯玻璃酸钠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6.0%,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性膝关节炎的临床治疗上,玻璃酸钠加独活寄生汤的效果极佳,值得在临床治疗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性膝关节炎 玻璃酸钠 独活寄生汤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60例COPD并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予以吸氧、抗生素、支气管舒张剂、呼吸兴奋剂、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30mL/天,每天2次,5天为一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76.7%(23/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19/30)(P〈0.05),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COPD并肺性脑病的疗效好,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醒脑静注射液 慢性阻塞性肺病 肺性脑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高脂血症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风险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46例高脂血症患者中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低脂饮食法,研究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风险影响。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中轻至正常慢性肾功能不全者与中度慢性肾功能不全者对比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差有异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轻至正常与中度慢性肾功能不全(CKD)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有异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中度CKD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有异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内轻至正常CKD患者与中度CKD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LDL-C、HDL-C、GFR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心血管发生率高于正常或轻度肾功能不全者,临床通过阿托伐他汀治疗可降低心血管发生风险,但对肾功能的改善不明显。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高脂血症 慢性肾脏病 心血管风险
  • 简介: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法复位支架外固定术后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问骨折外固定架手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精神状态、伤肢的功能康复进展程度、配合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估,制订个性化的护理康复计划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康复训练;根据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分,分别在术后2周、1个月、3个月评定患者自我独立生活能力,比较其效果。结果:术后2周、1个月、3个月.实验组FIM评分分别为62.70±7.1、75.7±3.9、89.3±5.6分,对照组FIM评分分别为45.50±4.5、63.2±5.2、80.3±6.2分.实验组评分在相对应的时间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能促进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外固定架术后患者的功能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系统性护理 肢体功能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依托咪酯抑制老年人气管插管反应半数有效浓度(EC50)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50例,年龄65~75岁,ASA分级I-II,按照舒芬太尼剂量不同随机分组I组舒芬太尼0.3ug/kg,II组舒芬太尼0.4ug/kg,III组舒芬太尼0.5ug/kg,各组设定依托咪酯靶控输注初始浓度0.3μg/ml,按照序贯法进行试验,根据患者气管插管时心率(heart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arterialpressure,MAP)的变化调节依托咪酯靶控浓度,若气管插管时患者的HR、MAP升高≥25%基础值定义为阳性反应,按照1.2倍的比例上调依托咪酯靶控浓度,反之为阴性反应,同比下调靶控浓度,直到出现六个阴阳交叉点结束实验。根据序贯法半数有效量公式计算每组的EC50及95%可信区间。结果静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后,依托咪酯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EC50分别为Ⅰ组0.58(95%CI0.43~0.74)μg/ml,Ⅱ组0.50(95%CI0.38~0.67)μg/ml,,Ⅲ组0.43(95%CI0.36~0.56)μg/ml。结论该研究老年人采用0.4μg/kg舒芬太尼复合靶控输注依托咪酯0.5μg/ml诱导,可有效抑制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应,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

  • 标签: 依托咪酯 半数有效血浆浓度 气管插管反应 靶控输注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伊班膦酸钠与金乌骨通对治疗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01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1组、观察2组。观察1组55例,给金乌骨通治疗;观察2组46例,采用伊班膦酸钠治疗,以上所有入选患者均给等离子钙口服。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情况。结果进行2组间比较,观察1组疗效优于观察2组。观察1组和观察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骨密度均明显上升。结论金乌骨通治疗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优于伊班膦酸钠治疗,两组不良反应少。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金乌骨通 伊班膦酸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HRV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研究。方法2009.6-2013.6选择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老年冠心病是否并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糖尿病A组(89例),非糖尿病B组(80例),分别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两组HRV时域和频域指标,即SDNN、SDANN、RMSDN、PNN50、LF、HF、LF/HF值、VLF及心功能方面的差异的评价。结果实验组时域指标SDNN、SDANN、RMSDN、PNN5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样频域指标LF、HF、VLF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B两组在入院心功能NYHA分级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经住院治疗后,心脏功能较入院时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心脏功能较入院时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缺血性心肌病伴糖尿病可加重心肌重塑,增加心律失常发生,严重影响心脏功能。因此,早期积极治疗,控制血糖、改善心脏功能等危险因素,改善其预后,提高生活质量。T2DM患者存在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异常,以迷走神经受损为主,治疗后调节功能异常不同程度恢复。

  • 标签: 冠心病 2 型糖尿病 心率变异性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TKA)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T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科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56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采用TKA,而对照组26例采用AFHR,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全髋关节置换术平均手术时间显著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输血量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P<0.05),而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p<0.05);而两组的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能更好的恢复患者髋关节功能,但因其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输血量较高,手术创伤相对较大,因此应依据患者全身情况评估选择更为优化的治疗方案。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