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人工气道是经口/鼻或气管切开处将导管插入气管建立的气体通道,能改善通气功能,纠正患者缺氧状态,但同时也破坏了上呼吸道非特异性防御屏障的作用。患者会失去对吸入空气的加热和加湿,以及对灰尘和微生物的过滤功能,从而导致气道分泌物黏稠,呼吸道纤毛运动能力下降,分泌物排出减慢等,造成细菌的繁殖引起肺部感染。

  • 标签: 人工气道 安全吸痰 气管切开处 气道分泌物 上呼吸道 导管插入
  • 简介:为了减少护理质量缺陷,有效防止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我院护理部设计了护理安全健康教育实施记录单。通过1年的实施使用,全院22个病区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明显下降,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

  • 标签: 护理安全 健康教育 护理记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骨科就诊的患者82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进行护理安全管理。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产房护理安全管理在产妇分娩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2年6月于我院分娩的产妇94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7)。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进行产房护理安全管理。比较护理管理后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产妇在护理态度、护理能力、安全管理和护理操作等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发生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及宫内死胎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房护理安全管理在产妇分娩中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母婴妊娠结局,提高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产房护理安全管理 分娩 护理满意度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儿科病区的护理方法的探讨,发现儿科护理过程中的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持续改进可以解决儿科护理的研究。方法:选择从2020年1月到2020年12月之间所发生的护理缺陷事件,汲取56例儿科护理案件进行研究。结果:通过研究发现,因为护理人员的服务观念问题和责任心的问题导致的不安全的事件一共是27例,占比48.2%;而因为患儿和患儿家属的原因导致的出现不安全事件共有9例,占比16.1%;由于在护士和患者沟通的过程中没有准确及时的回复所出现的问题是6例,占比10.7%;因为工作忙导致的安全事故发生时5例,占比8.9%;由于信息系统出现问题,导致的给药缺陷问题是5例,占比8.9%;因为组织管理培训不到位导致的出现不安全的事情发生是2例,占比3.6%;由于其他环境设施因素出现的不安全事件是2例,占比3.6%。结论:儿科本身的护理安全管理过程,许多因素都会导致不安全的事件发生,所以,需要确保每一个患者的安全,就要对各类事件进行分析,从源头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从而降低护理的差错,将安全隐患的发生几率降到最低。创造一个高效安全的护理环境。

  • 标签: 儿科 护理安全管理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安全护理在骨科创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1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研究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安全护理,观察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并分析数据。结果:研究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67%,对照组为11.67%,研究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安全护理应用于骨科创伤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安全护理在儿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患儿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实施风险防范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比较2组护理质量和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比较2组护理质量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儿科护理 安全护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护理安全管理中采用细节管理的方案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儿科患者中选择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管理方案分为细节管理观察组和常规管理对照组,每组患儿的数量相同,均为50例;结果:观察组发生纠纷1例,纠纷率2.0%;对照组发生纠纷9例,纠纷率18.0%,两组护理纠纷率对比P

  • 标签: 细节管理 小儿护理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智能监护巡查系统在精神专科安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均分为智能护理组、普通护理组,分别接受智能监护巡查护理和常规护理。比对护士对两组患者的查房次数及护理时长,比对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对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①智能护理组患者的平均查房次数及护理总时长均低于普通护理组,P<0.05。②智能护理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到92.50%,高于普通护理组的70.00%,P<0.05③智能护理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50%,低于普通护理组的37.50%,P<0.05。结论:智能监护巡查系统应用于精神专科安全护理领域时,可有效降低护士查房次数及护理时间。在护士按照要求,为患者提供智能巡视服务之后,患者出现自杀、暴力倾向的概率大幅度降低,表明智能监护巡查系统具备良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智能监护巡查系统 精神障碍类疾病 安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我院护理部在2020年将PDCA循环法应用至本院护理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率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为改善前,2020年1月-2020年12月为改善后,使用PDCA循环法对我院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情况进行现状分析,再制定改进措施,持续进行监测,通过对比改进前后的不良事件报告情况来验证PDCA循环法的作用和效果。结果:使用PDCA循环法改进之后,我院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率由0.58%上升至0.87%,Ⅳ级隐患事件占比由29.47%上升至66.44%。结论:应用PDCA循环法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率。

  • 标签: 护理质量安全 不良事件报告率 PDCA循环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安全护理模式在妇科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6-2023.4期间我院妇科进行腔镜手术的患者200例,随机分组为对照组(100例,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干预)和观察组(100例,实施安全护理模式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后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和医生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医生满意度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全护理模式在妇科腔镜手术中应用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降低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及医生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安全护理模式 妇科腔镜手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安全管理在心脏介入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接受心脏介入手术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以安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发生并发症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脏介入围手术期应用护理安全管理,能保证护理质量,还能使患者更加认可临床服务,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 标签: 护理安全管理 心脏介入 围手术期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儿科安全管理中实施风险防范式护理的效果。方法以2017年1-12月本院6770例住院患儿实施常规风险管理为实施前,以2018年1-12月7059例住院患儿实施风险防范式护理为实施后,对比管理前后的各项护理质量指标。结果与实施前相比,实施后风险防范质量指标中风险识别、风险防范式护理、风险处理能力、风险管理效果评价有明显提高(P

  • 标签: 风险防范式护理 儿科 安全管理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标识在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5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标识管理。对比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护理标识管理,可降低不安全事件发生风险,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泌尿外科 护理标识 护理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管外科护理中,采用护理安全管理,观察其效果情况。方法:本组研究中,观察时间开始于2021年5月,结束于2023年4月,将100例患者分为两组,普通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安全组采用护理安全管理,对比两风险发生率情况。结果:普通组和安全组风险事件发生率对照中,普通组总发生率为8(例)16.00%、安全组为2(例)4.00%,(x2=13.554,p=0.017),两组结果有差异。结论:对血管外科护理中,采用护理安全管理效果优越,值得推荐。

  • 标签: 血管外科 护理安全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小儿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细节管理的作用。方法:在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患儿中选取12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研究组采用细节管理,比较患儿安全管理工作水平。结果:研究组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评分更高;研究组不良事件率更低;研究组经管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

  • 标签: 小儿护理安全管理 细节管理 不良事件率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患者身份核对是指医护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对患者的身份进行查对、核实,以确保患者得到正确的治疗。新生儿娩出后经临床医生确诊有疾患即送新生儿科,目前新生儿科采取无陪护制度管理,加之新生儿是一个特殊群体~([1]),因此做好患儿的身份识别与核查工作,对保障新生儿的安全、优化医患关系、完善护理安全管理尤为重要。临床工作中常采用手腕带、床头卡等方式对患儿进行标识与核对~([2])。

  • 标签: 新生儿 手腕带 安全管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安全管理在麻醉苏醒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 2017.10-2018.10 , 1 年内的手术麻醉患者 100 例,将所有患者按照护理管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 50 例,使用常规管理护理)和观察组( 50 例,使用安全管理护理)。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收集和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管理后风险发生率比较,观察组风险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低于观察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结论:在对麻醉苏醒室患者进行护理管理时,通过安全管理护理 可显著降低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