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6年2月-2018年2月90例脑梗死恢复期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分成不同组。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奥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脑梗死恢复期轻度认知障碍治疗效果;治疗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认知功能评分;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脑梗死恢复期轻度认知障碍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认知功能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认知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恢复期轻度认知障碍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认知功能,缩短疗程,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奥拉西坦 脑梗死恢复期患者 轻度认知障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对无症状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该科住院患者150例(≥狭窄程度大于或等于7O%),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在支架置入术前2周内及置入术后3个月采用阿尔茨海默病评估量表认知部分(ADAS-Cog)、简易智能量表(MMSE)、连线测验(TMTa、TMTb)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成功的置入颈动脉支架。与术前相比,支架置入术后3个月患者的认知功能均有所改善,术后3个月内无新发脑梗死。结论颈动脉狭窄可能是患者认知功能减退的原因之一,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可以改善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

  • 标签: 颈动脉重度狭窄 认知功能减退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时,使用不同全身麻醉方法对患者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针对4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单纯全麻(对照组),针对另外40例患者实施硬膜外复合全麻干预(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率、认知功能等情况并做一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前各项情况无明显差异,麻醉后出现一定差异,两组患者干预前认知功能无明显差异,经过分组干预后观察组受到影响明显较小,即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结论硬膜外复合全麻相比单纯全麻而言,更能够减少麻醉和手术对于患者的刺激,保证患者各项情况平稳,因此值得临床借鉴,以期减少麻醉对患者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 标签: 不同全身麻醉方法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早期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8年4月期间70例肺癌化疗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2组,对照组(35例),观察组(35例),对照组行常规肺癌化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2组患者的不良情绪,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SAS以及SD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占有明显的优势,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能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

  • 标签: 肺癌化疗 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语言康复中语言认知训练+口肌训练的效果。方法此次抽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在我医院治疗的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56例)当做分析的对象,遵入院顺序分乙组和甲组,每组28例。此次研究所有患儿均基于口肌训练,研究甲组加用语言认知训练,对患儿的口部运动功能评分、疗效进行总结。结果乙组患儿的下颌口部运功功能评分、唇口部运功功能评分、舌口部运功功能评分均小于甲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乙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小于甲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中,语言认知训练+口肌训练可明显促进语言康复,并明显改善口部运动功能。

  • 标签: 语言认知训练 口肌训练 孤独症谱系障碍 语言康复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理论模式对改善血液透析间歇期患者体质量增长率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科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80例,抽签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干预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认知行为理论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并采用自行设计的血液透析患者饮食和液体自我管理行为调查问卷评估干预前后患者对水钠摄入,透析间歇期体质量增长等情况的认知程度和行为改变。结果干预后病人对透析间歇期体重控制的认知程度和控制的有效程度显著提高,统计学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理论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MHD患者透析间歇期体质量增长率,从而降低透析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透析质量,延长生命。

  • 标签: 认知行为理论 血液透析间歇期体质量增长率 人体成分监测仪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奥氮平联合认知行为治疗(CBT)与单独使用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联合认知行为治疗组31例,奥氮平组31例,临床治疗时间为8周。采用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奥氮平联合认知行为治疗组和单一奥氮平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间无显著性(P>0.05);治疗8周后,奥氮平联合认知行为治疗组比奥氮平组效果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明显,安全性好。

  • 标签: 认知行为治疗 奥氮平 首发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临床医学体系越来越完善,作为保证手术成功进行的关键之一,麻醉剂,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除了术前对患者进行镇静、催眠的效果外,人们更加注重麻醉剂对患者术后功能障碍的影响,尤其是对老年患者而言。本文将针对右美托咪定这种药物,概述其特征作用及在手术麻醉方面的应用,探究其对老年患者全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老年患者 全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胸外科手术中丙泊酚与七氟烷麻醉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胸外科实施手术的老年患者90例,随机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45例,两组分别应用丙泊酚与七氟烷麻醉,比较术后不同时间两组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变化,并对比手术前后两组的血清神经生化标志物S100β蛋白(S100β)含量变化。结果A组和B组术后1h、6hMMSE评分低于正常范围,而A组高于B组(P<0.05);术后12h和24h两组的MMSE评分恢复正常范围,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除术后12h和术后24hMMSE评分本组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每两个时刻MMSE评分本组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两组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B组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高于A组(P<0.05)。结论在老年胸外科手术患者的麻醉中应用丙泊酚和七氟烷均可造成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下降,而丙泊酚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更小。

  • 标签: 胸外科手术 认知功能 丙泊酚 七氟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认知损害特点。方法应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inimentalstateexamination,MMSE)评估98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及97例2型糖尿病无高尿酸血症患者认知功能。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29.6%,不伴高尿酸血症2型糖尿病组为1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高尿酸血症糖尿病组MMSE总分以及表达力、注意计算力、记忆力MMSE评分较不合并高尿酸血症糖尿病组明显下降(P<0.05),而定向、语言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认知障碍发生率显著增加,其认知障碍特点主要表现为表达力、注意计算力以及记忆力受损。

  • 标签: 2型糖尿病 高尿酸血症 认知障碍 简易智能状态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予以个体化健康教育对其认知水平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52例,抓阄法分对照组(26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26例,常规护理联合个体化健康教育)。结果(1)对照组健康知识达标率,同比观察组,偏低些(P<0.05);(2)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组间无比对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同比观察组,均偏低些(P<0.05)。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急性白血病患者认知水平的提升及心理状态的改善,均可发挥显著作用,因此,临床应用予以推荐。

  • 标签: 认知水平 个体化健康教育 心理状态 白血病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手术室医护人员外科手术烟雾认知及防护。方法通过横断面调查法,将72名手术室医护人员作为对象,调查外科手术烟雾认知及防护情况。结果72名手术室医护人员,经调查,烟雾产生过程、烟雾成分、健康影响、防护处理评分分别为(13.4±3.41)分、(5.3±1.94)分、(7.3±1.63)分、(11.3±2.82)分,总分值为(53.1±1.36)分。结论手术室医护人员,对外科手术烟雾认知并不高,且防护能力低。因此,医院应组织针对性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手术烟雾的认知程度,提高其防护能力。

  • 标签: 手术室 医务人员 外科手术 烟雾认知 防护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大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10月-2018年3月收治的老年骨科大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实验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短期认知功能变化及麻醉药用量、睁眼时间、语言恢复时间。结果实验组术后1d、7d的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短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麻醉药用量多于实验组,睁眼时间、语言恢复时间均短于实验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全身麻醉相比,硬膜外麻醉有利于防止和减少老年骨科大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缩短恢复时间,值得临床优先选择和积极推广。

  • 标签: 老年骨科大手术 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措施对尿结石患者的认知和预防治疗的影响效果分析。方法符合本次研究的100名患者均为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集的尿结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护理人员为对照组患者均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实施有别于传统护理的系统性护理,根据本次研究制定具体的观察指标,在实验研究结束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采取不同的护理模式后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评分以及患者的疾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尿结石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评分(84.62±2.42)明显高于常规护理对照组尿结石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评分(58.29±2.53),而疾病复发率(2%)低于对照组尿结石患者疾病复发率(16%)。结论对于尿结石患者,护理人员给予其系统性护理干预,在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的同时,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疾病的复发率,促进患者疾病的好转,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系统性护理干预措施 尿结石患者 认知程度 预防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石杉碱甲联合胞磷胆碱钠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门诊诊治的50例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对照分组。对照组25例患者应用胞磷胆碱钠片治疗,实验组25例患者在应用胞磷胆碱钠片基础上加用石杉碱甲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Barthel指数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8.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MoC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但实验组治疗后的MoC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采取石杉碱甲联合胞磷胆碱钠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活动能力及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石杉碱甲 胞磷胆碱钠 脑梗死 血管性认知功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与双相情感状癌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程度的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45例患有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为观察组,46例子患有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为对照组,通过采用数字符号,视觉再生,连线测试,数字广度,韦世康星卡片分类测试(即WCST)等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程度进行比较。结果患有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观察组在数字符号,视觉再生倒背评分小于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对照组认识患者,WCST中的分类个数对照组大于观察组,WCST中错误以及持续错误对照组少于观察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认知功能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损害,但是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程度要大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

  • 标签: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 双相情感障碍 认知功能损害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采用肠内营养乳剂(TPF)行肠内营养(EN)支持对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0例符合入选标准同期收治的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额外加用肠内营养乳剂每日500ml,对照组不加用,进行EN支持90日。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营养相关指标。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上臂肌围(AMC)、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和淋巴细胞总数(TLC)无明显好转,但治疗组经治疗后体重指数、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和淋巴细胞总数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加用肠内营养乳剂TPF行EN支持,可明显改善机体的营养状态。

  • 标签: 肠内营养乳剂 老年认知功能障碍 肠内营养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接受不同麻醉以及镇痛方法对其手术之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情况,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1月到2015年11月收治的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资料100例,将100例患者依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腰硬联合麻醉以及硬膜外镇痛方式,对照组患者接受静脉全身麻醉以及静脉镇痛方式,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之后的疼痛程度、精神以及认知功能改变情况,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12小时、24小时以及36小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和手术之前12小时对比,手术之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MMSE评分明显降低,其中对照组患者手术之后12小时、手术之后第一天以及第二天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手术之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接受腰硬联合麻醉以及硬膜外镇痛方式能够显著减少手术之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几率,使患者手术之后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 非心脏手术 不同麻醉和镇痛方式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齐拉西酮治疗后的认知功能受影响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我院对64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了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32例。全部患者接受两周药物清洗,共进行八周的治疗。观察组使用齐拉西酮,每天120至160mg,对照组使用氯丙嗪治疗,每天300至450mg。对两组患者临床认知功能变化情况和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是93.7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75%,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治疗八周后,观察组的临床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优秀,两组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中接受齐拉西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突出,患者的认知功能得到了改善,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首发 精神分裂症 齐拉西酮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护理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甲状腺手术认知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本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20例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给予临床路径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对甲状腺手术的认知情况。结果观察组中45例非常满意,13例满意,2例一般,无不满意病例,护理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中26例非常满意,18例满意,10例一般,6例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73.33%,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甲状腺手术的认知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护理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对甲状腺手术的认知程度,护理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临床路径护理 甲状腺手术 护理满意度 手术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