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卵巢肿瘤患者应采用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4月-2017年8月收治的72例卵巢囊肿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40例患者选择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对照组32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比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84.38%。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囊肿患者在治疗中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心理顾虑,保持身心健康,减少并发症,效果显著,可广泛推荐。

  • 标签: 围手术期护理 卵巢囊肿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巨大卵巢肿瘤患者的治疗当中,腹腔镜下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3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26例巨大卵巢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需要接受腹腔镜治疗,对其治疗情况以及相关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接受腹腔镜治疗的情况均较好,手术全部顺利完成,且患者未出现并发症反应,术后病理结果确切。结论针对患有巨大卵巢肿瘤的患者,选择腹腔镜治疗的整体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巨大卵巢肿瘤 腹腔镜 分析 并发症 病理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状腺肿瘤普外科手术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研究。方法本文抽选2015年4月—2016年3月在本院进行普外科手术的甲状腺肿瘤患者150例,根据其入院先后顺序分成实验组76例和对照组74例,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普外科手术治疗和常规肿瘤切除手术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和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8.68%)明显高于对照组(89.19%),实验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肿瘤患者采用普外科手术治疗,具有十分良好的临床效果,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还可以降低手术出血量,减小手术切口长度,有效保证了手术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普外科手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疼痛护理干预在乳腺肿瘤术后的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本次研究将以我院100例确诊为乳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5月~2017年9月,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护理干预手段,并对护理效果分析比较。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乳腺肿瘤患者术后加强疼痛护理的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而且还能将其不良情绪减轻,提高护理满意度,存在良好的推广价值。

  • 标签: 乳腺肿瘤 术后疼痛 护理方式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脑肿瘤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2016-5到2017-6月收治的脑肿瘤卒中患者102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参照组50例对患者实施药物治疗。研究组52例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4.23%比参照组78%的治疗有效率要高,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 标签: 脑肿瘤卒中 手术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肾上腺手术标本的组织学类型和病理诊断的主要问题.方法:收集本科1980~2002年间全部肾上腺手术标本,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0)内分泌肿瘤组织学分类(1999)标准进行病理分析.结果:肾上腺病变共1166例,其中肿瘤913例(78.3%),非肿瘤性病变253例(21.7%).肿瘤中良性881例(96.5%),恶性32例(3.5%).占良性肿瘤前三位的依次是肾上腺皮质腺瘤634例(72.0%)、嗜铬细胞瘤196例(22.2%)和髓性脂肪瘤30例(3.4%);恶性肿瘤32例中肾上腺皮质癌22例(68.8%),恶性嗜铬细胞瘤5例(15.6%).非肿瘤性病变中肾上腺皮质增生206例(81.4%),皮质萎缩13例(5.1%);原发性色素性结节状肾上腺皮质病7例(2.8%).肾上腺髓质增生8例(3.2%).结论:①肾上腺病变占送检标本的032%,其发生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②肾上腺皮质病变的主要组织学类型为皮质腺瘤和皮质增生.③髓质病变中93.8%为嗜铬细胞瘤.④肾上腺间质病变以髓性脂肪瘤最常见.⑤肾上腺恶性肿瘤非常少见,主要为皮质癌.因此,外科病理中的主要问题是皮质腺瘤与皮质结节状增生的鉴别,皮质癌的诊断应参照Weiss组织学标准.

  • 标签: 肾上腺肿瘤 瘤样病变 病理分析 组织学类型 肾上腺髓质增
  • 简介:目的:探讨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经验。方法:76例患者均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PICC穿刺包,总结其置管时机、穿刺成功率、并发症等指标。结果:本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3.4%,并发症有机械性静脉炎、渗血、导管堵塞、拔管困难。结论:PICC穿刺宜选择在首次化疗前,穿刺部位首选贵要静脉。

  • 标签: 肿瘤/药物疗法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穿刺术
  • 简介:摘要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健康的杀手,其死亡率居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首,具有发现难、治愈率低、术后生存时间短等特点。与其他癌症一样,其发病机制不清晰,病因复杂,给治疗和控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研究卵巢恶性肿瘤发生的危险因素,针对高危人群和重点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筛查,对早期诊断和治疗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卵巢恶性肿瘤 影响因素 病例对照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恶性骨肿瘤患者36例治疗的临床分析。方法手术前对研究对象进行各项常规检查,排除其他肿瘤的骨转移病灶,进而进行手术治疗。结果对所有患者随访至2016年12月,1、3、5、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2%、83%、42%、17%。死亡共24例,均死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死亡病例中有13例生存时间己达5年以上,其中1例生存时间达14年。现存活12例,其中生存时间最长者己达8年。结论对于原发性骨恶性肿瘤的治疗,应首选手术治疗,术后采取放射治疗或化疗等综合治疗措施,可以提高生存率。

  • 标签: 股恶性肿瘤 外科手术 肿瘤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肿瘤化疗患者治疗期间失眠发生的原因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2016年12月份——2017年12月份收治的肿瘤实施化疗伴有失眠的患者94例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优质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失眠改善效果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对临床护理满意度达到93.62%(44/47),较比对照组85.11%(40/47)的结果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失眠改善有效率达到89.36%(42/47),较比对照组69.96%(31/47)的改善率具有一定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肿瘤化疗患者治疗期间伴有失眠的情况造成的原因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护理措施,实施综合型护理干预,在治疗、护理、生活等多方面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更全面、更加具有综合性的实施效果显著,患者护理满意度也大大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肿瘤化疗 失眠 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肿瘤是临床常见疾病,大量研究显示,其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了不同程度上的影响。近些年,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放射医学技术随之发展,在肿瘤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临床疗效。

  • 标签: 放射医学技术 肿瘤 治疗
  • 简介: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tumourcells,CTCs)是指由原发或转移肿瘤病灶主动或被动脱落,并进入血液或淋巴循环中的肿瘤细胞。外周血中CTCs的数量很少,采用目前的检测方法每毫升血液可检测到1个到数百个不等的CTCs。很多研究表明,监测CTCs的变化有助于评估肿瘤复发及转移风险、观察治疗效果、判断患者预后,辅助评估患者的临床分期、分级。

  • 标签: 循环肿瘤细胞 检测 技术 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肿瘤术后疼痛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以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6例乳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按随机分组法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疼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S评分及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进行手术治疗的乳腺肿瘤患者,给予疼痛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状况,提高术后治疗效果。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眼睑恶性肿瘤术后放射治疗的疗效。方法对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2001-01—2006—12收治的38例恶性眼睑肿瘤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18例进行了单纯放疗,20例进行了放化疗,观察两者的疗效及副反应。结果单纯放疗组的1a复发率、5a复发率及5a生存率与放化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放化疗组的副反应较单纯放疗组的高(P〈0.05)。结论眼睑恶性肿瘤术后进行单纯放射治疗即可达到较好的疗效。

  • 标签: 眼睑肿瘤/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体部肿瘤患者行精确放疗的摆位误差相关原因。方法本文开展研究的资料来自于2015年4月至2017年9月本医院收入并予以精确放疗的30例体部肿瘤患者,对患者拍摄得到的395幅射野图像和其计划系统产生的数字重建放射片DRR开展比对,分析30例体部肿瘤患者左右(x)、前后(y)、头脚(z)的摆位误差情况及摆位误差频数分布状况。结果30例患者胸部肿瘤的摆位偏移多位于y及z方向,患者的腹部肿瘤及盆腔肿瘤的摆位偏移多位于x及z方向,患者x、y及z方向的摆位误差均大概是近似于正态分布情况。结论胸部肿瘤患者行精确放疗的摆位偏移的随机误差比系统误差更大,而摆位偏差主要是源自于随机误差。

  • 标签: 体部肿瘤 精确放疗 摆位误差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肿瘤内科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原因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以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60例肿瘤内科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估,并设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60例人群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睡眠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本组60例肿瘤内科患者生活质量的各个维度得分均低于其他60例无睡眠障碍的患者,差异显著(P<0.05)。影响60例的肿瘤内科患者的睡眠质量原因环境因素,生理病理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结论肿瘤内科患者睡眠造成影响的因素比较多,因此,可以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同时进行积极治疗以便改善其睡眠质量。

  • 标签: 肿瘤内科 睡眠障碍 原因分析及对策
  • 简介:到目前为止,人们对肿瘤发生机制的认识可归纳为几个基本假说,即基因突变、染色体易位、表观遗传修饰和干细胞起源。其中,基因点突变、缺失、扩增的变化已得到较多的实验证据。但这些研究结论是建立在仅对很少一部分基因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可见,我们靠现有的知识很难真正揭示基因变异与肿瘤间的关系。如需全面了解,必须进行肿瘤全基因组变异分析。

  • 标签: 肿瘤 基因组 变异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人文关怀护理在肿瘤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60例肿瘤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两者之间相差较大,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结论对肿瘤患者进行人文关怀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人文关怀 优质护理 肿瘤
  • 简介:摘要在肿瘤患者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癌痛是肿瘤患者最痛苦、最难以耐受的症状之一,最大程度减轻或解除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主要的护理目的。随着整体护理的逐步完善,护士在疼痛控制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增强镇痛药物的镇痛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如何有效的止痛,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都对疼痛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护士进行专业的指导和培训,增强他们对肿瘤患者疼痛护理的能力,显得至关重要。作者综述了疼痛的评估方法、评估的项目、WHO推荐三阶梯止痛给药原则,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护理等,并予以合理指导患者应用镇痛药物,保证多样化及均衡的饮食护理,通过有效的沟通、放松疗法、社会支持等心理护理的方法以及物理疗法、治疗环境、日常基础护理等多方面的护理措施的实施,达到理想的镇痛效果;对减轻或解除患者的痛苦,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肿瘤患者 疼痛 护理
  • 简介:摘要PICC置管术是通过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置管的一种方法,目前该技术已经在肿瘤护理中广泛应用。为了进一步探究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肿瘤科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期间就诊的16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未采用PICC置管术,试验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采用PICC置管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感染率情况。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0%;试验组患者的感染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2.5%。这表明,在肿瘤护理中应用PICC置管术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被感染的几率,这对于改善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建议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PICC置管 肿瘤护理 效果分析 治疗有效 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