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医学技术在肿瘤中的治疗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放射医学技术在肿瘤中的治疗分析

王佳妮

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放射科430022

摘要:肿瘤是临床常见疾病,大量研究显示,其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了不同程度上的影响。近些年,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放射医学技术随之发展,在肿瘤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临床疗效。

关键词:放射医学技术;肿瘤;治疗

目前,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放疗之所以能够抗癌,关键在于放射线承载着一种特殊能量,即辐射,当细胞吸收任何形式的辐射线后,射线可直接与细胞内的结构发生作用,直接或者间接性损伤细胞DNA[1]。本文将采取综述的形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结合临床经验,探讨分析放射医学技术在肿瘤中的治疗,现将研究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1放射技术治疗肿瘤的生物机理

1.1放射治疗与肿瘤

肿瘤(tumor)指机体基于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neogrowth),由于此新生物多呈占位性块状突起,也称赘生物(neoplasm)[2]。根据新生物的细胞特性及对机体的危害性程度,可将其分为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良性肿瘤,肿瘤生长缓慢,有包膜,边界清楚,不会转移,且预后佳,有局部压迫症状,但无全身性症状,一般情况下,不会导致死亡。恶性肿瘤,生长速度快,边界不清,容易转移,复发率高,可出现低热、食欲差、体重下降等症状,甚至表现出贫血、发热等现象,若诊治不及时,易致死[3]。放射治疗(radiationtherapy)是利用放射线治疗肿瘤的局部治疗方法,放射治疗的疗效取决于放射敏感性[4]。根据放射线对肿瘤的敏感性,可分为放射高度敏感肿瘤,放射中度敏感肿瘤、放射低度敏感肿瘤、放射不敏感(抗拒)的肿瘤[5]。

1.2放射线生物学效应

放射生物效应,主要体现于生物内大分子,例如,细胞膜、核酸DNA及胞浆内一些蛋白质的损伤等。如今,学术界对细胞周期控制、DNA修复、信号传导及肿瘤微环境中分子靶向目标的认识不断深入,临床上,可通过分子生物学,指导肿瘤放射治疗。DNA为生物体内重要的放射敏感区,利用放射线产生的电离辐射,损伤DNA分子,直接或间接产生作用。其中,直接作用,指射线直接损伤DNA分子,破坏碱基,促使单链或双链断裂,引起分子交联等。间接作用,指射线先电离水分子,产生自由基,高度活泼的自由基与有机分子产生作用,促使此类自由基再与生物大分子产生作用,形成不可逆损伤。大量研究表明,放射线能够影响细胞增殖能力,对临床放疗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消灭部分可能复活且增殖的肿瘤细胞。放射生物学上,经照射的细胞是否保留无限增殖能力是评定细胞存活的唯一标准。其中,丧失无限增殖能力,无法产生子代的细胞,称之为不存活细胞,即细胞死亡,而能够无限产生子代的细胞称之为存活细胞。临床上,可通过细胞存活这一定义,评价放射治疗临床疗效。

1.3放射线与肿瘤组织

研究发现,多方面因素均可能影响肿瘤的放射敏感性,其中,主要的因素包括肿瘤细胞起源及分化。针对起源放射敏感组织的肿瘤,对放射线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而分化程度差的肿瘤,对放射线也有较高的敏感性。针对低敏感性肿瘤,一般情况下,放射效果欠佳,但是,并非意味着肿瘤放射敏感性与放射效果呈正比关系。部分肿瘤的放射敏感性较高,局部放疗,效果显著,肿瘤消失速度快,但是,因其恶性程度较高,容易引起远处转移,根治难度大。很多情况下,单独放疗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因为,引起肿瘤的克隆细胞多,肿瘤细胞内,放射敏感性低,或者肿瘤所处正常组织耐受性差。对此,对于肿瘤患者,临床上一般建议联合治疗,包括放射治疗、化疗及手术等。观察人体肿瘤发现,细胞增殖率、细胞丢失率与放射敏感性有一定关系,细胞更新率高且生长速度快的肿瘤,对放射也敏感。肿瘤细胞群,遭到打击后,相比正常组织,其反应体系有所不同,通过放射线各组织器官的正常细胞及肿瘤群不同影响的损伤,加之其不同的恢复能力,基于正常组织耐受条件下,促使放疗最大程度上消灭肿瘤细胞。

1.4放射技术与肿瘤生长速度及细胞增殖动力学

关于肿瘤生长速度及细胞增殖动力学,影响肿瘤对放射治疗的反应主要从3个方面实现:(1)细胞周期内,不同时期细胞,呈现出不同的放射敏感性,对此,细胞群放射敏感性与细胞于周期内分布情况有一定关联,照射后,细胞群内不同周期的细胞再分布,导致细胞群放射敏感性发生变化。(2)两次照射期间细胞再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可抵消照射杀伤作用,这可能与实验性肿瘤放射抗拒有关。(3)潜在致死损伤修复与细胞群增殖动力状态有一定关联。

2放射治疗肿瘤的常见副作用

放射治疗肿瘤,由于受原理机制限制,选择性不强,容易损伤正常细胞,损伤中枢神经,导致放射性肺损伤等,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而且会伤害人体免疫系统。关于放射治疗的常用副作用,如下所示:(1)骨髓抑制,以白细胞下降为显著表现,特别是粒细胞,也会影响红细胞及血小板,甚至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2)消化道反应,常见的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及口干等。(3)免疫功能下降,抗感染能力降低。(4)皮肤与粘膜损害,如皮肤干燥、脱皮、色素沉着及口腔溃疡等。临床研究证实,具有益气生血、滋阴清热功效的中药,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放射反应,减轻毒副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3小结

至今为止,肿瘤仍无特效疗法,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水平不断技术,放疗、介入治疗等技术被广泛用于临床,达到提高了肿瘤治疗效率,延长患者生存期。其中,关于肿瘤,主要呈浸润性生长,肉眼可见的大体肿瘤外,需显微镜方可发现亚临床病变,部分病灶,手术难以彻底清除,导致术后复发。放射治疗,不仅可有效控制肿瘤,而且可保护周围正常组织,保护器官功能,是一种有效的局部治疗方法。放射治疗,利用高剂量射线,照射癌变肿瘤,杀死或者破坏癌细胞,有效抑制其生长、增殖及扩散,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放射治疗应用价值高,但仍可能造成细胞不可逆损伤,出现毒副作用,增加治疗难度,加重病情,降低治疗效果。对此,为提高放射疗效,临床还需进一步研究,制定可行的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毒副作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樊迎春.放射医学技术在肿瘤中的治疗研究[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0(08):539.

[2]苗传望,胡旭东,于金明.螺旋断层放射治疗在胸部肿瘤中的应用[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6,23(18):1268-1271+1276.

[3]李振辉,李鹍,张大福.放射组学在消化道肿瘤中的应用[J].放射学实践,2017,32(03):298-301.

[4]李海文,徐祖敏,余忠华.二甲双胍在肿瘤放射增敏治疗中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4,28(04):315-317.

[5]张海波,郝俊芳,袁双虎,于金明.螺旋断层放射治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应用[J].肿瘤防治研究,2016,43(01):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