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 目的 医疗设备使用管理中为了确保设备在使用中的准确性,提升对设备质量控制管理的深度,医院引入了设备的计量建标。方法 介绍了医院计量标准建立的过程,结合本院在建标的整个过程给出了关键步骤和难点。结果 建标中对医院所对应的设备进行了预检测,发现设备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办法。结论 医院建立自己的计量标准以确保医疗设备的质控安全,是未来设备质量控制的必然趋势。

  • 标签: [] 计量标准 计量实验室 质量控制 校准规范 合格率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三级医院急诊医生胜任素质模型研究。方法本次研究主要调查我市急诊医生(40名)的工作能力,工作的活动,工作技能,工作的风格等,从而建立三级医院的急诊医生胜任的素质模型。结果急诊医生需要有解决复杂的问题的能力,并具有医患沟通的技巧,以及内部协调的能力。结论建立三级医院的急诊医生胜任的素质模型,可以为下一步建立急诊医生的胜任的特征提供依据。

  • 标签: 三级医院 急诊医生 胜任素质模型
  • 简介:目的根据大白鼠皮肤碱烧伤创面早期病理组织学观察复制Ⅱ、Ⅲ度碱烧伤模型,研究碱烧伤的临床治疗。方法Wistar纯种健康大白鼠20只,以不同浓度2mol/l、2.5mol/l、5mol/lNaOH,作用时间分别为30秒、45秒、60秒、75秒,涂抹于脱毛后的表皮。结果2mol/L(60s)、2.5mol/L(45s),5mol/L(30s)即可直接造成Ⅱ度-深Ⅱ度烧伤;2mol/L(75s)、2.5mol/L(60s)、5mol/L(45s)即可造成Ⅲ度烧伤,其烧伤深度与NaOH溶液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比。结论Ⅱ度、Ⅲ度碱烧伤均为渐进性烧伤,与文献中介绍的潜拙样损伤似乎不同。另外,不同浓度NaOH溶液在相同时间对皮肤组织的损伤及同一浓度NaOH溶液在不同时间对大白鼠皮肤的损伤病理学变化均有差异。

  • 标签: 碱烧伤 模型复制 组织病理学
  • 简介:【摘 要】针灸经络学与解剖学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通过临床实践不断了解人体解剖结构使得针灸经络腧穴的信息更加丰富。对穴位解剖结构的研究是临床治疗指导的前提基础,本研究则针对经络腧穴与人体解剖关系的模型进行研究,为临床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 标签: 经络腧穴 人体 解剖关系 模型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的研究仿真模型的使用在我国的产科中实际使用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2年2月在我院从事护理工作的学生,共计130人,并且根据其学好随机的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使用的是传统教学模式,而后者运用的是仿真模式进行教学。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通过考试之后可以发现对照组的学习成绩明显优于观察组(P<0.05)。结论在对产科护理专业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入了仿真模型的教学模式,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成绩以及能力。

  • 标签: 仿真模型 产科护理教学 应用
  • 简介:目的通过高脂饮食喂养建立代谢综合征(MS)大鼠动物模型。方法3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和造模组,造模组给予高脂饮食喂养,通过血糖、胰岛素和高胰岛素一正常血糖嵌夹试验法判断胰岛素抵抗情况,并比较两组动物的体质量、血脂、收缩压及相关内脏病理变化。结果造模组大鼠体质量和收缩压明显大于健康对照组(476±39vs425±21g;122±3.5mmHgvs109±1.1mmHg,P〈0.05);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浓度均明显升高[(7.2±0.6)vs(4.8±0.1)mmol/L;(66.3±24.2)vs(36.3±19.8)mmol/L,P〈0.01];胰岛素敏感性明显降低[(8.1±1.1)vs(18.2±2.1)mg.kg-1.min-1,P〈0.01];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浓度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同时,造模组大鼠肝细胞大量脂肪变,伴明显胞浆疏松化,末端回肠出现程度不等的坏死性肠炎表现。结论高脂饮食能诱导建立MS大鼠模型,并能产生与MS相关的内脏损伤。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高脂血症 大鼠 Wistar 疾病模型 动物
  • 简介:摘要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感染可引起严重的慢性肝脏疾病.HBV具有高度的种属特异性和组织特异性,易感宿主范围狭窄,仅限于人、黑猩猩等灵长类动物,HBV的研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动物模型和组织培养,很难在普通实验动物中建立疾病模型.本文就HBV感染的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作一综述.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动物模型;细胞模型中图分类号R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603-01

  • 标签:
  • 简介:摘要慢性脊髓压迫损伤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病理状态,其特征为骨赘、退变的椎间盘、韧带的增生钙化压迫脊髓产生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建立慢性脊髓压迫的动物模型是对于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学和组织学等进行深入研究的前提条件。该综述描述了各种类型的慢性脊髓压迫损伤动物模型优缺点。

  • 标签: 脊髓损伤 慢性 动物模型 综述
  • 简介:目的为了对电损伤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建立一个以非热为主、高压电损伤组织进行性坏死的模型。方法自行设计电击系统一套,新西兰大白兔75只,45只用于极板大小、击伤时间、间隔时间和损伤程度筛选,其余30只建立动物模型。方法采用临床解剖探查、烧伤指数(IDBI)分型和^99Tc^m-MDP同位素扫描γ照相等进行研究。结果模型条件为损伤场强17000V/m,电流强度554mA,平均电流密度小极板下137mA/cm^2,大极板下21mA/cm^2。组织温度平均仅升高1.73℃,排除了热性损伤。产生了轻、中、重、特重和毁损5种不同程度的损伤模型。早期没有肉眼可见的皮肤坏死。重度以上3个模型分别在伤后12、7、5d伤肢丧失。结论非热因素是该组模型电损伤的主要原因,并具有典型的临床特征。

  • 标签: 电损伤 动物模型 非热因素
  • 简介:【摘 要】:目的 分析骨科护士心理状态,了解相关影响因素,并在基于机器学习构建骨科护士心理状态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21年6月某市8所医院的168名骨科护士为研究对象,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骨科护士心理状态,经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预测因子,基于机器学习应用支持向量机(RBF-SVM)、Logistic回归、线性判别式分析(LDA)三种分类器构建预测骨科护士心理状态模型,比较三种模型预测价值。结果 骨科护士SCL-90平均分(125.43±24.19)分,其中67例筛选为阳性,存在心理问题。经单因素、多因素分析证实护龄、社会支持程度、工作成就感、自我效能感为骨科护士心理状态独立影响因素(P<0.05)。基于机器学习,应用RBF-SVM构建的骨科护士心理状态预测模型预测价值最高,优于Logistic回归、LDA。结论 骨科护士心理状态影响因素众多,护龄、社会支持程度、工作成就感、自我效能感为主要影响因素,基于机器学习以RBF-SVM构建预测模型能够较为准确的识别心理状态不佳的护士。

  • 标签: 骨科护士 心理状态 预测模型 机器学习
  • 简介:摘要:人肠道病毒多感染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病、病毒性心肌炎、无菌性脑膜脑炎等疾病,个别患儿病情加重时会发生死亡。人肠道病毒在世界范围曾多次感染爆发流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除脊髓灰质炎疫苗、新型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可预防脊髓灰质炎病毒、新型肠道病毒71型感染外,尚无特效药用于预防与治疗其他型别人肠道病毒感染,而缺乏具典型临床症状的动物模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的研发。本文就人肠道病毒动物模型最新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 标签: 人肠道病毒 感染 动物模型
  • 简介:[摘要]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肿瘤之一,其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胃癌动物模型可模拟胃癌在人体的发生与发展,建立合理、有效的动物模型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清楚胃癌发生的机制和临床表现,因此实验动物模型作为研究胃癌的重要工具在探究胃癌生物学行为和临床前期诊疗中具有重要意义。这些模型在一定程度模拟了胃癌在体内发生发展、侵袭及转移等生物学行为。这为探寻胃癌的发病机制、胃癌治疗药物的筛选以及基因治疗的探索提供了途径。

  • 标签: [] 胃肿瘤 实验动物模型
  • 简介:摘要:护士的有效沟通是医疗保健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直接影响患者安全和护理质量。本研究旨在探讨PDCA(Plan-Do-Check-Act)模型在提升护士沟通效能中的实践。主要通过制定沟通计划、实施沟通策略、监测沟通质量以及不断改进来优化护士的沟通技能。研究结果表明,应用PDCA模型可以显著提高护士的沟通效能,减少误解和沟通障碍,提高患者满意度,并在护理质量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 标签: PDCA模型,护士,沟通效能,医疗保健,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急诊科急救患者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评估标准,总结出适合中国人的早期预警评分标准,为中国人的病情危重度的早期预警评估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随机选择的原则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急诊科接诊的病人1000例同时采用英式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和中式早期预警评分系统两种不同的方法同时观察该组病例的早期预警评分结果,进行分析、总结、评估。结果(MEWS)系统不适合我国病人的早期预警评估,中式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是适合于我国病人早期预警评分标准的一种系统。结论中式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可及时、准确无误地早期评估中国病人的病情,能为中国人的病情危重度的早期预警评估提供可靠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患者 早期预警评分 评估标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的制药产业的发展依托于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大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许多新药的研究、发明及生产为我国的疾病治疗及医疗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美中不足的是在药品检测环节还存在诸多的问题。药品检测的目的是为了保障患者用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不容忽视。但某些药品生产厂商为了节约成本,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将药品的质量检测环节置于一个次要位置,导致生产出来的药品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最终药品流向市场,一旦其质量发生问题将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造成巨大危害。另外,药品检测中质量标准不统一也是影响检测可参考性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而无法充分发挥药品检测应有的作用。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做了分析及探究,并进一步讨论了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途径,以几种药为例,介绍了其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法。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