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医学检验分析前阶段又叫做检验前过程,分析前阶段质量的保证是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率和保证临床实验室质量的最重要环节。有学者对检验出现错误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后得出[1,所有分析原因不准确的检验报告中,有70%是源于分析前程序的不规范。这就说明保证医学检验分析前的质量就是保证检验结果是否准确的先决条件。所以,分析前质量的保证,有利于减少误差,提高检测的质量。

  • 标签: 检测分析前 质量保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粪便培养检验方法与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期间腹泻患者80例粪便标本进行的细菌培养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粪便细菌培养阳性80例中,急性肠炎30例,急性菌痢8例,胃肠功能紊乱28例,消化不良3例,腹泻待查8例。粪便细菌培养阳性21例,其中副溶血弧菌8例,志贺菌属6例,沙门菌4例,类志贺邻单胞菌2例,温和气单胞菌1例。21例细菌培养阳性患者中急性肠炎12例,急性菌痢5例,胃肠功能紊乱2例,腹写待查者1例,消化不良者1例。结论用于肠道传染病和细菌性炎症性肠病的病原体分离和鉴定,粪便培养能为临床及早作出诊断提供依据。

  • 标签: 粪便培养 检验方法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影响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因素,总结临床经验。方法针对100例医学检验分析前不合格样本进行分析,探究其质量受到影响的可能性因素,该100例样本均为我院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间采集。结果100例不合格样本存在的影响因素包括检验的申请单缺乏规范、患者自身饮食影响、患者服药影响、患者运动影响、抗凝容器的影响、标本放置过久影响。结论影响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因素分析发现,其包括患者样本采集前的自身因素、样本采集和保存不当的相关因素、以及检验前送检时间因素等,临床在控制其质量时应该制定相应的标准,针对相关执行操作的医护人员均做好岗前培训,要求按照相关规范对患者进行叮嘱,并及时送检,确保样本的质量。

  • 标签: 医学检验 分析前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质量控制是食品理化检验工作的核心,为保证食品理化检验数据的准确、可靠,现就食品理化检验质量控制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从实验分析前、实验分析中、实验操作流程、实验分析数据处理等方面进行质量控制。结果实验分析前,对实验环境、仪器设备、实验用具、实验用水及试剂纯度等按要求进行控制;在实验分析环节对物品称量、标准溶液配置、试样测定等进行控制;实验流程上严格按照GB标准分析步骤进行操作;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误差检验等进行控制。结论将质量控制贯穿于食品理化检验分析操作的始终,从而保证食品理化检验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可靠性。

  • 标签: 食品 理化检验 质量 控制
  • 简介:摘要大多数细菌都可用人工方法培养,握细菌培养的基本技术,如无菌技术、各种细菌的营养要求和适宜的培养方法及保存、保管等。菌种的保存,特别是标准菌株的保存是细菌学检验,教学科研机构及有关生产单位的重要工作之一。在保存菌种的过程中,除了必须保证菌株的存活外,还应要求在保存过程中,保持其固有的各种生物学性状及抗原特性等。

  • 标签: 细菌检验 细菌培养 保存及保管
  • 简介:摘要检验医学是利用实验室各种设备,进行健康状态评估,是医学诊断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了提高检验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精神,要求其充分认识检验工作重要性的同时应遵守医德医风规范,具备医学伦理和保密原则,学习医患沟通技巧,加强检验质量控制,不断提高检验服务质量。

  • 标签: 检验医学 医务工作者 医学伦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临床血液检验减少误差的有效措施。方法对2016年4月至2017年11月本院100份血液生化检验样本展开分析,仔细全面分析影响标本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并制定出针对性改善措施。结果检验、送检、标本采集以及患者自身原因是影响检验结果的主要因素,其中标本处理不当、送检时间较长以及血液量不足占比较高。与其他因素对比P<0.05,构成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检验结果带来的影响诸多,建议临床强化患者相关知识教育、严格把控送检流程,此保障最精准的检验结果。

  • 标签: 检验结果 血液生化检验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临床检验工作也在不断发展,而临床检验工作的核心就是对临床检验指标的规范以及检测问题。随着医疗活动复杂性的加剧,临床检验工作也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以及干扰。同时,各个临床检验指标也是受到众多干扰因素的作用。其中,药物对常用临床检验指标的影响尤其明显。本文从临床资料以及方法出发,对药物对尿十项检验结果的影响以及药物对生化参数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并进一步指出了减轻或者消除药物对临床检验指标不良影响的相关措施,希望为临床检验的发展提供积极借鉴和建议。

  • 标签: 药物 临床检验指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贫血患者进行血液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到2015年12月85例贫血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并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85例中缺铁性贫血23例(27.1%),地中海贫血19例(22.4%),急性失血性贫血18例(21.2%),慢性感染14例(16.5%),巨幼细胞性贫血11例(12.9%)。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缺铁性贫血与地中海贫血患者的MCV、MCH及MCHC水平降低幅度十分明显,差异显著性(P<0.05);慢性感染患者的MCV、MCH水平降低幅度十分明显,而MCHC、RDW水平增高幅度十分明显,差异显著性(P<0.05);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的MCV、MCH及RDW水平增高幅度十分明显,差异显著性(P<0.05);急性失血性贫血各项指标未出现明显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贫血患者的血液检验中应深入分析各项检测指标变化,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提高最终的诊断正确率。

  • 标签: 贫血 血液检验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44例血液生化检验标本,采用回顾分析方法,总结归纳对其检验结果准确性有干扰相关因素。结果在244例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出现偏差的检验标本46例。导致血液标本采集不合格的相关因素包括采集血量与抗凝剂剂量配比不合理,占4%、标本送检不及时,占13%、标本凝固,占26%、容器选择不适当,占10%、采血方法不当,占33%、血液标本保管不当,占15%。采集方法不当导致的血液标本采集不合格发生率较高,应引起临床关注。结论临床上影响血液生化检验标本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较复杂,因此,应该严格规定检验人员要进行规范操作,提高专业技能,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性。

  • 标签: 血液生化检验标本 结果准确性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研究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加以分析,并对其带来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取于2011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收治就诊的130例患者,经过授意,将其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采用专业的血液生化分析仪来针对相关人员进行全面的检查,需要检测患者方面的内容有GLU(血清葡萄糖)、UA(尿酸)、ALT(谷丙转氨酶)、CREA(肌酐)、以及BUN(尿素氨)和TBIL(总胆红素)、CK(心肌酶)、LDH(乳酸脱氢酶)、K+离子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有效记录和统计,对溶血前和溶血后的数据差异性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实验发现患者受检数据中的CREA(肌酐)、GLU(血清葡萄糖)溶血后通常会降低,两种数据差异性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相应的UA(尿酸)、ALT(谷丙转氨酶)以及AST(谷草转氨酶)等方面的数据,在开展溶血活动后,差异较为明显,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受检人员在临床生化检验过程中,溶血分析对于整体检验结果来说影响较为明显,因此应针对血样溶血情况做好相应的生化检测工作,对于溶血样本的结果要加以纠正以及严重溶血的样本要重新采血。这对患者诊断治疗意义重大。

  • 标签: 临床生化检验 溶血影响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细胞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到我院就诊做血液细胞检验的患者100例,每例患者分别抽取静脉血和末梢血,分为静脉血组和末梢血组,每组100例,分析不同的采血方法及不同时间段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数据之间的差异。结果静脉血和末梢血血细胞检测的几项参数均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标本放置时间愈长血液细胞数据参数准确性愈低。结论不同的采血方法及待检时间均会对血液细胞检验质量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应加强血液细胞临床医学检验管理力度,从而提升血液细胞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水平。

  • 标签: 血液细胞检验 临床医学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检验指标中药物的干扰因素分析。方法从我院2017年01月至2018年01月期间的临床检验患者选择出40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临床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并给予积极的对策。结果存在诸多的药物对检验指标的影响明显,一种药物可能会影响多项指标,一项指标可能会受到几种药物联合使用的影响。对检验指标的影响大小,因患者所用药物的剂量和种类有关。结论临床中的药物对检验指标的影响非常大,在临床中应当注意此问题,检验员与医生、医生与患者必须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将这种影响降低,以保证检验指标的真实性、可信性。

  • 标签: 临床检验指标 药物 干扰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溶血现象对血液检验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0名身体健康人员的血液样本分为两份,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血液检验,观察组经人工溶血后进行检验。结果观察组各项血液指标水平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溶血现象会使得血液检验结果明显变化,降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溶血现象 血液检验效果 影响
  • 简介:摘要随着人口的增加,医疗单位用于辅助治疗的血量明显增加,使用过程中血液的安全性问题也在增加。目前,我国血站主要为临床实验室供血,血液质量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血液检验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建立血液检验实验室的管理体系,严格监督血液质量检测实验室。

  • 标签: 血站 血液检验 实验室 实际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2560例妇科门诊阴道分泌物检查及细菌性阴道病的检查,找出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的阴道疾病并加以预防。方法对我院2560例妇科门诊患者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分析。结果819例为阴道分泌物异常,占检查人数的31.99%,42例为滴虫性阴道炎,151例为假丝酵母菌阴道炎,165例为细菌性阴道病,阴道炎患病率高达13.98%。结论要加强健康教育,降低阴道炎的发病率。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阴道炎 病原菌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到2016年9月选择在我院进行体检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抽取空腹静脉血5ml,在标本采集后1h、2h与24h进行检测,检测指标包括血糖(GLU)、尿素氮(BU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蛋白(TP)等。结果标本放置2h后,GLU、BUN结果变化较大;放置24h后,测试GLU、BUN、TP、ALT与AST都变化较大,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可导致检测误差,为此要积极缩短从采集到检测的时间。

  • 标签: 标本放置时间 生化检验 血糖 尿素氮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 简介:摘要微生物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中专业性较强的主干学科之一。由于微生物检验不仅过程复杂、内容繁多且检测时间较长,还涉及到了院内感染与生物安全等方面。在临床实习过程中通过加强实习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实习生专业知识与临床知识的结合,并使教学方式多样,采用实习生与教师的双考核等有利于实习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微生物检验日常工作。

  • 标签: 微生物学检验 实习带教 教学改革 检验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