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给药对杓型和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和血压变异的影响。方法根据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90名患者分为杓型组、非杓型A组和非杓型B组,杓型组30例,早晨600-800服用降压药物,非杓型A组30例,早晨600-800服降压药,B组晚1800-2000服降压药,观察8周后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1、杓型组24hSBP、24hDBP和dSBP、dDBP均下降,P<0.05,nSBP、nDBP下降不明显,P>0.05。2、非杓型A、B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4hSBP、24hDBP、dSBP、Ddbp、nSBP和nDBP均下降,P<0.05;两组组间比较治疗后24hSBP、24hDBP、dSBP、Ddbp无明显差异,P>0.05,nSBP、nD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晚上服药组将非杓型纠正为杓型的比例为53.3%,与晨起服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采取晚间服用降压药不但可有效降低血压,还可改善异常的血压昼夜节律,纠正非杓型血压,更好地保护靶器官。

  • 标签: 高血压 给药时间 非杓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间的胆源性重症胰腺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5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8例胆源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时间的差异分为观察组(早期手术)31例和对照组(延期手术)27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87.1%vs.85.2%)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36.4±4.2)d<(81.5±7.9)d,比对照组更短,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选择手术时间,其对于改善胆源性重症胰腺炎的手术治疗及预后效果有着积极的影响。

  • 标签: 胆源性重症胰腺炎 手术时间 选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的卧床制动时间对血管介入术后病人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入选我院行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的患者112例,按照卧床制动时间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组患者拔鞘管后6小时即开始下床活动,对照组患者拔鞘管24小时后开始下床活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食欲下降、术肢麻木、腹胀、腰背酸痛等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自行排尿、尿潴留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管介入术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有效的减少了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和尿潴留的发生,促进了患者的功能恢复,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血管介入 下床活动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感染患者ICU治疗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入住ICU的重症感染患者3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患者的ICU治疗时间长短不同分为A组(治疗时间<48h,16例)、B组(治疗时间≥48h,18例)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病例资料的差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对影响重症感染患者ICU住院时间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患者的乳酸水平、是否合并DIC、MODS以及SOFA评分以及APACHE-Ⅱ评分等是其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重症感染患者的ICU治疗时间受多因素影响,要重视这些因素的变化情况,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重症感染 ICU治疗时间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样本放置温度与时间对血浆氨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将126个研究对象分别采集两份/人的样本,一份放置于室温作为观察组,另一份放置于4℃冰箱中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0h、0.5h、1h、2h、3h时的浓度。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血浆氨的浓度均随时间增长而升高,观察组结果在0.5h的结果与对照值(0h)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血浆氨结果和对照组在1h、2h、3h结果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放置0.5h与1h时检测值与样本0h检测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h与3h检测结果与样本0h结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氨样本采集后应低温立即送检,并于0.5h检测,如因故不能及时检测,应将标本放置与4℃冰箱冷藏于2h内完成检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缩短快速冰冻切片制片时机的新方法。方法以一次性刀片、恒温冷冻切片机对30例患者手术切除的新鲜组织标本进行切片取材,每例患者均以常规冰冻切片方法取2片病理切片,分别作为实验切片和对照切片。实验切片制片时,以甲醇、甲醛混合液固定,碱性水返蓝;对照切片制片时梯度酒精固定,自来水返蓝;观察实验切片和对照切片的制片时间,镜下比对实验切片和对照切片的细胞表现。结果实验切片制作时间(7min)明显短于对照切片制作时间(22min)。镜下观察,实验切片的细胞结构和形态比较完整,特别是甲状腺癌的细胞成分和病变结构显示清晰,对照切片则对比度较差,细胞核表现不佳。结论冰冻切片制片时以甲醇、甲醛混合液固定,碱性水返蓝能显著缩短制片时间,提高部分切片染色质量,有助于病理诊断快速准确的完成。

  • 标签: 冰冻切片 制片时间 固定方法 染色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手术阴道灌洗术前准备的的最佳时间。方法108例阴道灌洗的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改良组)和对照组(传统组)。两组病人均于阴道灌洗前后及手术前行阴道分泌物细菌培养,比较两组病人术前晚睡眠时间及质量、术后48小时白细胞计数,比较护士工作满意度。结果阴道细菌检出率实验组和对照组阴道灌洗后分别为9.3%和11.1%,手术前分别为55.6%和46.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48小时白细胞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前晚睡眠时间平均分别为7.33小时和5.96小时,护士对改良组和传统组方法满意度分别为90%和10%。术前睡眠时间和护士满意度统计学均有差异(p<0.05)。结论阴道灌洗术前准备时间的改良,收到良好的效果,改良组效果优于传统方法。

  • 标签: 妇科手术 阴道灌洗 最佳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某社区部分恶性肿瘤的生存时间,为更好的开展恶性肿瘤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上海市肿瘤病例登记报告系统二期管理软件,获取某社区1990年至目前恶性肿瘤发病时间、死时间亡、生存时间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按照恶性肿瘤死亡数分析,前5位依次为肺、胃、肝、结肠、乳腺。按照恶性肿瘤生存时间分析,生存时间最短的依次为胰腺、淋巴、食道、肝、肺。结论恶性肿瘤生存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恶性肿瘤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恶性程度。恶性肿瘤病死率高,生存时间大多较短,是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严重疾病,应加强恶性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工作,针对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加强健康干预。应根据大都市的特点,制定针对性措施。

  • 标签: 恶性肿瘤 死亡人数 生存时间 平均生存时间 生存时间顺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8年全年某地区医疗急救中心紧急院前急救反应时间,找出影响因素,有效制定策略,提高应急能力。方法通过收集2018年全年某地区医疗急救中心存档收集的紧急急救反应数据,包括响铃时间、受理开始时间、受理结束时间、派车时间、收到指令时间、驶向现场时间、到达现场时间以及事件发生月份、季节、产生的急救公里数、所属分站地区、驾驶员在岗年份等资料。结果2018年全年某地区医疗急救中心平均急救反应时间为13.65±8.21分钟,与该地区院前急救“十三五规划”急救反应时间指标平均到达12分钟有一定差距,影响因素包括了2分钟出车时间、所属分站区域位置、季节性气候因素、驾驶员职业倦怠感等。结论急救反应时间关乎患者生命安全,针对影响急救反应时间的因素,必须制定有效策略,提高人员职业认同感、使命感,强化业务能力,从而提高急救质量。

  • 标签: 院前急救 反应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膀胱灌药后药物保留时间影响因素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50例膀胱肿瘤术后行膀胱灌药患者,分析影响药物保留时间因素,制定相应护理对策。结果影响药物保留时间因素包含30例心理因素、33例尿路感染因素、35例尿管和药物刺激因素,20例短时间尿液大量生成或者是膀胱容量小因素、9例环境因素、8例知识缺乏因素。结论膀胱灌药后药物保留时间会对患者预后、治疗效果产生直接影响,需加强护理,提升临床疗效。

  • 标签: 膀胱灌药 药物保留时间 影响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三种不同全麻维持模式清醒时间,为临床选择一种最优良的全麻维持模式。方法90例16-90岁需全麻的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七氟烷维持组(S组)术中以3-4%七氟烷维持麻醉,丙泊酚维持组(P组)术中以100-120μg/kg.min持续泵注丙泊酚,七氟烷及丙泊酚序贯组(S+P组)诱导插管后维持同S组,手术后1/4段改为100-120μg/kg.min丙泊酚泵注,同时停吸七氟烷,以6L/min氧流量洗肺。比较3组病人停用麻醉药到呼唤睁眼的时间及苏醒期情况。结果P组清醒时间明显小于S组和S+P组(均P<0.05)。恶心呕吐,烦躁的发生率三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全麻维持使用丙泊酚较七氟烷及二者序贯苏醒快。

  • 标签: 全麻维持 七氟烷 丙泊酚 清醒时间
  • 简介:摘要近几年来,在护理工作中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应用广泛,本文在临床上使用静脉留置针技术,从对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各种因素及并发症产生的影响,临床护理研究的进展等进行了综述。在静脉穿刺留置针操作进行时,应根据患者的输入药液的性质、病情、治疗目的、患者静脉血管的状况和对治疗的依从性等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消除对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因素和有效减少留置针的并发症;正确使用封管药液的剂量和种类并保持正压封管;加强使用留置针使用期间的护理。尽量降低静脉留置针带来的并发症,发挥留置针持续留置的优点,使接受静脉留置针技术进行治疗的患者能够得到安全的护理。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留置时间 护理
  • 简介:摘要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是一种筛选试验,是用来证实先天性或获得性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V、Ⅶ、x的缺陷或相应抑制物的存在。是测定外源性凝血因子和共同途径凝血活性水平的重要试验。试剂为组织凝血活酶(脑组织提取物)加Ca离子以激活凝血酶原的血浆凝固过程,须有V、Ⅶ、X、Ⅱ、I因子参与。用于出血性疾病、DIc、纤溶亢进过筛试验和口服抗凝药治疗监测。

  • 标签: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慢性心力衰竭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CRT置入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结果10例患者均成功置入CRT,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准确、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能避免或减少CRT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心力衰竭 护理
  • 简介:1.病历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同步放化疗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6月我院经病理标本证实了的小细胞肺癌患者72例,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给予同步放化疗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同步放化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近期肿瘤临床缓解率达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56%,生命质量评分疗程中后期也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同步放、化疗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小细胞肺癌可提高患者的近期临床效果和生命质量,且不良反应较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沙利度胺 临床缓解率 生命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修复与根管同步治疗隐裂牙牙髓病的疗效。方法将80例隐裂牙牙髓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冠修复与根管同步治疗,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且差异较大,P<0.05。结论给予隐裂牙牙髓病患者冠修复与根管同步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且操作简单方便,值得推广。

  • 标签: 冠修复 根管 隐裂牙牙髓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心电图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52例冠心病患者12导同步动态心电图的进行临床分析。结果52例冠心病患者都有出现不同状况的心电图异常表现,常见的有心肌梗死、束支传导阻滞、ST-T改变、短阵室速、室性早搏、房性早搏、心房颤动、以及短阵房速等,有1例患者已安装了起搏器。结论12导同步动态心电图应用在对冠心病患者临床检查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检查的效果也非常好,值得在临床医学中进行广泛的推广。

  • 标签: 冠心病患者 12导同步动态心电图 心电图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应用多西他赛与放疗同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我院2008年-2012年收治的晚期鼻咽癌患者共50例,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25例。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局部晚期,且均进行过2周期的TPF新辅助化疗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单药顺铂联合放疗进行序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多西他赛与放疗同步进行序贯治疗。对比2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数。结果对患者近期疗效评价,鼻咽原发灶以及颈部淋巴结等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无显著差异性,1年内2组患者疾病进展生存率无显著差异性,两者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更具有优越性(P<0.05)。结论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使用多西他赛和放疗同步治疗不但近期疗效突出且不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具有安全有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多西他赛 放疗 局部晚期鼻咽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晚期食道癌患者行同步放化疗的护理干预及效果。方法在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之间诊治的临床晚期食道癌患者100例纳入本次研究中。将患者用数字随机平均分配方式,分成研究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其中研究组采用同步放化疗的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单纯放疗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疾病改善程度、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后不良反应的结果比较,结论研究组疾病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后的不良反应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语给予临床晚期食道癌患者使用同步放化疗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后,患者机体并发症发生现象明显减少,且护理效果与满意度也有所提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晚期 食道癌 同步放疗 护理措施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