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当前工作状态下急诊生化检验从标本采集到结果报告的时间(TAT),探讨影响急诊标本报告时间的主要原因,寻找缩短结果报告的途径。方法利用LIS系统的统计功能,收集生化实验室某月内的急诊生化检验从标本采集到报告发出的各个环节所需时间,进行TAT统计并分析。结果门诊急诊标本平均回报时间为48分,TAT2>1h的标本所占的比例为6.05%,满足预期目标;住院急诊标本平均回报时间为111分,AT2>1h的标本所占的比例为12.55%,未能满足预期目标,标本从采集到上机是影响TAT的主要因素。结论优化标本的运送流程与标本接收高峰期的人力物力资源的使用,增强与临床联系与沟通,才能进一步缩短急诊标本报告时间

  • 标签: 急诊生化 回报时间 TAT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喉癌同步放化疗患者治疗前、后的营养状况,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对53例喉癌同步放化疗的患者在第一次接受放化疗之前、最后一次化疗结束后的1周后进行营养状况的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与放化疗前相比,患者放化后的体重有减轻,血红蛋白、球蛋白降低明显;白蛋白变化不明显,上臂肌围、皮褶厚度明显减少。结论同步放化疗对喉癌患者的营养状况有着较大的影响,临床应在此方面加强干预。

  • 标签: 喉癌 同步放化疗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对入院宣教内容需求与入院宣教时间及与患者入院时病情的关系,提出针对性的入院宣教方式。方法随机抽查2011年11月~2012年10月间,入院3天以上且神志清的病人180例,进行入院宣教、需求情况调查。结果入院时轻度不适患者97例,100%选择刚入病房时需要护士介绍主管医护人员、病区环境生活设施、作疾病方面的简要指导而对介绍各种制度,多选择在当日治疗护理后(占79%)。入院时严重不适患者83例,100%选择刚入病房时作疾病方面的简要指导,95%选择刚入病房时介绍主管医护人员;而对病区环境、生活设施及各种制度的介绍则希望在第二天或病情稳定后介绍。结论应针对病人入院时的不同情况、区别不同的时间,采用灵活的入院宣教方式及内容,以使入院宣教更具有针对性。同时要求把疾病方面的简要指导,作为入院宣教内容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标签: 入院宣教 时间与内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的效果,浅析护理方法。方法将96例Ⅱb2-Ⅲb宫颈癌患者同步放疗联合化疗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同步放化疗,并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96例患者中3例由于经济或家庭原因中断治疗,出现肠道反应60例(62.5%),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26例(27.1%),放射性直肠炎14例(14.6%),放射性膀胱炎6例(6.3%),所有患者均经由对症支持治疗及护理后完成化疗过程。结论中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可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及控制肿瘤病灶,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在于做好心理护理、胃肠道反应的护理、骨髓抑制的护理、肝肾功能损害护理、放射性直肠炎的防护及放射性膀胱炎的防治。

  • 标签: 中晚期宫颈癌 同步放化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同步放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选自我院2008年-2010年收治确诊为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共40例,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20例。2组患者均接受根治性放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进行根治性放疗过程中加用多西紫杉醇进行同步化疗,75mg/m2每3周一次,共2周期。对比2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生存率以及放化疗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以及3年生存率等均有显著的优越性,两者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应用同步放化疗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生存概率,而且还能够使得局部复发率还有远处转移率等下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局部晚期宫颈癌 根治性 同步放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的临床效果,以供参考。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A组患者接受单纯放疗,B组患者接受同步放化疗。随访2年,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死亡率的差异性。结果与A组比较,B组患者总有效率较高,随访期间死亡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对肿瘤病情控制较好,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中晚期宫颈癌 单纯放疗 同步放化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部分急诊病人在急诊科的接诊处置中滞留时间较长,不仅延误了最佳救治时机,也容易造成医疗隐患和引起医疗纠纷。本文就近年来我院收治的急诊病人中造成部分急诊患者滞留时间较长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对策。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留置导尿管拔除的最佳时间。方法将300例足月单胎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50例,对照组150例。观察组于术后12~24小时拔管,对照组于术后6~8小时拔管。比较两组产妇舒适程度、术后排气时间及拔管后尿路刺激症状。结果观察组产妇舒适度比对照组舒适程度有明显提高,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气时间、尿潴留和尿路刺激症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12~24小时拔除尿更利于产妇的恢复。

  • 标签: 剖宫产术 留置尿管 拔管时间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试验证实音乐干预与化疗同步对防治恶心呕吐的效果,探讨音乐治疗能否提高化疗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选取98例化疗病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实验组联合音乐治疗,应用WHO关于化疗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级标准评估疗效,对比音乐治疗前后患者焦虑情绪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减少,焦虑情绪得到缓解。结论音乐治疗是一种可靠、简便、有效地心理干预疗法,能预防和减轻化疗病人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 标签: 化疗 恶心呕吐 音乐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高血压药物时间治疗的血压控制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收集3年来我科住院的高血压患者200例,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血压昼夜节律分为杓型,非杓型,反杓型及超杓型,按类型进行时间给药,随访2个月进行分析。结果入选病例中,正常血压节律87例,占43.5%;异常血压节律113例,占56.5%,其中非杓型占34.5%,反杓型占20%,超杓型占2%,中青年以正常血压节律为主,老年人以异常血压节律居多,治疗2个月,血压达标率72.5%,有71.68%的异常血压节律转为正常血压节律。结论高血压患者应重视血压节律的检测,强化高血压药物的时间治疗学。

  • 标签: 高血压 动态血压检测 时间治疗学 血压昼夜节律 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局部晚期鼻咽癌单药和两药组合不同方案同步放化疗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抽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入住我科的局部晚期(Ⅲ期、Ⅳa期)鼻咽癌患者120例,分为三组进行同步放化疗,每组40例,每组的放疗方法相同,A组选用单药顺铂同步放化疗,B组选用单药多西他赛同步放化疗,C组选用顺铂+多西他赛顺同步放化疗。结果三组放疗结束后鼻咽肿瘤消除率相似,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组骨髓抑制较少,B组恶心呕吐症状较少,而C组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症状及急性口腔黏膜炎均较前重两组,与A、B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单一和联合用药同步放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效果均较为显著,三种方案治疗效果对比区别较小,效果相近,但单一用药不良反应更少,依从性良好;其中单药顺铂骨髓抑制较少,单药多西他赛恶心呕吐症状较少。

  • 标签: 局部晚期鼻咽癌 同步放化疗 顺铂 多西他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双心室再同步化起搏治疗。术后随访30±5个月,观察患者的NYHA心功能分级,QRS时限,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的变化。结果46例患者顺利完成CRT植入术,46例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由术前4级改善为1-2级,QRS时限由术151.0±11.5ms减少到120.2±3.7ms,左心室射血分数由术前0.29±0.04增加到0.49±0.07;左心室舒张末内径由术前70.9±8.4mm减少到52.0±6.8mm,P<0.01。结论CRT结合药物治疗可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心血管病学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心力衰竭 三腔起搏器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不同的用法用量,观察纳洛酮治疗急性重症酒精中毒嗜睡清醒时间。材料及方法将所有病例随机分成三组,分别应用小剂量,中等剂量,大剂量,立即静脉推注,随即维持静脉滴注。结果显示总量2.0mg分成0.8mg静推,1.2mg维持静滴疗效最佳。再增加剂量并无显著效果

  • 标签: 纳洛酮 不同用法用量 急性重症酒精中毒嗜睡 清醒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时间护理干预在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1月-2012年11月的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53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8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25例增加给予时间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发症和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经相关护理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6.0%,且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分别为8.0%和92.0%,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时间护理是利用人体生理节律和药物特点为依据,在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护理中具有良好的效果,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时间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浅层角膜异物剔除术后恢复情况与就诊时间分析方法记录我院952例角膜异物剔除术术后后遗症与就诊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论就诊时间越晚,则越易留下后遗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三种不同全麻维持模式清醒时间,为临床选择一种最优良的全麻维持模式。方法90例16-90岁需全麻的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七氟烷维持组(S组)术中以3-4%七氟烷维持麻醉,丙泊酚维持组(P组)术中以100-120μg/kg.min持续泵注丙泊酚,七氟烷及丙泊酚序贯组(S+P组)诱导插管后维持同S组,手术后1/4段改为100-120μg/kg.min丙泊酚泵注,同时停吸七氟烷,以6L/min氧流量洗肺。比较3组病人停用麻醉药到呼唤睁眼的时间及苏醒期情况。结果P组清醒时间明显小于S组和S+P组(均P<0.05)。恶心呕吐,烦躁的发生率三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全麻维持使用丙泊酚较七氟烷及二者序贯苏醒快。

  • 标签: 全麻维持 七氟烷 丙泊酚 清醒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慢性心力衰竭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CRT置入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结果10例患者均成功置入CRT,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准确、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能避免或减少CRT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心力衰竭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测定安乃近片,研究样品浓度对安乃近片保留时间的影响。方法采用WatersSunFiretm-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磷酸盐缓冲液(磷酸二氢钠6.0g,加水1000ml,加三乙胺1ml,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甲醇(7525);检测波长254nm;流速1.0ml/min。结果安乃近片浓度为5.4750mg/ml时平均保留时间为16.870min;浓度为0.0574mg/ml时平均保留时间为18.438min,平均差为1.568min,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安乃近片浓度相差100倍时,保留时间相差8.50%,即安乃近片浓度达到一定高度时,保留时间会随着浓度的增加而缩短。

  • 标签: 安乃近片 高效液相色谱法 保留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优质的护理干预对于产程时间和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随机在我院2010年5月-2011年6月产科选取初产妇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观察组的产妇实行产前护理干预,对照组则在产前只实行常规的护理措施。分别对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及分娩方式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总产程时间为(318.34±136.21)min、自然分娩率为81.25%,对照组的总产程时间为(491.53±231.36)min、自然分娩率为37.50%,两组差异均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可增加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大大缩短产程时间,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干预 产程时间 分娩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