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成功救治心肺复苏的影响因素,以提高心肺复苏救治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对120例心跳呼吸骤停患的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救治的过程与结果,对成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开始复苏的时间与患者的成功率之间有显著差异。不同急救复苏方法与患者复苏成功率之间也有显著差异。结论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开始复苏的时间越早,复苏的成功率就越高。不同的复苏急救方式对成功率也有显著影响,气管插管显著地提高患者复苏急救的成功率。

  • 标签: 心肺复苏 临床 急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心肺复苏术(CPR)已经相当普及。欧洲和美国的心肺复苏普及率都超过了80%,而中国城市人口普及率不到0.1%。美国一年中通过CPR存活的人达到了10万人。我国国民的急救意识和技能还相当缺乏。

  • 标签: 心肺复苏术 发达国家 城市人口 急救意识 普及率 CPR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肺复苏后患者在进行护理中应用急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择取于2020年5月到2021年5月在我院实施心肺复苏后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干预,将实验组、对照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采用急诊护理的实验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心肺复苏后 急诊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临床上心脏骤停经心肺复苏后患者采用急诊护理的效果。方法 本次医学研究以心脏骤停为对象,自愿参与研究的患者有116例,研究时段为2020年1月-2021年12月,将入选患者随机划分至两个独立的小组单元,对照组患者数量:观察组患者数量=58:58,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案,予观察组急诊护理方案。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显示前者均优(P<0.05)。结论 急诊护理方案可以改善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的症状,护理效果确切,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不良反应 急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的通气方式在急诊时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时对复苏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急诊室所收治的急诊患者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研究组。研究组采用面罩气囊口咽通气管联合气管插管进行通气,实验组采用喉罩联合气管插管进行通气。对比两组患者的心肺复苏效果、气道开放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心跳恢复时间以及意识恢复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与存活率无明显差异,差异不显著,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气道开放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心跳恢复时间以及意识恢复时间均无明显差异,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罩气囊口咽通气管联合气管插管与喉罩联合气管插管两种通气方式无明显差异,均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心肺复苏效果,临床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针对选择。

  • 标签: 通气方式 急诊 心肺复苏 效果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纳洛酮用于心肺复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0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所有患者予胸外心脏按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同时快速建立静脉通道,给予肾上腺素静推。对照组按上述方案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纳洛酮治疗。抢救终止后评价复苏成功情况及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7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0%。结论心肺复苏中同时应用纳洛酮可明显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心肺脑复苏纳洛酮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科急诊心肺复苏临床特点和预后,为临床救治提供参考方案。方法抽取我院儿科2012年1月-2013年1月急诊收治心肺复苏患儿98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患儿病情分为,心跳停止组和呼吸停止组,每组49例。所有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统计两组患儿发病类型以及临床复苏结果。结果呼吸停止组救治成功率75.51%,心跳停止组救治成功率46.94%。呼吸停止组患儿的心肺复苏救治成功率显著高于心跳停止组(P<0.05)。急诊心肺复苏患儿高发的疾病类型意外伤害、心血管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结论儿科急诊心肺复苏抢救中,呼吸停止患儿救治成功率高,需要提高临床儿科急诊救治方案。

  • 标签: 儿科 急诊 心肺复苏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从心肺复苏的起源到标准化的形成,以及新版指南对心肺复苏的一些改进,半个世纪的心肺复苏技术有了许多发展,但出院存活率仍远远地停滞在人们期望之外。作为从事心肺复苏实践的主力,急诊医学专业的同仁们更应视其为己任,从临床实践到理论努力探讨。

  • 标签: 心肺复苏 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综合分析了心肺复苏的抢救措施,包括复苏的顺序、电除颤治疗,常规应用肾上腺素,胸外持续按压,不推荐常规使用阿托品、碳酸氢钠的应用及呼吸兴奋剂、纳洛酮的应用,头部亚低温治疗与冬眠疗法,有效的提高了心肺复苏的抢救成功率。

  • 标签: 心肺脑复苏 抢救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讨论抢救心脏骤停的经验和教训。方法选取1990年6月至2007年6月抢救心脏骤停104例,心脏骤停5分钟后开始抢救54例,5分钟内50例,采取畅通气道,人工吹气胸外按压等措施抢救。结果复苏成功6例,成功率5.8%,成功病历均为5分钟内抢救病历。失败病历抢救中并胃内容物咽反流70例。并多发肋骨骨折30例。结论徒手心肺复苏要迅速及时,保证呼吸道通畅,快速连续胸外按压是复苏成功的关键,反复人工吹气可致胃内容物咽反流阻塞气道,如呼吸通畅不必反复大量人工吹气。

  • 标签: 心脏骤停 人工吹气 胸外按压 反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对复苏患者心肌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9例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进行标准心肺复苏,观察心室颤动复苏后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水平的变化。结果复苏患者在恢复自主循环lh后,血清CK-MB、心肌肌钙蛋白T就明显升高,且升高水平与患者的病死率相对应。结论复苏患者存在急性心肌损伤;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和心肌肌钙蛋白T浓度能客观地反映心肌受损状态。

  • 标签: 心肌损伤 肌酸激酶同工酶 心肌肌钙蛋白T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