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薄膜过滤中污染途径。方法薄膜过滤法。结果集菌时针头反复插入滤瓶中及培养基取用超量,均可使培养期内污染长菌;通过1年多的实践操作,目前未发现培养期间长菌现象。结论薄膜过滤法采取封闭式集菌,供试品取量大,不易漏检,抽滤前的消毒及无菌操作是控制污染的关键。

  • 标签: 薄膜过滤 污染途径 解决办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滤器保护下经下肢深静脉局部直接溶栓联合血栓通冻干粉针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首先在下腔静脉置入滤器,然后经健侧股静脉鞘管置入导管到患侧肢深静脉血栓中,经导管持续泵入尿激酶,同时血栓通冻干粉针450mg每日1次患肢足背静脉静滴共10天,其他常规治疗同对照组。对照组复方丹参注射液16ml经患肢足背静脉每日静滴1次共10天,同时应用低分子肝素5000IU皮下注射,12小时1次及其他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32例,治愈20例(62.5%),总有效率100%。对照组36例,治愈10例(27.8%),总有效率69.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在滤器保护下经深静脉局部直接溶栓联合血栓通冻干粉针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显著。

  • 标签: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溶栓 血栓通冻干粉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预防肺动脉栓塞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分析自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我院50例采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联合溶栓、取栓、介入等综合治疗急性期DVT患者。本组病例46例经健侧置入下腔静脉滤器,4例经右颈内静脉置入,综合抗凝、溶栓、手术、介入治疗,无一例肺动脉栓塞发生。随访6-30个月,滤器无明显移位及下腔静脉阻塞发生,其中31例下肢肿胀消失,无浅静脉曲张和皮肤色素沉着,19例轻度下肢肿胀伴久站后酸胀沉重,穿弹力袜后症状缓解。结论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是预防肺动脉栓塞发生的安全、有效的方法,为早期干预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提供有效保障。

  • 标签: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腔静脉滤器 肺动脉栓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实施下腔静脉滤器植入+静脉溶栓治疗期间,加强临床护理的必要性。方法:本次观察开始时间为2022年4月,结束于2023年4月,对象是此阶段我院接收的80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按双盲法平均分成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与干预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两组患者的下肢周径差、生活质量评分、住院与病情恢复情况对比。结果:在出院时,相较于参照组,干预组患者的大、小腿周径差得到更为显著的改善;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且干预组患者的住院与病情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数据之间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对于下肢静脉血栓患者来说,在接受下腔静脉滤器植入+静脉溶栓治疗的同时,需要辅以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以保证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下肢水肿,提高其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促进其病情早日恢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下肢静脉血栓 下腔静脉滤器 静脉溶栓治疗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级检验在肾脏生化检验中的应用,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肾脏疾病患者110例,进行研究。随机抽取相同时间段来院体检的健康人群110例,为研究对照。分别用分级检验和拉网检验检测研究对象肾脏功能检测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分级检验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不同检验方式检验肾功能可见,分级检验结果中肾脏功能异常的阳性例数接近拉网检查的结果(P>0.05)。结论分级检验应用于肾脏生化检验中,检验结果准确且灵敏度高,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分级检验 拉网检验 肾脏生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影响临床生化检测结果的因素。方法对临床生化检测标本采集前、采血过中、采集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总结,并提出解决对策。结果临床生化检测过程中存在各种影响因素,应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处理,制定有效对策,减少检验结果误差。结论血生化检验分析过程中各种因素都会对检验结果起到重要影响,应加强生化检验质量监控工作,有效提高生化检验结果正确率与准确率。

  • 标签: 临床生化检验 检测 因素
  • 简介:摘要功能性子宫出血是危害妇女健康的科常见病,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和不规则的子宫出血,临床上西医多采用激素疗法,注射止血和刮宫等,但复发率高,副作用大。而中医在这方面追本求源,标本兼治,用中药益气化生,祛瘀通络,引血归源,已达“清宫”的目的,代替了西医手术刮宫,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 标签: 功血 崩漏 清宫 标本兼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血液生化检验的因素,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进行生化检验的受检者130例的资料进行分析。从检验标本的临床因素、实验室因素两个方面进行整理。结果130份血液标本,其中16份检测不合格,不合格率为12.31%。其中采集方法不正确2份,采集时间不正确3份,保存方法不恰当4份;检测系统误差3份,检测技术不达标3份,其他原因1份。结论在临床生化检验过程中,应注意检验前、中、后的每一个环节,以加强生化检验的质量控制。

  • 标签: 生化检验 结果 影响 对策
  • 简介:摘要血液检验是一项重要的医学检查手段。实际检验过程中,会存在各种客观与主观干扰因素影响血液检验的准确性。本文详尽深入地剖析了生理、药物、饮食、时间、体位、部位、标本保存、检测仪器等各因素对血检的影响和控制,对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临床 血液生化检测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减少报告结果的差错,为临床提供正确的诊断依据,对存在异常偏差的生化结果进行统计研究,查找其原因及对策。方法对标本检验前的各种影响因素,工作人员在工作环节中遇到的问题,结果审核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原因及注意事项。结果通过分析发现生化结果很容易受以下所述等重要因素的影响。结论为了对病人负责,出具完善准确的生化检验结果,应排除一切影响因素,协助临床工作。

  • 标签: 生化结果 异常偏差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检验科随机50份血液临床生化检验标本,对血液标本采集方法、杭凝剂多少、血液标本保存几个方面进行重点性回顾。研究血液采集方法、采集部位、保存以及抗凝剂、送检时间等对检验结果的临床影响并记录不合格标本。结果分析结果显示,50例血液生化检验者中有5例检验不合格,不合格率为10.0%;同时分析影响血液生化检验过程的因素主要有血液标本的采集,抗凝剂的加入比例和血液标本的及时送检是影响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三大重要因素。结论标本采集的相关因素如血液采集方法、采集部位、保存以及抗凝剂、送检时间等对血液生化检验结果具有显著影响。

  • 标签: 血液生化检验 临床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3月至8月之间的健康体检人员50例,每人抽取5ml静脉血,离心分离后取未溶血的血清标本,检测相关的生化项目,然后将其混匀放置-25℃冰箱冷冻,取出解冻后分离出溶血的血清标本,检测相同的生化项目。将两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溶血标本中的TBiL、DBiL、ALT、AST、CK、LDH、GLU、K+明显高于溶血前的正常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TP、ALB、ALP、BUN、UA、Cr、TG、TC、Na、CL等项目的测定结果影响较小,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标本溶血对部分生化项目的结果影响显著,所以我们工作人员要严格把握各个环节,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从而给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 标签: 标本溶血 生化检验项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实验动物环境是指将动物饲养在人为的有限空间,并按照人们的意志进行生长、繁殖、实验的一个人工的特定场所。饲养室或动物实验室外的周围环境为外环境,以内为内环境。外环境的好坏,可直接影响到室内环境,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可通过空气或其他方式进入室内,造成饲养室和动物实验室的污染,较强的噪音和震动也可传人室内。

  • 标签: 实验动物 环境因素 生化指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增多,生化检测质量的控制也日益受到重视。影响生化检验结果有受试者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个人生活习惯,检查前饮食不当、剧烈运动、情绪波动或应用的药物;检查操作因素有标本的采集、放置、管理、仪器和试剂等。针对上述因素我们可制订适合各年龄阶段及性别差的正常值参考范围,检查前尽量排除受试者近期活动干扰并掌握可能干扰检验结果的信息,通过培训对采血及试验操作规范化,制订相关制度保证仪器和试剂的正常维护等。临床上诊断时可联合多项化验结果进行评估,疑似化验结果失真者应重复检验。

  • 标签: 生化检验 质量控制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