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8 个结果
  • 简介:突破戏曲创作定势的第个大问题就是:不能把“以情动人”奉为金科玉律,作为创作的主要目标或唯一的目标,搞情感至上的“唯情论”。目前不少戏曲创作与演出,情感至上已到了泛滥成灾的程度。有人还为此创造了一个新鲜的技巧术语,名之曰:“煽情”。煽情成了写戏、演戏的主要技巧和手法。煽情论者很少想一想所煽之情的性质、形态、心理依据和艺术

  • 标签: 戏曲创作 情与理 戏曲剧目 感伤主义 人情世态 演出效果
  • 简介:维动画中的角色性格是十分重要的,角色分为主要角色和次要角色,主要角色贯穿于整部动画中,次要角色则是起到辅助的作用。对于这两者而言,出色的性格构建可以使动画片呈现出有趣的动画情节以及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如果在角色设计上没有赋予典型的性格特点,那么维动画作品也达不到理想的艺术效果,也不能给观众带来激动人心的动画情节。因此,维动画中角色性格构建方式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尤为必要。

  • 标签: 二维动画 角色 性格 方式 影响因素
  • 简介:当前,我国愈发注重精神文明建设。而探讨胡演奏中的意境创造,是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个主要构成方面。在发展胡艺术的前提下,应当加强意境的阐述以及特色的体现。

  • 标签: 二胡 演奏 意境 创造
  • 作者: 李江江孙洋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9-19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9期
  • 机构:由于二人转艺术本身具有强大恒久的艺术魅力,所以它对其他文艺便形成了强大恒久的艺术辐射力,或谓艺术影响力。尽管这种艺术影响力为文艺圈内大多数人所认同,但从某种程度上说,并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故大有重新议论并加以强调的必要。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刘景山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9-19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9期
  • 机构:“柳派”二人转被称为正宗二人转,相传由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尊称柳道爷)创立,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莲花落等……此说乍听起来,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一位唐代的大文学家,又是山西运城人,曾在广西柳州为官,何以竟成为关东乡土艺术二人转的创始人?这简直匪夷所思。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为丰富学生暑期生活,挖掘魔术新苗,2015年7月25日、26日,由北京杂协主办、魔法巨人魔术培训承办的“第届魔法小巨人首都少儿魔术大赛”在北京文联小礼堂举办。活动包括少儿魔术比赛、少儿魔术讲座、嘉宾表演、颁奖典礼、道具展等内容。

  • 标签: 魔术 少儿 大赛 暑期生活 颁奖典礼 北京
  • 作者: 李艳杰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10-02-12
  • 出处:《戏剧之家》 2010年第2期
  • 机构:新民乐是指从20世纪50年代逐渐形成起来的民族管弦乐表演形式,以及由专业作曲家创作的民族管弦乐。经过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成绩,并且积累下来很多为人民大众广泛欢迎的作品,新民乐是在90年代末期才广泛流行开的语汇。它具有其本身较为确定的含义。简单概括来说,就是运用现代的乐器、艺术手段来重新演绎原有的民乐经典作品,包括器乐、声乐等。还有就是利用传统的乐器来演奏使用现当代作曲技巧创作的作品。此类作品多抛弃中国传统艺术理念中对美与和谐的认识,追求所谓的色彩、印象、解构、超现实。以寻求一种特殊的、不同于现代音乐和古典音乐两者的效果,是追求古典和现代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的尝试。目前所提到的新民乐以前者为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板式变化的含义是:以某曲牌为母曲(原板),作各种不同拍子(板眼)的变奏。如,将其衍变、派生成4/4拍打"三节板"的"慢板"、"2/4拍打"一顶一板的"中板"、1/4拍打"流水板"的"快板(紧板)"、散板等。须要说明的是,"慢板"、"中板"、"快板(紧板)"系各种类别的板式名称,并非仅仅指演唱速度。这些板式的曲调,尽管拍子、速度、节奏特点、旋律特色、表现性能各有不同,但皆由同一曲牌的曲调材料变化发展而来。有的甚至母曲(原板)的基本曲调依旧,仅仅

  • 标签: 喇叭牌子 原板 抱板 旋律线 抢板 衬词
  • 作者: 付丽华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7-17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7期
  • 机构:在二胡作品中,有很多乐曲都是在中国民间音乐、地方戏曲音乐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以中国民间音乐、地方戏曲音乐为主的二胡音乐创作思想以华彦钧(阿炳)、孙文明等人为代表。与刘天华先生相比,他们没有明确的理论主张,但他们通过自己一生的艺术实践,在一种不自觉的状态下,建立起属于他们自己的二胡艺术传统,这就是二胡的民间传统。由于这个传统由始至终都把自己的根基深深地扎在肥沃的中国文化的土壤之中,因此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华彦钧走的是一条纯中国、纯民间的道路,他是深深地扎根在民间音乐之中,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音乐的典范。华彦钧的创作和演奏汲取了民间音乐的特色,把丝竹乐、梵音、十番锣鼓、锡剧、民歌、小调等江南民间音乐的旋律和特点融会贯通到自己的作品中继承和发展,变成自己独特的音乐语言,用以表达心中的深层内涵。就作品题材而言,华彦钧虽然在主观上表现的是他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精神感悟,但是在客观上,却深刻地揭示了人生悲剧的社会根源,其音乐语境的高洁性,达到了所处时代的巅峰;就作品风格而言,淳朴的民间特色,深厚的传统底蕴,简洁的概括力,都让人叹为观止。华彦钧在二胡音乐定弦上,都比现在的普通二胡低纯五度,他的音乐在运弓上刚劲有力,在节奏中富有民间音乐的律动,运用了一些特殊的演奏手法,如:富有棱角,刚强坚定的“滑音”;长音中体现音乐内在动力的“浪弓”;在一个把位中通过手指的扩张来完成的“定把演奏”;汲取江南音乐演奏手法的“透音”以及带有民间音乐特点的节拍重音移位等。这些演奏特点,鲜明地表现了华彦钧二胡音乐的风骨,其代表曲目《二泉映月》表现得尤为突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田汉是伟大的,又是矛盾的、复杂的。在田汉的一生中,自始至终存在着“元”的矛盾。他正是在“元”的矛盾中,不断创造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田汉的“元”矛盾,集中在“灵”与“肉”的冲突上。“灵”“肉”冲突,几乎困扰了他的一生。其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复...

  • 标签: “二元” 《关汉卿》 完善自我 新浪漫主义 戏剧创作 假自我
  • 简介:<正>九、苏联导演梅耶荷德的导演风格和遭遇社会和剧场因素的总体合成使戏剧成为一门伟大的集体艺术;而在现代,这种总体合成则由导演者个人的提炼与过滤来取代。莱因哈特以其巴洛克式的和瓦格纳型的特征来表现这个提炼过程;弗谢瓦洛德·梅耶荷德则以其结构主义的和马克思型的面貌来图解它。尽管他们的剧院有很大不同,莱因哈特和梅耶荷德却有许多共同之处。例如,他们两人都是在杰出的自然主义导演者指导下以演员身份开始工作的;莱因哈特在布拉姆门

  • 标签: 导演风格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布莱希特 现代戏剧 自然主义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坐在我们面前侃侃而谈的老人,精神矍烁而敦厚硬实,丝毫没有龙钟的老态。他,就是著名评弹艺术家杨振雄先生。在评弹界,像杨振雄先生这样既能表演又能创作的本不多见,而一曲评弹《西厢》以细腻的表演和委婉的唱腔倾倒了无数的评弹观众,更以典雅的语言、生动的情节使他赢得了“杨西厢”的美誉。但是,在完成了评弹《西厢记》之后,七十高龄的杨振雄先生又以旺盛的精力,投入了长篇评弹《长生殿》的创作,不由得令人肃然起敬。

  • 标签: 《长生殿》 《西厢记》 二度 唐明皇 杨先 中事
  • 作者: 刘大明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7-17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7期
  • 机构:龙江剧是在二人转、拉场戏的基础上创造发展的黑龙江省地方戏曲新剧种。因此,在继承二人转、拉场戏艺术精华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便成为龙江剧创造发展的总原则。1988年,黑龙江省文化厅在召开龙江剧建设与发展研究会的基础上,总结过去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成果,并加以丰富补充,重新制定出《龙江剧发展战略工程纲要》,明确提出了龙江剧剧种建设的“十六字方针”:“扎根基础,博采众长,适应时代,自成一家。”这既是龙江剧建设发展的总方针。又是龙江剧各艺术门类创作发展的总方针。作为龙江剧艺术门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龙江剧表演艺术,当然也以此为总方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胡是具有旋律伴奏功能的我国民族乐器之一。琴杆上装弦轴轸,上轴缚内弦,下轴缚外弦,按五度关系定弦。它的音响柔和、清亮、饱满,在戏曲文场乐队中,除担任伴奏外,有时还领奏、独奏部分旋律片断。

  • 标签: 定弦 二胡 演奏 民族乐器 伴奏 旋律
  • 简介:胡表演是胡艺术的中心环节。一度创作的胡曲谱只有通过胡表演使之成为魅力之音响才能呈现其艺术价值.而胡的鉴赏与批评离开了胡表演音响的直觉体验与升华也难以评鉴其艺术价值.甚至胡艺术的传播也同样紧紧围绕胡的表演来展开才能得以实现.由此可见胡表演之于胡艺术的重要性。然而.胡表演能否真实、新颖、诚挚与蕴籍,是否具有吸引、感染、震撼之艺术魅力.可否成就与展示慑人心魄的艺术意境并衍生出综合的审美效应.则完全取决于胡表演者长期积累与形成的艺术修养的深浅与高低。

  • 标签: 二胡艺术 艺术修养 表演者 述评 艺术价值 中心环节
  • 作者: 马桂娟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12-26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5期期
  • 机构:在东北地方戏剧创作中,出现了同一作者同一题材同一题目写成同一作品的奇特现象,这就是黑龙江剧作家王庆斌创作的“一题三品”即二人转、小品(东北地方戏)、拉场戏《俩姑爷》。文学本分别在《剧作家》发展,并分别收入《推荐剧目:小品100部》、《推荐佳作:小戏100部》;演出剧目东北地方戏小品《俩姑爷》获文化部铜奖,拉场戏《俩姑爷》获黑龙江省一等奖、获“西柳杯”东北三省二人转邀请赛优秀剧目奖,并由辽宁音像出版社收入“东北地方戏精品荟萃”中出版全国发行。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