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是诸多心血管事件的高风险因素,然因其隐蔽性高、病因复杂,目前对其的病理生理机制认识十分有限,极大地限制了其的临床诊疗。在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冠状动脉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的损伤是核心环节,CMEC的应激、代谢、炎症等功能紊乱与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具有因果关系,亦是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早期的主要特征。目前,有关CMEC功能损伤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该文主要综述了CMEC功能紊乱机制研究的进展,以期加深临床医师对这一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的理解以及为后续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冠状血管 内皮细胞
  • 简介:摘要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作为口腔颌面部较常见的疾病,其发生、发展及转归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众多风险因素中,心理因素,特别是焦虑、抑郁、躯体症状,在TMD的病因学、诊断和治疗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异常的心理状况与TMD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双向关联,而选择准确的诊断标准有利于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必要时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辅以合适的心理治疗,可有效提高TMD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就TMD的病因、诊断、治疗与心理因素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师诊治TMD提供参考。

  • 标签: 颞下颌关节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心理因素 焦虑 抑郁 躯体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和阴道微环境紊乱与宫颈病变的关系及其交互效应。方法从课题组前期建立的自然人群队列中选取基线调查时确定的正常宫颈(NC)妇女623人、低度宫颈病变(CIN Ⅰ)妇女303人及高度宫颈病变(CIN Ⅱ/Ⅲ)妇女93人为研究对象。以NC为对照组、CIN为病例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收集研究对象人口学特征、生殖情况、生活习惯、既往病史宫颈病变相关因素的基础上,应用导流杂交法检测HPV分型,需氧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联合检测试剂盒检测阴道分泌物中的H2O2,精密pH试纸检测阴道pH值,涂片法检测阴道清洁度。利用SPSS 20.0软件进行相关资料的分析。结果HPV(CINⅠ:aOR=1.39,95%CI:1.01~1.90;CIN Ⅱ/Ⅲ:aOR=11.74,95%CI:6.96~19.80)、H2O2(CINⅠ:aOR=2.09,95%CI:1.47~2.98;CIN Ⅱ/Ⅲ:aOR=4.12,95%CI:2.01~8.43)、清洁度(CIN Ⅱ/Ⅲ:aOR=2.62,95%CI:1.65~4.14)和综合指标(CIN Ⅰ:aOR=1.67,95%CI:1.24~2.25;CIN Ⅱ/Ⅲ:aOR=4.24,95%CI:2.30~7.81)均可增加宫颈病变的患病风险,随着宫颈病变的进展,HPV(趋势性χ2=81.33,P<0.001)感染率、阴道pH值(趋势性χ2=5.06,P=0.024)、H2O2(趋势性χ2=26.19,P<0.001)、清洁度(趋势性χ2=19.55,P<0.001)和综合指标(趋势性χ2=30.50,P<0.001)的异常率均呈逐渐升高趋势。交互作用分析显示,HPV感染与阴道微环境的综合指标在CIN Ⅱ/Ⅲ组中显示有正相加交互作用,而无论HPV感染与否,阴道微环境紊乱致CIN Ⅰ的OR值比较接近。结论HPV感染和阴道微环境紊乱均可增加宫颈病变的患病风险,尤其在CIN Ⅱ/Ⅲ发生发展中两者可能存在协同作用,而在CIN Ⅰ发生中阴道微环境紊乱的作用不可忽视。

  • 标签: 宫颈病变 人乳头瘤病毒 阴道微环境
  • 作者: 傅开元 胡敏 余强 杨驰 程勇 龙星 张志光 刘洪臣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9-04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第09期
  • 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病口颌面疼痛诊治中心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00081,解放军总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北京 10085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放射科 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口腔医学研究所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研究中心 20001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口腔医学研究所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研究中心 200011,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放射科 430079,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 430079,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
  • 简介:摘要目的研发一款"酸碱平衡紊乱分析软件",用于快速判断酸碱平衡紊乱(酸碱失衡)的类型。方法以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式和代偿公式为基础建立数学模型,确定酸碱失衡分析的重要参数,制定分析流程。使用Visual Basic 2010.NET编程语言完成软件的编译,调试后生成安装程序包。用计算机检索PubMed、万方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从1980至2015年发表的酸碱失衡案例文献,详细记录每个案例提供的血气参数〔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碳酸氢根(HCO3-)和阴离子隙(AG)〕及酸碱失衡类型(文献结果);使用软件对上述案例的酸碱失衡类型重新进行分析得出判断(软件分析结果),对两种判断结果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和McNemar配对χ2检验。结果以"四参数-四步骤"程序化分析方法作为判断酸碱失衡类型的分析流程。其中,"四参数"指pH、PaCO2、HCO3-和AG。"四步骤"概述为:①根据pH初步判定血气的酸碱状态,结合HCO3-、PaCO2判断酸碱失衡的原发类型;②根据代偿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双重混合型酸碱失衡(DABD);③根据AG判断是否存在三重混合型酸碱失衡(TABD);④使用ΔAG↑/ΔHCO3-↓比值,判断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AG↑型代酸)是否同时伴有代谢性碱中毒(代碱)或AG正常型代酸。"酸碱平衡紊乱分析软件"具备界面简洁、操作方便、判断迅速、分析结果系统而全面的特点,可以判断除"AG正常型代酸合并代碱"以外的所有酸碱失衡类型。应用"酸碱平衡紊乱分析软件"对文献报道的112例酸碱失衡案例进行再次分析,软件分析结果与文献结果的一致率为87.50%,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检验:κ=0.84,P<0.01;McNemar检验:χ2=0.87,P=0.65)。结论"酸碱平衡紊乱分析软件"可以作为判断酸碱失衡类型的重要工具,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参考,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 标签: 酸碱平衡紊乱 动脉血气分析 软件设计
  • 简介:摘要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近年来,降脂治疗新靶点的研发开启了降脂药物的新时代,通过这些新的治疗靶点,或可进一步降低患者的心血管残余风险。针对这些新靶点的新生物制剂包括单克隆抗体、小干扰核糖核酸和反义寡核苷酸等。近年来开展的一系列临床研究为降脂治疗领域提供了新的循证医学证据。该文对降脂治疗新靶点及相关生物制剂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血脂异常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小干扰核糖核酸 反义寡核苷酸
  • 简介:摘要探讨血脂异常患者结直肠早期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以及他汀类药物在其中可能发挥的作用。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21年2月北京友谊医院消化科行内镜治疗合并血脂异常的结直肠肿物患者资料。根据结肠镜及病理结果将266例患者分为结直肠腺瘤组(n=174)和结直肠早期癌组(n=92)。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脂异常患者结直肠早期癌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发现,与结直肠腺瘤组相比,结直肠早期癌组患者的男性比例(64.1%比25.9%)、吸烟比例(41.3%比14.4%)和饮酒比例(37.0% 比17.2%)更高,同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06±0.81)mmol/L比(2.60±0.74)mmol/L]和总胆固醇值更高[(5.27±1.22)mmol/L 比(4.61±1.06)mmol/L],而他汀用药占比更低(27.2% 比5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3.641,95%CI:1.694~7.826)、吸烟(OR=2.920,95%CI:1.159~7.356)以及较高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2.203,95%CI:1.481~3.277)、较高的总胆固醇水平(OR=1.744,95%CI:1.329~2.289)是血脂异常患者结直肠早期癌发生的危险因素,而他汀用药史(OR=0.469,95%CI:0.236~0.932)对避免血脂异常患者结直肠早期癌的发生具有保护作用。应对血脂异常患者进行戒烟宣教,监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水平,必要时使用他汀类药物促进血脂达标,同时积极进行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

  • 标签: 血脂异常 结直肠肿瘤 结直肠腺瘤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南地区绝经后妇女体测量指标与血脂之间的关系,间接评估大腿脂肪含量是否是更好的心血管疾病预测指标。方法纳入175例绝经后妇女(年龄51~76岁),用双能X线吸收仪测量体成分,并检测血脂,分析体测量指标与血脂的关系。结果大腿脂肪含量与TG呈反比,与HDL-C呈正比,内脏脂肪含量与TG呈正比,与HDL-C呈反比,经体重校正后结果相似。血脂成分与其他体测量指标之间无相关性。当TG和HDL-C分别为因变量时,大腿脂肪含量的β绝对值高于内脏脂肪含量、臂部脂肪含量、WC和BMI(P<0.05)。结论对绝经后妇女而言,大腿脂肪量是血TG及HDL-C最有效的决定因素,提示大腿脂肪可能是心血管疾病保护因子。

  • 标签: 绝经后期 身体测量 血脂 心血管疾病
  • 作者: 王盛书 杨姗姗 贾王平 曹文哲 韩珂 李靖 台朋岗 寇福银 赵亚力 朱乔 甯超学 刘淼 何耀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3-07
  • 出处:《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1年第01期
  • 机构: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衰老与相关疾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肾脏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853,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衰老与相关疾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肾脏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853;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卫勤部,北京 100853,解放军总医院,北京 100853,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中心实验室,三亚 572013,解放军总医院研究生院统计与流行病学教研室,北京 100853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国海南百岁老人血脂谱水平流行分布特征及血脂异常影响因素,为百岁老人血脂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数据来自中国海南百岁老人队列研究2014-2016年基线数据集,共纳入1 002例百岁老人,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中国成人血脂异常诊断标准,描述血脂谱流行分布及不同临床分类的血脂异常患病率差异,分析血脂异常与主要影响因素的关联性。结果我国海南百岁老人TC、TG、LDL-C和HDL-C的中位数水平分别为4.60、1.05、2.77和1.41 mmol/L,女性均高于男性。TC、TG和LDL-C随BMI升高显著升高,HDL-C随着BMI升高下降。总体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9.1%。吸烟、BMI升高和地区是血脂异常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我国海南百岁老人血脂谱水平较国内外相关研究人群处于较低水平,女性血脂谱水平显著高于男性。

  • 标签: 血脂谱 百岁老人 海南 流行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脂代谢紊乱的相关性。方法根据K/DOQI慢性肾脏病临床实践指南筛选入院治疗的CKD患者,对入选CKD患者(非透析)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其血Hcy、血脂等相关指标及临床资料,分析影响CKD患者合并脂代谢紊乱的危险因素。结果共入选162例CKD患者,其中103例(63.6%)合并脂代谢紊乱,脂代谢紊乱组Hcy、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均高于脂代谢正常组(P<0.05),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明显低于脂代谢正常组(P<0.05)。高Hcy血症(HHcy)在脂代谢紊乱组及脂代谢正常组中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HHcy合并脂代谢紊乱比值比(adds ratio,OR)为1.631(95%可信区间1.814~6.94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及BMI是CKD患者合并脂代谢紊乱的危险因素。结论CKD患者脂代谢紊乱的患病率较高,Hcy和BMI可能与CKD患者脂代谢紊乱相关。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同型半胱氨酸 脂代谢紊乱
  • 简介:摘要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是指慢性肝损伤致肝窦结构和功能异常,阻碍门-体血液回流,导致以门静脉系统压力逐渐升高为临床表现的系列综合征。肝内血流阻力增加和门静脉系统血流量增大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发生的主要原因。肝窦结构和功能异常不仅引起血流阻力增加,还导致肝窦血液与肝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障碍,从而诱发内脏动脉扩张,门静脉系统血流量增大,进而推动门静脉系统压力持续升高。内脏动脉血流动力学紊乱是诱发病人出现高动力循环的重要因素。随着疾病进展,门静脉高压可不断促进高动力循环活跃,高动力循环反之又可促进门静脉高压进展,形成恶性循环,是终末期肝病难以逆转、不可治疗的主要原因。笔者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内脏血流动力学紊乱和高动力循环形成的病理、生理机制进行文献综述。

  • 标签: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 肝血窦 血流动力学 高动力循环
  • 简介:摘要肠道菌群、宿主和环境3者密切关联,构成机体平衡的肠道微生态系统,肠道菌群参与宿主多项生理功能。肠道菌群结构平衡在宿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全身性疾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生殖内分泌疾病中,与肠道菌群紊乱的相关性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既往研究结果显示,肠道菌群紊乱与阴道内环境变化相关,亦参与多种生殖内分泌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因此,调节肠道菌群对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的治疗有积极意义。笔者拟就肠道菌群紊乱参与生殖内分泌疾病的作用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 标签: 细菌结构 女(雌)性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多囊卵巢综合征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青春期,早熟 肠道菌群紊乱 肠道微生态系统 女(雌)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口颌面痛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9月至2020年9月于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颞下颌关节病科就诊,根据临床症状和临床检查诊断为TMD口颌面痛者,共纳入患者3 425例,其中男性1 158例,女性2 267例,中位年龄为32岁。分别采用χ²检验和非参数秩和检验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疼痛方式、疼痛部位、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影像诊断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性别、年龄段、病程区间的分布特点,以及疼痛方式、疼痛部位、影像诊断在不同性别、年龄和病程区间的分布差异,以双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 425例患者中,29.1%(997/3 425)伴关节弹响,40.1%(1 373/3 425)患者开口受限。开闭口和(或)侧方和(或)前伸疼痛以及其他疼痛不伴有触痛者男性患者显著多于女性(P<0.05),伴有触痛者则女性显著多于男性(P<0.01);56岁以上者触痛合并开闭口和(或)侧方和(或)前伸疼痛者显著多于其他年龄段(P<0.01)。单侧TMJ疼痛患者中男性显著多于女性(P<0.01);双侧TMJ疼痛和双侧TMJ合并单/双侧肌痛≤15岁者显著多于其他年龄段(P<0.05);单侧TMJ疼痛病程≤1个月者显著多于其他病程区间(P<0.01),双侧肌痛及双侧TMJ合并单/双侧肌痛者病程>3年者多于其他病程区间(P<0.01);单侧TMJ疼痛者的疼痛方式以开闭口和(或)侧方和(或)前伸疼痛者中较多(P<0.01),单侧肌痛和双侧肌痛者以触痛较多(P<0.01)。间隙变化男性显著多于女性(P<0.05),骨质增生和骨质吸收均为女性显著多于男性(P<0.05);间隙变化和发育问题均为16~35岁者显著多于其他年龄段(P<0.05);骨质增生、骨质吸收及囊性变均为56岁以上者显著多于其他年龄段(P<0.01);间隙变化在病程≤1个月者显著多于其他病程区间(P<0.001),骨质增生在病程>3年者显著多于其他病程区间(P<0.01)。结论TMD口颌面痛患者女性约为男性的2倍,多在发病半年内就诊,其疼痛方式、疼痛部位、TMJ影像特征在性别、年龄及病程分布等方面表现出一定规律性。

  • 标签: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口颌面痛 肌痛 关节痛 临床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法复位联合稳定性咬合板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2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TMD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常规组98例和联合组102例。常规组男51例、女47例,年龄(31.74±5.13)岁,实施稳定性咬合板治疗;联合组男64例、女38例,年龄(30.65±5.28)岁,实施手法复位联合稳定性咬合板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外观满意度、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颞下颌关节开口指数(TOI)、颞下颌关节功能量表(Helkimo)评分、静息状态下表面肌电图[左侧颞肌前束(LTA)、右侧颞肌前束(RTA)、左侧咬肌(LMM)、右侧咬肌(RMM)]。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96.08%(98/102)]、外观总满意率[93.14%(95/102)]高于常规组[82.65%(81/98)、75.51%(74/98)](χ2=9.586、P=0.002,χ2=11.857、P=0.001)。治疗后联合组VAS评分[(2.09±0.45)分]、Helkimo评分[(1.27±0.35)分]均低于常规组[(3.26±0.53)分、(2.04±0.33)分],TOI[(3.87±0.52)cm]高于常规组[(3.35±0.48)cm](t=16.852、15.944、7.341,均P<0.001)。治疗后联合组LTA[(2.31±0.33)μV]、RTA[(2.18±0.36)μV]、LMM[(1.37±0.24)μV]、RMM肌电值[(1.25±0.25)μV]均低于常规组[(2.87±0.35)μV、(2.79±0.38)μV、(1.68±0.23)μV、(1.74±0.26)μV](t=6.639、6.646、5.314、7.746,均P<0.001)。结论手法复位联合稳定性咬合板治疗TMD患者效果显著,能缓解咀嚼肌痉挛,恢复颞下颌关节功能,减轻患者疼痛和改善张口受限程度,且能提高美容效果。

  • 标签: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稳定性咬合板 手法复位 表面肌电图 美容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艾灸、贴敷调理对颅脑损伤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连云港市中医院脑外科收治的80例颅脑损伤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胃肠护理):男20例、女20例,年龄(43.69±7.64)岁。观察组(予以艾灸、穴位贴敷护理):男24例、女16例,年龄(45.41±9.45)岁。对比入院次日、入院2周后两组颅脑损伤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紊乱情况及生活质量。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91、3.197、3.130,均P<0.05);入院2周后,胃肠功能紊乱总分低于入院次日,观察组低于对照组[(1.91±0.43)分比(2.25±0.47)分,t=3.376,P=0.001];入院2周后症状、情绪、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药物治疗评分均高于入院次日,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46、2.674、2.725、2.671、3.313,均P<0.05)。结论艾灸、贴敷调理有助于颅脑损伤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恢复,缩短胃肠通气时间,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艾灸 贴敷 颅脑损伤 胃肠功能紊乱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粪菌移植对阿霉素诱导的肾病综合征小鼠模型的作用。方法将27只SPF级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阿霉素模型组(Dox组)、阿霉素+粪菌移植(FMT组),其中后两组使用阿霉素尾静脉注射构建肾病综合征小鼠模型,并分别给予PBS或粪菌溶液灌胃,最后分别收集粪便标本以及24 h尿液标本,考马斯亮蓝法-蛋白定量检测24 h尿蛋白,16 s微生物组学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各组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和分布特征。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Dox组小鼠24 h尿蛋白定量(0.48±0.61 vs 1.71±0.63,P<0.001)明显升高,肠道菌群多样性Shannon指数(7.15±0.29 vs 6.98±0.49)呈减少趋势,肠道菌群紊乱;与Dox组小鼠相比,FMT组24 h尿蛋白定量(1.71±0.63 vs 0.91±0.48,P<0.05)和血肌酐水平(12.47±4.16 vs 7.77±0.75,P<0.05)显著下降,肠道菌群多样性Shannon指数(6.98±0.49 vs 7.09±0.28)呈现增加趋势,肠道菌群紊乱明显改善,产短链脂肪酸细菌富集增加。结论粪菌移植可减少阿霉素诱导的肾病小鼠的尿蛋白,改善肠道菌群的紊乱

  • 标签: 肠道菌群 粪菌移植 肾病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铅暴露对小鼠神经行为、肠道菌群群落结构的影响及其相关关系。方法于2019年8月,将64只4周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中、高铅暴露组,每组16只。实验期间自由摄食饮水,低、中、高铅暴露组分别在饮用水中加入20、100和500 mg/l醋酸铅,对照组添加同量的醋酸钠。暴露10周后,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随后处死取样,采用ICP-MS检测血铅和脑铅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介素-1β(IL-1β)水平,16S rRNA测序检测粪便中肠道菌群改变,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对菌群和行为学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各铅暴露组小鼠体重和游泳速度无明显差异,中、高铅暴露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延长,平台穿越次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铅暴露组小鼠在目的象限停留时间低于对照组和其他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的血铅含量随着铅暴露剂量升高而增加,高铅暴露组小鼠脑铅含量与其他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各铅暴露组小鼠血清中IL-1β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各铅暴露组小鼠均发生肠道菌群紊乱,在门水平上,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明显升高(P<0.05),在属水平上,别样棒菌属、脱硫弧菌属、毛螺菌属、苏黎世杆菌属和脲原体属均明显增加(P<0.05);脱硫弧菌属、苏黎世杆菌属和脲原体属的相对丰度与小鼠在平台所在象限的停留时间呈负相关关系(r=-0.32、-0.29、-0.44,P<0.05)。结论铅暴露引起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损伤,可能与铅暴露导致小鼠的肠道菌群紊乱有关。

  • 标签: 学习记忆 肠道菌群
  • 简介:摘要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DGD)是由长期糖代谢不平衡导致的胃肠道免疫、代谢及神经系统损害,严重影响整个胃肠道功能。肠神经系统(ENS)为消化道的主要组成部分,包含肠神经元、肠神经胶质细胞和肠间质细胞,参与调节胃肠道局部功能。ENS功能改变与DGD密切相关,靶向ENS可减少胃肠道病变,并减缓DGD的发生和发展。该文就ENS参与DGD的作用及调控机制展开综述。

  • 标签: 糖尿病 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 肠神经系统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并筛选具有较高诊断效能的新型简化胰岛素抵抗评价指标。方法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连续选择未患2型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的健康受试者,收集受试者基本人口学信息及临床指标,包括身高、体重、腰围、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体重指数(BMI)和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计算TG/HDL-C比值、TG-葡萄糖(TyG)指数、TyG-BMI指数(TyG-BMI)、TyG-腰围指数(TyG-WC)、内脏脂肪指数(VAI)、脂质蓄积指数(LAP)、胰岛素抵抗代谢指数(METS-IR)、胰岛素敏感性评分(e-IS)作为新型简化胰岛素抵抗评价指标。将受试者根据BMI值分为体重正常组(BMI<24 kg/m2)和超重肥胖组(24 kg/m2≤BMI<30 kg/m2)。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间临床指标及简化胰岛素抵抗评价指标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简化胰岛素抵抗评价指标与HOMA-IR之间的相关性。以HOMA-IR作为参照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不同简化胰岛素抵抗评价指标对胰岛素抵抗状态的诊断效能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共纳入136例受试者,年龄(43.80±10.52)岁,其中男45例,女91例。体重正常组40例,超重肥胖组96例。与体重正常组相比,超重肥胖组受试者的腰围、HOMA-IR、TG/HDL-C比值、TyG指数、TyG-BMI、TyG-WC、VAI、LAP、METS-IR均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有受试者中,FPG、TG/HDL-C比值、TyG指数、TyG-BMI、TyG-WC、VAI、LAP、METS-IR与HOMA-IR呈正相关(r=0.409~0.478),e-IS与HOMA-IR呈负相关(r=-0.2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yG指数、TyG-BMI、LAP、METS-IR对于评价胰岛素抵抗状态具有较高的AUC(0.701~0.736)。结论TyG指数、TyG-BMI、LAP、METS-IR等在中国成年人群中评价胰岛素敏感性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标签: 葡萄糖代谢障碍 胰岛素抵抗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 甘油三酯-葡萄糖-体重指数 脂质蓄积指数 胰岛素抵抗代谢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的代谢紊乱特征,并发现和鉴定OSCC的生物标志物,为其早期诊断提供新思路。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76例OSCC患者和体检科的70名健康受试者,按照随机数表法按2∶1的比例将所有受试者分为测试组和验证组,测试组共96例受试者,其中OSCC患者51例,健康受试者45名;验证组共50例受试者,其中OSCC患者25例,健康受试者25名。收集所有受试者的血液样本及临床资料,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技术建立血清样本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方法,进一步结合主成分分析、偏正交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和t检验分析发现并鉴定测试组中OSCC患者和健康受试者之间的差异代谢物,并对得到的差异代谢物进行代谢通路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用以进一步筛选和确定OSCC的生物标志物,构建OSCC诊断模型,用验证组检验诊断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对比分析测试组中OSCC患者和健康受试者的血清样本后得到21种内源性差异代谢物,代谢通路分析提示OSCC患者存在脂质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紊乱(P<0.05)。本研究构建了由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hosphatidylcholine,LysoPC)(16∶0/0∶0)、LysoPC[18∶1(9Z)/0∶0]、牛磺酸和D-谷氨酸组成的诊断模型(曲线下面积为0.998,95%CI为0.994~0.999,P<0.05)。结论OSCC患者体内发生了明显的脂质和氨基酸代谢紊乱,代谢组学手段是建立OSCC诊断模型的有效方法。

  • 标签: 癌,鳞状细胞 代谢组学 生物标志物 代谢紊乱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