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评价冠脉桥血管的价值.方法10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在心电门控技术下采用16层螺旋CT行冠状动脉造影扫描,将所得原始数据进行薄层重叠400msR-R间期重建,重建图像系列调入3D任务卡内进行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曲面重建和多平面重建等图像后处理,全面观察桥血管有无狭窄、钙化及吻合口情况.结果10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共有29条桥血管,其CT图像均能清晰显示,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可用于影像学评价;4例桥血管有不同程度的钙化和狭窄变细,经DSA检查得到证实.结论16层螺旋CTA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检查在冠状动脉桥血管随访的诊断和评价中是安全可靠的检查技术,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分流术 血管造影术 诊断显像
  • 简介:目的应用血管内超声探讨冠状动脉重构的病变特征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39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与45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进行冠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检查,对病变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包括外弹力膜血管面积(EEMA)、最小血管内膜腔面积、斑块面积、斑块体积及斑块的性状和重构指数,根据血管内超声斑块的性状分为软斑块和硬斑块(包括纤维斑块、钙化斑块和混合斑块)。重构指数(RI)=病变处EEMA/平均参考血管处EEMA。若RI〉1.0为正性重构,RI〈1.0为负性重构。结果正性重构及负性重构两组年龄、性别及冠心病危险因素等无明显差别,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更多的表现为正性重构(61.4%vs30.0%,P〈0.01)。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更多的表现为负性重构(70.0%vs38.6%,P〈0.01)。与负性重构相比,正性重构一般狭窄程度较轻,但病变部位的血管面积及斑块面积较大[(17.8±7.0)vs(13.6±4.9)mm^2,(12.2±5.5)vs(9.5±4.8)mm^2,P〈0.01),同时正性重构多为偏心性软斑块,发生钙化的较少。结论正性重构及负性重构的病理特征不同,正性重构病变以软斑块及偏心性斑块多见,冠状动脉重构与临床表现及斑块特征有关。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超声检查 介入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对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使用 CT 冠状动脉血管成像( CTCA )检查的诊断意义。 方法 现对临床收治的疑似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展开研究,入院时间在 2019 年 2 月至 2019 年 12 月间,选取其中 132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予以 CT 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GAG ),以 GAG 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探讨 CT 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的诊断意义。 结果 CTCA 检查的狭窄占比率为 71.97% ,正常的占比率为 28.03% ;而 GAG 检查的狭窄占比率为 77.27% ,正常的占比率为 22.73% ,两种检查方式的结果比较显示无明显差异( P < 0.05 ); CTCA 检查后的符合率为 93.21% 、特异性为 93.33% 、灵敏度为 91.18% ,。 结论 CTCA 检查结果和 GAG 检查结果之间无明显区别,且临床诊断的符合率、特异性和灵敏度较高,在评估冠状动脉狭窄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CT 冠状动脉血管成像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狭窄 诊断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TA)技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效果。方法 我院以2021年3月-2022年4月,收治的66例患者,按照掷硬币法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33例。给予常规组传统诊断,观察组采取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TA)技术,进行诊断,比较两组的狭窄程度诊断情况和临床诊断准确性。结果 在准确率等指标上,观察组改善情况,高于常规组,具有统计学价值(P

  • 标签: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TA)技术 冠状动脉狭窄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时应用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技术的效果。方法:将本院自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62例冠心病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需进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和冠状动脉造影,对比诊断结果。结果:两种方式没有明显的差别(P>0.05)。结论: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可以为临床诊断做参考数据,确保及时为患者治疗,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 冠状动脉狭窄 冠状动脉造影
  • 简介:  血管成形术后血管外膜改变在再狭窄血管重构中的作用 ,血管外膜改变在血管重构和再狭窄过程中的作用,再狭窄过程可能是细胞增生所致内膜增生和血管几何改变所致血管重构的总和[6]

  • 标签: 介入再 再狭窄 冠状动脉介入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技术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血管的形态学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67例冠状动脉CTA诊断患者,记录患者血管指标,判定该诊断技术对MB-MCA血管的诊断价值。结果 MB-MCA患者67例,具体类型:单一壁冠状动脉16例、2段受累16例、3段受累10例、LAD2,10例、钝缘支段9例、第一对角支6例;CTA可有效判定浅表型MB-MCA以及深在型-MB-MCA患者MB长度、MCA狭窄程度。结论 冠状动脉CTA技术可有效检测患者MB-MCA指标,以及MB-MCA冠脉形态。

  • 标签: 冠状动脉 MB-MCA CTA 血管厚度
  • 简介:摘要冠心病在我国是多发且最常见的致死性疾病。非对比增强冠状动脉MRA(CMRA)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无创、无对比剂、无辐射及多参数成像的冠状动脉成像技术,逐渐应用于临床和科研工作中。本文回顾总结非对比增强CMRA临床应用现状及优势,阐述CMRA当前技术现状,介绍CMRA目前研究的技术热点,主要讨论采集加速技术、填充方式、运动校正等方法,同时展望CMRA在冠状动脉高分辨率、冠状动脉管腔及血管壁和其生理量化研究的主要进展。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冠状动脉 冠心病
  • 简介:摘要冠状动脉MR血管成像(CMRA)技术逐步发展成熟,临床需求日益增长,但在我国的临床应用仍有待推广。本文介绍CMRA成像技术的主要进步及发展,浅析该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机遇和挑战,以期推动该技术的普及及合理临床应用。

  • 标签: 冠状动脉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对心肌桥及其相关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已接受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分析患者心肌桥厚度、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结果80例患者中,29例(69处)患者存在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纵深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平均厚度为(3.16±1.24)mm,舒张期壁冠状动脉管腔轻度狭窄15处,中度狭窄5处,收缩期轻度狭窄6处,中度狭窄10处,重度狭窄4处。结论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可准确测量出心肌桥厚度,通过重建技术可对其狭窄程度进行判断,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有效信息。

  • 标签: 心肌桥 冠状动脉病变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 简介:摘要2019年底,武汉出现了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该疫情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严重威胁着公共卫生安全。目前,COVID-19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作为受体介导2019-nCoV进入细胞,是目前最有可能防治COVID-19的靶点之一。中老年人是COVID-19的易感人群,多伴有基础疾病,且大部分为心血管疾病,因此这部分人更容易发展为重症和危重症,造成严重的临床后果。ACE2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此系统为靶点的ACE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等药物,是目前临床治疗高血压、心肌重构和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最主要的药物之一。本文系统地介绍了COVID-19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相关药物及其临床应用,并且分析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相关药物在COVID-19防治中的价值,以及并发心血管疾病的COVID-19患者用药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 心血管疾病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大样本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资料,探讨国人单纯先天性冠状动脉异常(CCAA)的分类与检出率,并简单总结“恶性”异常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7年1月在阜外医院行CCTA检查的165 133例患者资料,对检出的单纯CCAA按照冠状动脉起源、开口数目及终点异常进行分类,并统计各类异常的检出率。起源异常包括冠状动脉起源于对侧冠状动脉窦、无冠状动脉窦、主动脉或原冠状动脉窦周围、肺动脉以及回旋支起自对角支;开口数目异常包括单支冠状动脉(SCA)、圆锥支单独开口于右冠状动脉窦、前降支与回旋支双开口;终点异常为冠状动脉瘘(CAF)。其中,冠状动脉起源于对侧冠状动脉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SCA、多个或较大的CAF定义为“恶性”异常。结果在165 133例CCTA检查中,共发现CCAA 2 148例,检出率为1.301%,包括冠状动脉起源异常1 302例(0.789%)、开口数目异常298例(0.181%)、终点异常548例(0.332%)。在起源异常中,检出冠状动脉起源于对侧冠状动脉窦700例(0.424%),其中179例血管开口或近段管腔受压而不同程度狭窄,7例不合并冠心病但有明确的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改变。冠状动脉起源于无冠状动脉窦、主动脉或原冠状动脉窦周围分别检出48(0.029%)、531例(0.322%)。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共检出20例(0.012%),均为左主干起源于肺动脉,均表现为左、右冠状动脉迂曲扩张,左心室增大,5例无冠心病但有明确的心内膜下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改变。冠状动脉开口数目异常中,SCA、圆锥支单独开口于右冠状动脉窦、前降支及回旋支双开口分别检出102(0.062%)、53(0.032%)、143例(0.087%)。102例SCA中,仅有1例表现为心肌缺血且无合并冠心病。CAF共检出548例(0.332%),其中冠状动脉-肺动脉瘘检出率最高,为458例(0.277%),冠状动脉-心房瘘、心室瘘分别检出22(0.013%)、60例(0.036%),另有冠状动脉-冠状静脉瘘6例(0.004%)、冠状动脉-上腔静脉瘘2例(0.001%)。结论CCAA并不罕见,其中冠状动脉起源异常最常见,对“恶性”异常的CT表现需格外注意。

  • 标签: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异常 单支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瘘
  • 简介:摘要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作为受体入侵细胞,导致ACE2破坏,引起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失衡。RAS失衡可通过诱导炎症、介导氧化应激和纤维化等过程参与到多个器官的急慢性损伤过程中。2019-nCoV并不仅仅引起肺损伤,亦引起多器官损伤。我们推测,RAS失衡在2019-nCoV引起的多器官功能不全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通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CEI/ARB)调节RAS失衡可能成为防治2019-nCoV相关器官损伤的新手段。进一步研究明确病毒感染和多器官损伤与RAS失衡的相互关系至关重要。

  • 标签: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多器官损伤
  • 简介:摘要随着螺旋CT探测器层数的增加和软件日益更新,CT冠状动脉成像在技术上具有更多优势,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上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及敏感性。后处理技术方面强大的随机软件也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钙化斑块、支架等造成的边缘伪影,有利于准确判断管腔的真实情况,简便易行、安全可靠,为临床对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搭桥术、冠状动脉狭窄与心功能、进行中长期疗效评估等方面提供了更多、更有用的信息,可作为高危人群筛查和冠心病复查的首选无创伤性检查方法。本文就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做一系统综述。

  • 标签: 冠状动脉狭窄 多层螺旋CT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
  • 简介:摘要大多数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是由易损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引起的,而斑块破裂继发于斑块进展,因此早期识别易损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进行积极的预防性治疗有助于降低斑块破裂和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近年来,基于冠状动脉CTA(CCTA)对易损斑块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对易损斑块的CT影像特征、流体力学特征、血管周围脂肪及人工智能方面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易损斑块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人工智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老年人和合并基础疾病者是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高危人群,而合并心血管疾病(CVD)的COVID-19患者危重症比例和病死率明显升高,需高度重视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 virus 2,SARS-CoV-2)感染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积极应对疫情期间至疫情后心血管慢性病的长期管理。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