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后悔是行为决策前后都可能出现的情绪体验。根据心理学的定义,后悔是一种基于认知的消极情感。当个体意识到或者想象出如果先前采取其他的行为,将产生更好的结果时,就会产生后悔情感。同时,许多研究也表明,后悔还可能作为一种预期情绪,通过认知的中介作用影响到最终的行为决策。这里将从后悔的概念出发,以预期后悔与体验后悔为重点,梳理行为决策中的后悔的研究方法,并评述目前学术界关于后悔的理论模型。

  • 标签: 行为决策预期后悔体验后悔反事实思维后悔理论
  • 作者: 李银花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科技教育》 2019年第2期
  • 机构:所谓的会计舞弊是指故意地、有目的地、有预谋地且有针对性地对财务进行造假和欺骗的行为。那么造成会计舞弊的原因有哪些?为什么会计舞弊现象会如此常见?会计舞弊方式又有哪些?以下就针对这几个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言语行为理论为我们重塑语言及其运作方式的观念提供了一个新视角,而“言语行为的语用分析从‘说话’和‘行事’与意义和效力的双重功能上看待所有的话语”。言语行为反映了说话者在发出话语时的交际意图,并且可以被看作语义意义和语用意义的结合。

  • 标签: 言语行为理论 言外之力 语用等效
  • 简介:摘要当前对转化型抢劫的前行为存在着众多争议,仅根据刑法第269条对转化型抢劫的定义是远远不够的,很难准确把握转化型抢劫前行为的真正界定标准,以下浅析已满十四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是否可以成为转化型抢劫前行为的主体。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幼儿告状行为是幼儿园中常见的行为,也属于师幼互动行为的一种。作为幼师,应该了解幼儿告状行为的成因以及意义,然后正确对待幼儿告状行为。本文首先介绍幼儿告状行为的概念,然后从心理学和社会学两方面探讨幼儿告状行为,最后提出相应的指导策略。

  • 标签: 幼儿 告状 指导策略 行为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张秀乔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科技教育》 2019年第2期
  • 机构:在中国古代,就有“孟母三迁,择邻择居”的故事,而在近代,也将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提上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近8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深深地感到习惯养成得好,将终身受用,正因为这样,在幼儿的教育中,我很注重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我更是亲自深入到幼儿中间进行好的习惯培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自救行为是私力救济的表现形式之一,它对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作用。在美国、英国、韩国等国家已经将其视为与“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一样的违法阻却事由。但是我国刑事法律中还未明确规定,这就导致司法机关在处理具体案件中无法可依,这是不符合社会现实的。本文将以“自救行为”为关注点,对其展开论述,分析其成立要件,并在最后提出自己的建议。

  • 标签: 自救行为 违法阻却事由 私力救济 合法权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英语和汉语中有很多手段来表示质疑,说话者通过某一话语表达自己的质疑,既对对方话语或行为的疑问和不相信、不信任。其中重复、反问、询问是其中比较常见的手段。

  • 标签: 言语行为 质疑 间接性质疑言语行为
  • 简介:摘要:近几年来,全国重特大事故频发,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财产损失,给无数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悲哀。例如:2015年8月12日22时51分46秒,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港的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本次事故中爆炸总能量约为 450 吨 TNT 当量,造成165人遇难(其中参与救援处置的公安现役消防人员24人、天津港消防人员75人、公安民警11人,事故企业、周边企业员工和居民55人)、8人失踪(其中天津消防人员5人,周边企业员工、天津港消防人员家属3人),798人受伤(伤情重及较重的伤员58人、轻伤员740人),304幢建筑物、12428辆商品汽车、7533个集装箱受损。事故发生后,国务院、各级人民政府虽三申五令要求加强安全管理,安全生产的形势也略有好转,但从效果来看是收效甚微,重特大事故居高不下,其主要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人们没有在思想上、安全意识上引起高度的重视,人的思想、安全意识决定人的行为,思想上不重视安全,安全意识差就必然导致出人的不安全行为,而不安全行为又是造成事故发生的根源。因此,研究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原因和规律,有针对性地引导人们避免不安全行为,减少和避免事故的发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保证工人的生命安全。

  • 标签: 行为安全之星,建筑工地,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幼儿在幼儿园内经常会出现争吵及争斗等现象,当这些纠纷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幼儿就会向老师告状,求予关注或博得庇护。3-6岁此阶段的幼儿通常以自我为中心,此时如教师对幼儿的告状行为进行批评或不予理睬,教师轻则忽略幼儿内心动向,重则使幼儿内心产生阴影;但如果此时教师鼓励幼儿告状,幼儿则会竞相模仿并引以为荣。作为教师,我们应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进行换位思考,学会理解和学会宽容。

  • 标签: 幼儿 告状行为 表现形式 教育对策
  • 简介:摘要教育亦称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即知、情、意、行四个要素组成。这四个要素在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既有各自的特点,又互相渗透、互相促进、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行”德育的关键,是出发点,也是归宿。可见,小学思想品德课中的行为训练是十分重要的,直接指向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目标。能否真正让学生把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转化为道德行为,并使之科学化、持久化,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加强道德行为的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 标签: 教学 实效 训练 思品教学
  • 简介:摘要学生在求学阶段,思考问题的方法比较幼稚,对于自身的认知和外界事物认知不健全,通常会做出很多自己也不能认同的事情,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叛逆期,比如同学的煽动,比如一时的逞能,一直以来,教师解决学生问题行为的办法就是发现学生做错的事情之后,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找出问题的原因,并且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指导修正,然后督促学生对问题进行改进,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只是治标不治本,大多数学生后面还会重新犯同类型的错误,并不会有效的完成对学生的教化,也不能让学生真正的从内心提升自己,无法对老师所传授的价值观有认同感,导致学生不能真正的认识到自身的错误。本文将讨论如何运用“焦点解决”去解决学生问题行为

  • 标签: 焦点解决 学生问题行为 策略讨论
  • 简介:摘要当前虐童案件层出不穷、手段卑劣,屡屡冲击着人们的视线。我国在在保护儿童合法权益方面制定了诸多法律规范,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儿童群体的利益得到保障,然而,实践中该类案件的处理结果却总是差强人意,存在着诸如虐童行为定性不清晰、相关监管不到位、司法机关多次以行政处罚代替刑罚罪名处理此类案件以致于处罚过轻等问题。虐待行为会对儿童的身心造成无法愈合的严重伤害,以法律手段实现对虐童现象的规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完善立法,多措并举,加强多种形式的行政干预和司法干预,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儿童权益保护屏障,有助于儿童权益在法律层面得到充分有效的保护。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