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决策中后悔情绪的研究综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1-21
/ 3

行为决策中后悔情绪的研究综述

封娟霞

黑龙江科技学院陈彤颂封娟霞

【摘要】后悔是行为决策前后都可能出现的情绪体验。根据心理学的定义,后悔是一种基于认知的消极情感。当个体意识到或者想象出如果先前采取其他的行为,将产生更好的结果时,就会产生后悔情感。同时,许多研究也表明,后悔还可能作为一种预期情绪,通过认知的中介作用影响到最终的行为决策。这里将从后悔的概念出发,以预期后悔与体验后悔为重点,梳理行为决策中的后悔的研究方法,并评述目前学术界关于后悔的理论模型。

【关键词】行为决策预期后悔体验后悔反事实思维后悔理论

1.前言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时常要作出各种各样的决策,而后悔是行为决策中出现最多的的情绪体验。国外的一项研究表明,后悔是人们日常交谈中提到最多的负面情绪。然而,最早的决策研究主要开始于经济学领域。由于最初的经济行为研究大多是在“理性经济人”的思维视野和理论框架下开展起来,因此,决策领域的早期研究几乎忽略了情绪的影响作用。后来,随着社会认知科学、经济社会学、心理学以及其交叉学科的发展,“决策”不再仅仅是经济学的研究专利,尤其是将“情绪”引入“决策”研究之后,情绪与决策的关系研究备受青睐,开展最多的当属“后悔”情绪对“决策”影响的研究。后悔情绪可以出现在心理预期中并最终对行为决策造成影响。由此可见,行为决策中情绪的作用机制比较复杂,因此,决策与后悔情绪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机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2.后悔的概述

心理学界对后悔(Regret)是这样定义的:后悔是一种基于认知的消极情感,主要发生在个体意识到或者想象出如果先前采取其他的行为,将产生更好的结果时。由此可见,产生后悔必须有两个前提:一是个体行为(决策)的结果不好(或相对不好);二是如果改变了当事人已经完成的行为(决策)就会获得好(或相对好)的结果。

心理学界对后悔的研究是在反事实性思维(counterfactu原althinking)的框架下展开的。上面提到的“要是当初……,就好了!”“如果……,就不会这样了。”就是一种“反事实性思维”。它常常伴随或痛苦或高兴或后悔等情绪反应,是指在心理上对过去已经发生的事件进行否定而构建一种可能性假设的思维活动。在反事实思维的框架下,后悔被赋予另外一种心理学定义,即将事件的真实结果(whatis)和可能发生的一个比真实结果更好的假设结果(whatmighthavebeen)相比较并伴随痛苦情绪的过程。由此可见,当当事人意识到当前的不良行为后果原本可以通过先前的另外一个决策所避免时,后悔情绪就产生了。因此,在这种条件下,反事实性思维可以被看作是后悔产生的机制。

为了学术研究中概念界定的清晰性,研究者根据不同维度对后悔作出不同的分类:根据后悔情绪与决策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后悔分为预期后悔和体验后悔;根据后悔的持续时间,后悔分为长期后悔和短期后悔;根据行为是否发生,后悔分为行动后悔和不行动后悔;根据失败决策的特征或阶段分为择劣后悔和拒优后悔等。预期后悔和体验后悔的分类最早由学者Janis和Mann于1977年提出。预期后悔(antieipatoryregret)是指人们面对各种反事实比较(counter原factualcomparisions)时,会预期到他们可能感到的后悔,并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把这种未来后悔降低到最小限度,预期后悔发生在决策作出之前。体验后悔(experiencedregret)即我们前面提及的第一种后悔。

3.后悔的研究方法

3.1故事反馈法。研究者多数采用如下或者类似的实验故事脚本:Paul先生拥有A公司的股票,去年他打算换成B公司的,但他最终没有这样做,他现在发现如果他当初换成B公司的股票他就会赚1200美元;George先生拥有B公司的股票,去年他换成A公司的,他现在发现如果他当初保留了B公司的股票他就会赚1200美元。看完故事脚本后,研究者会向被试询问:故事中的任务中,谁更后悔?国内学者张结海在研究后悔与决策时多使用故事反馈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故事反馈法巧妙的情境设置将被试置于比较真实的决策情境中,对于诱导后悔情绪的效果较好。因此,该方法是目前决策研究领域中最常采用的研究方法。

3.2自我报告法。自我报告法是被试按主试要求回忆自身生活中经历的真实后悔事件,并报告其相应的想法和感觉以及随后决策过程中可能采取的行动。国内张结海将自我报告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研究表明长期后悔和短期后悔一样服从后悔的“状态改变———状态继续”规律,从而支持了后悔的一致性模型。由于自我报告法是针对被试自己以往的决策失误后出现的后悔情绪进行的研究,不能像故事反馈法那样通过情境的假设来诱导预期后悔的情绪。因此,这种方法多用于体验后悔情绪,而对预期后悔的研究则受到一定的局限。

3.3实验法。实验法则是在实验室情境下,模拟真实的决策情境,要求被试做出决策并根据其决策给予相应成绩或报酬,测量其情绪反应和决策变化。该方法与真实决策情境所诱发的后悔具有相似性,相对于故事反馈法和自我报告法,实验法更接近真实情境。此,实验结果更逼真。实验室研究

情况下,主要有运气轮博弈任务和最后通牌博弈两种范式。

3.4认知神经研究。借助科学的神经生理仪器对后悔和决策产生的认知神经机制进行探索,并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例如,陈满琪借助ERP和FMRI考察了被试在运气轮博弈任务下的神经生理变化。此外,甚至有研究者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得出后悔的神经生理定位,发现预期后悔和体验后悔涉及的功能性脑区主要包括:眶额皮层、扣带前回、海马、杏仁核等大脑区域。因此,随着研究的深入,后悔与决策的脑神经生理机制将有更加精确的定位。

4.后悔的理论解释

4.1预期后悔的理论模型。

4.1.1后悔理论。后悔理论首次由Loomes、sugden和Bell等人提出,也是第一个明确的将预期情绪作为影响行为决策的一个参数加以考虑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在行为决策前,如果当事人意识到某种自己目前的决策的结果可能不如另外一种可选择的结果时,往往会产生后悔情绪;反之,则会产生愉悦情绪。于是,这种预期的后悔情绪便会使决策者在决策中追求后悔最小化,即当事人具有后悔回避的心理倾向。也就是说,预期到的后悔情绪将会对不确定情况下的决策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后悔理论得到很多实验的论证。例如,Si原monson发现,如果顾客预先想象到购买某种陌生产品发生故障时的后悔心情时,就更愿意购买熟悉的产品。Parker等人表明,如果人们因违规驾驶而导致生命和财产损失的后悔心情事先得到提醒,他们关于安全驾驶的态度和信念就会发生极大的变化。因此,后悔理论从某种程度上证明想象会引发个体预先体验后悔情绪,从而改变行为决策者的认知,影响其最终的决策结果。

4.1.2后悔的不作为惯性效应。后悔的不作为惯性的概念最早由Tykocinski和Pittman等人提出。所谓的“后悔的不作为惯性”是指失去一个吸引人的行为机会,通常这个行为机会也伴随着后悔的情绪,并最终导致行为当事人对后来类似机会的作出不作为的决策。由此可见,后悔与其后的不作为行为有密切的关系。

例如,由于某种原因错失某一行为机会,即使下次再出现这样类似的甚至更加诱惑人的机会时,行为当事人也倾向于不选择。因此,有研究者认为,后悔并不是引起不作为惯性的原因,而是由于错过第一次机会导致后一次机会的贬值,后悔只是一个副产品。也有研究者认为,行为当事人没有选择第二次抓住机会的原因是为了避免第一次错失机会的后悔情绪。

后悔的不作为惯性效应将以往事件的影响作用引入预期后悔情绪的研究,将人作为有认知有理性个体进行研究,把预期后悔放在更广泛的连续时间情境中进行研究,更符合日常生活情境。但是,对于“不作为”的具体原因机制研究不够深入。

4.2体验后悔的理论模型。

4.2.1后悔的时间性模型。后悔的时间性模型即后悔的作为———不作为模型。所谓作为的后悔是指因为做了某事而后悔;不作为的后悔是指因为没做某事而后悔。这个模型最早由Gilovich和Medvec通过电话调查、问卷调查和面对面访谈的形式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决策后后悔情绪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总结得出。他们在这项研究中发现,在人们回忆一生中最后悔的事件中,因为不作为导致的后悔,其数量多于因为作为导致的后悔;但当回忆近一个星期以来最后悔的事件时,被试报告得更多的是由于作为而导致的后悔。因此,作为和不作为产生的后悔心理存在一种时间模式,这是后悔的时间性模型提出的重要假设。

后悔的时间性模型认为,作为与不作为的后悔都可能随着时间而降低,但与作为产生的后悔相比,不作为产生的后悔其强度的降低速度更慢。因此,在短期内人们更易因为作为而后悔,而从长期来看人们更易因为不作为而后悔。后悔的时间性模型实际上是对体验后悔情绪的时间变化情况进行的研究,揭示了日常生活中,人们的体验后悔的情绪发生的具体形式,仍然没有触及其内在的发生机制。

4.2.2后悔的一致性模型。后悔的一致性模型是由我国学者张结海对国外的后悔时间性模型通过本土研究的实验验证并加以批判提出的又一理论。他在后悔的一致性模型中,引入了两个新的概念:状态改变和状态继续。这对概念对后悔时间性模型中提到的作为和不作为有某种批判继承的意义。所谓状态改变的后悔是指个体离开了原始状态,转入了现实状态之后产生的后悔,此种情况下后悔的假设状态和原始状态是同一状态。所谓状态继续是指个体继续处于原始状态中产生的后悔,此种情况下后悔的假设状态是和原始状态不同的另一状态。因此,可以认为“状态改变”和“状态继续”与“作为”和“不作为”是类似的。

张结海认为短期和长期后悔之间的这种差异也许并不存在,两者会表现出一致性。对于假设状态与现实状态可变性相同且事后构建标准的事件来说,无论长期后悔还是短期后悔,状态改变的强度都高于状态继续。此外,在数量上,状态改变的后悔要多于状态继续。并且,他运用故事反馈法对这种理论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并对后悔的时间性模型中的“做与不做”和他自己模型中的“状态改变和状态继续”的概念加以区分。也就是说,张结海的“状态改变———状态继续”与西方视角下的“做———不做”有联系,但更多是区分,为开

展本土化的研究提供另外一种理论框架。

4.2.3后悔的决策判断理论。后悔的决策判断理论由Con原nolly和Zeelenberg于2002年首次提出。该理论对先前研究中的矛盾和复杂性进行了整合,认为与决策相关的后悔情绪包含了两个核心要素:淤后悔情绪与对结果的评价相关联;于后悔情绪与一个糟糕选择的自责感相关联。这两个要素不一定要同时满足才会出现后悔情绪,满足其中的任何一个都有可能发生后悔。这个理论对先前的研究进行了修正,不仅明确提出后悔的两个要素,还指出只需要两个要素之一便能产生后悔情绪。

根据后悔的决策判断理论,后悔情绪不一定与错误的后果严重的决策结果相关联,它还取决于人们对事件的认知评价。如果经过认知评价,即使某一决策实际没有造成任何严重后果,个体也可能体验到后悔情绪。

5.小结

早在2001年,美国著名决策研究专家R.Hastie在《心理学年鉴》上发表文章,提出决策领域未来需要解决的16个问题,其中,情绪与决策的关系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研究课题。此外,决策前后出现的后悔情绪的研究兼顾了理性和感性,行为与情感认知的关系,不仅有利于进一步促进社会认知与情绪的发展,还为理解许多经济行为提供了崭新的理论框架。但是,决策前后的后悔情绪研究仅仅从经济、社会、心理等层面进行研究并不够,我们还需要从社会文化层面进行深入探讨,所以开展后悔的跨文化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陈巍等.后悔的心理学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14):414耀418

2张结海.Jean-FrancoisBonnefon等“.值”在中国人的假设思维中的角色[J].心理学报,2011,43(1):1耀10

3SimonsonI.Theinfluenceofanticipatingregretandresponsibilityonpurchasedecisions[J].JournalofConsumerResearch,1992,19(1):1耀4

4张结海等.现实理性:一个理解经济行为的框架[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3):267耀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