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6 个结果
  • 简介:分析了气象科技服务与产业在浙江省气象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并就气象科技服务与产业面临的改革和发展问题提出若干思考与对策。

  • 标签: 浙江 气象科技服务 发展
  • 简介:在总结欧美洲等发达国家气象产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从我国国情和未来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出发,对气象局、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民营产业之间的关系在中国气象事业未来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对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气象产业发展道路进行初步探讨.

  • 标签: 气象产业 天气气候资料 气象信息价值 大气资源
  • 简介:2003年12月18日,科技部委托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主持对"我国西部生态环境监测预测方法研究"项目进行了验收.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面临西部大开发的急需,项目立项对推进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和开发西部资源意义重大.项目主要创新性研究成果如下:

  • 标签: 生态气候 环境监测 预测方法 西北地区 可持续发展 IPCC
  • 简介:利用1961--2010年江西省26个气象站逐日气温和降水资料,研究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历史气候变化事实;基于“中国地区气候变化预估数据集”(Version3.0)2014--2100年数据,预估未来不同RCP情景下区域气温和降水变化。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气温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升温趋势高于江西全省;降水强度呈增强趋势。未来气温依然呈现为上升趋势,如果从现在开始及时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气温的上升趋势将在2040年后得到缓解。如果长时间存在高能源需求及高温室气体排放,则未来降水年际变化更大,极端降水事件发生将更为频繁。

  • 标签: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气温 降水 历史事实 未来预估
  • 简介:本项目主要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以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科研人员承担。在过去两年中,对中国沙区的毛乌素沙地、库布其沙地、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松嫩沙地、呼伦贝尔沙地进行了广泛的野外考察和采样,并完成了对这些样品的光释光测年、孢粉分析以及磁化率和粒度分析。根据对这些样品的分析结果以及以往的研究成果,确定了在末次盛冰期(LGM)和全新世适宜期我国北方生态脆弱区的植被和土壤类型等分布状况。

  • 标签: 生态脆弱区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相互作用 东亚季风 地质时期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简介:应对气候变化,江西在行动。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就是重大行动。2010年是江西全面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开局之年。发展低碳经济,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题中应有之义。江西省政协为了策应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3—4月份组织部分常委、委员、有关专家学者及政府相关部门,就“发展低碳经济,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开展了专题调研,并于5月8日召开省政协常委会议,专题民主协商。本刊现将调研总报告和5个委员大会发言汇集刊载,以飨广大读者,并以期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的实施和项目规划提供参考。

  • 标签: 生态经济区 鄱阳湖 低碳 专题调研 项目规划 江西省
  • 简介:根据生态经济战略的核心问题和江西省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江西实施生态经济战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指出了江西开展生态经济建设的几个切入点.

  • 标签: 生态经济 战略 抉择
  • 简介:沙尘暴天气的增加与生态环境恶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气候的变化是锡林郭勒草原严重退化、沙化的重要条件之一.从沙尘暴天气特征的变化也反映了生态恶化的程度.

  • 标签: 草原 生态恶化 沙尘暴 气温 年降水量 气候变化
  • 简介: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与农业气象研究所科研人员主持的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生态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分析技术和应用研究(课题号:CMATG2007M09)”,联合固城、武汉、武威、锦州、五营、南昌、海北7个生态气象试验站开展观测资料的质量评价,研究观测资料质量控制、数据分析及插补方法,

  • 标签: 气象观测资料 技术推广项目 生态环境 质量控制 应用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简介:河流水环境容量是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理论依据,也是河流水环境管理的科学基础。采用综合标识指数法识别河流水质污染及主要污染指标,对寇河水系水生态功能分区进行水质评价,水生态功能分区是基于对流域水生态系统区域差异的研究而提出的一种分区方法;采用一维稳态水质模型模拟河流水质变化规律,并结合线性规划模型,计算寇河上游水生态较高功能区、寇河中游水生态较低功能区、南城子水生态较高功能区的CODCr和NH4-N的水环境容量。结果表明:寇河上游水生态较高功能区CODCr和NH4-N的水环境容量分别为852.22t·a^-1和47.96t·a^-1;寇河中游水生态较低功能区CODCr和NH4-N的水环境容量分别为410.33t·a^-1和23.09t·a^-1;南城子水生态较高功能区CODCr和NH4-N的水环境容量分别为25.23t·a^-1和1.58t·a^-1。

  • 标签: 水质评价 水环境容量 生态功能分区
  • 简介:通过对江西省稻田生态试验站信息流程的分析,结合现代信息传输技术和服务手段,设计开发了1套基于TCP/IP协议的后台处理系统,以及前台基于Internet技术的服务网站,并对试验站的传输机制、网络体系、数据库设计、实时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 标签: 稻田生态 监测 信息 系统.
  • 简介:依据核桃树生长的生态气候条件,采用气象资料和有关实践经验,运用类比等方法,分析了秦巴山区核桃树生长对气候生态条件的适应程度,进一步探讨该山区发展核桃生产的气候特点和优势,并提出合理开发建议。

  • 标签: 秦巴山区 核桃树 生态气候条件
  • 简介:利用海晏县气象局30a整编资料及2017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和海北牧业气象试验站2017年生态观测资料,研究2017年青海湖东北部整体生态状况变化。结果表明:2017年青海湖东北部年平均气温较历年偏高1.1℃,年降水量较历年偏多113.5mm,日照时数较历年偏少274.2h;年平均地下水位较历年偏高0.09m,大气年均降尘量较历年减少1.09t/M·km~2,降尘量近年来呈减少趋势。

  • 标签: 生态状况 评估 地下水位 干沉降 青海湖
  • 简介:在对内陆干旱区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态环境的近期变化及其成因、生态环境系统与气候系统的关系、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关系等综合分析和评估基础上,提炼气象与生态环境工作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内陆干旱区气象部门拓展生态环境领域的设计原则、基本内容和对策建议。

  • 标签: 生态环境系统 内陆干旱区 气象部门 环境领域 生态环境保护 结构与功能
  • 简介: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临夏地区甘蓝型油菜的气候生态条件,建立了气候生态适生种植区划综合指标体系。根据临夏地区1971~2009年油菜生长季气候要素分析,表明影响该地区油菜生长发育的主要气候要素为降水、气温和日照,并根据建立的油菜气候区划指标对临夏地区油菜种植进行区划。将临夏油菜种植区划分为5个区域,康乐、和政、积石山、临夏县大部川塬区及西南部,东乡县西南部等地区为最适区;临夏市东、西川,广河县广通河下游,康乐、积石山东北部,东乡东塬等为较适区;临夏其他地方为可种植区。

  • 标签: 油菜 气候生态 适应性 适生区划
  • 简介:2003年,青海省气象局依托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遥感中心和54个气象台站,建成了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并投入业务。5年来,广大气象科技工者将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工作作为服务生态立省战略的切入点,在草地、水资源、土地沙漠、土壤水分、土壤侵蚀、大气沉降、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碳通量、雪情及雪灾、草原和森林火灾、湿地、湖泊等方面开展动态监测,实时发布监测产品,直接服务于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 标签: 生态 监测 评估 服务
  • 简介:以辽宁省境内辽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将流域生态系统划分为7类,从全流域、15个子流域、河岸带3个尺度分析了生态系统结构的空间和时间变化,结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评价了三个尺度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变化。结果表明:全流域生态系统以农田和森林生态系统为主,子流域生态系统结构及时空变化存在较大差异,河岸带生态系统结构与全流域结构差异显著,与全流域生态系统结构相比,河岸带森林生态系统所占比例显著降低,水体与湿地生态系统显著增加。全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逐渐降低,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高;子流域内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子流域服务价值最大;河岸带内水体与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大。

  • 标签: 辽河流域 生态系统结构 时空格局 服务价值评估
  • 简介:从热量,水分条件及生育期不利气候因素分析了彬县旱塬地区膜上麦套种杂交油葵的气候生态适应性,提出该地膜小麦套种杂交油葵的适宜播期为5月25日-6月15日,并提出了主要载培技术,可用以指导同类地区的生产实际。

  • 标签: 地膜小麦 杂交油葵 套种 气候适应性 播种期 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