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脐出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漳州市医院2010年7月2日至2012年7月2日期间20例诊断为胎儿脐出的孕妇的超声图像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妇平均年龄31岁,20例胎儿经引产后尸解确诊为胎儿脐出畸形,产前二维超声诊断准确率为100%,20例胎儿中,小型脐出3例,巨型脐出2例。10例脐出伴发其它结构异常(50%),2例伴有心脏畸形,3例伴有四肢姿势异常,1例伴有唇腭裂,1例诊断脐出时为死胎。结论脐出常伴有其他先天畸形,产前超声检查是诊断胎儿脐出畸形的可靠方法,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产前超声 儿脐膨出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脐出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脐出,后经随访或者引产证实的病例共计32例,根据患者超声检查声像图特征总结相关鉴别和诊断的方法,观察分析其易误诊和漏诊的原因,并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临床符合率与诊断结果。结果确诊的32例脐出胎儿中,巨型脐出8例,小型脐出24例。超声检出31例,漏诊1例,其检出率达96.88%。32例脐出胎儿中有18例伴随其他畸形情况,其畸形率为56.25%,有12例胎儿引产,占37.5%,有20例顺利出生,占62.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脐出具有无创、安全、方便的优点,能够较为全面的观察孕妇腹壁的范围、大小,有效提高新生儿存活率,降低相关出生缺陷,利于优生优育,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产前 胎儿 脐膨出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女,61岁,因体检发现右上纵隔阴影,经胸部CT检查诊断为纵隔肿瘤,于1999—04—24入院。检查:一般状态尚好,皮下未触及结节。气管居中,胸廓对称,两肺呼吸音清晰,心界不大,心音纯整。腹平软,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活跃。各项化验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心电图及腹部B超检查未见异常改变。胸部X线检查见右上

  • 标签: 纵隔肿瘤 肿瘤例 胸内脊
  • 简介:摘 要:在传统的生产过程中,电动机可以将电能转化为动能,电动机的运行主要是由定子和转子两种构件构成。本文通过分析高压电动机的实际运行过程,并对常见的故障进行介绍,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和检查方法,以期给有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和帮助。

  • 标签: 高压电机 转子 膨出
  • 简介:摘要胎儿脐出是一种胎儿腹壁严重缺损的先天畸形,出生后需要紧急处理的外科疾病,发生率为2.1/10 000,病死率在52%~67%,围生期处理不当会引起囊膜破裂、肠管外露,导致新生儿体液丢失、体温下降、肠坏死等并发症,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危害围生儿健康。笔者就胎儿脐出临床特点、分娩方式、产时及出生新生儿脐部护理、脐出新生儿转运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 标签: 胎儿脐膨出 临床特点 护理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防反流自式带膜食管支架植入术治疗食管瘘的护理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既往手术病例的结果。结果13例患者均成功植入带膜支架,瘘口完全封闭。患者均完全顺利完成手术。结论认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各项准备;术后注意饮食指导,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出血、支架、堵塞支架移位滑脱、食管炎等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是食管支架植入术成功的重要。

  • 标签: 食管瘘 支架植入术 护理保证
  • 简介:摘要胎儿脐出是一种胎儿腹壁严重缺损的先天畸形,出生后需要紧急处理的外科疾病,发生率为2.1/10 000,病死率在52%~67%,围生期处理不当会引起囊膜破裂、肠管外露,导致新生儿体液丢失、体温下降、肠坏死等并发症,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危害围生儿健康。笔者就胎儿脐出临床特点、分娩方式、产时及出生新生儿脐部护理、脐出新生儿转运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 标签: 胎儿脐膨出 临床特点 护理 综述
  • 简介:(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广东江门529100)摘要目的对颅脑损伤术中出现急性脑出的处理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了自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间在我院出现的37例急性脑出,对预后进行了总结。结果术后死亡18例,存活19例,术后半年GOS评定植物生存3例,重残6例,中残3例,轻残3例,4例恢复良好。结论重型颅脑外伤开颅术中发生急性脑出的原因较多,术中继发颅内血肿形成,外伤致血管调节功能障碍,脑外伤后多种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长时间脑疝后脑组织缺氧等是颅脑损伤中脑出的主要原因,认真分析病因及针对不同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可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

  • 标签: 颅脑损伤 急性脑膨出 预后中图分类号R651.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2-2127-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在新生儿房间隔出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14例NASA患儿的超声心动图结果,统计房间隔出瘤的平均基底宽,平均出高度等。结果14例患儿房间隔出瘤平均基底宽9.6±1.0mm;平均出高度约为7.8±1.3mm。I型房间隔出瘤有12例,为局限性房间隔出瘤;2型房间隔出瘤有2例,为弥散性房间隔出瘤,表现为整个房间隔回声减弱,可见筛孔样瘤体。彩色多普勒可见4例患儿穿存在房间隔膈血流(I型2例,II型2例),均为左向右的红色穿膈分流信号。结论心脏彩超可以准确的诊断新生儿房间隔出瘤,由于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房间隔出瘤瘤体内容易形成附壁血栓,一旦脱落后易造成血栓栓塞。巨大的房间隔出瘤也可以造成心室流出道的梗阻,因此早期诊断心房出瘤十分重要。

  • 标签: 新生儿,房间隔膨出瘤,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的CT诊断意义及其临床护理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腰椎间盘突出的CT影像表现。结果出的椎间盘共14个,突出的椎间盘21个(包括出并向后突出的5个椎间盘),脱出的椎间盘6个以及其它伴随征象。结论CT是当今检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方法,其诊断价值对临床护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腰椎间盘膨突出 CT诊断 指导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髓脊膜出患儿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的129例脊髓脊膜出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5.31%(61/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52/65)(P<0.05)。结论脊髓脊膜出患儿围手术期采取综合护理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脊髓脊膜膨出 围手术期 临床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工肺吸痰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内所收治的50例机械通气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痰液引流,观察组采用人工肺吸痰,对比两组呼吸气道阻力和血气分析指标、机械通气时间以及肺不张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呼吸气道阻力和血气分析指标、机械通气时间以及肺不张的发生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肺吸痰在机械通气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研究和推广使用。

  • 标签: 人工膨肺吸痰 机械通气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扶正消汤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对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西医治疗,对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配以扶正消汤来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疗效显著的病人有43例,病情好转病人有13例,总治愈率为93.33%;对照组疗效显著的病人有30例,病情好转病人有11例,总治愈率为68.33%。两组的治愈率相比较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扶正消汤对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治疗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可以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 标签: 扶正消膨汤 肝硬化 失代偿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出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4例重型颅脑损伤术中并发急性脑出病例,总结其形成原因、防治措施及疗效。结果迟发性颅内血肿、急性脑肿胀、脑组织缺血缺氧、外伤性大面积脑梗塞等是术中急性脑出的主要原因。结论正确认识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出的原因,对各种原因所致术中急性脑出及时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可取得较好疗效。

  • 标签: 重型颅脑伤 急性脑膨出 弥漫性脑肿胀
  • 简介: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中急性脑出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术中出现急性脑出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术中急性脑出的原因包括迟发性颅内血肿21例,弥漫性脑肿胀13例,长时间脑疝(2h以上)4例,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3例,术中低血压或低氧血症2例。出院后半年按GOS评定预后:恢复良好14例,重、中残6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20例。结论术前详细了解受伤机制,认真研究影像学资料对术中脑出的预判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不同病因的综合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及降低患者死亡率。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开颅手术 急性脑膨出 原因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房间隔出瘤的超声心动图特征,探讨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出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房间隔出瘤(atrialseptalaneurysm,ASA)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患者可无临床症状或临床症状不典型,在临床上难以发现,超声心动图具有特征性表现。本文通过分析我院2008年7月至2013年6月8例房间隔出瘤的超声心动图结果,旨在探讨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出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8例房间隔出瘤超声心动图表现为房间隔中部变薄,呈囊袋状向左房或右房内出,并随心动周期摆动,出程度为8—15mm,基底部宽15—31mm,其中孤立性房间隔出瘤4例,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2例,合并其他心脏病2例(其中房间隔缺损1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例)。结论超声心动图可以准确诊断房间隔出瘤及所合并的其他心脏结构异常,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时机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脊柱裂、脊膜出的术后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经验,分析护理作用与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科室38例先天性脊柱裂、脊膜出患儿的临床资料,均行外科手术治疗,同时做好术前术后精心细致地护理,观察术后护理效果,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36例患儿治愈,2例患儿好转,其中2例(5.3%)发生切口脑脊液漏,1例(2.6%)术后发生切口感染,2例(5.3%)发生肺部感染,经对症处理和有效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 严密的术后观察、良好的术后护理对于改善患儿预后表现,提升生命质量具有良好的促进效果,是患儿手术成功和顺利出院的重要保证。

  • 标签: 先天性脊柱裂 脊膜膨出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脐出腹壁重建时脐部定位的选择。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脐出患儿共55例,其中男35例,女例20;出生体重范围为1 800~3 920 g。患儿均为脐部型脐出,其中小型脐出16例,巨大脐出34例,巨大脐出术后腹壁疝5例。收集统计150例正常腹壁小儿的脐部位置临床资料,按年龄将正常腹壁小儿分为早产儿组、足月儿新生儿组、3个月月龄组、6个月月龄组、1岁龄组以及2岁龄组共6组,每组均为男12例,女13例。通过测量正常小儿不同年龄组剑突至脐部的距离(xiphoid-center of umbilicus,XU)、剑突至耻骨联合上缘的距离(xiphoid-pubic symphsis,XP),统计正常小儿XU/XP的特点,作为指导脐部定位的依据,55例患儿根据腹壁缺损大小、腹壁肌肉发育情况以及出物大小,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结果不同年龄组正常腹壁小儿的XU/XP值为0.53~0.56,平均值为0.54。55例脐出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10例小型脐出腹壁缺损较小(约1~2 cm)的在腹壁缺损处行脐部重建;6例小型脐出腹壁缺损稍大(约3~5 cm)的在缺损下缘行脐部重建;29例巨大型脐出在XU/XP为0.54处行脐部重建例;5例巨大脐出因腹壁肌层发育较差,仅缝合腹壁皮肤和筋膜层,未予以脐部重建;5例巨大脐出术后腹壁疝小儿在XU/XP为0.54处行脐部重建,术后见脐位置良好。结论XU/XP为0.53~0.56是一个理想的脐重建位置的选择,脐出腹壁重建时可以此为参考。

  • 标签: 腹壁 脐膨出 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