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啤酒生产过程的微生物控制中检测厌氧菌时,酵母是主要的干扰。通过在厌氧菌培养基中添加“放线酮”来抑制酵母的生长已被广泛采用,由于“放线酮”的剧毒性使寻找替代品的工作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在UBA和MRS琼脂培养基中添加山梨酸,放线酮进行厌氧菌检测的对照试验,研究了使用山梨酸替代放线酮进行厌氧菌检测的可行性。

  • 标签: 厌氧菌检测 可行性 放线菌酮 山梨酸 啤酒
  • 简介:目的分析新种海洋放线株Pseudonocardiasp.SCSIO01299发酵代谢产物中的低极性组分,为充分利用海洋菌株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GC-MS法对菌株发酵液、菌丝体提取物分别进行分析。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相对含量,根据质谱数据鉴定色谱峰对应化合物的结构。结果经GC-MS分析,发酵液中共检出39个成分,其中25个是发酵后产生的化合物(含烃类9个,酯类9个,脂肪酸3个,醇类、酮类、醛类和芳香类各1个);菌丝体提取物中共检出41个化合物(含空白培养基中未检出的化合物23个,酯类、烃类、脂肪酸、酮类、醛类分别为11、7、2、2、1个)。该新菌株所产生的低极性组分中含量较高的物质有:角鲨烯(8.86%)、双(2-乙基己基)邻苯二甲酸二酯(8.55%)、二十烷(8.07%)、3,7,11,15-四甲基-2-十六碳烯(8.01%)、五十四烷(5.28%)、三十二烷(4.86%)、9Z-十八烯酸(2.55%)等,均为首次从该中检出。结论该能产生结构丰富的化合物,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 标签: GC-MS法 海洋放线菌 PSEUDONOCARDIA sp.SCSIO 01299 低极性代谢产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无机盐对替考拉宁游动放线发酵代谢产物合成的影响。[方法]在发酵配方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无机盐进行摇瓶实验及发酵罐实验。[结果]摇瓶实验中显示添加氯化钠不利于替考拉宁游动放线代谢产物合成;添加MgSO4、K2HP04对替考拉宁游动放线代谢产物合成基本无影响;添加硫酸铵比例约0.12%时,最有利于替考拉宁游动放线代谢产物合成。发酵罐实验中对硫酸铵添加0.12%比例进行再次确认,合成产物量有不低于20%的提高。

  • 标签: 替考拉宁 游动放线菌 无机盐 发酵
  • 简介:凋亡是细胞在一定的生理或者病理条件下按照自身的程序结束其生存,是由基因决定的自动结束生命的主动过程,是受到严格的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个体的胚胎发育、维持器官组织细胞数目相对平衡、自我平衡的保护以及抵御外界因素的干扰有着重要意义。阐述观察放线素D诱导HeLa细胞凋亡形态的方法和观察结果,以及对结果的分析讨论。

  • 标签: 放线菌素D 细胞凋亡 HELA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氟脲苷+放线素D(FA)方案初始治疗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的疗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3年4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接受FA方案初始化疗的88例预后评分为5~6分的低危型GTN患者、0~4分且病理诊断为绒毛膜癌的低危型GTN患者以及高危型GTN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FA方案作为初始化疗方案的疗效、化疗副反应;并对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包括年龄、病理类型、前次妊娠性质、距前次妊娠间隔时间、治疗前血hCG水平、最大病灶的大小、转移灶数目、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解剖分期和预后评分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1)FA方案初始化疗的疗效:88例接受FA方案初始治疗的GTN患者中,82例完全缓解,完全缓解率为93%(82/88);82例完全缓解的GTN患者中,4例复发,复发率为5%(4/82)。(2)化疗副反应:常见的化疗副反应为恶心、呕吐(68%,60/88),其次为骨髓抑制(39%,34/88)、肝损伤(17%,15/88)、腹泻(14%,12/88)、口腔溃疡(7%,6/88)。所有出现化疗副反应的患者经积极对症处理后均得到控制及相应好转。(3)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29)、最大病灶大小(P=0.019)、转移灶数目(P=0.005)与FA方案初始化疗的疗效明显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5.716,95%CI为1.163~28.081,P=0.032)、最大病灶大小(OR=3.142,95%CI为1.182~8.354,P=0.022)是影响FA方案初始化疗后疗效的独立因素。结论使用FA方案作为初始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预后评分为5~6分的低危型GTN患者、0~4分且病理诊断为绒毛膜癌的低危型GTN患者以及高危型GTN患者安全有效,化疗副反应可控;患者年龄、最大病灶大小是影响其疗效的独立因素。

  • 标签:
  • 简介:孢子丝(sporotrichosis)是由孢子丝感染所致,主要引起皮肤感染,也可引起黏膜、骨骼甚或系统性病变。

  • 标签: 孢子丝菌病 流行病学 病理
  • 简介:患者女,56岁,农民。主诉:右面部红色丘疹、斑块1年。现病史: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右颊部出现一个针尖大小红色丘疹,后其周围出现类似几个丘疹,并逐渐增大融合成斑块,部分上覆少量黄色和暗红色痂,无明显瘙痒及疼痛。患者曾于外院就诊,

  • 标签: 球形孢子丝菌 淋巴管型 孢子丝菌病
  • 简介:皮肤癣是侵犯表皮角质层或有角质结构的毛发和甲而引起人和动物浅部真菌的真菌。目前已报道的皮肤癣约有45种,对人类有致病作用的约有20余种。皮肤癣所致的浅部真菌是皮肤科常见,有较高的发病率和复发率。

  • 标签: 皮肤癣菌 浅部真菌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近年来,鳗鱼及制品位居我国水产品出口第一位,日本是我国鳗鱼的主要出口国,广东、福建是鳗鱼出口大省,近90%鳗鱼出口日本.去年5月,日本开始实行农业化学品(农药、兽药及饲料添加剂)《肯定列表》制度,进一步限制我国鳗鲡的出口,鳗鲡的健康养殖已深入人心,鳗鲡及其制品已经成为目前为止最为安全的水产品之一.……

  • 标签: 发流行 氏菌 流行调查
  • 简介:摘要世界卫生组织将孢子丝归为"被忽视的热带病",近年来对孢子丝相关的研究逐渐增多,本文从病原体、流行学、诊断、治疗、疫苗这五个方面综述孢子丝的近期研究进展。

  • 标签: 孢子丝菌病 孢子丝菌属 流行病学 诊断 治疗 疫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我市某猪场先后两次从河南购进种猪25头(其中公猪1头,母猪24头),第二批进猪后就开始发病,共发病6头母猪,死亡一头,初步诊断为猪克雷伯氏。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克雷伯氏菌病 发病特点 临床症状 剖检变化 诊断
  • 简介:黏膜念珠主要包括口咽念珠、外阴阴道念珠和念珠性包皮龟头炎。上述3种病症各自有不同的易感因素、临床表现及治疗预防特点。

  • 标签: 念珠菌病 黏膜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选择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患者,研究患者的感染途径以及患病机制。结论治疗原则是积极去除假丝酵母阴道炎的诱因;规范化应用抗真菌药物。

  • 标签: 假丝酵母菌阴道炎 药物治疗
  • 简介:2012年5月31日,徐州市某珍禽养殖场从广东购入450只2日龄蓝孔雀雏鸟,初期饲养正常,6月20日发现2只啄肛致死,以后群鸟接连发病和死亡,曾使用多种药物治疗,收效甚微,6月26日当日死亡6只。笔者等对病死孔雀进行了剖检,随后去该场对鸟群进行临床观察,并取样8只鸟送徐州市中心医院微生物实验室,

  • 标签: 蓝孔雀 假单胞菌病 诊治 微生物实验室 药物治疗 临床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口腔念珠诊疗心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结合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口腔念珠的治疗原则为局部应用抗真菌制剂;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物;全身支持治疗;治疗伴发的全身性疾病;去除各种诱发因素;义齿及喂养用具等相关物品消毒;增殖型病变伴有异常增生者应手术切除。

  • 标签: 口腔念珠菌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