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了解贵州西南部土壤放线资源及其抗菌活性,从采集土样中分离得到28株放线,对其中19株进行了形态学鉴定,其中4株还做了分子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并检测了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齐整小核菌和拟盘多毛孢的抗菌效果。结果显示,MLH17、MLH18、MLH24、HJ1、C1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效果强,MLH9、MLH3、MLH21、MLH2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效果弱;对大肠杆菌、齐整小核菌和拟盘多毛孢都没有抑制效果。鉴定结果表明链霉菌为优势属。

  • 标签: 贵州西南部 土壤放线菌 鉴定 抗菌活性
  • 简介:前期试验获得1株对柑橘炭疽有较好防治效果的放线ML27,为了解该菌株对其他植物病害的生防潜力,本研究采用平板对峙法和孢子萌发试验探索其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平板对峙试验表明,放线ML27对除红叶石楠炭疽病菌外的11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山茶花轮斑病菌的抑率最高,达到70%以上;显微镜观察发现,受抑制的菌丝变粗、发生断裂、顶端膨大;孢子萌发试验发现,不同浓度的ML27发酵滤液对测定的4种病原真菌的孢子萌发均有抑制效果,其中ML27发酵滤液稀释10倍时对碧玉炭疽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可达100%。试验结果可为生防菌株ML27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生防放线菌 抑菌作用 发酵滤液 孢子萌发
  • 简介:患者女,56岁,农民。主诉:右面部红色丘疹、斑块1年。现病史: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右颊部出现一个针尖大小红色丘疹,后其周围出现类似几个丘疹,并逐渐增大融合成斑块,部分上覆少量黄色和暗红色痂,无明显瘙痒及疼痛。患者曾于外院就诊,

  • 标签: 球形孢子丝菌 淋巴管型 孢子丝菌病
  • 简介:是由梭属(Clostfidium)中致病性菌种引起的疾病的总称。患畜多因梭产生的毒素而中毒死亡。发病迅速、病程短、死亡率高。土壤则是主要的传播媒介,故也称土壤。一梭性肌炎1发机理梭性肌炎是厌氧的梭状芽孢(腐败梭、气肿疽梭)和其他条件致病梭引起的牛的高度致死性疾病。

  • 标签: 梭菌病 防治 牧场 发病机理 气肿疽梭菌 中毒死亡
  • 简介:摘要布氏在我国农牧区长期存在,以往多为散发病例,近年来随着牛羊养殖数量的增加,以及对布氏病防治松懈麻痹等原因,致使布氏病疫情有明显上升趋势。布氏经早期、规范、足疗程治疗,预后良好。然而就目前诊疗情况分析,本的漏诊、误诊率极高,致使病程迁延,转为慢性,遗留骨关节损害,长期难愈,给患者生活带来严重不便,给社会、家庭造成一定负担。本文就我科收住布氏病患者,针对漏诊、误诊情况进行简要分析、讨论,以提高临床对本的重视。

  • 标签: 布氏菌病 误诊 漏诊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口腔念珠的临床治疗进行探究分析,寻找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口腔念珠病患者40例进行病历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制酶菌素片和六味地黄丸进行治疗。对照组中采用制酶菌素片进行治疗。结果试验组远期的复发率为17.65%,对照组为50.0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口腔念珠的疗效显著,能有效地降低复发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口腔念珠菌病 制酶菌素片 六味地黄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氏的流行学及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临床23例经临床诊断为布氏病患者,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联合抗菌治疗、对症治疗,总有效率100%,复发1例(4.34%)。结论诊断一经确立,立即给予治疗,联合用药、剂量足、疗程够,综合治疗以药为主,减少并发症和疾病复发。

  • 标签: 布氏菌病 抗菌治疗 对症治疗
  • 简介:摘要布鲁在国内,羊为主要传染源,牧民接羔为主要传播途径。皮毛、肉类加工、挤奶等可经皮肤黏膜受染,进食畜肉、奶及奶制品可经消化道传染。不产生持久免疫,病后再感染者不少见。治疗原则为早期、联合、足量、足疗程用药,必要时延长疗程,以防止复发及慢性化。

  • 标签: 布鲁菌 临床表现 传染途径 诊断与鉴别诊断 防治措施
  • 简介:对枸杞白粉病原形态进行详细观察,发现了引起枸杞白粉的病原—穆氏节丝壳Arthrocladiellamougeotii。节丝壳属为吉林省新记录属,枸杞白粉为吉林省新病害。另外还发现了枸杞上同时寄生有反卷白粉Erysiphekenjiana,通过对采集环境、病菌分生孢子形态观察和萌发试验的研究分析,确定这种寄生现象为“假寄生”。

  • 标签: 新记录 新病害 穆氏节丝壳 假寄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念珠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医的口腔念珠病患者22例,对其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我院的积极治疗后,22例患者中痊愈10例,占45.5%,显效5例,占22.7%,有效6例,占27.3%,无效1例,占4.5%,总有效率为95.5%。结论经过我院积极有效的治疗后,患者的口腔念珠治愈率较高,预后较好,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口腔念珠菌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糖尿足感染患者病原菌种类及药敏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4年12月我院糖尿足溃疡分泌物中分离的细菌特点及药敏情况。结果33例患者分泌物标本中24例(72.7%)培养获阳性结果,9例(27.3%)无细菌生长,共培养出病原31株,G+17株(54.8%),G-13株(41.9%)和真菌1株(3.3%)。单一菌株感染18例,混合感染6例,药敏试验结果提示有多药交叉耐药。G+对磺胺类抗菌药,利奈唑烷,万古霉素较敏感,对四环素,克林霉素,亚胺培南有一定的耐药性;G-对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烯类,二三代头孢菌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亚胺培南较敏感,对青霉素类和一代头孢菌素耐药性高。结论糖尿足患者溃疡感染主要为G+,其次为G-。依据细菌感染的种类及药敏情况,指导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提高治愈率。

  • 标签: 糖尿病足 感染 病原菌
  • 简介:摘要高层建筑是当今经济发展的标志,建筑环境复杂化的特点对高层建筑的测量有了高标准的请求。测量作为建筑施工放样的必备手段,其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在测量工作中,测量放样中呈现的失误很可能会致使误差的累积,使建筑构件的定位呈现误差,然后影响建筑物的构造稳定性。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放样在施工中举足轻重,这篇文章将联系广东省湛江市正在施工的湛江市“财富汇”工程对高层建筑测量放样办法进行讨论。

  • 标签: 高层施工 测量放线 实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口腔念珠病患者分别采用氟康唑和酮康唑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0月收治的75例口腔念珠病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41例患者采用氟康唑的治疗,对照组34例患者选择酮康唑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12%,并发症发生率为4.9%;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2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6%。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念珠病患者采用氟康唑治疗,疗效显著,明显改善身体症状,而且不良反应率低,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口腔念珠菌病 氟康唑 酮康唑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糖尿合并念珠性阴道炎患者应用酮康唑联合乳酸阴道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5年2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76例糖尿合并念珠性阴道炎患者予以研究,根据抽签法分为2组,即对照组(n=38)、试验组(n=38)。对照组患者给予酮康唑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酮康唑与乳酸阴道胶囊联合治疗,观察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是92.1%,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是65.8%,2组比较差异明显(=7.917,P<0.05)。结论对糖尿合并念珠性阴道炎患者施行酮康唑与乳酸阴道胶囊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念珠菌性阴道炎 酮康唑 乳酸菌阴道胶囊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调查分析腹腔感染流行学特点,为降低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5例腹腔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于确诊后12h内,采集其腹腔引流液中段标本,进行菌种培养分离鉴定并进行药敏试验,统计分析病原分布及致病菌对主要抗菌药物敏感性。结果:165例腹腔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245株。革兰阳性77株(31.43%),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革兰阴性168株(68.57%),其中大肠埃希检出率最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及环丙沙星敏感(≥90%),大肠埃希对青霉素敏感(≥90%),铜绿假单胞对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及环丙沙星敏感(≥90%),肺炎克雷伯对左氧氟沙星、头孢西丁敏感(≥90%),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头孢西丁敏感(≥90%)。结论:通过对腹腔感染患者的病原菌类型及致病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进行统计分析,可为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奠定基础。

  • 标签: 腹腔感染 细菌分布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在阴道假丝酵母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阴道假丝酵母病患者200例,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复发状况。结果研究组(91.00%)在治愈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56.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应用在阴道假丝酵母病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念珠菌性阴道炎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