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人性化输血护理临床上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6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700例,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患者病历资料,与经治医生、科主任、责任护士共同进行探讨,总结对输血患者进行人性化输血护理的策略,并探究其效果。结果经过对患者进行人性化输血护理,可以提高服务满意度,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能使医患关系得到改善,而且还有助于输血治疗知识的推广和普及。结论在临床上对患者进行人性化输血护理,能使患者对输血知识的掌握有所增加,能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信心,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输血治疗 输血护理 人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强法律观念对减少临床输血引发纠纷的效果。方法通过2008年7月-2010年5月我科输血877例进行分析,结果认为临床输血中,加强法律观念,落实病人知情同意权和保护病人隐私权,严格查对制度,认真掌握输血护理要点。结论加强法律观念,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前提,是确保输血安全,规避和化解护理风险,减少输血纠纷的关键。

  • 标签: 法律观念 临床输血 护理纠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临床输血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自我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5月--2014年4月期间的临床输血患者176例,依据输血先后顺序的单双号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患者88例。参照组患者给予输血注意事项告知等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不良情绪的改善情况,比较两组输血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前后不良情绪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93%,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9.77%%,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患者的临床输血过程中,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临床输血 过程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金盾输血管理护理系统,提高输血安全性。方法编写金盾输血管理系统,在49个住院病区护理工作站使用,分析护理输血安全性提高。结果统计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住院患者输血申请共20000例次,其中有标本的申请单11203例次(56.02%),临床科室取血37348U/33444袋(患者3843例次),护士已进行输血确认33444袋(100%)。结论信息化管理可有效减轻工作量,输血电子核对提高输血安全性,同时信息系统的延伸到病床边,完成血液冷链管理全过程监控,输血安全得到了更有效的保证。

  • 标签: 临床输血 护理 信息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输血护理的全过程管理,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有效。方法加强临床输血护理各环节的管理,规范临床输血护理行为。结果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有效。结论临床输血护理的全过程管理对安全输血、防止输血差错事故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探讨临床输血护理的全过程管理,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有效。方法加强临床输血护理各环节的管理,规范临床输血护理行为。结果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有效。结论临床输血护理的全过程管理对安全输血、防止输血差错事故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输血 护理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安全输血系统在临床输血护理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12月-2022年12月间需接受输血的患者80例配合本次研究工作的开展,根据摸球法将纳入病例平均分作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接受临床输血护理精细化管理,其中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安全输血系统管理,就其应用价值进行深入探讨与分析。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输血差错率2.5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输血差错率27.50%,研究组患者的输血总时长短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2.5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70.00%,P值<0.05,组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安全输血系统在临床输血护理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极高,整个输血过程中,运用系统追踪方式,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与安全性。

  • 标签: 安全输血系统 临床输血护理 精细化管理 应用价值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大量输血患者的指征评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选取60例外科围手术期间患者进行研究,且所有患者为我院在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之间收治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抽取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每组的例数是30例。采用常规方法对对照组的患者输血指标进行评价,采用输血指征评分指导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评价,将两组患者术后24hHb水平,引流量、术后拆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24hHb水平,引流量、术后拆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相比,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共有1例患者发生并发症,表现为发热,并发症发生率3.3%,对照组共有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表现为3例发热、头痛和肺损伤各1例,并发症概率16.67%,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输血指征评分对大量输血患者进行评估,有明显的效果,安全性高,适合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大量输血 输血指征评分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输血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手段,是现代医学不可或缺的,在拯救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可能会给受血者带来不良反应,有些是终生的甚至是致命的。充分认识输血治疗的危险因素,规范输血科建设与管理,是临床用血安全的重要保证。

  • 标签: 输血科建设 临床输血 安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住院病人成分输血情况加以调查,以了解成分输血的特征及其存在的不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临床血液制品应用情况,以了解三年间医院成分输血情况。结果调查发现,2011年的成分输血率为80.0%,2012年的成分输血率为84.3%,2013年的成分输血率为92.8%,医院成分输血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结论成分输血具备纯度高、浓度高、体积小、效果佳以及运输便捷等特点,采取成分输血不但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血液的不必要浪费。

  • 标签: 成分输血 用血总量 血液制品
  •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临床输血科学的快速发展,安全输血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安全的血液不是检测出来的,安全输血也不仅是血站的事情。本文从依靠先进的技术方法对血液进行处理,减少输血免疫反应;加强血源筛查细节,确保血液更安全;严格无菌操作,杜绝医源性感染;把好重要耗材质量关,防止致热源引起的反应几个方面,探讨了如何保障输血的安全性。值得输血界管理者、工作者重视和深思。

  • 标签: 临床输血 安全 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引发输血医疗纠纷的各种因素,并探讨相关防范措施,从而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降低因输血引发的医疗纠纷。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并接受输血患者的2653份病历进行规范性检查,并对其数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被检查的2653例病历中,2410例输血病历合格,占90.84%,243例输血病历不合格,占9.16%。结论通过检查临床输血病历,使医护人员充分意识到输血病历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加强输血病历的管理工作,提高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及责任感,确保临床输血治疗的安全,以避免和防范临床输血引发的医疗纠纷。

  • 标签: 临床输血 输血病历 医疗纠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临床输血患者的护理输血路径的效果。方法此次抽取2012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医院输血的患者(50例)当做分析的对象,遵入院顺序分乙组和甲组,每组25例。此次研究患者均常规护理,研究甲组实施输血路径,对患者的输血差错、满意度、护理人员掌握相关知识情况进行总结。结果25例甲组患者,满意16例,一般满意8例,1例不满意,临床总满意率为96.0%,乙组25例患者中,满意9例,一般满意10例,不满意6例,临床总满意率为76.0%,与乙组患者相比,甲组患者的满意率明显较高,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输血差错率大于甲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乙组护理人员的基础知识评分、法律法规评分、技能操作评分小于甲组护理人员,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临床输血患者的护理中,输血路径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输血差错发生的概率,还提高护理人员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 标签: 临床输血 输血路径 输血差错 满意度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