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输血的护理体会

胡彩霞

胡彩霞

(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072)

【关键词】输血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7-0246-01

输血是护理工作中较为常用的一项技术操作,也是临床急救和治疗的一种有效手段。在输血过程中,护士必须了解和掌握输血各方面的知识,才能保证输血的安全和有效,提高输血的护理质量。

1.输血前的护理

护士在输血前应掌握病人的病情(如疾病的诊断、输血史、过敏史等)、输血的目的、输注的血液类型等资料,有助于护士在输血前合理安排输注的顺序、速度和时间,预计输血中可能发生的潜在危险。护士应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针对病人及其家属有关输血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需求,进行必要的输血前心理护理。特别是要说明输血的目的和必要性,以消除病人对输血的恐惧心理,增强对输血治疗的信心。同时,也需要说明输血可能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让病人及其家属有一定的思想准备。

2.输血过程中的护理及注意事项

2.1输血过程中的护理

护士在取回血液后,应尽快输注。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即查血的有效期、血的质量和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对姓名、床号、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的种类和剂量。输血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有无输血的不良反应发生,即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如发现应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装置,改换生理盐水,同时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用药。必要时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血库。

2.2输血的注意事项

输血前必须经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输入。血液取回后勿震荡、勿加温、三十分钟内输入,避免血液成分被破坏。输入两个供血者的血液时,在两份血液之间输入0.9%氯化钠溶液。输入的血液内不得随意加入其他药品。开始输血时速度宜慢(10~15滴/分),不超过20滴/分,观察15分钟,无不良反应后,根据患者病情,将滴速调节至适宜速度。

3.输血后的护理

输血完毕后,护士应关心病人,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解除病人疑问,满足其需要,让病人对输血有正确认识。输血完毕后,输血袋24h内须送血库。

总之,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责任意识、丰富的输血相关知识和技能,严格按照输血护理常规,创造良好的输血环境,使病人积极配合,达到输血护理最佳的效果,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康复。

参考文献

[1]朱萌华,周莺.安全输血的护理体会.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8,6(3):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