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指宾状语的句法性质上,文章认为前人提出的次述谓(熊仲儒,2013)或小小句(杨永忠,2014)生成方式,都存在问题,汉语的状态词可直接作状语,指宾状语因而是基础生成的附加语,不是述谓。在制约条件上,结果类受语义制约,它是与表偏离义动结式(陆俭明,1990、2001)具有互补功能的句式:前者专用来表达正常预期义,后者表达偏离预期义。而描述类受语用制约,不是Huangetal.(2009:45)、李劲荣(2007)等所认为的合格与不合格之分,而是受语境影响的接受度高低之别。

  • 标签: 状态形容词 控制 小小句 次述谓
  • 简介:<正>在中国古代的语文研究传统中,虚词研究是以语气为核心的,实词研究是以语义为核心的,而句法研究则是以语序为其核心。它的共同的研究范式则是“训诂”释义。传统句法研究对语序的认识,首先表现在对句法关系的理解上。古代语文学家所理解的句法关系主要有以下六种:

  • 标签: 注文 语序 汉语句法 句法研究 诗经 郑玄注
  • 简介:关联词语“就算”与“如果”套用可以形成两种复句结构:“如果p,(那么)就算q,也r”和“就算p,如果q,也r”,前者属于1―2型复句,形成后包孕结构层次;后者为属于2―1型复句,形成前包孕结构层次。对“就算”与“如果”套用的句法、语义研究,进一步说明了汉语复句的双视点现象,有助于复杂复句的层次划分,为复句教学和中文信息处理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关联词语 套用 就算 如果 层次
  • 简介:文章通过特定个案的分析来探讨句法构造过程中原则和规则、规则和例外、理论和事实之间的关系等相关理论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学界对动结式“追累”的语义理解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指出“追累”如果出现“张三追李四,张三累了”这种释义则是动结式论元结构的整合原则及其规则所不允许的,并从不同的角度来论证:如果认同这种释义的存在,则至多只能将它看作句法规则的特例而不能视为通例,因而对它所提出的各种句法规则都是特设的,而特设性规则是不能经受数据完备性和可靠性检验的。句法构造是在原则支配下的系统而精细的规则化过程,规则系统中的例外应该是极为有限而又可以通过附加某个条件得到解释的。文章还借此探讨对句子理解的语感差异问题,认为输出型语感比输入型语感在建立规则时有更高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动结式 论元结构 概念结构 例外 通例 输出型语感
  • 简介:基本算法语是将程序框图转化为程序语句以实现算法的重要手段,是算法的主体内容.主要考查对算法语的格式和要求、对算法思想的深层次体会和理解.

  • 标签: 算法思想 语句 题型 例析 程序框图
  • 简介:物理学专业英语有其自身的特点,物理学专业英语具有广泛使用名词化结构和非谓语动词形式,以及运用被动语态、长句、复合句等特点。文章在分析物理学专业英语特点的基础上,探讨物理学专业英语的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

  • 标签: 物理学专业英语 翻译 特点 策略
  • 简介:摘要:英语句形式要素矩阵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英语句子短语块和成分关系矩阵图,二是英语

  • 标签: 矩阵 形式要素 造句扩句表
  • 简介:文章主要对供用句这类特殊的句式结构进行探讨,认为:供用句的形式具有多样性;语义具有非动态性;可以突显主语所指事物的属性特征;包含"供给"义和"使用"义。在此基础上对供用句所表达的语义进行总结。同时讨论供用句的形成机制问题,总体来看轻动词移位说、构式说、认知图示说和名词移位说等四种解释方案都有一定的价值,但都存在一些问题。进而主张从物性角色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供用句的句法义性质,指出主语名词物性角色中的功用角色与供用句中的动词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供用句的"供给"义和"使用"义的生成也与功用角色相关。

  • 标签: 供用句 句法形式 句式语义 形成机制 物性角色
  • 简介:针对英语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真值语义学的局限,就英语主动—被动语态对称句法结构的语义和语用差异进行分析讨论。语言事实表明,在句子语境中,作为构成要素的词汇的语义语用限制可能导致英语主动—被动语态对称句法结构的命题语义不可等值。在话语语境中,即使命题语义等值的英语主动—被动语态对称句法结构也可能存在认知—功能语用差异,比如二者的认知/叙事视角不同,突显的信息语义结构不同。本项研究认为,了解英语主动—被动语态对称句法结构的语义与语用差异,有助于增强英语教学语法与语法教学的语形、语义、语用联动意识,提高教学语法的阐释性和语法教学的实效性。

  • 标签: 主动—被动语态 对称句法结构 语义与语用差异 教学启示
  • 简介:语句意思结构体彭玉海黑龙江大学1.1本文的研究立足于“语义知识”与“语义操作”的对应性质。概略地讲,前者指句子的描写性意义或指谓意义(денотативноезначение),它所关心的是真值条件(истинность)问题;后者指言语主体对前...

  • 标签: 语句意思 语境 言语行为 说话人 交际目的 语言
  • 简介:本文在语言学理论的基础上分析维吾尔语句分析中由于只注重名词的格和动词的静词形式,轻视句中词的句法联系、结构层次、语义关系、词组在句中的作用而引发的一些问题。

  • 标签: 句法分析 维吾尔语 语义关系 语言学 结构层 词组
  • 简介:自然语言处理研究进入句处理阶段以后,无论基于规则还是基于统计的策略,都面临"句法—语义"接口或界面问题。本文基于大规模语义知识库,从词汇语义和句法义两个维度,按照"词汇单位—角色转化—范畴排序—句法实现"的思路,以手部动作义场中"打"子场为典型个案,考察词汇单位凭借范畴义征实现为角色范畴的机制、角色的排序机制以及角色的句法配位规律,揭示了词汇语义对角色范畴句法实现的制约特点,以及角色的排序模式和句法实现的位置特点。

  • 标签: “词汇—句法语义”接口 语义知识库 句法实现 范畴排序
  • 简介:句法义一体化分析中词义的地位龚群虎一对以往语言研究中大多由句法处理的语言问题,当代语言学家越来越倾向于尽量用词汇来解决。例如八十年代初期出现的词汇—函数语法(LFG)就用词汇来解决一些语法问题①。创立扩充的短语结构语法(GPSG)的著名语言学家...

  • 标签: 句法语义 一体化分析 句法—语义 计算语言学 词义研究 生成语义学
  • 简介:分类对带存在量词EXISTS的SQL语句做应用解析,总结了EXISTS查询语句的使用方法,有助于理解带存在量词的SQL语句

  • 标签: 条件 查询 存在量词
  • 简介:文章从"意合与形合"、"重心位置"、"主体与客体意识"、"重复与替代"和"动态与静态"五个方面对汉英双语句进行对比,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汉英双语转换能力,从而改善汉译英翻译教学效果。中国大学生普遍缺少英语句知识,习惯于将汉语句知识直接移植到英语句子的构建中去,造成许多错误。将汉英双语句对比研究应用于汉译英教学中,阐明对比原则和研究结果,揭示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层面上的差异,将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双语转换意识,对汉译英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句法对比 翻译教学 意合 形合
  • 简介: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自问世以来就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他提出的转换生成语法,是语言学界的一场革命。这种学说不仅仅对语言学的发展具有开创性的作用,还在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有着引导性的作用。本文对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的部分理论进行分析,以期得出一条科学的研究思路,对他的语法理论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

  • 标签: 乔姆斯基 句法结构 转换生成语法 转换规则
  • 简介:法语言是法律语言中最重要、运用最广泛的分支语言类别,具有显著特点。语篇结构高度程式化,句类选择仅限于陈述句和祈使句,表述风格适度概括并运用模糊语言。

  • 标签: 立法语篇 立法语言 高度程式化 模糊语言
  • 简介:本文采用阅读句子(短语或词)——组词成句的启动范式探讨了中级水平留学生在句子、短语和词3种启动条件下汉语句子产生中的句法启动效应。结果表明,句子和短语启动条件下.发现了“给”字句和“把”字句产生中的句法启动效应;在词启动条件下,“给”字句产生中没有句法启动,“把”字句产生表现出十分明显的句法启动。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中级水平留学生在汉语句子产生过程中,阅读用于启动的句子和短语均能激活句法信息,只有阅读语法标记强的词如“把”字才能激活句法信息。

  • 标签: 中级水平 留学生 句子产生 句法启动
  • 简介:歧义是自然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主要表现为句法歧义和语用歧义。运用转换生成语法有关理论对维吾尔语句歧义进行简要分析,并找出其产生的原因。

  • 标签: 转换生成语法 句法歧义 维吾尔语